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糖质代谢与运动.ppt_第1页
第二章糖质代谢与运动.ppt_第2页
第二章糖质代谢与运动.ppt_第3页
第二章糖质代谢与运动.ppt_第4页
第二章糖质代谢与运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糖质代谢与运动 1 掌握糖的概念 葡萄糖的化学结构 人体内糖的存在形式与储量 糖代谢不同化学途径与ATP和成的关系 糖代谢及其产物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2 了解糖的组成 成分和运动时的生物学功能 3 熟悉糖酵解 糖的有氧氧化 糖原和成和糖异生作用的基本代谢过程及其在运动中的意义 4 理解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中糖代谢产生的适应性变化 教学目标 2 糖类作物 第一节糖质概述 3 葡萄糖 水果中富含果糖 纤维素 4 一 糖质的概念和化学组成 糖质的概念糖质是一类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 或通过水解可以产生多羟基醛或酮的物质 5 一些糖质的化学构成 6 二 糖的分类 单糖单糖是最简单的糖 只含一个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单位 葡萄糖的开链结构和构型 7 葡萄糖的环状结构 8 寡糖寡糖又称低聚糖 是由几个 一般为2 10个 糖单位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的短链聚合物 9 多糖多糖由10个以上糖单位组成 某些则含成百上千个糖单位 10 11 糖原glycogen 12 三 糖的生物学功能 1 氧化供能 主要功能 2 提供合成体内其他物质的原料3 组成人体组织结构的重要成分4 参与组成特殊功能的糖蛋白5 形成许多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 13 一 人体内糖的存在形式与储量 1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又称血糖 正常人空腹浓度为80 120mg 血糖是包括大脑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能源 运动员安静状态下的血糖浓度与常人无异 血糖浓度是人体糖的分解及合成代谢保持动态平衡的标志 饥饿及长时间运动时 血糖水平下降 运动员会出现工作能力下降及疲劳的征象 肝糖原可以迅速分解入血以补充血糖 维持血糖的动态平衡 14 2 糖原人体各种组织中大多含有糖原 但其含量的差异很大 例如 脑组织中糖原含量甚少 而肝脏和肌肉中以糖原方式贮存的糖类约有350 400克 运动员糖原储量可达400 550克 肌糖原既是高强度无氧运动时机体的重要能源 又是大强度有氧运动时的主要能源 许多研究表明 糖原贮量 特别是肌糖原 的增多 有助于耐力性运动成绩的提高 15 二 运动时糖的生物学功能 1 提供机体所需能量2 对脂肪代谢具有调节作用3 具有解约蛋白质的作用4 具有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作用 16 第二节糖的分解代谢 一 糖酵解 glycolysis 二 糖的有氧氧化 aerobicoxidation 三 磷酸戊糖途径 pentosephosphatepathway 17 一 糖的无氧酵解 glycolysis 概念 无氧 葡萄糖 糖原 乳酸 lactate 反应部位 细胞液 cytoplasm 18 一 糖酵解过程的4个阶段 1 葡萄糖果糖 1 6 二磷酸2 果糖 1 6 二磷酸2分子磷酸丙糖3 甘油醛 3 磷酸丙酮酸4 丙酮酸乳酸 19 1 葡萄糖果糖 1 6 二磷酸 glucose fructose 1 6 bisphosphate 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 肝 20 反应不可逆 果糖磷酸激酶 1 21 2 果糖 1 6 二磷酸2分子磷酸丙糖 fructose 1 6 bisphosphate triosephosphate 22 3 甘油醛 3 磷酸丙酮酸 glyceraldehydes 3 phosphate pyruvate 糖酵解过程中惟一的脱氢反应 23 