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检测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选出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A . 葱茏(cn) 璀璨(cu) 槲树(h) 盎然(n)B . 蔚蓝(wi) 弥漫(m) 禀赋(bn) 惴惴(zhu)C . 荒诞(hun) 晶莹(yn) 馨香(xn) 沁人(qn)D . 枝柯(k) 挺拔(b) 湛蓝(zhn) 酣然(hn)2. (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 泛滥 谰语 全神惯注 心会神疑B . 镐头 丰饶 慷慨淋漓 锲而不舍C . 疙瘩 深宵 历尽心血 搏学多识D . 婉转 奥悔 锋芒毕露 妇儒皆知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了防止不再出现生态恶化问题,市政府制定出具体的改进措施。B . 在时代巨变中,长江巨龙,托起一条经济大命脉,担当着伟大复兴。C . 让孩子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其作用绝不仅仅是学习语言,而是负责了更加重要的使命。D . 美素奶粉造假事件曝光后,宝宝们的口粮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妈妈为宝宝们挑选奶粉成了难上加难的事情。二、 书写 (共1题;共2分)4. (2分)下列各句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每天上午两节课下,邗江中学的6000余名莘莘学子便会齐聚操场,参加课间大跑操活动。B . 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犯罪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C . 扬州东花园的蔬菜批发市场每天门庭若市 , 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D . 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5. (2分)联系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勤奋是点燃智慧的火把。_。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永远不会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唯有勤奋者,才能在知识海洋里猎取到真智实才,才能不断地开拓知识领域,获得知识的酬报,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过:“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这就是说,_。四、 默写 (共1题;共8分)6. (8分)古诗文默写,根据上下文或提示填空。 (1)杨花落尽子规啼,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4)子夏曰:“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子张) (5)诫子书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 (6)唐代刘禹锡秋词(其一)中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秋天美好的诗句是:“_,_。”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7. (10分)综合性学习。 (1)古今中外,很多文人墨客都曾经写下过与长城有关的佳句,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因残破而展示了生命的力量,因蜿蜒而影射着古老国度。泰戈尔浪涌波翻,看莽莽苍苍,万里金龙来探海; 风轻云淡,喜葱葱郁郁,千寻蜡象去窥山 。彭必余从临洮直奔辽东,万里关山,到此方称好汉。 自先秦历经唐宋,千秋壁垒,于今更显雄姿。钱存源上述三句话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了长城,请说说它们概括了长城的哪些特点?(2)借着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契机,作为一名梅岭中学的学生应该积极参与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参与这项活动,学校拟组织“文明梅中,伴我成长”征文比赛,请你为比赛海报拟一则宣传语。(不超过15个字)活动结束后,学校准备举办“文明梅中,伴我成长”专题汇报会,汇报交流参与创建活动的收获。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8. (5分)试对观沧海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作简要赏析。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9.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阅读济南的冬天。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上面两段文字分别写出济南冬天小山和 的特点。(用原文词语填空)。(2)第段写出了济南冬天怎样的特点?分别说说划线语句是如何突出这个特点的。(3)依据第段文字描写景物的特点,完成下面表格中四处空缺。描写方位描写内容最有表现力的动词山上顶山尖白色的山尖雪色与草色相间的“山的肌肤”穿日落时的山色露10. (2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感谢你,帮我点亮智慧之灯深秋季节,我又一次要教心目中最崇敬的鲁迅先生的作品故乡了。