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深圳专版)C卷.doc_第1页
2019-2020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深圳专版)C卷.doc_第2页
2019-2020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深圳专版)C卷.doc_第3页
2019-2020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深圳专版)C卷.doc_第4页
2019-2020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深圳专版)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深圳专版)C卷一、 语文知识积累运用。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 殷勤/殷红 咀嚼/咬文嚼字 风调雨顺/南腔北调B . 儒雅/懦弱 侍奉/恃才傲物 咄咄逼人/相形见绌C . 卡片/关卡 屏障/屏气凝神 置之度外/度日如年D . 譬如/偏僻 栅栏/姗姗来迟 前仆后继/赴汤蹈火2.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我们要耐心教育孩子,不要他们的自尊心。(2)几位近现代哲人认为艺术具有人性和社会的救世作用。(3)学术界对这件出土文物所属的年代,一直有。A . 伤害 改善 争议B . 损害 改善 异议C . 损害 改变 争议D . 伤害 改变 异议3. (2分)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 . 柴静的穹顶之下尝试揭示我国燃煤和燃油大概存在“消耗量大”“相对低质”“前端缺少清洁”“末端排放缺乏控制”。B . 深圳长青诗社大约20名左右诗友到大鹏新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参观楹联书画展。C . 通过举办“与光荣同行,与梦想同飞”的大型主题活动,使学生的文明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D .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2分)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在我迷茫徘徊的时候,你呼唤我:是山的女儿就应坚如磐石;在我骄傲的时候,你呼唤我:_;在我怯懦的时候,你呼唤我:_。是山的女儿就应虚怀若谷谦虚谨慎是山的儿女的品质是山的儿女就应勇敢如山是山的儿女怎能居功自傲A . B . C . D . 5. (2分)朝花夕拾中,范爱农和鲁迅初次相识的地点是( )A . 东京B . 北平C . 横滨D . 绍兴二、 默写 (共1题;共7分)6. (7分) 古诗文默写。 (1)鸡声茅店月,_(温庭筠商山早行) (2)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_,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4)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白居易面对辛勤耕种却食不果腹的农人,他深深自责,在观刈麦中发出了这样的自问自省:_,_。 (6)山坡羊骊山怀古抒写作者对历史兴亡大彻大悟的句子是:_,_。 (7)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_,_?三、 阅读理解。 (共4题;共69分)7. (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颜渊论御马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俟矣。”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君子亦谱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定公躐席而起,曰:“趣驾召颜渊。”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不识吾子何以知之。”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诗曰:执辔如组 , 两骖如舞。善御之谓也。”定公曰:“寡人之过矣。”(选自韩诗外传,有删节)【注】佚(y):通“逸”,逃跑。厩(jiu)人:马棚的差役。躐(e):超越。趣:同“促”。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组:编织。(1)解释文中划线词的意思。乡寡人曰_昔者舜工于使人_然犹策之不已_(2)下列划线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定公不悦,以告左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B . 定公躐席而起/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孟子告子上)C . 不识吾子何以知之/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D . 舜不穷其民/安陵君其许寡人(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颜渊退,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侠闻矣。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4)这篇文章说明了怎样的道理? 8. (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无所知名。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来得知名。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信拜礼毕,上坐。信曰:“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 , 韩、殷王皆降。