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质量源于设计看欧美药政机构对发酵源原料药的药品主文件审评_第1页
从质量源于设计看欧美药政机构对发酵源原料药的药品主文件审评_第2页
从质量源于设计看欧美药政机构对发酵源原料药的药品主文件审评_第3页
从质量源于设计看欧美药政机构对发酵源原料药的药品主文件审评_第4页
从质量源于设计看欧美药政机构对发酵源原料药的药品主文件审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摘 要药品生产的供应链全球化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药品质量和安全性风险相应的也在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资源都在不断的集中于确保物料的安全性、真实性和完整性。 原料药作为药品中的主要活性组分,正在受到越来越严格的控制。然而,在原料药当中,发酵来源的原料药因其复杂的发酵源杂质组成一直是生产企业质量控制和药政机构文件审评的难点。欧洲药品管理局近期发布的指南抗生素中相关杂质的质量标准设定 1正式版为这类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法规依据,填补了现行法规的空白。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委员会发布的指南Q11原料药的研发与生产 2为企业从质量源于设计角度理解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注册文件编写提供了指导。深入的研读这类指南以及现有的药品主文件将会对今后此类原料药的文件编写提供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帮助。和合成工艺相比,发酵工艺更加易变和不受控。因此,工艺中存在发酵步骤的原料药其杂质属性也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测。ICH Q3A3、Q3C 4、VICH GL105和GL116等指南对原料药中杂质的含量和界定的申报提供了指导,但是这些指南明确指出其不涵盖发酵和半合成产品。欧洲药典通则2034 7章节也针对原料药中杂质的含量和界定的申报提供了类似的依据,但是同样声明其不适用于上述类型的产品。本文从近期欧洲药品管理局发布的指南抗生素中相关杂质的质量标准设定入手,结合近两年国际主流药政机构发布的其他指南以及近期通过官方审评的药品主文件及其审评意见, 从质量源于设计的角度对官方审评特点进行探究, 为国内企业的药品主文件编写提供较为科学的、切合实际的指导。关键词:药物主文件;原料药;质量源于设计;风险IIQbD-Based DMF Reviewing Aspects of EU and US Agencies for Fermentation-Derived Drug SubstancesThe supply chain of drug production grows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 the risks to drug quality and safety correspondingly proliferate, more attention and resources are being focused on securing the materials and assuring their authenticity and integrity as they make their way through the supply chain. As the major active substance of drug product, APIs are monitored more and more strictly. However, there is one type of fermentation-derived active substances which have complex impurities components and are always the black spots for both quality controlling of manufacturer and DMF reviewing of agencies. The final Guideline on Setting Specifications for Related Impurities, recently issued by EMA provide basis for their quality control and filled the guides bank. ICH released Q11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e of Drug Substances, which help the manufacturer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manufacturing and regulatory submission of API from QbD aspects. It is necessary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se associated guides and submitted DMF/ASMF, which would give us practical help to compile documentation in future.Compared to synthesis process, fermentation processes are