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标识和告知卡_第1页
警示标识和告知卡_第2页
警示标识和告知卡_第3页
警示标识和告知卡_第4页
警示标识和告知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序号序号位置位置警示警示标识标识告知卡告知卡 1发泡区 噪声有害 当心中毒 戴防护 手套 戴防毒口罩 噪声的职业病危害 氮氧化物的职业病危害 二异氰酸甲苯酯的职业病危害 2 发泡生产 车间 钙粉搅拌点 噪声有害 注意防尘 戴防尘 口罩 戴防噪耳塞 噪声的职业病危害 粉尘的职业病危害 3 切割车间切割区 注意防尘 戴防尘口罩 粉尘的职业病危害 7发电机房发电机 噪声有害 戴防噪耳塞 当心 中毒 注意通风 一氧化碳的职业病危害 噪声的职业病危害 详细模板见下图详细模板见下图 1 警示标识 警示标识 噪声有害噪声有害 戴防噪耳塞戴防噪耳塞 注意粉尘注意粉尘 戴防尘口罩戴防尘口罩 当心中毒当心中毒 戴防毒口罩戴防毒口罩 注意通风注意通风 2 告知卡 告知卡 作业岗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 请注意防护 确保健康 健康危害 职业接触限值 噪 声 NoiseNoise 噪声损害人的听力 可造成人体听力损失 损害心血管 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头痛 耳鸣 惊慌 记忆减退 甚至引 起神经官能症 也能导致心跳加速 血管痉挛 高血压 冠 心病 食欲下降 月经失调等 超过 115 分贝的噪音可造成 耳聋 每周工作 5d 每天工作 8h 稳态噪 声限值为 5dB A 非稳态噪声等效声级 的限值为 85dB A 计算 8h 等效声级 每周工作日不是 5d 需计算 40h 等效声 级 限值为 85 dB A 应急处理 使用防声器 或立刻离开噪音现场 如发现听力异常及时到医院检查 确诊 防护措施 噪声有害噪声有害 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音的机械设备 采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吸收声能 使用隔声 阻尼 隔振等措施及加强个体防护 佩戴耳塞 耳罩 帽盔等防护用品 进行岗前健康体检 定期进 行岗中体检 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 适当安排工间休息 休息时离开噪音环境 急救急救电话电话 法定法定检测值检测值 是否合格 是否合格 检测检测机构 机构 检测检测日期 日期 日常日常检测值检测值 是否合格 是否合格 负责负责人 人 监测监测日期 日期 作业岗位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 请注意防护 确保健康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粉 尘 dustdust 粉尘能通过呼吸 吞咽 皮肤 眼睛或直接接触进 入人体 其中呼吸系统为主要途径 长期接触或吸人高 浓度的生产性粉尘 可引起尘肺 呼吸系统及皮肤肿瘤 和局部刺激作用引发的病变等病症 粉尘 dust 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 固体微粒 在一定的温度 湿度和密度 下 可能会造成爆炸 其他粉尘时间加 权平均容许浓度为 8mg m3 超限倍数为 2 应急处理 定期体检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防护措施 注意防尘注意防尘 采取湿式作业 密闭尘源 通风除尘 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 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 加强个体防护 接触粉尘从业人员应穿戴工作服 工作帽 减少身体暴露部位 根据粉尘性质 佩 戴多种防尘口罩 以防止粉尘从呼吸道进入 造成危害 急救急救电话电话 法定法定检测值检测值 是否合格 是否合格 检测检测机构 机构 检测检测日期 日期 日常日常检测值检测值 是否合格 是否合格 负责负责人 人 监测监测日期 日期 有毒物品 注意防护 保障健康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二异氰酸甲苯酯二异氰酸甲苯酯 Toluene 2Toluene 2 4 diisocyanate4 diisocyanate 本品具有明显的刺激和致敏作用 高浓度接触直接损 害呼吸道粘膜 发生喘息性支气管炎 表现有咽喉干燥 剧咳 胸痛 呼吸困难等 重者缺氧 紫绀 昏迷 可引 起肺炎和肺水肿 蒸气或雾对眼有刺激性 液体溅入眼内 可能引起角膜损伤 液体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引起皮炎 口服能引起消化道的刺激和腐蚀 慢性影响 反复接触本 品 能引起过敏性哮喘 长期低浓度接触 呼吸功能可受 到影响 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 有刺激臭 味 不溶于水 溶于丙酮 醚 密度 1 225g mLat25 C 剧毒 工作场所空 气中有毒物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 0 1mg m3 有毒物质短时间接触容许浓 度为 0 2mg m3 应急处理 泄漏时 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 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 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喷水雾会减 少蒸发 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 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然后收集运至 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如大量泄漏 利用围堤收容 然后收集 转移 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防护措施 当心中毒当心中毒 密闭 局部排风 呼吸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戴安全防护眼镜 穿相应的防护服 禁止明火 火花 高热 使用防爆电器和照明设备 工作场所禁止饮食 吸烟 急救急救电话电话 法定法定检测值检测值 是否合格 是否合格 检测检测机构 机构 检测检测日期 日期 日常日常检测值检测值 是否合格 是否合格 负责负责人 人 监测监测日期 日期 有毒物品 注意防护 保障健康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氮氧化物氮氧化物 nitrogennitrogen oxidesoxides 急性中毒 吸入气体当时可无明显症状或有眼及 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如咽部不适 干咳等 常经 6 7 小 时潜伏期后出现迟发性肺水肿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可并发气胸及纵膈气肿 肺水肿消退后 2 周左右出现迟 发性阴塞性细支 气管炎 而发生咳嗽 进行性胸闷 呼 吸窘迫及紫绀 少数患者在吸入气体后无明显中毒症状 而在 2 周后发生以上病变 血气分析示动脉血氧分压 降低 胸部 X 线片呈肺水肿的表现或两肺满布粟粒状阴 影 氮氧化物指的是只由氮 氧两种元素组 成的化合物 常见的氮氧化物有一氧化氮 NO 无色 二氧化氮 NO2 红棕色 一 氧化二氮 N2O 五氧化二氮 N2O5 等 其中 除五氧化二氮常态下呈固体外 其他氮氧化 物常态下都呈气态 作为空气污染物的氮氧 化物 NOx 常指 NO 和 NO2 以 NO2 计 有 毒物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 5mg m3 有 毒物质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为 10mg m3 应急处理 急性中毒后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立即吸氧 对密切接触者观察 24 72 小时 及时观 察胸部 X 线变化及血气分析 对症 支持治疗 及时送医 防护措施 当心中毒当心中毒 局部排风 呼吸防护 穿戴工作服 工作场所禁止饮食 吸烟 急救急救电话电话 法定法定检测值检测值 是否合格 是否合格 检测检测机构 机构 检测检测日期 日期 日常日常检测值检测值 是否合格 是否合格 负责负责人 人 监测监测日期 日期 有毒物品 注意防护 保障健康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一氧化碳 非高原 CarbonCarbon monoxidemonoxide not not inin highhigh altitudealtitude area area 可经呼吸道进入人体 主要损害神经系统 表现为剧烈头痛 头晕 心悸 恶心 呕吐 无力 脉快 烦躁 步态不稳 抽搐 大小便失禁 休克 可致 迟发性脑病 无色气体 微溶于水 溶于乙醇 苯 遇明火 高热能燃烧 爆炸 工作 场所空气中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PC TWA 不超过20mg m 短时间接 触容许浓度 PC STEL 不超过30 mg m LDLH 浓度为1700 mg m 无警 示性 应急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