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 1 坐地日行八万里 隔天遥看一千河 毛泽东 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一 第一章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 3 一 地球的自转 1 什么是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轴 地轴 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 地球自转的方向 自西向东 4 经线与经度 5 赤道平均半径 6371千米赤道周长 4万千米 思考 坐地日行八万里 巡看遥天一千河 最吻合的地点在哪 6 一 地球的自转 方向 自西向东 7 一 地球的自转 一 地球的自转 方向 自西向东 逆时针 顺时针 8 一 地球的自转 一 地球的自转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9 探究1地球自转的周期 3600 23小时56分 360059 24小时 科学研究计时 生产生活计时 10 一 地球的自转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1恒星日 23小时56分4秒 速度 11 探究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与线速度 角速度 除南北极点外 处处相同 均为15 时线速度 赤道处最大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坐地日行八万里 是指哪里的线速度 哪个纬度的线速度是赤道的一半 赤道 南北纬60 12 二 地球的公转 一 地球公转1 公转轨道 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黄道 2 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3 公转周期 1恒星年 365日6时9分4 公转速度 近日点 每年1月初 最快 远日点 每年7月初 最慢 13 近日点 每年1月初 地球南极倾向于太阳 远日点 每年7月初 地球北极倾向于太阳 14 与课本P21图1 14对比看 思考地球公转的特点 地球仪为什么是倾斜的 15 16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第二课时 17 一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8 15 经度的划分 东经 西经 15 30 45 60 90 30 45 60 90 0 本初子午线 向西增大 向东增大 15 经度 19 180 120 0 30 45 60 75 90 105 135 150 165 165 150 135 120 105 90 75 60 45 30 15 15 西经 东经 经度划分 书写方法 北京 东经116 或116 E 从0 经线起 向东 向西各分作180 北极 20 本初子午线 在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旧址 有座子午宫 那里有一条宽十几厘米 长十多米的铜制子午线 铜制子午线嵌在大理石中间 笔直地从子午宫伸出 它就是本初子午线地面标志 21 东 西半球的划分 划分标准 西经20度 东经160度 22 东 西 两个半球划分 20 W和160 E组成的经线圈 将地球分为东 西两个半球 如图 23 20 W 160 E 160 E 20 W和160 E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 西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24 纬线与纬度 25 书写方法 北京 北纬40 或40 N 赤道0 南北极点90 低纬度 0 30中纬度 30 60高纬度 60 90 26 世界上最雄伟的赤道纪念碑 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以北24千米的圣安东尼奥镇上的赤道纪念碑 碑高30米 四方塔体坐落在一个直径为100米的大圆盘上 碑的四面刻有代表东 南 西 北四个方向的西班牙文字母E S O N 并书有 这里是地球的中心 字样 碑顶放置直径4 5米的铝质大地球仪 北极朝北 南极朝南 中间用白线标示的赤道从球面一直延伸到碑底部的石阶上 慕名而来的游客都喜欢两脚踏在赤道线两侧 拍一张跨 世界之半 的照片作纪念 27 思考 昼夜是怎样形成的呢 地球不自转 地球上会不会有昼夜 昼夜为什么交替 28 晨昏线 光照图 光照图中地方时计算原则 1 晨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上地方时为6时 昏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上地方时为18时 2 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上的地方时为12时 和正午线相对的另一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 3 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同一晨线上同时日出 同一昏线上同时日落 但地方时不同 太阳直射赤道时地方时与日出和日落时间相同 4 从西向东顺地球自转的方向经度每增加10 地方时增加4分钟 思考 根据某地某日昼长 如何计算日出和日落地方时 29 晨昏线 晨线 晨昏线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晨线 昏线 夜半球 昼半球 30 昼夜状态的表达 太阳高度 什么叫太阳高度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多少 昼半球 夜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的情况如何 我们通常说的一天24小时 是指什么周期 31 二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 昼夜交替昼夜 昼夜交替的成因晨昏线 晨线 昏线的判读太阳高度 