在教该课之前,为了不落窠臼,我做了充分准备,认真设置教育目标,精心安排教学方法。我要让文豪的作品感动学子,我要使大师的思想薪火相传。“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一个捏字,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一位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我忘情地分析着大师勾描的神异图画,一个声音中止了我的兴奋。“老师,这里的描写不真实!”舒可,又是他!提起这个舒可,我就气不打一处来,班里数他的奇思怪想最多。上谈骨气,讲到“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他说作者的分析没道理,“难道慈善家施舍给穷人财物就一定是要穷人给他办事?”上麦琪的礼物,讲到杰姆卖了金表换钱给德拉买发梳的事例,他说杰姆做得不对,“他怎么能把三代祖传的金表卖掉给妻子买礼物呢?能对得起祖宗吗?”现在,他竟然敢指责我崇敬的大师的描写不真实,真是胆大包天!我忍无可忍,却装着若无其事地问:“你觉得这里的描写哪儿不真实?”“捏一柄钢叉,能使得上劲吗?能尽力刺猹吗?钢叉又不是小木棍,可以捏住吗?”舒可振振有辞。“你知道什么,捏这个词用得就是好,你让我捏捏你的胳膊,看看能不能使上劲!”“你捏过钢叉吗?如果没捏过,怎么知道不能捏?”还没等我接茬,课代表王凡和学委汤小茹便开始反驳了。说实话,我这个语文老师算得上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他们总是愿意用各种方式来维护我的尊严。“哎唷,你这是捏吗?简直就是在掐嘛!”后排的张天娆因为被同座掐了一下,怪声尖叫,惹得其他同学一阵哄笑。“我见过渔叉,一般都是用粗竹竽做柄,不可能捏得紧!”舒可的语气斩钉截铁。我开始冷静下来,觉得舒可的分析不无道理,然而大师的用词怎么可能不准!是不是我对“捏”这个词未理解透?“老师,我也觉得捏用得不好,只听说有捏泥人儿、捏把汗儿,捏一柄叉可没听说过。”一向沉静少话的李蓉这时也开了口,舒可看到有人赞同他的观点,面露得意之色。我感到有些狼狈。尽管舒可的得意样让我很不舒服,但我知道不能草率行事,因为我实在找不到反驳舒可的理由。“同学们,我们课后查一查工具书,仔细了解一下捏的意思,看看这个地方捏字到底能不能用?舒可同学,下一节课我们来共同回答这个问题,好吗?”舒可仿佛看出了我的真诚,收敛了得意之色,无声地点了点头。下课后,我立刻找出词典,翻查“捏”意。现代汉语词典上白纸黑字写着:捏,用拇指和别的手指夹。照此解释,此动作作用在细小的物体上才能使上力,作用在钢叉上恐怕确实难以使上劲。难道大师也有用词不准的时候?不管怎样,舒可分析问题的方式是值得肯定的,他的个性是应该受到尊重的。难道我要因为可怜的虚荣和无知的偏见来委屈一位慎思好学、富有主见的学生吗?心灵深处,我拷问自己。我想我要在下一节语文课前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妥善办法。第二天的语文课似乎来得特别慢。以前上课前,我总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哪知今天却倍受煎熬。我将怎样面对舒可和那班信服我的学生呢?办公室的门这时开了,舒可喊着“报告”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柄晾衣叉。“老师,我做了试验,你看,我捏着晾衣叉确实使不上劲,不信你试试。”他用拇指和其他几个手指捏着晾衣叉,递到我面前,两眼真诚地看着我。那份真诚甚至令我不敢和他对视,同时也点亮了一名教师内心的智慧之灯。“老师,晾衣叉柄的直径我测量了,大约2厘米,我估计一般钢叉的柄还可能粗一些。”舒可接着说。我觉得嗓子眼有些发哽。除了愧疚、悔恨,我对面前的舒可还能说什么呢?那天走进教室的第一句话我就说:“舒可的分析很有道理,捏着钢叉刺猹恐怕是不太恰当。那么在这里,应该用什么词更恰当一些呢?”“拿”、“举”、“持”“看来,你们用词不比大师差嘛。”教室里充满了善意的笑声。(1)根据文意,完成下面填空。教故乡前,“我”_,想让文豪的作品感动学子。课堂上,“我”忘情地分析大师“捏”字用词的妙处,可是_。同学们的争论声此起彼伏,让“我”很尴尬。课后,我及时查阅词典,发现“捏”字真意。第二天的语文课堂上,_。(2)品读下面句子,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我忘情地分析着大师勾描的神异图画,一个声音中止了我的兴奋。(3)作者为什么用“感谢你,帮我点亮智慧之灯”作为文章的标题?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4)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中老师的形象。(5)学了本文,你对“语文课堂”一定会有新的认识,请你结合自己平时的语文课堂谈谈你的想法。八、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名、校名。不得使用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作文素材。(一)随着长大,亲人朋友不能永远牵着我们的手,不能永远告诉我们怎么走,只能时刻叮嘱我们说“走路小心点”,我们可能会不时厌烦这句话,但就是因为这繁琐而枯燥的话语却时时带动我们的脚步,使我们走得更稳,不会摔跤,请你以“难忘_的叮嘱”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二)习惯,是逐渐适应后的一种常态,是习以为常后的一种自然。习惯可以是一种行为,也可以是一种心理,甚至是一种风气、一种传统你可能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影响巨大。关于“习惯”你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思考?请以“习惯”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