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设计.doc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设计.doc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设计.doc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设计.doc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教案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物理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 预习课文,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在实际中的应用。二、 设计小实验:做一个能承载重物的橡皮泥或其它材料的小船;做一个塑料袋热气球。二、 教学课题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2、理解上浮、悬浮、下沉的概念。3、知道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 1、从生活实际出发,培养探究物理学的有关知识,深入认识事物的能力。2、经历设计橡皮泥船及塑料袋热气球的过程,通过参与探究小实验的活动,学习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有关浮力的应用,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2、通过探究活动,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三、 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授课中通过实例让学生观察讨论分析物体的浮沉条件,并让学生知道浮力在实际中的应用,通过小实验探究让学生加深对浮力应用的理解,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养成关注生活的习惯。教学重点:1、能结合实例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2、理解上浮、悬浮、下沉的概念,会从比较浮力与重力大小、物体与液体密度大小判断物体的浮沉。3、理解轮船、潜水艇原理及热气球原理。教学难点:1、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2、知道浮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之前充分研究教材、教材分析资料,用百度在网上搜索物体浮沉条件及应用的相关教学材料作参考,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潜水艇、热气球原理的图片,加深学生印象。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一些真实潜水艇工作的视频,课堂上给同学们展示,让学生加深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四、 教学方法 自学释疑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1、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2、 如何判断物体的上浮、悬浮、下沉?3、 如何计算浮力?4、 轮船用钢铁制造,钢铁的密度远大于水,而轮船却能漂浮在水面上,其中蕴含了怎样的的物理原理?5、 轮船、潜水艇的原理。6、 热气球原理。五、 教学过程情景引入:我们经常说:“瓜浮李沉”,西瓜和李子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为什么西瓜浮在水面上,李子沉入水底? 分析: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浮力F与重力G。 物体的浮沉条件:【百度图片】:/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7%9B%90%E6%B0%B4%E6%B5%AE%E9%B8%A1%E8%9B%8B&ie=utf-8&in=15838&cl=2&lm=-1&st=-1&pn=11&rn=1&di=221936595051&ln=1998&fr=&fm=&fmq=1362532585859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11&-1&di221936595051&objURLhttp%3A%2F%2F%2Fwzym%2F0208%2Fc20208%2Fc2wli031.files%2Fimage024.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pjvi_z%26e3Bvwf1_z%26e3BvgAzdH3Fozy4AzdH3FadabAzdH3FvdadabAzdH3Fvdostan8_z%26e3Bip4&W423&H150&T8997&S10&TPjpg 该图片从比较F与G的大小来说明物体的浮沉条件,形象好理解,解决问题直接,学生易接受。【板书课题】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文,讨论物体的浮沉条件,写出文字或公式说明。【教师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活动状态,与他们共同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教师板书】一、物体的浮沉条件【演示实验】盐水浮鸡蛋1. 将新鲜的鸡蛋分别浸入盛有水和浓盐水的容器中。2. 观察鸡蛋在容器中的位置。【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分析其中的道理: 1、比较物体的重力和浮力. FG,物体上浮,最终物体漂浮,F= GF= G,物体悬浮FG,物体下沉,最终沉底。2、比较物体的密度上浮: 物液悬浮: 物 = 液下沉: 物液【情境引入】轮船图片1【百度图片】/show/1/21/61934cd9862ac1c2.html/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E8%BD%AE%E8%88%B9&ie=utf-8&in=23681&cl=2&lm=-1&st=-1&pn=35&rn=1&di=175195031600&ln=1999&fr=&fm=index&fmq=1362552446654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35&-1&di175195031600&objURLhttp%3A%2F%2F%2F20110727%2F5813036_145917565000_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轮船图片2【百度图片】/show/1/21/baaf64e9caa64d40.html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轮船问题,进而引入浮力应用的内容。