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219儿童烧烫伤的发生状况及其对策分析(综述---定稿)(1)_第1页
20111219儿童烧烫伤的发生状况及其对策分析(综述---定稿)(1)_第2页
20111219儿童烧烫伤的发生状况及其对策分析(综述---定稿)(1)_第3页
20111219儿童烧烫伤的发生状况及其对策分析(综述---定稿)(1)_第4页
20111219儿童烧烫伤的发生状况及其对策分析(综述---定稿)(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0 页 国内儿童烧烫伤的发生状况及预防 综述 国内儿童烧烫伤的发生状况及预防 综述 杨亚明 殷俊伟 潘良琴 杨婕 徐旭东 摘要 儿童烧烫伤是最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之一 可以导致儿童死亡 残废 及发育障碍 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 正常生活和学习 给家庭和社会增加 了各种负担和压力 本文分别论述了目前国内儿童烧烫伤的发病状况 主要相 关因素以及儿童烧烫伤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呼吁积极预防儿童烧烫伤的发生 减 轻烧烫伤给儿童带来的危害 关键词 儿童 烧烫伤 高危因素 预防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 工业自动化 现代化持续发展 烧烫伤患者人群的组 成结构也较改革开放初期有所改变 工业生产中发生意外导致的火焰烧伤患者 有明显减少趋势 但儿童烧烫伤发病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1 烧烫伤指儿童自 己或与小朋友在玩耍 游戏 生活环境中由烧烫所造成的组织损伤 小儿烧 烫 伤 是临床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之一 据有关报道 在所有儿童意外伤害中 烧 烫 伤 患者占据了很高比例 2 由于小儿皮肤较薄 在同样热力作用下 较成年人 烧 烫 伤程度重 致残率高 3 对其漫长人生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 因此研究 认识危险因素 预防烧烫伤伤害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就儿童烧烫伤的发生 危险因素 预防 干预等方面作一综述 1 1 烧烫伤的定义 分类 程度烧烫伤的定义 分类 程度 1 1 定义 烧烫伤是伤害的一种 参照 国际伤害外部原因分类标准 ICECI 及 国 际 疾 病 分 类 标 准 10 并 结 合 世 界 卫 生 组 织 出 版 伤 害监测指南 将儿童常见伤害分为 道路交通 中毒 跌倒 跌落 烧 灼 烫 溺水 窒息 触电 砸伤 割 刺 其他等 10类 4 但国内研究一般习 惯于将烧 灼 烫伤和触电归并为烧烫伤 基金项目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卫生部合作计划儿童伤害干预试点项目 2006 2010 作者单位 214206 江苏宜兴 江苏省宜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杨亚明 殷俊伟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 杨婕 南京医科大学 潘良琴 宜兴市宜城预防保健所 徐旭东 作者简介 杨亚明 男 1968年12月 副主任医师 本科学历 公共卫生硕士 研究方向 伤害预防控制 作者联系 杨亚明 宜兴市人民南路205号 联系电话 0510 87990590 87905193 办yxyyming 第 2 页 共 10 页 1 2分型 烧烫伤具体表现可谓多种多样 如酒精火锅 燃放烟花炮竹 家庭火灾烧 伤 玩火自焚 跌入或撞倒盛放热物的器皿 倒开水烫伤 洗澡水烫伤 热油 灼伤 热水袋保暖不慎 热毛巾热敷烫伤等等 5 一般分型 6 是 1 烫伤 热水 热汤 热饭 热油 热豆浆等 2 火焰 各种火焰 硝火 电孤 热草木灰 3 电烧伤 有电流通过或接触电 4 化学烧伤 酸碱等 5 其它 热排气管 热铁等 1 3 程度及并发症 儿童皮肤薄 在同样热力作用下 较成人烧伤程度重 致残率高 7 根据 1970 年全国烧伤会议制定的小儿烧伤严重程度诊断标准 可分为轻中重度 轻度为 5 TBSA 度面积为0 中度为 5 5 TBSA 度面积25 TBSA 度面积 10 常见的并发症如下 休克 急性肾功能衰竭 全身性感染 脓毒症 肺部 感染 吸入性损伤 脑水肿 应激性溃疡 8 等 2 2 流行状况 流行状况 2 1流行状况 