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岭矿井茶改延深贯通工程总结2_第1页
茶山岭矿井茶改延深贯通工程总结2_第2页
茶山岭矿井茶改延深贯通工程总结2_第3页
茶山岭矿井茶改延深贯通工程总结2_第4页
茶山岭矿井茶改延深贯通工程总结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山岭矿井茶改主斜井延深贯通工程测量 技术总结 一 贯通工程概况 茶山岭矿井茶改主斜井延深贯通工程位于茶山岭矿井南翼 工程总斜长为 1018 8 米 其中 150m 水平至地面井口 708 米 井口地面标高 178 3 米至井底标高 300 米 垂高 478 5 米 该项 工程将取代茶山岭矿井二水平变形严重的主斜井 是今后整个茶 山岭矿井提升运输的动脉 也是茶山岭矿井采掘接替延深工程最 重要的工程 为了加快该工程进度 采取了多头分为两段分别进 行相向掘进贯穿 第一段 150m 水平至 70m 水平贯穿 K1 点和第 二段 70m 水平至地面井口贯穿 K2 点 施工时间 8 个月 分别于 2009 年 7 月 25 日和 2009 年 11 月 11 日安全准确的顺利贯通 二 测量工作及技术情况 茶山岭矿井至前还是两个水平矿井分别独立进行提升运输 和采掘生产 在茶改主斜井延深工程未施工前测量工作一直各自 独立进行 测量资料将近有 20 来年没有联系测量过 而且两个 水平矿井井下的测量控制点年久基本上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 坏 地面的测量控制点全都没有了 为了确保本次延深贯通工程 顺利进行和进一步准确统一两个水平矿井测量控制资料 我们 重新全面的进行了一次地面 井下控制布设测量 按照测量工作 规范要求向资兴安全管理局呈报了 关于街洞矿业公司茶山岭矿 井茶改主斜井延深贯穿工程测量设计书 及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并得到了审批 为了进一步加强领导和规范测量技术工作 保证茶山岭矿井 茶改主斜井延深贯穿工程的顺利进行 我公司专门制定了该项贯 通测量工程管理考核办法 成立了管理考核领导小组 公司总经 理为组长 公司总程工师 生产副总为付组长 矿井和各有关部 室主要负责人等为成员 组织了专门的测量队伍 5 6 人 1 地面控控制测量 地面平面控制测量 以一级导线布设进行控制测量 测角 量边采用南方全站仪 NTS 662 型二秒级仪器进行施测 独立进行两次施测 作业方 法和限差及精度要求按 矿山煤矿测量规程 和设计要求进行 地面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以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建立 采用南方 全站仪 NTS 662 型二秒级仪器进行施测 作业方法和限差 及精度要求按规程的四等水准规定要求进行 均独立进行两次施 测 点间进行往返施测取其平均值 倾斜角互差不得超过 10 指 标差互差不得超过 15 往返互差或附合路线闭合差不得超过 20 L 茶山岭矿井一水平主斜井口至茶改主斜口地面直线距 离 816 80 米 但互不通视 地面导线总长为 1942 730 米 测点 9 个 2009 年 1 月份苏仙区测绘队在茶塘矿区测地形时借助了他 们的南方灵锐 S80 双频 RTK 型的 GPS 对茶山岭矿一水平井口 近井点 B1 和茶改主井口近井点 C4 进行了检验对照施测 X 坐 标互差 5 Y 坐标互差 4 高程互差 6 方位角互差 20 证明地面控制测量精度达到了测量规程要求是可靠的 2 井下控制测量 井下平面控制 以 15 级基本控制导线测设 采用技术改造 ExibI 防爆全站 仪 NTS 662 型二秒级仪器进行测角 测边 独立进行两次施测 作业方法和限差及精度要求按 矿山煤矿测量规程 和设计要求 进行 井下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采用防爆全站仪 NTS 662 型二秒级仪器进行施测 独立进行两次施测 两点间往返施测取其平均值 平巷相邻两点 往返高差互差不得大于 5 斜巷相邻两点高差互差不得大于 1 0 3 L 另外在井下 150 水平平巷导线长 1157 838 米和 70 水平 平巷导线长 597 164 米中采用了 S3 级的水准仪与全站仪进行比 较检验测量 其高程附合互差均在 20 之内 由此可见井下高 程测量使用全站仪施测完全能满足达到规程求 施测井下导线总长为 3336 480 米 测点 37 个 其中 70m 水平平巷导线长 1176 340 米 150m 水平平巷导线长 391 290 米 茶一水平主斜井导线斜长 