more variable and less controllable, so the impurity profile of an active substance whose manufacturing process involves fermentation may be more complex and less predictable. ICH Q3 and the VICH GL10/GL11 guidelines set threshold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reporting and qualification of related impurities in active substances, however, these guidelines clearly indicate that fermentation products and their semi synthetic derivatives are excluded from the guide scope. The similar definitions for excluded substances are described in the Ph.Eur. general monograph 2034 Substances for Pharmaceutical Use.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guidelines issued recently by main regulatory organizations, based on the submitted DMF/ASMF and assessment opinions of agencies to them. It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review characteristics of agencies, further provide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guidance to domestic manufacturer for DMF compiling.Keywords: Drug Master Files, DMF, API, QbD, Risk AssessmentIII目录第 1 章 综述 .1第 2 章 发酵源原料药的特性 .42.1 从工艺角度看发酵源原料药的特性 .42.2 从质量标准角度看发酵源原料药的特性 .102.3 从药品主文件编写角度看发酵原料药的特性 .122.4 现行欧美法规对发酵源原料药的特殊要求 .13第 3 章 美国药监局对发酵源原料药的药品主文件审评 .163.1 美国药监局对药品主文件的技术要求和审评流程 .163.2 美国药监局对药品主文件审评新动向 .17第 4 章 欧洲药检局关于发酵源原料药的药品主文件审评 .204.1 欧洲官方对药品主文件的技术要求和审评流程 .204.2 欧洲官方对药品主文件文件审评新动向 .23第 5 章 从质量源于设计看发酵源原料药的药品主文件审评 .255.1 从质量源于设计看欧洲官方对发酵源原料药的药品主文件审评 .255.2 从质量源于设计看美国药监局对发酵源原料药的药品主文件审评 .275.3 从质量源于设计看欧洲药品质量理事会对原料药药品主文件的审评 .29第 6 章 结论与讨论 .321第 1 章 综述欧洲2012 年 6 月 30 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 简称 EMA) 发布了抗生素中相关杂质的质量标准设定 。在原料药当中,发酵来源的原料药因其复杂的发酵源杂质一直是生产企业质量控制和药政机构文件审评的难点。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抗生素由发酵或合成工艺生产而来。在某些情况下,发酵来源的抗生素还要进一步参与后续的合成步骤来得到另外一种活性物质用于药品,即半合成物质。和步骤明确的化学反应相比,发酵工艺包括了生物系统,更加难预测和控制,也更加的复杂,源于发酵的产品其可变性也常常要比合成产品大。因此,发酵产品的杂质属性要比一个合成产品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测。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sation of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Registration of Pharmaceuticals for Human Use,简称 ICH)Q3 和兽药国际协调委员会(Veterinar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简称 VICH)GL10/11 指南对原料药中杂质的含量和界定的申报提供了指导,但是这些指南明确指出其不涵发酵和半合成产品。欧洲药典通则 2034 章节也针对原料药中杂质的含量和界定的申报提供了类似的依据,但是同样声明其不适用于上述类型的产品。在缺少其他指南指导的情况下,这些产品的相关杂质项目基本上都是按照个例进行评估,直接导致了相同的产品出现了不同的可接受杂质阈值或同一类别的产品出现不同组分的接受情况(如头孢菌素) ,另外,为了保证能够对新的此类产品授权中相关杂质的设定采用一致的方法进行评估,有必要提供相关的指导。这个指南基于现有的实践和经验,对源于发酵或半合成工艺的抗生素产品的杂质阈值设定提供一般的建议。