烧烫伤在儿童伤害中名列前茅 具体体现在 2 1 1 在伤害各类型中排序 在非住院治疗信息与住院信息上略有所差异 在前者一般烧烫伤列前5位 9 而在后者位次更前些 一般列在前在前三位 10 11 12 13 14 15 甚至 常常是第一位 且占到30 以上的比例 因年龄段不同 排序会有所差别 0 4 岁婴幼儿中主要为烧烫伤 跌落 车祸 5 14 岁儿童中主要为车祸 跌落 烧 烫伤 16 2 1 2 在烧烫伤病人中 儿童烧伤在整个烧伤发生率中占有较大份额 可 达烧伤病人的30 甚至达半数左右或以上 6 17 18 19 20 21 明显高于国 外的文献记载 19 2 2分类 在5个分类中 一般火焰 热液烫伤是最多的 5 9 17 20 22 30 甚 第 3 页 共 10 页 至仅一项就可占到80 以上 但与年龄相关热液烫伤中 以5 岁以下年龄组最多 以 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 17 而后3类 电烧伤 化学烧伤 以及其他 占的比例很小 一般不超过 5 甚至在1 以下 5 在电烧伤中 又可分为电弧 高电压 闪电 低电压 电压不明等 31 特点 临床上热液烫伤的儿童数量多 比例高 火焰烧伤病情重 原因复 杂 高压电接触烧伤致残率高 2 3 程度 并发症 转归及后遗症 烧烫伤程度轻中重度都有分布 各种报道也有所不同 32 且有不同程度 的并发症 8 转归情况也不容乐观 有一定比例的死亡 16 有相当比例的后 遗症 包括一定的致残率 22 残废类型为关节疤痕挛缩 单眼失明 手指缺 失 这是因为儿童皮肤薄 在同样热力作用下 较成人烧伤程度重 致残率高 7 3 3 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 烧烫伤的发生的的频度与强度 与性别 年龄 季节 环境 家庭 文化 等都有密切关系 3 1性别因素 多种资料显示 男性比女性显然发生率要高 在2倍左右 烧伤男女儿童 在各年龄段烧伤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通常1 7岁男孩多于女孩 0 1岁和 7岁 及以上男女比例相近 男孩是危险因素 随着年龄增加男女差异减少 3 2年龄因素 烧伤高峰年龄各资料略有差别 一般都在1 6 7岁 19 33 34 其中 幼儿 期 1 3岁 儿童所占比例大 因为他们对外界事物好奇 活动范围及活动量逐渐增 大 但是动作欠协调 识别危险能力不足 35 而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活动的稳 定性差 加之回避反应迟缓 自我保护意识差 而发生率最高 1岁以内小儿由于活 动有限 而发生率最低 3 6 7岁阶段儿童独立活动范围大大增加 喜模仿而又无 生活经验 自我保护意识和活动稳定性较1 3岁增强 但户外活动多 好奇心强 往往由于玩火 玩鞭炮等致伤 8 12岁儿童 此期烧伤发生率最低 因受到家长与 学校教育有一定的防烧伤能力 但烧伤情况较前复杂 36 2 3 时间及季节因素 第 4 页 共 10 页 一般认为 烧伤高发月份在1 5 6 7 8 月 低发月份为3 11 12 月 30 冬季用热液机会增多 但烧伤发生率并未见特别的升高 可以 认为这与冬季衣物穿着较厚有关 夏季洗浴时只有用温水 热液使用机会较少 从 而减少了烧伤的发生 37 小儿化学烧伤发生率低 但夏季仍明显高于冬季 其主要原因仍为夏季暴 露皮肤较多 防护差 小儿电击伤发病率冬季明显高于夏季 考虑为小儿冬季 室内活动较多 家庭用电接口保护不足 监护人疏忽等原因所致 1 2 4环境 家庭 社会文化因素 农村为意外伤害高发区 家庭为伤害高发场所 意外伤害发生率以8 的速 度逐年上升 38 烫伤环境多为附近郊区 打工 做小生意经商的家庭 居住条 件较差 空间狭小 39 多数人 尤其是外来打工 农村居住平房者 因房屋布局不当 没有独立厨 房 冬天屋内生炉子等 物品没有合适位置摆放或放置不当而使儿童致伤 居 住平房的家庭 儿童易在跑进跑出时碰翻或踩人致伤物致伤 另外 一些儿童 虽然家庭状况优 父母文化程度较高 40 但儿童多由老人 保姆照顾 只有 极小比例进行了正确的伤后急救处理 有调查显示 41 儿童生活烧伤可占全 部病例的94 50 明显高于国外的文献记载 42 这可能与我国在保护儿童 合法权益方面同发达国家存在某些法律差异有关 有报道分析主要发生机制 16 北方室内灶连炕 灶上放着大锅 或煮水 或 做饭 炕上常放置热水瓶 茶杯等 儿童在室内玩耍 追逐 稍有不慎便酿成意 外 故其主要原因是落后的生活设施 灶连炕 而国外发生烧烫伤多为现代生 活用品以及与电源 汽油有关的第二 三代能源 而南方某地绝大多数因烧烫 伤住院儿童是由于开水或热汤引起的 这与当地的习惯有关 当地居民不分老 幼均有饮 功夫茶 的习俗 2 5父母文化程度 职业 父母文化程度调查中 患儿父母为小学及以下文化水平 43 或初 中等教 育者 32 所占比例较大 而父母受高等教育者其子女烧伤最少 