414 598 米 茶二水平主斜 井导线长 714 673 米 茶改主斜井导线斜长 639 579 米 3 施工现场工程质量及测量管理工作 工程施工测量每 50 米进行一次经伟仪测量和中腰线延 深标定 测量数据必须及时计算出结果 及时填图 每 80 米进行 一次全站仪全面测量 每 10 米测量人员必须进行中腰线延深检 查和进度测量及时反映工程质量和填图 施工队必须听从工程技术人员安排 严格按照作业规程 和测量人员标定的中腰线施工 工作面 15 米内 由带班队干或 班组长延好中腰线 并保持中腰线清晰可见 并维护好测量点和 中腰线标志 工作面每班在布置炮眼前 必须延好中腰线 并在 巷道断面布置好炮眼位置 保证巷道工程质量完好 本次贯通工 程巷道工程质量均达到了省一级标准 本次贯通工程采用了激光指向仪指导巷道中腰线施工 从直观 清晰角度 较好的指导了巷道快速掘进 保证了工程质 量 4 茶改主斜井 150m 水平至 70m 水平于 2009 年 7 月 25 日零点 班 4 点左右在 K1 处贯穿 其方位角闭合差为 2 04 高程闭合差 为 24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 1 11269 均未超测量规程允许 范围 但是为了进一步确保主斜井上段在 K2 处的贯通 我们重 新对短边和恶劣环境地段进行了复测检校 另还从 150m 水平通 过茶二水平提升井重新返测到茶改主斜井口 并对整个测量资料 进行了全面分析重新调整平差整理 从而保证了该项工程在 K2 处的精确贯穿 三 贯通测量精度评定 本项贯通测量工程 150m 水平至地面井口于 2009 年 11 月 11 日晚班 22 点左右安全顺利贯穿 测量闭合导线总长为 5279 210 米 导线测点 46 个 主斜井贯距 708 米 贯通精度 实 际角度闭合差 0 30 允许最大角度闭合差 10 30 3 32 实际导线全长相对闭差 937 5279 210 1 17459 允许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22 285 0 101 0 1 4000 实际高程闭合差 42 允许高程闭合差 20 5094 1 100 222 均达到了设计预计要求和国家测量规56 1 77 1 程要求 四 本次贯通测量工作的综合评述 1 茶山岭矿井茶改主斜井延深工程是湖南省煤业集团开拓 延深重点工程 也是街洞矿业公司历史以来最大的贯通测量工程 属于矿井大型贯通工程 采用了多头对向掘进 对穿精度要求 高的一种特殊施工方式 在上级领导和公司领导的重视正确领导 下 在掘进工人们艰苦奋斗努力下 在测量人员的精心测绘下 茶山岭矿井茶改主斜井延深贯通测量工程按照设计要求和预计 时间准确无误的胜利贯穿了 及时解决了当前茶山岭矿井风量不 足的问题 同时为茶山岭矿井采掘接替延深工程赢得了时间 节 省施工时间 7 8 个月 进一步完善了整个矿井的通风 运输 采掘工程系统 为街洞矿业公司今后建设发展打下了坚定基础 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和贡献 创造效益估算如下 节省施工时间 8 个月可提前创造生产较益为 8 1 4 万吨 200 元 2240 万元 及时解决了矿井风量不足 节省增置通风设备 设施为 80 万元 减少增加巷道工程 200 米为 200 米 3200 元 64 万元 解决了矿井的提升运输 加快了提升速度每天可节省时 间 3 个小时 按每年计算可创造生产较益为 3 小时 24 小时 365 天 466 67 吨 天 200 元 425 836 万元 解决了茶二水平提升 井失修严重随时面临被迫停产的危机 节省了井筒每年需要 2 个 月维修时间和维修费用为 800 万元 共合计为 3609 836 万元 另 外在安全上等等各方面将带来无可估量社会效益和无形经济效 益 2 本次贯通工程编制了贯通测量设计书 及贯通误差预计 选择制定的测量方案 控制布设是合理的 施测方法 精度均达 到了国家测量规程要求和设计要求 测量成果资料准确可靠 为 指导矿山建设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资料 3 本项贯通工程采用了进步的南方全站仪 NTS 662 型 并经 过技术改造 ExibI 防爆全站仪 NTS 662 型二秒级 仪器和激光指 向仪进行面 井下导线控制测量和巷道中腰线标定 与传统的经 伟仪测角 量边 钢尺量距 标定相比 即节约了时间 又节省了 人员 降低了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 避免了记录 计算失误 大大 提高了测量精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