美国2012 年 3 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简称 FDA)兽药中心(Center for Veterinary Medicine,简称 CVM)发布了编号为 GFI #216 的指南兽药相关的发酵源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的化学,生产和控制 (Chemistry, Manufacturing, and Controls,简称 CMC) 15,为发酵源相关的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的上报文件 CMC 部分的编写应该包括哪些信息提供了建议。本指南用于新兽药申请(new animal drug application,简称 NADA)、有条件兽药申请(Conditional New Animal Drug Application,简称 CNADA),调研兽药申请 (investigational new 2animal drug file,简称 INAD),简略兽药申请(Abbreviated New Animal Drug Application,简称 ANADA),仿制调研兽药申请(generic investigational new animal drug file,简称 JINAD),药品主文件(Drug Master Files,简称 DMF)或兽药主文件(Veterinary Master File,简称 VMF)上报。指南指出,发酵工艺常常被用于生产中间体,原料药和兽药的其他制剂生产。传统上的大多数发酵产品提取自培养基或细胞群,进一步纯化或者分子修饰来获得另外一个物质。如今发酵工艺以及可以生产很多种类的产品,包括: 生物质产品(如,药物和细胞质组成的产品) 竞争性排斥益生菌(如,由一个或多个可以驱逐菌群中有害细菌(如沙门氏菌) 的微生物组成的产品) 生物技术产品 噬菌体产品微生物系统的引入带来了更多生产可变性,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影响到成品的纯度和质量,最终影响产品的安全和有效。尽管发酵是一个常用的生产手段,但是在这之前,CVM 也没有提供发酵源相关的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的上报文件 CMC 部分的编写指南给制药企业。本指南在章节结构介绍上遵从 ICH 通用技术文档( Common Technical Documentation,简称 CTD)格式, 但是由于发酵源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的内容复杂, 因此部分章节内容合并描述,没有按照 CTD 格式一一列出。另外,部分通用于所有类型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的章节没有在此指南里体现。需要注意的是,此指南不适用于发酵源产品相关的批准后变更。尽管指南适用于半合成原料药相关的发酵问题,但是针对发酵工艺后续的半合成工艺提供了有限的信息,更多的建议可以参考 CVM 的另一个指南 GFI # 169 原料药的化学、生产和控制信息指导 16;另外,216 指南不适用于生物质、竞争性排除、噬菌体,和其他发酵相关的源于使用重组脱氧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重组体) (Deoxyribonucleic acid(Recombinant Deoxyribonucleic Acid),简称 DNA(rDNA))技术进行生产的微生物基因工程产品的表征和控制要求, 但是此指南所述的基本发酵原理可以用于这些类型的产品。ICH32012 年 5 月,ICH 正式发布了质量主题的指南“Q11 原料药研发与生产”第四步文件,完成了编写工作。同期被 EMA、人用药品委员会( Committee for Medicinal Products for Human Use,简称 CHMP)采纳发布,2012 年 11 月,FDA 正式采纳。此指南描述了原料药工艺开发及对工艺理解的方法,对 CTD 章节中 3.2.S.2.2至 3.2.S.2.6 部分应当提供的信息提供了指导意见。 值得关注的是,Q11 对 ICH 指南药物开发(Q8) 、 质量风险管理(Q9) 及制药质量体系(Q10) 中涉及原料药开发和生产的原则和概念做了进一步说明。企业在开发原料药时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方法。在 Q11 中, “传统”与“加强”这两个术语被用来区别两种不同的开发方式。在传统方式里,工艺参数的设定点和操作范围是确定的,原料药的控制策略通常基于工艺的可重复性证据,并且测试结果符合已经建立的验收标准。而在强化方式中,风险管理和广泛地科学知识被用来选择和确定影响关键质量属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简称 CQA)的工艺参数及操作,从而可以进一步评估,建立适用于整个原料药生命周期的设计空间(s)和控制策略。如指南所述,充分理解原料药及其生产工艺是获得更加灵活的药政监管的基础,而对监管的灵活掌握程度, 往往取决于在上市许可申请文件中表现出来的科学知识水平。2012 年 10 月, ICH 发布了一个关于 ICH Q7A 问答的概念性指南文件,文件指出,ICH Q7 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被 WHO 和大部分药政官方成功的执行,然而,从 2000 年 11 月 ICH Q7 被批准执行以来的经验显示对一些章节的理解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另外,ICH 质量执行工作组(Implementation Working Group,简称 IWG)还着重强调了 ICH Q8/Q11, Q9 和 Q10 指南提出的生命周期方法在活性药物成分(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简称 API) 生产过程中应用的重要性;与API 相关的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简称 GMP)技术问题,尤其是现场检查时如何保证符合预期要求的问题也需要被包含。