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 substratelevelphosphorylation 24 25 底物水平磷酸化产生ATP 丙酮酸激酶 反应不可逆 26 4 乳酸的生成 丙酮酸在无氧条件下还原为乳酸 有氧则进入线粒体氧化 来自甘油醛 3 磷酸脱氢 27 28 果糖 1 6 二磷酸 29 糖酵解小结 反应部位在胞液不需氧的产能过程 底物水平磷酸化 1G 2ATP Gn G 3ATP3 终产物乳酸 释放入血 进入肝脏代谢分解利用乳酸循环 30 4 有3步不可逆反应 GG 6 P F 6 PF 1 6 BP PEP丙酮酸 ATPADP ATPADP ADPATP 己糖激酶 磷酸果糖激酶 1 丙酮酸激酶 糖酵解小结 31 糖酵解的调节 关键酶 调节代谢途径中关键酶的活性而影响代谢速度 32 果糖磷酸激酶 1 AMPADP果糖 2 6 二磷酸果糖 1 6 二磷酸 ATP 高浓度 柠檬酸长链脂肪酸 激活抑制 己糖激酶 G 6 P长链脂酰CoA 抑制 丙酮酸激酶 果糖 1 6 二磷酸 激活 ATP丙氨酸 抑制 33 ATP的生成数量 反应ATP GG 6 P F 6 PF 1 6 BP 甘油酸 1 3 二磷酸丙酮酸 烯醇丙酮酸磷酸 丙酮酸 1分子葡萄糖净生成ATP数 1 1 1 2 1 2 2 34 二 糖酵解生理意义 是机体相对缺氧时补充能量的一种有效方式某些组织在有氧时也通过糖酵解供能 35 二 糖的有氧氧化 概念 有氧 葡萄糖 糖原 CO2 H2O ATP 36 有氧氧化的概况 37 第一阶段 葡萄糖 丙酮酸 胞液 第二阶段 丙酮酸 乙酰CoA 线粒体 第三阶段 乙酰CoA CO2 H2O ATP 三羧酸循环 线粒体 一 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 38 Glc 2CH3COCOOH 2NADH 2H 呼吸链 respiratorychain H2O 2 3ATP 2 2ATP 1 葡萄糖氧化分解为丙酮酸 同糖酵解途径 反应在细胞液进行 39 2 丙酮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 反应不可逆 40 丙酮酸脱氢酶 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 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TPP VitB1 HSCoA 泛酸 硫辛酸 FAD VitB2 NAD VitPP 酶 辅酶 维生素 丙酮酸脱氢酶系的组成 41 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过程 42 三羧酸循环 TricarboxylicacidCycle TAC 指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 反复进行脱氢脱羧 又生成草酰乙酸的重复循环反应的过程 3 三羧酸循环 柠檬酸循环 Krebs循环 43 所有的反应均在线粒体中进行 TAC CH3CO SCOA C2 草酰乙酸 C4 柠檬酸 C6 酮戊二酸 C5 HSCoA 44 1 反应过程 反应不可逆 45 反应不可逆 46 反应不可逆 47 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 48 49 50 三羧酸循环的总反应式 H2O ATP 电子传递链 51 三羧酸循环 52 二 葡萄糖有氧氧化生成的ATP 葡萄糖 葡萄糖 磷酸 1 第一阶段 葡萄糖 丙酮酸 果糖 磷酸 果糖 1 6 二磷酸 1 2 甘油醛 3 磷酸 2 甘油酸 1 3 二磷酸NAD 2 3或2 2 2 甘油酸 1 3 二磷酸 2 甘油酸 3 磷酸2 1 2 烯醇式丙酮酸磷酸 2 丙酮酸2 1 辅酶ATP 6或8ATP 53 第二阶段 2 丙酮酸 2 乙酰CoANAD 2 3 辅酶ATP 6ATP 二 葡萄糖有氧氧化生成的ATP 54 第三阶段 三羧酸循环 2 异柠檬酸 2 酮戊二酸NAD 2 32 酮戊二酸 2 琥珀酰CoANAD 2 32 琥珀酰CoA 2 琥珀酸2 12 琥珀酸 2 延胡索酸FAD2 22 苹果酸 2 草酰乙酸NAD 2 3 辅酶ATP 24ATP 二 葡萄糖有氧氧化生成的ATP 55 葡萄糖有氧氧化生成的ATP 56 三 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有氧氧化是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方式 