44 可能是因为 地处边远农村的患儿收治较少和近年大量略有文化的农民涌入城镇打工 使其 患儿收治增加所致 说明烧伤与患儿的父母缺乏预防烧伤知识有非常重要的关 系 烧伤患儿父母职业调查中 为农民的比例较大 工人次之 干部和其他职业 第 5 页 共 10 页 较少 农民进城市打工者所占比例很高 45 可能与城乡差别 生活习俗有关 4 4 应急处理与治疗 应急处理与治疗 二 三级预防二 三级预防 王声湧认为伤害的三级预防中的二级预防 就是当伤害发生时的自求互救 院前医护 院内抢救和治疗 三级预防的主要作用是使受伤者恢复正常功能早 日康复 使残疾人士得到良好的照顾和医疗 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46 儿童皮肤嫩薄 皮肤附件少 一杯70 热水对成人不一定造成损伤 而对儿童 可造成相当深度的烫伤 因此儿童相同温度的烫伤要比成人深的多 故儿童烧 烫 伤后创面的及时处理非常重要 局部用冷水冲淋以减轻热力的进一步渗透损 伤 全身补液防止大量体液渗出后休克的发生等 以上处理能明显改善患儿后期 创面和全身情况 1 但在自行急救措施的调查 47 48 中 知道冷疗方法的比例不高 仅在30 左右 能采取冷疗的比例更低 不超过10 低的仅1 左右 其中多数也未达 到有效冷疗的时间 冷疗 30min 采取不利方法的比例较高 有报道有些地方采取了地方的特色治疗 如西藏偏远暴露疗法治疗 49 小儿烧烫伤后发生惊厥是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早期诊断 及时防治 可 以有效地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50 针对瘢痕机制的预防 51 可采取物理 化学 生物 手术等方法 在老一辈专家的不懈努力下 我国小儿烧伤专业从无到有 今天已居世界 先进水平 然而 由于我国各地区医疗水平参差不齐 烧伤的救治水平亦不相 同 近期应该且能够达到的目标就是规范儿童烧伤的治疗常规 尽可能减少或 降低儿童烧伤的死亡率及致残率 使烧伤患儿最大程度的健康地回归社会 烧 伤早期补液纠正休克仍是烧伤治疗的关键 我国小儿烧伤康复治疗的发展在很 大程度上受到限制 我国现阶段大部分烧伤儿童为自费治疗 首先一些患儿烧 伤后未到正规医疗单位救治 因此得不到康复治疗 其次 一些患儿虽到正规 医院就诊 由于经济原因未按约定随诊而无法得到康复治疗 仅一部分患儿拥 有康复的机会 同样由于经济原因 医疗机构的康复人员及手段有限 但在医 生的指导下 做一些简单可行的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 也是十分有益的 现在 国家已经开始推行少儿医疗保险制度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 我国烧伤儿童的康 复水平会不断提高 52 5 5 烧烫伤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一级预防 烧烫伤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一级预防 第 6 页 共 10 页 王声湧认为伤害的三级预防中的一级预防 就是指在伤害发生之前 采取措 施 使伤害不发生或少发生 其中包括两个策略 即全人群策略 即降低全人 群暴露于伤害的危险水平 和高危策略 即消除高危人群对某种伤害特殊暴露 和降低危害 46 烧伤与烫伤的致伤原因与儿童生活环境和生活习俗有关 因此 针对儿童烧 伤的致伤原因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对于降低儿童烧伤的发生率 是一项具有重 要社会意义的工作 4 儿童烧伤多数与其监护人的疏忽有关 具有可预防性 7 5 1 提高安全意识 对学龄前儿童 家长和抚育人员进行烧伤的预防指导和教育 教育小孩不 要玩火 勿接触易燃易爆品 提高其对烧 烫伤的自我保护能力 34 医护人 员在临床一线开展救治的同时 应走向社会 特别是农村 边远山区进行多种 形式的宣传烧烫伤的危害 急救及预防 53 如张贴宣传画 发放宣传小册子 等 5 2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加强对家庭生活的预防是降低小儿烧烫伤的根本所在 盛有热汤 开水等 容器要远离儿童放置 洗澡时先放冷水后放热水 以防儿童误入而致烫伤 用 热水袋取暖时 温度不宜过高 50 左右即可 热水袋外套毛巾套 避免直接贴 放在儿童皮肤上 管理好儿童 不要让其单独进厨房或到放有火炉 炭盆的房 间里 以免发生意外 不宜在床上吸烟 吸剩的烟头要随时熄灭 避免在火 源附近堆放 贮存或使用易燃 易爆物品 如汽油 火药 乙醇等 5 3 加强儿童安全教育 小儿对周围事物都十分好奇 家长 幼托保育人员应加强提醒 父母和保 育人员要经常反复讲解火 