因此,有必要对这些有歧义或者不确定的问题进行说明。中国中国食品药品管理局(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简称 SFDA)于2011 年初发布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年修订) (下文简称新版GMP) ,2011 年 3 月 1 日正式实施。新版 GMP 引入了国际主流的质量风险管理和4药品生产全过程监管理念,强化了科学的基于风险的评估方式在整个药品生命周期内的应用。5第 2 章 发酵源原料药的特性2.1 从工艺角度看发酵源原料药的特性和合成工艺相比,发酵工艺有相似点,比如纯化过程,又有其典型的特征,如工作菌种的培养,发酵增殖,这种特征体现在原料、工艺步骤和工艺控制等方面。本章以发酵产品 A 为例,从原料、工艺步骤和工艺控制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发酵源原料药的典型工艺特征。2.1.1 原料发酵产品的原料多以天然的生物材料为主 22,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各种海洋生物等。从微生物营养要求看,微生物都需要碳源,氮源,无机元素,水及生长物质。好氧微生物还需要提供氧气环境。从原料使用目的来看,主要是满足菌体的生长以及促进产物的形成。合成工艺的原料则要求有明确的化学结构、易于制备或购买。 ICH Q7A 建议发酵产品的 GMP 监管从工作菌种库的维护开始,因此,本文的原料讨论也从工作菌种库引入大生产开始。 表 1 列出了 A 发酵过程用到的原辅料及其作用。生产菌:对于发酵工艺,生产菌是整个发酵工艺的开始,在一定程度上,生产菌的特性决定了后续的工艺设计和工艺步骤。但是,发酵用菌种又因不同的发酵工艺对其要求各异,即使是相同产品的发酵过程,其菌种的特点和要求因原料和生产设备的不同也有很大差异。作为工业发酵用的微生物菌种,通常需要满足以下特点23: 稳定的遗传学特性; 生产条件易于满足; 微生物生长和产物的合成对于基质没有严格的要求; 对于细菌,希望具有抗噬菌体的能力; 较短的发酵周期。培养基:培养基既是实现质量、能量传递的载体,又是质量、能量的提供者。发酵过程的本质,也可以理解为物质形态的转换过程,就是利用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能量提供者转化成特定的产物,对于工业化的发酵对培养基物料的基本要求为:6 价格低廉,易得到; 对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代谢无抑制的物质;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无有害物质。表 1 A 产品发酵工艺原料清单及作用编 号 物 料 名 称 使 用 步 骤 * 用 途1 淀 粉 I, II, III 试 剂 , 培 养 基 组 成2 黄 豆 饼 粉 I, II, III 试 剂 , 培 养 基 组 成3 酵 母 粉 I, II, III 试 剂 , 培 养 基 组 成4 酵 母 膏 Step I, II 试 剂 , 培 养 基 组 成5 氢 氧 化 钠 Step II, III 辅 助 性 物 料6 氯 化 钴 I, II, III 试 剂 , 微 量 元 素7 沸 石 III 辅 助 性 物 料8 玉 米 浆 II 试 剂 , 培 养 基 组 成9 豆 油 II 试 剂 , 培 养 基 组 成10 花 生 饼 粉 I, II 试 剂 , 培 养 基 组 成11 硫 酸 锰 I, III 试 剂 , 微 量 元 素12 硫 酸 锌 I 试 剂 , 微 量 元 素13 花 生 饼 粉 I, II, III 试 剂 , 培 养 基 组 成14 硫 酸 锰 I, III 试 剂 , 微 量 元 素15 泡 敌 II, III 辅 助 性 物 料16 硫 酸 镁 I 辅 助 性 物 料17 碳 酸 钙 I, III 试 剂 , 微 量 元 素18 硫 酸 亚 铁 I 试 剂 , 微 量 元 素19 琼 脂 I 试 剂 , 培 养 基 组 成20 酵 母 抽 提 物 I 试 剂 , 培 养 基 组 成21 麦 芽 抽 提 物 I 试 剂 , 培 养 基 组 成22 葡 萄 糖 I 试 剂 , 培 养 基 组 成23 饮 用 水 I, II, III 辅 助 性 物 料24 纯 化 水 I 辅 助 性 物 料* 对应步骤名称见 表 2发酵产品的菌株和生物材料在用于工艺生产的同时,很有可能会残留于成品中,这些残留可能是生产菌、培养基、基质和前体以及不需要的基质和前体的转化物质。为了减少这些潜在的特殊杂质的残留,应该科学的设计后续的纯化工艺,尽可能的使用纯化操作去除这些残留,并且有必要在工艺过程中或者成品检测中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2.1.2 工艺步骤工业上将发酵工艺分为菌种、发酵和提取等三个阶段(或菌种、发酵、提取和纯化四个阶段) ,对合成工艺而言,发酵工艺的独有特征也是体现在菌种、发酵和7提取三个阶段。 表 2 对发酵产品 A 和化学合成产品 B 的工艺步骤做了简单对比,可以看出两个产品的工艺存在明显的不同,代表了两种类型的生产工艺途径,其中从工作菌种到菌丝体的浸泡为发酵工艺所特有。表 2 A 产品和 B 产品工艺步骤的对比发 酵 工 艺 A 产 品 B 产 品 合 成 工 艺工 作 菌 种平 板 单 菌 落 培 养I. 菌 种生 产 斜 面 培 养间 硝 基 苯 甲 醛种 子 罐 培 养 加 成 反 应II. 