昼夜状态的表达 太阳相对于地平面的高度 在黑板上板图解释 昼夜交替的周期 24小时 1太阳日 32 二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 产生地方时差 地方时概念 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午12时 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时 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 原因 地球自转 因经度而不同 原理 经度每相差15 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差1 地方时差4分钟 同一日期内 东早西晚 33 12 所求地地方时 已知地方时 经度差 4分 东 西 如 杭州市 120 E 为10时 求北京 116 E 的地方时 北京的地方时 杭州的地方时 4 4分 10 00 16分 9 44 34 0 180 东十二区 地球自转方向 时区 全球共分24个时区 每个时区占经度15 中央经线 每个时区中间的那条经线 等于时区数 15 区时 定义 就是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标准时 计算原理 东加西减 日界线两侧钟点相同但日期正好相差一天 35 ACTITY活动 请同学们阅读P19第2小题 已知某地的经度求该地的时区 已知经度数 15 若所得余数7 5 时区数为所得商 1 计算 东经116 西经110 所在的时区 注意 36 活动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20的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1 如果两个时间相加超过24小时 那么日期加上1天 而时间减去24小时 如果两个时间相减 不够减时 那么日期减去1天 而时间加上24小时 2 有两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用时区数轴 这两种方法也适合地方时计算 在中时区两侧 或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 的换算 所求地区时 已知地的区时 两地的时区差加减号选取的原则 东加西减时区差求法 同减异加 下图A和B相差13小时 37 若两地同时位于东时区或西时区 则减 若一个位于东时区 一个位于西时区 则加 要注意的是 如果计算结果小于24小时 那么日期不变 时间也不变 如果计算结果大于24小时 那么日期加上1天 而时间减去24小时 如果计算结果是负数 那么日期减去1天 而时间加上24小时 过日界线区时的换算所求地的区时 已知地的区时 1天 相隔时区数加减号选取原则 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则加1天 减去相隔的时区数 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则减1天 加上相隔的时区数 38 相隔的时区数 12 已知地时区数 12 所求地时区数 3 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 两个经度相差较大的城市往往出现大于24或小于0的情况 涉及日期变更 方案之一 划定国际日期变更线 思考 有了国际日期变更线 在世界的时区中就有了一个特殊的时区 为什么 东西12时区 这两个时区实际上是在同一个时区 中央经线是1800经线 两者各点一半 在1800经线东侧是西12区 1800经线西侧是东12区 下图A和B两地相差11个小时 39 时区图 读图思考 1 中时区以哪条经线作为中央经线 2 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 3 北京位于哪个时区 4 北京时间为9月19日9 00时 求纽约 西五区 和东京 东九区 的时间 此时 国际标准时间 中时区 是多少 40 1519年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 经过长达3年的十分艰苦的海上航行 于1522年胜利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一周的壮举 他们用自己的亲身实践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 探究 1521年 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之后 水兵们发现 在航海中丢失了整整一天 为什么 41 探究 1521年 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之后 水兵们发现 在航海中丢失了整整一天 为什么 船队向西航行 地球向东自转 船队每天向西航行150就比当地时间多1小时 因此船队每天是以25小时航行的 绕地球1周 自然少24小时即1天 船队向东航行呢 42 172 5 E180 172 5 W 东12区 西12区 日界线 A 国际日期变更线 两侧日期要变更 B 国际日期变更线 日界线 并不完全与180度经线重合 C 实际应用中 日界线还有一条 即地方时为0钟点的经线 时间不变 日期减1天 时间不变 日期加1天 0 43 日界线 国际上统一规定 原则上以1800经线作为地球上的 今天 与 昨天 的分界线 叫做 国际日期变更线 简称 日界线 实践运用 日期图判读 44 日期图判读 1800经线 0 或24点 经线 日期分界线 日界线 例 如图的中心点表示北极 阴影区为3月21日 非阴影区为3月22日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 NA的经度 NB的经度 2 这时北京时间为3月 日 时 600E 1800 22 4 45 二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3 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发生偏转偏转规律 北半球 向右偏 南半球 向左偏 赤道上 不偏 判断方法 北半球用右手 南半球用左手注意 四个手指指向物体初始运动方向 掌心向上 母指为偏向 地转偏向力对地球环境有何影响 主要表现在 河流 水流 大气 气流 地球形状等 练习 