电的危险性 管理好火柴 打火机等易燃品 教 育儿童不要到危险场所 如变压器台 石灰池 窑场等地玩耍 经常检修家电 线路 防止触电事故 40 王小芳等 54 指出 为了加强印象 迅速建立稳定的 条件反射 还可以在严密监护下 有意识的让孩子接触开水 火焰 感受到烫 烧的可怕和痛苦 自觉的避免接触有关物件 如热水瓶 火柴 火炉和电器等 从而减少被烧伤的机会 对于学龄前儿童 可用适当的语言 向小儿解释如何 防止意外伤害 保证安全 学龄期儿童 应告知危险 当孩子接近热液及电源 时应密切看护 教育儿童远离热液及电源 燃放烟花爆竹时成人在旁监护 发 生火灾时 告知儿童不要参与灭火 应远离火灾现场并告知大人 5 4 加强看护人 幼儿教育的管理 广泛发展托儿所 幼儿园等福利事业 把小儿妥善地管理 有组织地进行 活动 加强家长 保育人员预防烧伤的意识 18 家长要有充足时间 精力抚养和教育好儿童 经常指导儿童进行各种有益于 身心健康的娱乐活动 使其健康成长 看护人以年轻母亲最为适合 18 WHO曾 第 7 页 共 10 页 提倡3岁以前的小儿应由亲生母亲照看 这对小儿心理 智力 情感 健康都是 最合理的 不要让年老体弱 体力不支的隔代人或外人照看小儿 农村中大多 数年轻力壮的父母外出打工 家里留下儿童和老人 而老人体弱 反应慢 遇 到危险应变能力差 17 教育手段采用循环教育 如给某一出院患者的出院带药 功能康复 手术 前 手术后等作指导时 让所有家长旁听 如此反复指导家长 医护人员对孩子 语言要和蔼 动作要轻柔 对儿童的合作一定要予以口头或物质奖励等 55 在发达国家意外伤害已成为21世纪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问题 在发展中国 家这一问题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56 5 5 急救培训及急救转运系统 以社区为中心 开办家庭急救 2 开办知识讲座操作培训班 一旦发生意 外烫伤害 急救处理尤为重要 可以在转运之前得到初步的急救或处理 减少 儿童痛苦 给医院抢救赢得时间 5 6 意外伤害的监测系统 各保健部门要建立监测报告制度 及时分析意外伤害的种类 原因 规律性 为 制定预防伤害提供依据 5 7干预 相对来说 做的不多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通过随机抽样对844 名丰台 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进行伤害状况调查 并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干预后伤害知识 知晓率比干预前显著提高 57 参考文献 1 迟云飞 王腊梅 北京地区3 866例急诊烧烫伤 小儿患者受伤原因分析 J 职业与健康 2008 24 5 916 2 李丽萍 冯家琳 297例住院儿童意外伤害情况分析 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1999 7 2 24 25 3 吴亚雪 李巍 儿童烧伤原因分析及其在预防中的意义 J 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 2 108 109 4 段蕾蕾 刘明禹等 三城市儿童意外伤害住院情况调查分析 J 中国社区医师 2007 8 23 47 48 5 李媛善 儿童烧 烫伤 546 例分析 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1 9 2 140 6 易雪梅 儿童烧伤原因分析及预防 J 实用临床医学 2007 8 4 76 77 7 Latham HC Heekel RV Hebert LJ etal Pediatric Nursing 3rd ed Saint Louis C V Mosby company 1977 434 442 8 首家保 628 例小儿烧伤临床分析及对策 J 广西医学 2005 27 4 587 588 第 8 页 共 10 页 9 赵军 江西省儿童烧烫伤流行现况分析 J 现代预防医学 2009 36 8 1401 1403 1406 10 姚敏卿 陈倩如等 儿童意外伤害 766 例相关因素分析 J 首都医药 2007 23 24 11 梁冰 杨莉等 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J 中国妇幼保健 2009 24 9 1254 1256 12 王建国 苏爱芳等 儿童意外损伤 576 例临床分析及干预探讨 J 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0 18 2386 2388 13 陈丽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伤害发生状况调查 