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而唐诗的成就更是达到了一个令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唐诗 是中国诗坛的长江 黄河 广阔的流域灌溉着中华民族的国土 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直至今日 仍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 全唐诗 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 凡二千二百余人 共计900卷 目录12卷 1 二 相关介绍 1 诗歌体裁近体诗 唐代出现被唐人用以区别古体诗的新体诗 又叫格律诗 分为律诗和绝句 以五言 七言为主 律诗分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多用 起 承 转 合 的结构 区别 古体诗没有固定句数的限制 没有固定的句式 没有平仄和韵律 近体诗则相反 有十分严格的格律 2 2 诗人绍介王维其人其诗王维 701 761 字摩诘 太原人 王维的思想 可以四十岁左右为限 分为前后两期 早年的王维曾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 21岁举进士 作大乐丞 后由于张九龄罢相等原因 意志逐渐消沉下来 吃斋奉佛 四十多岁的时候 他特地在长安东南蓝田县的辋川营造了别墅 过着半官半隐 万事不关心 的生活 山居秋暝 就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 王维的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他和诗人孟浩然 继承了东晋诗人陶渊明和南朝诗人谢灵运的诗风 被称为山水田园诗人 王维不仅能诗 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 更甚者 他能将诗画结合得妙绝天成 东坡志林 说 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王维山水诗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3 王昌龄其人其诗王昌龄 边塞诗人 字少伯 京兆长安人 其诗含蓄 深婉 浑厚 明快 早年贫贱 困于农耕 年近不惑 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 又中博学宏辞 授汜水尉 因事贬岭南 开元末返长安 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乱起 为刺史闾丘所杀 其诗以七绝见长 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 有 诗家夫子王江宁 之誉 其七绝与李白齐名 被世人誉为 七绝圣手 现存诗一百八十余首 明人辑有 王昌龄集 4 3 诗歌题材介绍山水田园诗山水诗和田园诗的兴起和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 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 到唐代 以王维 孟浩然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继承陶渊明田园诗 谢灵运山水诗的传统并融会了两家的特点 从而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 并达到文学史上的颠峰状态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 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 风格恬静淡雅 语言清新洗练 5 边塞诗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 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 隋代开始兴盛 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边塞诗既有热情讴歌将士们爱国豪情和昂扬斗志 又有写守戍将士思乡的忧愁与痛苦的 既悲凉慷慨 又缠绵婉转 集中反映盛唐时代积极进取的精神 6 三 具体理解 1 齐读 山居秋暝 和 从军行 之四 感受音韵之美 同时找出诗人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意象 和人物 7 1 答 山居秋暝 主要写了明月 松林 清泉 岩石 浣女 渔民等 从军行 之四 主要写了青海 长云 雪山 孤城 玉门关 黄沙 将士 楼兰等 8 2 这两首诗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自由朗读 注意读准字音 节奏 把握语气 试着把脑海中生成的画面描述出来 9 2 1 山居秋暝 景物特点 山居秋暝 所描写的是典型的秋天景物 清新明丽 山居秋暝 画面 雨后初晴 空气格外清新 也特别明净 秋月银辉 洒遍了苍翠的松林 升起了一片朦胧的雾气 溪涧的水涨了起来 清澈的流泉淌过岩石 响起一串串淙淙悦耳的声音 竹林深处 传来了欢声笑语 那是浣衣的女子结伴归来 远处的莲叶 在不停的颤抖着 那是渔人荡舟水上 10 2 2 从军行 之四 景物特点 写出了西北边塞空旷凄凉 条件艰苦 环境恶劣的景物特点 从军行 之四 画面 青海湖的上空 长云弥漫 湖的北面 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 越过雪山 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 再往西 就是和孤城遥望相对的军事要塞 玉门关 士兵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次又一次在沙场和敌人交战 一个又一个倒下了 没倒下的整理一下磨损的铠甲再次冲向敌人 11 3 这两组画面可以反差极大 分别表达了诗人的不同心情 试着以诗人的心情朗诵这两首诗 然后把这两种不同心情说出来 12 3 1 山居秋暝 情和景是一致的 清幽的山景 淳厚的民风 这正是诗人理想的生活环境 他不忍离开 回到官场上那种纷纷扰扰的生活中去 此景寄托了诗人热爱大自然 陶醉于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 2 从军行 之四 渲染了西北边塞空旷凄凉 环境恶劣 条件艰苦 战争频频 借以反衬远征将士战胜艰苦的大无畏精神 