学生有这方面的经验或常识,比较有兴趣,积极性较高,为下面的实验探究作铺垫。【教师板书】二、浮力的应用1、轮船【学生活动1】利用桌上的橡皮泥做一个能承载重物的小船。【自主探究】不改变橡皮泥重力的前提下,怎样增大排开水的体积? 【教师点拨】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作如下补充:把橡皮泥做成瓢状放在水面,重力不变,但排开的水较多,因而浮力较大(F= G),所以能漂浮在水面上。【教师板书】轮船做成中空的来获得较大浮力,漂浮在水面上;轮船的大小常用排水量来表示。2、潜水艇【百度图片】(1)潜水艇原理图:/resources/article/student/junior/2011/0521/20.files/image047.gif(2)潜水艇原理动画【百度视频】 /u/vw/22167598【教师板书】潜水艇通过改变自重来实现浮沉。【百度视频】 092潜艇实战演练 密集发射巡航导弹/mil/mainland/201211/320e258c-27b4-47f9-85ee-dae182d4a7f0.shtml通过该视频内容展示,让学生了解真实的潜水艇及其战略意义。3、气球和飞艇【学生活动2】做一个塑料袋热气球取一个稍大的薄塑料袋,袋口用很细的铜丝框成一个圆口,开口朝下,用电吹风向袋内吹热空气。放手后,塑料袋热气球便冉冉上升。【百度图片】各种各样的热气球:/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7%83%AD%E6%B0%94%E7%90%83%E5%8E%9F%E7%90%86&ie=utf-8&in=1331&cl=2&lm=-1&st=-1&pn=59&rn=1&di=39410443401&ln=1992&fr=&fm=index&fmq=1362614414953_R&ic=0&s=&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pn59&-1&di39410443401&objURLhttp%3A%2F%2F%2Fphoto%2F2008-12-31%2F20090102230815497.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y55y55nma_z%26e3Bv54AzdH3Fri5p51jpwts_z%26e3Bwfr%3Ffi5ot1%3D9nm&W425&H313&T8400&S20&TPjpg说明:通过图片展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百度图片】热气球原理图:/zhidao-view-id-13561.html【教师板书】气球和飞艇通过改变浮力大小来实现浮沉。【课堂延伸】. 1、我国古代在沉浮条件上的一些应用(1)孔明灯:如图所示为传说中三国时代诸葛亮为了军事目的而放飞的“孔明灯”,灯笼内有一个放有松脂的小碟,点燃松脂后,灯笼内空气变热密度变小而使灯笼飞起悬于空中,这其实就是热气球的一种雏形。(2)公元1066年,宋朝的河中府发生黄河水患,冲走了城外桥头的大铁牛,为了把这铁牛从水中捞起,有人潜入水底用绳子拴牢铁牛,绳子另一端系于船上,船当时装满沙土,使绳索绷紧,然后船上人慢慢取走船上沙土,铁牛就被拉了上来,这和现在通用的浮筒打捞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如图所示。(3)曹冲称象:传说三国时代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谁也没有办法称出大象有多重,曹操一个小儿子曹冲十分聪明,他首先让人把大象拉到船上,记下船的吃水深度,再用石块代替大象达到同样的吃水深度,最后分别称出许多石块的总重,也就知道了大象的体重了,如图所示。 2、 沉浮条件的一些其他应用(1)浮运架桥法:早在唐朝时,中国人就在黄河上架起大型浮架,贯通了黄河两岸的运输,战争期间有舟桥部队,现在浮运架桥仍然被使用。(2)浮法玻璃生产法:让玻璃液流入熔融金属(如锡液)的槽中,浮在金属液表面,自由摊平可生产出大面积、高质量的平板玻璃。(3)石油钻探平台:随着能源的紧张,人们开始开采海面以下的石油,可造出大型石油钻探平台,开到所在位置再用锚固定,进行石油钻探和开采,我国在南海已经用这种方法生产石油。【课堂练习】1、一只氦气球,如图所示容积为5000m3,自身重15000N,已知氦气密度为,空气密度为,那么此氦气球所受的浮力多大?让它载重,若平均每人重700N,可运送多少人?2、一只比重计放入水中时,水面比重计的a点,放在酒精中时,液面在比重计的b点,若将此比重计放入盐水中,液面将在比重计的( )A. a点以下 B. b点以上 C. a、b点之间 D. 无法确定3、潜水艇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潜水艇自身重力不变靠改变它的浮力来决定上升或下沉B. 潜水艇所受浮力不变,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决定上升或下沉C. 潜水艇在下沉过程,浮力在减小D. 潜水艇在上升过程,浮力在增大 【课堂小结】 1、请同学们将学习内容整理后小组交流,小组长汇总本节课的学习还有哪些疑问,并主动举手提问。 2、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告诉同学们,如果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过百度去网上搜索相关内容参考复习)六、 教学反思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这节课,难度稍大一些。举一些生活实际的例子,学生都能听懂,带学生分析相关实例,也能接受。可一旦要学生自己做求解浮力的习题,往往出现公式乱用、乱套现象。 每次学这部分内容,都不可避免地费些功夫。这是应用性较强的一节课,有很强的实践性。对初中学生来讲,由于各方知识面还不是很广,看问题易钻牛角,钻死胡同,还需要教师课前多费工夫,比上课更费工夫,进行多方面、多层次考究,制订符合学生实际的方法,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讲解时应循序渐进,要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明白物体的浮沉条件。 经过专题训练,绝大多数同学都能顺利过关。让我们谨记: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用生活中的例子,更贴进学生的实际,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就提高了教学效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