学海导航P158和9小题 46 地球公转演示 47 地球公转速度演示 48 49 一年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示意图 从A到E为一回归年 365天5时48分 黄赤交角度数 南或北回归线度数 50 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 例 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 太阳光在地球表面直射点的位置是 A 在北回归线以南 并向北移动B 在北回归线上C在北回归线以南 并向南移动 D 在北回归线以北 并向北移动 C 51 1 形成五带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 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寒带 极圈之内 二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思考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有什么关系 注意 黄赤交角等于回归线度数 23 50 思考 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五带范围将怎样变化 52 1 概念 太阳光线与某地地平面所成的角度 如图H 2 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可以通过观察物体影子的长短来比较太阳高度角的大小 观察 当太阳上中天 正午 地方时为12时 时 影子最短 据此判断 此时的太阳高度角最大 即正午太阳高度 53 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随纬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随季节变化 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最大值 南半球达最小值冬至日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最大值 北半球达最小值春分 秋分 赤道为最大值 向南 北逐渐递减 H 900 某地纬度 直射点纬度 H 900 900 纬度差 同一半球取 不同半球取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4用数学方法推导正午太阳高度角公试 54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 55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 以同升湖280N为例 图中 一年中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一回归年 356天5时48分 56 正午太阳高度角演示 57 长沙夏季高温的原因 58 光照图绘制 特殊线 6月22日光照图绘制过程 59 实践运用 等太阳高度线 房地产开发中楼间距问题 太阳能热水器安装问题 等 见学海导航P21 9 10题 特殊日照图绘制 60 例 假如黄赤交角扩大为25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为 A 冬至日变大 夏至日变小B 冬至日变小 夏至日变大C 夏至日变小 冬至日变小D 冬至日变大 夏至日变大 黄赤交角变小呢 B 61 地方时演示 62 昼夜长短演示 63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南半球昼长夜短 而且越向南昼越长 南极出现极昼 北极出现极夜 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 3 昼夜长短的变化 思考 在图中如何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完成活动P22各题 晨昏线与极圈的位置关系如何 如何根据某地某日昼长 计算日出和日落地方时 64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 而且越向北昼越长 北极出现极昼 南极出现极夜 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昼长达一年中最小值 思考 如何计算图中特殊线正午太阳高度角 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切点所在的地方时为多少 65 太阳直射赤道 全球昼夜平分 思考 图中的太阳高度角是怎么计算的 规律 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地方 昼长 夜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二手车买卖合同及车辆维修保养服务
- 2025版跨国公司外籍员工入职及培训服务合同
- 2025年土地经营权转移代理费合同模板
- 2025年汽车租赁公司汽车租赁公司租赁车辆租赁保证金退还服务合同
- 2025版砌体工程特种施工分包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版海绵城市土建工程承包合同示范
- 2025材料预付款高性能材料预付款合作协议
- 2025年大数据公司创始股东合作协议及数据处理安全协议
- 2025版送餐服务合同违约责任规范范本
- 2025年度矿山开采水土保持验收技术服务协议
- 公安行政案件办理务实课件
- 房地产样板间装饰工程重点难点及措施
- 康复科护理金点子
- 工地油库安全管理办法
- 全球治理转型-洞察及研究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高清版)DB32∕T 4001-2025 公共机构能耗定额及计算方法
- 电力物资打包方案(3篇)
- 2025至2030中国味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你的样子就是教育的样子-一位校长对教师行为规范的深度思考建议收藏
- 中医治疗泌尿系结石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