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的歌颂 也体现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13 四 作业 1 自由背诵 山居秋暝 和 从军行 之四 2 结合注释预习 石头城 和 锦瑟 14 石头城 与 锦瑟 一 课前检查1 背诵2 上一节课 我们领略了王维田园诗和王昌龄边塞诗的不同美 下面请几位同学说说这两首诗的风格 15 二 相关介绍 1 作者介绍 1 刘禹锡 772 842 唐文学家 哲学家 字梦得 洛阳 现在河南洛阳 人 唐顺宗永贞元年 805年 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 谋夺宦官兵权 失败后被贬为朗州 现在湖南常德 司马 元和十年 815年 被召至京 游玄都观 写诗讽刺新权贵 复出为连州 现在广东连县一带 刺史 长庆元年调任夔州刺史 三年后再调为和州 现在安徽和县 刺史 在任两年复罢去 与白居易相会于扬州 路经金陵时 写下组诗 金陵五题 石头城 是这组诗的第一首 写这首诗时 唐帝国已日益衰败 目睹金陵残破衰败的景象 联想到唐皇室沉溺声色 游乐无度 国事日非 感慨万千 于是吊古伤今 讽喻现实 借六朝的灭亡来抒发国运衰微的感慨 16 2 李商隐 约813 约858 晚唐诗人 字义山 号玉谿 x 生 怀州河内人 出身小官僚家庭 曾三次应进士考试 开成二年中进士 曾任县尉 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 因受牛 僧儒 李 德裕 党争影响 被人排挤 潦倒终身 他的诗作也有揭露现实黑暗的 但为数不多 其主要成就在诗歌的艺术上 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 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 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 有人认为李商隐诗有用典太多 意旨隐晦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 有 李义山诗集 锦瑟 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 858 这年诗人46岁 罢官后 回郑州闲居 不久病故 诗的内容是回忆往事 情调低沉 诵读时要放慢速度 要给人一种迷惘的感觉 17 2 诗歌题材介绍 1 咏史怀古诗 凭借古迹咏史抒怀之诗被称为咏史怀古诗 就古迹 怀古人 咏古代历史事件 抒写对前人优劣得失的褒贬 对天下治乱兴亡的见解 有的还寄托着自己的身世怀抱 这类诗多写古人往事 且多用典故 手法委婉 杜甫的 蜀相 刘禹锡的 乌衣巷 石头城 杜牧的 题乌江亭 等是咏史怀古名篇 咏史怀古诗的主题主要有三种 一是怀人伤己 二是怀古伤今 三是理性反思 18 2 无题诗 我国古代诗歌中 常常标有 无题 为题的诗篇 诗人作诗另有寄托 不便明确标明诗的题目 故意用 无题 为篇名 这样的诗称为 无题诗 有时用诗的开头二字作为题目 但篇名不能概括全诗的内容 如唐代李商隐 锦瑟 也属于 无题诗 李商隐的诗集中 篇名为 无题 的诗较多 19 三 具体理解 1 朗读这两首诗 2 石头城 和 锦瑟 这两首诗有个共同特点 表面上看都是以客观外在的事物 景物 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而具体表现却有所不同 请找出异同 20 2 答 1 相同 两首诗都没有直接抒情 都把情感寄托于外物中 委婉含蓄 2 不同 石头城 描写了石头城及其周遭的景象 空城四周被山峦围绕着 江潮拍打着空城的城墙 明月悬在空中 又照在城上的矮墙 以上的景物描写共同营造了一直荒凉的氛围 这首诗四句都写景 情在景中 诗人们往往喜欢把瑟和哀怨的情调联在一起 锦瑟 由 五十弦 的锦瑟想到自己已年过半百 进而想到自己美好的青年时期 从而引发对往事的追忆 即 思华年 中间两联用典 集中体现作者的情感 所以锦瑟只是作者抒情的一个导入物 情在典中 21 3 读 石头城 探究以下问题 面对眼前的哀景 诗人并没有说出其造成的原因 却去写从淮水东边升起的月亮 这有什么深刻含义 更能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22 3 答 1 在这里诗人把月亮看作历史的见证人 诗人称它为 旧时月 它照见过六朝的统治者在秦淮河游乐的情形 照见过当年的奢华生活 也目睹了这些朝代的迅速灭亡 将古代的金陵与现在的金陵联系起来 形成鲜明对比 而今夜它又穿过女墙照过来 可这已经是一座空城了 诗人无尽感慨在其中 2 更能借六朝的覆灭讽喻现实 寓含着深刻的历史教训和国运衰微的感慨 希望统治者以前车之覆为鉴 23 4 读 锦瑟 然后探究以下问题 锦瑟 中间两联用了哪些典故 通过这些典故我们能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24 4 典故 1 庄周梦蝶 用了 庄子 的一则寓言故事 说的是庄周梦见自己化为蝴蝶 栩栩然而飞 觉得自己真是蝴蝶 不久梦醒了 又觉得还是庄周 诗人借此典故的虚渺的梦境来写自己年轻时候的美好情境 又包含人生的迷惘和社会的虚幻 隐隐岁月如梦 往事如烟 抱负 理想终于幻灭 25 2 望帝化鹃 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国君杜宇禅位退隐 不幸国亡身死 死后魂化杜鹃 啼声哀怨凄悲 动人肺腑 诗人借此怨禽托写恨怀 表面作者的伤时之感 身世之痛 3 鲛人珠泪 南海鲛人悲伤是流下的泪珠 颗颗成珍珠的故事 诗人借此表达一种复杂惆怅的情怀 既有对高矿洁净的爱赏 又有其凄寒孤寂的感伤 意在叹息自己如沧海遗珠 徒有才华不为世所用 只能对月惆怅 空留泪珠 26 4 蓝田美玉 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 蕴藏其中的美玉精气冉冉升腾 远察如发 近观却无 可望而不可即的 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 抒发了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 总之 这四个典故表达了诗人的惆怅 悲伤的内心情感 诗中美好的意境是什么 殷切思念的是什么 诗人为何落泪 为什么而迷惘 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 所以诗歌带给读者的是一种扑朔迷离的意境 27 补充 探究 后人对 锦瑟 有下列几种解读 你同意哪一种或有其它解读 请阐述理由 1 对亡妻的深情悼念 悼亡诗 2 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 