(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注】蓐食:蓐,早晨未起身,在床席上进餐。下:即为胯下。蒲伏:同“匍”。(1)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布衣,即为布制衣服,为古代庶人之服,这里借指平民,如“布衣之怒”。B . 拜,在这里表示授予官职,“拜大将”就是“授予大将军”。C . 三秦、河南,古地名。随着时间推移,古今词义所指有的有变化,如“三秦”;有的没有变化,如“河南”。D . 列传,是史记中的一种传记的体类,内容是记叙人臣的事迹,以便流传后世。(2)为文中画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B .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C .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D . 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韩信为布衣时,很穷困而且无所事事,经常去亭长家蹭饭,因饭不好,最后大怒而去。B . 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就亲自把他追回来,后来韩信得到重用,被授予大将军一职。C . 韩信受到汉王重用后,趁机指出要充分利用民心,并献计汉王向东出击,最后让汉王一举平定三秦。D . 本文在人物塑造上很有特色,运用一些典型小故事,把主人公塑造得栩栩如生,如“胯下之辱”。(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9. (17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中国与外国最大的不同就是围墙。迈出国门,浏览包括某些发展中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城市,哪里都看不到像中国一样的围墙。在国外,一些城市所谓的“围墙”更多的是生机盎然的“绿色围墙”。所谓“绿色围墙”,就是利用植物代替砖、石或钢筋水泥“砌墙”。世界上最具特色的城市绿色围墙建筑,首推巴西的“植物墙”。在巴西,绿色围墙是用空心砖砌成的,砖上附有树胶和肥料,再种上草籽,小草便从里面长出来,绿满墙面。这种植物墙,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可以减少噪声和空气污染。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人均绿地近百平方米,雄踞世界第一。巴西利亚是1960年才建立起来的新首都,几乎毫无历史价值可言,1987年却被联合国定为“人类文化遗产”,这除了构思奇巧的三权广场、布局新颖的城市风格外,还因为该城突出绿化,人与环境和谐共存,成了现代化新城的典范。澳大利亚1927年建都堪培拉时,明确规定公私建筑都不许构筑非植物墙。今日堪培拉除了总理府保留一道围墙外,整座城市不见第二道围墙。机关团体为了掩蔽办公场所,便以参天的合欢树、桉树等筑起一道道绿色围墙。各国使馆都引进本国特有花木,精心编织绿色篱墙,让路人感觉如在游览各国植物园。走进新加坡,只见树木葱茏、芳草如茵,根本找不到围墙样的建筑。这个641平方千米的袖珍国家,300万国民就生活在大大小小的花园中。新加坡法律规定,有花园的住宅不允许筑围墙,让花木供路人欣赏,可予减缴房地产税;住宅楼须距马路15米以上,绿地应占65,建筑面积占35。为此,新加坡人只建绿篱不建围墙,从1971年开始大种其树,大铺草坪,连天桥、候车棚、电线杆都攀上藤蔓,使城市环抱在绿色之中。非洲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因人口爆满,1979年决定迁都到内陆的阿布贾,迁都伊始,政府就颁布取缔围墙令。今日的阿布贾砖石围墙绝迹,绿树成阴,视野开阔,到处是万紫千红的花草、树墙、藤萝墙。中国筑围墙已有几千年历史,中国围墙更在于它安全、分界的功能。今天,面对开放的世界,我们只有冲破围墙重地,以绿墙代替砖墙,才能与世界城市建设发展的主流趋势相符合。(1)从全文看,我国的围墙和国外的“绿色围墙”在功能上有何不同?(2)概括巴西利亚能够被联合国定为“人类文化遗产”的原因有哪些。(3)文章第段划线处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在本段有什么作用?(4)文章第段“新加坡人只建绿篱不建围墙”一句中的“只”具有怎样的说明效果?(5)结合选文,谈谈我县在绿化建设方面可以借鉴哪些好的经验?10. (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1)母亲要走大路的原因是_。儿子要走小路的原因是_。 (2)“早已习惯”和“还习惯”以及“强壮”和“高大”能否互换?为什么? (3)“决定委屈儿子了”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4)母亲改变主意不走大路而走小路的原因是_。 (5)“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中的“责任的重大”具体指什么? 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11. (7分)(2016广东)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各题。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他说。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哦哦,你是范爱农!”“哦哦,你是鲁迅!”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1)联系原著,概括鲁迅与范爱农交往的三件事。(2)作者开篇从和范爱农的矛盾冲突写起,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3)选文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突出范爱农的性格?请举一例分析。五、 写作题 (共1题;共5分)12. (5分)在我们短短的十几人生旅途中,有过许多人,他们陪伴我们,温暖我们,激励我们也经过许多事,让我们欣喜,感动,难过,悲伤这一切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以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