三羧酸循环是体内糖 脂肪和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分解代谢的最终代谢通路 是三大物质代谢联系的枢纽 57 糖原脂肪蛋白质 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甘油 乙酰辅酶A 营养物质氧化分解的共同通路 58 磷酸戊糖途径 59 第三节糖原合成和糖异生作用 一 糖原的合成 概念 由葡萄糖 果糖或半乳糖等单糖在体内合成糖原的过程称为糖原合成 肌肉 肌糖原 180 300g 主要供肌肉收缩所肝脏 肝糖原 70 100g 维持血糖水平 60 GnG G 6 P G 1 P UDPGGn 1关键酶 糖原合酶葡萄糖的供体 UDPG 需小分子糖原作引物消耗的能量 2分子ATP 一 基本代谢过程 61 二 糖原和成在运动中的意义 1 运动补糖的生化基础2 运动后糖原合成增加的机制 62 部位 原料 概念 主要在肝 肾细胞的胞浆及线粒体 主要有乳酸 甘油 生糖氨基酸等 从非糖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二 糖异生Gluconeogenesis 63 一 糖异生的基本过程 64 1 丙酮酸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PEP 丙酮酸羧化支路 65 2 果糖 1 6 二磷酸转变为果糖 6 磷酸 66 3 葡糖 6 磷酸水解为葡萄糖 67 葡萄糖葡萄糖 6 磷酸葡萄糖 1 磷酸糖原 果糖 6 磷酸 果糖 1 6 二磷酸 甘油醛 3 磷酸 磷酸二羟丙酮 甘油 3 磷酸 甘油 甘油酸 1 3 二磷酸 甘油酸 3 磷酸 甘油酸 2 磷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草酰乙酸 苹果酸 丙酮酸 乳酸 丙酮酸 草酰乙酸 苹果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线粒体 甘油和乳酸的糖异生途径 68 二 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1 保证饥饿情况下血糖浓度的相对恒定2 糖异生作用有利于乳酸的回收利用3 协助氨基酸的分解代谢4 有助于维持酸碱平衡 69 第四节糖代谢对人体运动能力的影响 70 一 糖原与运动能力 一 肌糖元1 肌糖原与无氧代谢运动能力 肌糖原储量过低 可抑制乳酸的生成 从而降低无氧代谢能力 2 肌糖原与有氧代谢能力 在长时间 大强度运动中 45 200分钟 运动前肌糖原储量决定了运动员达到运动力竭的时间 肌糖原储量与人体的有氧运动能力密切相关 在长时间运动的最后阶段 肌糖原水平的高低可能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71 二 肝糖元1 运动时肝葡萄糖的生成 1 肝糖原的分解 2 糖异生作用2 运动时肝葡萄糖的释放 运动时肝葡萄糖释放速率是随运动强度增大而加快的 72 二 血糖与运动能力 73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74 一 运动时血糖的变化 进行1 2min的短时间大强度运动 骨骼肌主要依赖肌糖原酵解供能 由于运动时间短 血糖浓度变化不大 进行4 10min的全力运动时 骨骼肌依赖糖的有氧和无氧代谢供能 摄取血糖速率增加 但是由于肝脏输出葡萄糖的速率也增加 因此 血糖浓度明显上升 进行5 30min的全力运动时 骨骼肌依赖糖的有氧氧化供能 消耗血糖的速率超过肝脏释放葡萄糖的速率 血糖浓度开始回落但仍高于安静水平 4 进行1 2小时长时间运动之疲劳时 肌糖原大量排空 骨骼肌利用血糖速率显著增加 肝糖原也大量排空 血糖水平即使处在正常范围 也属于低限区 5 进行2 3小时长时间运动之疲劳时 如果没有外源性葡萄糖补充 会出现低血糖 75 二 血糖的调节 组织器官调节神经调节激素调节 76 1 肝脏调节 进食后 肝糖原合成 不进食 肝糖原分解 饥饿时 糖异生作用 77 肾糖阈 肾对糖的重吸收能力 8 89 9 99mmol L renalthresholdofsugar 血糖 肾糖阈 尿中不含葡萄糖血糖 肾糖阈 出现糖尿 2 肾脏调节 78 3 神经和激素的调节 神经调节用电刺激交感神经系的视丘下部腹内侧核或内脏神经时 肝糖原分解 血糖升高 用电刺激副交感神经系的视丘下部外侧或迷走神经时 肝糖原合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