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I )卷.doc_第1页
苏教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I )卷.doc_第2页
苏教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I )卷.doc_第3页
苏教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I )卷.doc_第4页
苏教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四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句子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 潜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 , 而有关大禹精神的传承在当代社会显得更为迫切。B . 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C . 做学问最关键的是要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见异思迁 , 终将一事无成。D . 我想多踢一会儿足球,可是爸爸原形毕露 , 威胁我说:“你再不回去做作业,小心晚上不给你饭吃。”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2分)2. (2分)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汉字。 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_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s_了。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_,_。 (2)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中的“_,_?”常用来表达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3)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_,_。 (4)每年一度的亚洲博鳌论坛,华夏儿女喜迎各国嘉宾,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的“_,_?”来诠释这份情怀。 (5)请把谭嗣同的潼关默写完整。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_,_。四、 语言表达 (共2题;共7分)4. (5分)根据课本,解释下面文言句子划线词的意义。往之女家,必敬必戒(富贵不能淫)_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_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周亚夫军细柳)_猛浪若奔(与朱元思书)_5. (2分)下列各组中划线字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 )A . 无从致书以观 / 专心致志B . 益慕圣贤之道 / 精益求精C .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患得患失D . 未尝稍降辞色 / 义正辞严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20分)6. (20分)阅读名著,回答问题朝花夕拾书介编辑推荐朝花夕拾是一代文豪颇负盛名的传世佳作,一部发人自省、催人奋进的教科书 , 一部认识中国人、剖析中国人的经典范本,一部开创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先河的伟大史诗。内容简介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家喻户晓的回忆性散文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 , 在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的同时,将这些回忆融入理性的思考中,读来温馨而又受益匪浅。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其主要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坟等。目录小引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后记媒体评论他以最大的力量,把感情、思想、文字,容纳在一两千字里,象块玲珑的瘦石,而有手榴弹的作用。老舍鲁迅先生的死,不仅使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勇敢领导者,也使我们失去了一个真挚热忱的朋友。郑振铎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免费在线阅读小引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 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 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二十四孝图“人之初,性本善”么?这并非现在要加研究的问题。但我还依稀记得,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 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自从得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陆绩怀桔”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大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节选自当当网)(1)朝花夕拾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先生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脉络。请结合具体内容列举出鲁迅先生的生活经历及其思想状态。 (2)老舍和郑振铎都对鲁迅进行了评价,而郁达夫的评论并不是指向鲁迅本人,编者选择郁达夫的评论是否恰当?结合内容,简述理由。 (3)编者认为朝花夕拾是一部发人自省、催人奋进的教科书。根据你的阅读感受,结合具体内容,谈谈你的自省。 (4)这份书介能否激发读者购买朝花夕拾的欲望?结合内容,简述理由。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7. (7分)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汉字专题,阅读了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1)【汉字方阵】中国的美食文化风靡世界,一个“吃”字,也呈现出丰富的语义内涵。比如:花积蓄叫“吃老本”,理解透彻叫“吃透”。请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在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字,使之产生有趣的效果。吃_(产生嫉妒情绪) 吃_(特别爱吃、能吃的人)(2)根据语境,从“残月、孤雁、烽火”三个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仿照划线句写出恰当内容。