爱情诗 3 作者的身世自伤 咏怀诗 28 四 作业 1 背诵2 试着感受这两首诗的风格 并形成文字 3 结合注释 预习 登高 找出 登高 中的典型景物 把这些景物形成的画面描绘出来 29 登高 一 课前检查上一节课 我们品味了刘禹锡和李商隐的作品 并可以感受到这两首作品是比较委婉含蓄的 但具体风格有所不同 请同学们谈一下 30 二 相关介绍 1 杜甫其人其诗杜甫 712 770 字子美 自称少陵野老 世称杜少陵 也称杜工部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人称 诗圣 他经历了安史之乱 目睹了战前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也感受了战后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的时代苦难 于是他的诗歌成了乱离时代的悲歌 代表作 三吏 三别 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 被称为 诗史 明清文人推崇他为 诗圣 杜诗以律诗见长 31 登高 是杜甫的一篇有名的七言律诗 是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时期的作品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 但地方军阀又乘隙而起 相互争夺地盘 造成社会动乱 民不聊生 在这种形势下 诗人只得 漂泊西南间 加上他的好友李白 高适 严武相继离世 为了排遣心中的郁闷 他抱病登台 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他新的哀愁 32 2 诗歌题材介绍即景抒情诗 指的是寓情于景 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 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情 而是移情于物 融情于景 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 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 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 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 使感情附着于景物 景物染上了感情 景生情 情生景 情景交融 浑然无隔 即景抒情诗往往是蕴藉悠远 情丰意密 深切动人 33 三 具体理解 1 先诵读 注意读准字音 节奏 把握语气的缓急 然后按照景物 注意特点 画面 情感 风格的顺序研习如下问题 1 前两联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34 1 景物 风 呼啸的 天 辽阔的 猿声 哀凄的 渚 清澈的 沙 洁白的 鸟 盘旋的 落木 漫天的 萧瑟的 长江 不尽的 滚滚的 35 2 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这样的画面给全诗奠定了怎样的情感基调 36 2 画面 一个萧瑟的秋天 天空是那样辽远 远处的树林中传来一阵阵凄厉的猿声 小洲边的水是那样的清冷 岸边的沙子是那样的惨白 鸟儿在风中挣扎着 盘旋着 发出阵阵哀鸣 无边无际的落叶在萧瑟的秋风中飞舞着 奔流不息的长江波涛拍击着江岸滚滚向前 通过这样的画面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夔州秋天冷静凄凉的特征 这凄清萧条的秋景为全诗奠定了沉郁悲凉的情感基调 37 3 后两联主要抒发了诗人的 悲秋 愁绪 写了几层悲 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38 3 悲秋愁绪 常年作客异乡的羁旅之愁 晚年多病缠身的孤独之感 战争带来的国难家仇 日见白发增多而壮志未酬之虑 诗人形象 诗人的悲的根本原因是国难 是连年的战乱 恨 是杜甫想为国家出力 平定战乱 但由于年老多病而不能为国家出力了 是一种心有余力而力不足的忧愤 新停浊酒杯 是因为他因病困窘戒了酒 现在连借酒消愁都无法做到了 只能把满腔的愁苦郁结在心中 这是一种有愁不能解的深沉苦闷 这时诗歌中展现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形象 39 2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人们常用 沉郁顿挫 形容杜甫的作品风格 沉郁 指其思想内容的博大精深 题材的严肃 感情深沉 真挚 顿挫 指诗歌的音节和音调随着感情的波澜起伏而抑扬亢坠 也指抒情方式回流婉转 沉郁顿挫 指诗文的风格深沉蕴藉吧 语势有停顿转折 请同学们试着研讨本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固态电池生产设备采购及安装方案
- 建筑标识标牌安装方案
- 城市供水提升及配套基础设施改善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磷石膏无害化处置与综合利用协同方案
- 小企业网上营销方案
- 体育场所恢复营销方案
- AI驱动的财务流程重构与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 跨境童鞋电商本土化营销策略研究报告
- 企业咨询与营销方案
- 咨询公司营销运营方案
- GB 23466-2025听力防护装备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 人教PEP版(2024)四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Places we live in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6课时)
- 华为信息安全管理培训课件
- 贵阳市殡仪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2024
- 重庆市危险化学品企业变更管理实施指南(试行)解读2025.7.25
- 煤改电工程施工质量监控方案和措施
- 布病的护理教学课件
- (2025年标准)预售小麦协议书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完整答案附带答案详解
- 全套教学课件《工程伦理学》
- 清洗地毯操作流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