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D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D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D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D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D卷一、 选择题(本题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 分) (共20题;共40分)1. (2分)要使眼睛看到一个物体( )A . 这个物体一定是光源B . 物体和眼睛一定在一条直线上C . 物体和眼睛之间肯定有光线D .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看到2. (2分)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也是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下列关于青春期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大脑兴奋性增强,容易接受新生事物B . 形成两性生殖器官C . 女孩乳房发育、男孩喉结突起等第二性征出现D . 身高突增,心肺等器官功能增强3. (2分)杭州地铁正在建设中,为解决噪声扰民的问题,地铁公司对部分设备安装了消声装置,这种减弱噪声的途径是在( ) A . 声源处B . 传播过程中C . 人耳处D . 声源和人耳处4. (2分)下列动物中用气囊辅助肺进行呼吸的是( )A . 丹顶鹤B . 青蛙C . 扬子鳄D . 鲫鱼5. (2分)在下列外界条件下,玉米种子最容易萌发的是( ) A . 将玉米种子浸湿放在37的阳光下曝晒B . 将玉米种子浸在水中放入冰箱C . 将玉米种子放在温暖的地方并浇适量的水D . 将玉米种子晒干后放在冰箱里6. (2分)阳春四月,杜鹃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喜迎来自各地的游客。在太阳的照耀下,游客看到的鲜艳的红杜鹃是因为( ) A . 红杜鹃能发出红色的光B . 红杜鹃能反射太阳光中的红色光C . 红杜鹃能发出白色的光D . 红杜鹃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红色光7. (2分)豆科植物的根瘤是由哪两种生物共同生活所形成的?( )A . 根瘤菌和植物根部B . 藻类与真菌C . 藻类与细菌D . 原生动物与根瘤菌8. (2分)下列各项中,对一些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9. (2分)下列关于水螅和变形虫的生殖的说法正确的是( )都能进行有性生殖都能进行无性生殖都需要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A . B . C . D . 10. (2分)人体最大的器官是( )A . 心脏B . 肝脏C . 胃D . 皮肤11. (2分)CCTV-10科教频道,大“真”探“野外求生”栏目受深大家的喜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饮用海水不仅补充不了人体需要的水分,反而加快脱水而死亡B . 登山杖的主要作用可维持身体平衡,并减轻地面对人膝部的冲击C . 在进入洞穴时要点火把,可探试洞穴内氧气是否充足D . 塑料瓶装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可作起火装置12. (2分)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时,绘制的a、b两朵黄瓜雌花生长发育期间果实体积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与曲线不符合的是( ) A . 曲线a是子房发育的结果B . 曲线b可能是没有授粉造成的C . 在A处花冠、花萼等逐渐凋落D . 在A处时受精卵发育成黄瓜的种子13. (2分)关于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遇到巨响时,如果处理不当,最容易损伤耳的结构B . 飞机起降前,乘客咀嚼口香糖可保持两侧的气压平衡C . 生活中一些人晕车,晕船,这是由于和过于敏感造成的D . 鼻咽喉感染病菌后,病菌可通过到达中耳,引发中耳炎14. (2分)在肥沃的土壤中,种子萌发初期所需要的有机物( )A . 来自空气B . 来自土壤C . 来自种子D . 部分来自种子,部分来自土壤15. (2分)如图所示,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目的是验证( ) A . 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B .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C .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D .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16. (2分)下列对各实验的相应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A . 绕 ON 向后转动板 F,反射光线 OB 的传播方向将会随之改变B . 移动蜡烛 a,发现其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不变C . 从 S 点发出的一束光斜射到水面,其传播方向可能正确的是D . 在光屏上可以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与人眼球的成像特点相同17. (2分)美丽的蝴蝶是白毛毛虫变成的,“毛毛虫”与“蝴蝶”分别处于发育的那个阶段( )A . 幼虫、蛹B . 蛹,幼虫C . 幼虫,成虫D . 若虫、成虫18. (2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过程中,为了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的关系,小明把蜡烛换成汉字模型,其中最合适的模型是( ) A . B . C . D . 19. (2分)关于下列课本中出现的生物照片,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都是细菌,他们不仅形态不同,而且他们有的有细胞核,有的没有B . 是我们经常吃的蔬菜,他们通常生长在树干上,能在太阳光下自己合成营养物质C . 会引起人类疾病,因此他们都是有害的D . 按繁殖后代的方式不同,可以把归为一类,为另一类20. (2分)小燕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25 cmB . 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 . 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D . 取走光屏,则凸透镜不成像二、 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共8题;共25分)21. (3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调香师辨味时,总要做短促而频繁的吸气,目的是在鼻腔顶端形成一种气旋,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有气味物质接触_。 (2)人在感冒的时候,嗅觉的灵敏度会下降,此时味觉测试显示_(填“正常”或“不正常”)。 (3)一块糖放在口中,一开始觉得不怎么甜,后来慢慢地越来越甜,这说明:_。 (4)在测试舌头敏感区域的实验中,测试完一种味道后,要用清水漱口,其目的是_。如果没有用清水漱口,对实验的影响是_。 22. (3分)请你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下图所示为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的结构,相同点是都有_。 (2)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加碘液,被染成蓝色的部分是_(填标号)。 (3)如图所示,菜豆种子在萌芽初期,有机物的重量有所减少;当幼叶逐渐形成时,其体内有机物重量逐渐增加。请问最接近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是_点(选填“T1”或“T2”或“T3”)。 23. (2分)如图是鱼眼与人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凸一些。 像鱼这样的眼睛如果到陆地上观察物体,像将成在视网膜的_面。童话世界中生活在水里的美人鱼,上岸后,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_(凸透镜/凹透镜)。 24. (5.0分)茶叶是温州的经济作物之一,品种丰富,种植历史悠久。 (1)温州绿茶的主产区在泰顺深山茶园,该茶园中所有“三杯茶叶分类检索表香”茶树构成一个_。 (2)茶农多采用嫁接方式培育优良茶树,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生殖。 (3)西湖龙井茶的色泽为翠绿呈定光色,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绿成朵。小明将温州的部分名茶绘制了茶叶分类检索表,(第18题图)如图所示。其中与西湖龙井茶最相似的是_。 25. (2分)人的生殖系统分为_和_ 26. (5.0分)如图是花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花的主要部分是_。 (2)传粉是雄蕊上的1_中的花粉通过不同的方式传到雌蕊2_上的过程。 (3)植物的精子与_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_。 (4)受精作用后,整个5_最终发育成果实,其内的胚珠发育成_;果皮是由_发育而成的。 27. (3分)如图所示,平面镜前立有一硬杆。若杆在 2 秒内匀速右移 1 米,则杆移动的速度是_米/秒,杆的像相对平面镜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了_米;移动时,杆的像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8. (2分)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的成像与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所成的是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已知镜头焦距为f,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人应离镜头_(填“远”或“近”)些。 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共4题,每空2分,共26分) (共4题;共30分)29. (8分)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铜离子对酶的催化作用的影响,按实验方案加入试剂,摇匀,迅速置于37C的水浴中,1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碘液3滴,观察并记录于下表: 编号0.25%淀粉溶液(mL)蒸馏水(mL)1%NaCl溶液(mL)1%CuSO4溶液(mL)唾液溶液(mL)加入碘液3滴后的现象13?000变蓝色231001不变蓝330101不变蓝430011?请回答:(1)1号试管中的蒸馏水应取_mL。 (2)若酶遇到铜离子会失去活性,则4号试管加入碘液3滴后的现象是_。 (3)比较上述实验中的1号和2号试管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 (4)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一定是铜离子对酶的催化有影响,若要证明,可将1%的CuSO4溶液换为_溶液。 30. (6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图象纸,在纸的中间沿横线竖直放置一块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再拿一只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移动位置,使B跟A的像重合。 (1)通过图象纸、可方便准确地得出结论,像距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物距。 (2)蜡烛B与A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_(“相等”成“不相等”) (3)玻璃板后不点燃的蜡烛B,却好像点燃了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 (4)如图乙所示,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实验中会出现的情况是_。 31. (8分)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页表。 编号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甲钢丝10cm0.2mm2紧乙钢丝10cm0.1mm2紧丙钢丝5cm0.1mm2紧丁钢丝5cm0.1mm2松(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_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松紧程度、长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_有关。 (2)探究发声体振动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_钢丝。 (3)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丝丙和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32. (8.0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1)调节光屏高度后,恰好能从光屏上观察到 _的像(填像的性质)。 (2)如图甲,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透镜向_(上下)调整。 (3)在上一步实验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拿来只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较靠近凸透镜。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由此可见,这只眼镜是_(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四、 分析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第33题5分,第34题4分,共9分 (共2题;共9分)33. (5.0分)按要求作图(请保留作图痕迹)。如图所示,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34. (4分)如图所示,水中S处有一条鱼,小刚看到的鱼的像的位置为S,若小刚用鱼叉去叉鱼,则应对准_(选填“S的右下方”或“S的左上方”)叉,才能又到鱼;若爷爷用手电筒去照亮鱼,则应对准_照,才能照亮鱼。请你在图中作出一条由S发出,经过水面后射入人眼的光线_。 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题 2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 分)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简答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