汉字是维系华夏文明的载体。字与字的组合,词与词的搭配,构筑我们的想象之桥,丰盈我们的情感之海:看到“羌笛”,耳畔仿佛传来一曲哀怨的笛声,心中涌起一种戍边难归的惆怅;_(3)【名著阅读】有同学根据西游记的内容,出了一副上联:斩妖降魔,金猴奋起千钧棒。请你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有关人物、情节,选择最恰当的下联。下联:披荆斩棘 , _。A . 理想光芒永闪烁B . 保尔精神传万代C . 保尔唱响生命歌D . 革命热情永不灭(4)下列有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前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为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成功之处就在于创作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B . 保尔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士兵,也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C . 冬妮娅和保尔以前是一对好朋友和恋人,多年后两人在筑路工地相见,冬妮娅对衣衫褴褛,只是一个筑路工的保尔感到失望,保尔对冬妮娅的“酸臭味”更是不屑一顾。D . 到后来,保尔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从没有灰心丧气,更没有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8. (1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爸爸教我读中国诗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下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1)对第段画线句子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 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B . 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C . 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D . 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记忆很模糊。(2)第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什么?(3)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仿照例子,进行补充概括。_;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_。(4)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概括他的形象。(5)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子的理解。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少年读鲁迅”危险不危险?丁辉我们中国人是有“关心”下一代的传统的,这一点只要看看我们经常给青少年的阅读设置壁垒就不难感知,比如“少不读红楼”之类。后来又有人说,“少不读鲁迅”。我初听这句话,内心里真的是“咯噔”一下子,觉得这句话是点中了鲁迅思想的某些要害的。我要算是鲁迅的资深读者了,但就像鲁迅自己读过的中国古书可能比谁都多,却反对年轻人读中国旧书,我是最起码能够部分认同“少不读鲁迅”的说法的。那么,“少读鲁迅”的危险究竟在哪里?似乎不必为尊者讳,鲁迅终生习惯于从阴暗面去看人、看事。有人说这跟鲁迅阴暗的童年记忆有关,这些姑且不论。总之,正是这样的独特的思想方法成就了鲁迅。香港岭南大学的许子东教授最近比较了鲁迅和胡适,说“病情是鲁迅看得透,药方是胡适开得好”。胡适的“药方”好不好尚可存疑,但鲁迅于中国的病情“看得透”,我想应该是“拥鲁”派和“反鲁”派都愿意承认的,可以说鲁迅的魅力正源自他对中国问题或曰“中国病”的揭示可谓鞭辟入里,入木三分。然而必须正视的是,鲁迅深刻的悲观、虚无,甚至绝望,正是源自他对“中国病”的“诊断”全面而深刻。鲁迅是背负着虚无与绝望的重担起而行动、斗争和反抗的,就像古希腊神话里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明明知道是徒劳,却周而复始,永不止息。鲁迅说:“我觉得唯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鲁迅的伟大处与悲壮处皆在于此。要青少年“读点鲁迅”的理由自然是充分的。鲁迅的文章好倒在其次,更重要的是,不读鲁迅不可能懂得中国历史,不读鲁迅不可能懂得中国人。因此,我对“读点鲁迅”是没有意见的。但对青少年读“太多”的鲁迅却每每心怀疑虑。我的想法是,青少年尚处在思想、性格和人生态度的塑成期,他们是否有足够伟岸的人格与足够博大的胸怀来承负鲁迅那样的深刻的悲观与虚无?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少读鲁迅”就有了某种程度的危险。如果青少年承负不了对这个世界的悲观、虚无,甚至绝望,当一个少年人读鲁迅足够多的时候,世界就有可能在他眼中变得无一可亲,无一可信,亦无一可爱,从而丧失对这个世界的基本信赖。这样,岂不“于国于家无望”,“生意尽矣”!鲁迅本人亦多次声明自己的作品“太黑暗了”,明确表示不愿意青年受这种“黑暗”的影响。(1)作者对阅读鲁迅作品的看法是:既 , 又 (2)作者在文中说“我是最起码能够部分认同少不读鲁迅的说法的”,如果把这一句中的“最起码”和“部分”删去,与作者的原意有什么差异?(3)请辨识文中画线句的论证方法并简析其作用。(4)作者说“少读鲁迅就有了某种程度的危险”,有人不赞同这个看法。我们初中课本里有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孔乙己等鲁迅作品,请你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赞同或不赞同的理由。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4分)10. (4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更漏子金雀钗【唐】温庭筠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山枕腻,锦衾寒,觉来更漏残。(1)对此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香作穗”见景生情,托物寓意。本指的是香烧成了灰烬,像穗一样坠落下来。此处形容男子心冷如香灰。B . 此词抒写主人公对情人的一往情深,以及对夫君天隔一方的断肠悲剧。C . “暂时”两字,透露出此种相见乃私相约会,故只能一时而不能长久。D . 结末三句,词人以枕腻衾寒,更残漏尽,夜不能寐,来写女子在“暂时相见”之后的孤独和寂寞。(2)“蜡成泪”用了_手法,表明了“我”的一往情深,爱之极至。( )A . 拟人B . 用典C . 夸张D . 比喻九、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11. (14分)阅读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回答下列问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望峰息心_猛浪若奔_蝉则千转不穷_窥谷忘反_(2)翻译下面的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