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 3 332 334 14 方勇 龚永生等 664 例小儿烧伤流行病学统计分析 J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1999 15 5 387 388 15 刘薇 意外伤害住院患儿流行病学分析 J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1999 11 4 159 161 16 李丽萍 冯家琳 297 例住院儿童意外伤害情况分析 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1999 7 1 24 25 17 吴亚雪 李巍 儿童烧伤原因分析及其在预防中的意义 J 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 2 108 109 18 黎鳌 杨宗城主编 烧伤治疗学 M 第二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 428 444 19 朱立 吴亚雪等 946 例儿童烧伤原因分析 J 中华烧伤杂志 2001 17 5 312 313 20 余文玉 卢有琼 2706 例患儿烧伤原因的调查及防护 J 护理学杂志 2001 16 3 141 142 21 朱卉 常明等 6804 例儿童烧伤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 J 中华护理杂志 1998 33 3 170 171 22 葛茂新 儿童烧 烫伤 1830 例原因调查 J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1 22 4 39 41 23 赵杏香 蔡志焕 儿童烧伤原因的调查结果分析 J 广西医学 2002 24 9 1471 1473 24 王峰 谢立华等 儿童烧伤住院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 J 现代医院 2007 7 4 154 155 25 钱丹 儿童烧烫伤 264 例分析 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0 8 4 259 27 罗红 儿童烧烫伤住院原因分析及护理应对 J 吉林医学 2010 31 14 2016 28 肖红 谢挺等 17339 例烧伤原因分析 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0 21 5 333 334 29 林源 梁自乾 七岁以下儿童烧伤原因与相关因素分析 J 中华烧伤杂志 2005 21 4 303 30 李永生 古交地区 15 年间儿童烧伤原因分析 J 山西医药杂志 2007 36 12 959 960 31 刘同省 赵桂相等 765 例电烧伤分析 J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1994 10 3 244 245 33 杨益民 黎巧玲 孙要文 张振信 658例儿童烧伤原因调查分析 J 中 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3 13 12 90 91 32 毛金凤 肖翠勤 肖永芳 许凤莲 石河子地区 3002 名 3 1 2 岁儿 第 9 页 共 10 页 童意外烧烫伤伤害的分析 J 职业与健康 2008 24 5 468 469 34 首家保 628 例小儿烧伤 I 临床分析及对策 J Guangxi Medical Journal 2005 27 4 587 588 35 王慕逖 儿科学 第 5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3 5 36 宋洁 陈继延 韩小怀 预防烧伤及其致残的研究进展 J 当代护士 学 术版 2006 2 9 12 37 谢俊 马钢医院 1998 2002 年烧伤住院儿童流行病学调查 J 疾病控制杂志 2005 9 2 181 182 38 刘薇 意外伤害住院患儿流行病学调查 J 临床军医杂志 2005 33 5 599 601 39 刘世华 王爱娜等 学龄前儿童烧伤原因分析及预防 J 护理研究 2008 22 9 2406 2407 40 张媛媛 王淑君 么猛 小儿烧 烫 伤相关因素分析与防治策略 J 感 染 炎症 修复 2007 8 1 36 41 吴亚雪 李巍 儿童烧伤原因分析及其在预防中的意义 J 中华护理杂志 1999 34 2 108 109 42 Phipps WJ Long BC Woods NF Shaf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