发 酵发 酵 罐 培 养 氯 化 反 应预 处 理 烯 化 反 应板 框 过 滤 氢 化 反 应气 流 干 燥 氯 磺 化 反 应浸 泡III. 提 取浓 缩 氨 化 反 应化 学 合 成一 次 结 晶二 次 结 晶 结 晶三 次 结 晶压 滤IV. 纯 化烘 干烘 干纯 化A 产品的生产过程属于典型的发酵工艺, 包括了从工作菌种的孢子增殖、一级种子罐的放大过程、二级发酵罐的培养,再到最后的提取、纯化和干燥步骤,流程图见 图 1。甘油速冻孢子 自然分离 平板单菌落点种生产斜面 孢子悬浮液 种子培养基平板单菌落斜面培养 种子培养压差法灭菌乙醇过滤干菌丝浸 泡 液降膜浓缩浓缩液 水洗后浓发酵培养基发酵液 气流干燥湿菌丝灭菌单罐浓缩接种预处理 板框过滤发酵培养珍珠岩8图 1 A 产品工艺流程实例B 产品的生产以市售间硝基苯甲醛为起始物料,经加成、氯化、烯化、氢化、氯磺化、氨化等六步反应获得 B 产品粗品,最后经结晶、烘干步骤获得成品, 工艺流程图见 图 2, 化学流程图见 图 3。图 2 B 产品工艺流程实例CHONO2 OHCl3HNO2 Cl3HNO2ClClNO2NH2.ClClCl乙醇一次结晶 丙酮二次结晶 二次结晶品乙醇三次结晶湿成品 A 产品成品粗品离心 离心 压滤氯化产物加成产物间硝基苯甲醛苯胺盐酸盐烯化产物湿成品粗品氯磺酸/三氧化硫氯磺化产物 氨气 氨水 B 产品成品烘干9ClClClO2SClO2SNH2ClClH2NO2SH2NO2SNH2图 3 B 产品生产工艺化学流程图2.1.3 工艺控制发酵工艺相对化学合成而言,有其自身的特点,这是由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决定。通过对 A 产品的过程控制参数( 表 3)和 B 产品工艺( 表 4)的过程控制参数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发酵工艺的工艺控制有如下几个特征。1. 发酵工艺的工艺条件和化学反应比较相对温和;2. 发酵工艺过程是间歇性的,这是由微生物的生理特性决定;3. 发酵过程中使用的物料作为能量提供给微生物,再由微生物代谢为所需物质,而化学合成则是对已有结构通过数次的修饰来获得所需产物;4. 发酵工艺的微生物培养环节需要在灭菌环境下进行,包括管路、容器、操作台、培养基、空气(氧气) 、操作过程、接种、移种站都要严格控制微生物污染, 从而避免染菌的危险;合成工艺尽管需要控制生产环境,但是没有如此严格的要求;5. 发酵工艺的培养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微生物代谢过程,而合成工艺则是从无到有的化学合成过程;表 3 A 产品生产工艺过程控制表过 程 参 数 控 制工 段 工 序参 数 要 求菌 种 斜 面 温 度 :282时 间 :120-140hrs半 天 一 次灭 菌 罐 压 :0.10-0.13MPa温 度 :121-125保 温 :30min10min 一 次10min 一 次发 酵种 子培 养温 度 :26 2搅 拌 转 速 :100rpm罐 压 :0.03-0.05Mpa培 养 时 间 :25-40hrs15min 一 次1hr 一 次1hr 一 次10工 段 工 序 过 程 参 数 控 制参 数 要 求发 酵培 养温 度 :262200-2000m3/hr罐 压 :0.04-0.06Mpa搅 拌 转 速 :20-60rpm培 养 周 期 :200-300hrs15min 一 次1hr 一 次1hr 一 次1hr 一 次浸 泡 乙 醇 加 量 :搅 拌 时 间 :干 菌 丝 4 倍2hrs刮 板 浓 缩 温 度 :真 空 度 :55-60-0.06MPa单 罐 浓 缩 温 度 :真 空 度 :55-60-0.06MPa洗 涤 水 量 :热 水 温 度 :浓 缩 液 2 倍45-60一 次 结 晶 乙 醇 加 量 :终 点 结 晶 温 度浓 缩 液 2 倍15-25二 次 结 晶 丙 酮 加 量 :终 点 结 晶 温 度 :粗 品 3 倍15-25三 次 结 晶 乙 醇 加 量 :终 点 结 晶 温 度 :二 次 结 晶 品 3 倍15-20冷 抽 真 空 度 :时 间 :-0.09Mpa2hrs提 取烘 干 干 燥 温 度 :真 空 度 :时 间 :60-70-0.09Mpa4-6hrs表 4 B 产品生产工艺过程控制表过 程 参 数 控 制工 序参 数 要 求加 成 滴 加 温 度 -35 -15反 应 温 度 2 克 /天 0.03% 0.05% 0.05%大部分发酵产品的项目其常规检测项目与合成类物质没有明显的区别。 发酵产品的活性成分检测除了 HPLC 方法外,微生物效价也是比较常见的检测方法, 尤其对于多个活性组分共存的发酵产品, 微生物效价的检测结果更能表达产品的真实活性,有其不可替代的地位, 是发酵产品特有的典型方法。 如硫酸博来霉素在欧洲药典和美国药典中同时使用 HPLC 方和微生物效价方法对活性成分进行监控。发酵产品的质量控制除 表 5 列出的常规检测项目外,一些非常规的检测,如前14文提到的生产菌、培养基在成品中的残留,异常毒性测试等也是必不可少的监控项目。 这些非常规的检测至少需要对验证批三个批次进行测试,评估其残留情况。2.3 从药品主文件编写角度看发酵原料药的特性原料药 DMF 文件基本按照 ICH 发布的 CTD 格式编写,大框架基本雷同,本文不再详述,发酵原料药其特殊性表现在工艺和杂质属性两个方面,在文件编写上主要体现在工艺控制相关的 3.2.S.2 章节和杂质章节 3.2.S.3.2,下表对其信息呈现进行简要汇总。表 7 发酵源原料药与合成/半合成原料药 DMF 中 3.2.S 章节的异同CTD 章 节 发 酵 原 料 药 合 成 /半 合 成 原 料 药 *3.2.S.2.2 Description of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Process Controls3.2.S.2.2.1 Chemical Synthesis Route - 3.2.S.2.2.2 Process Flow Diagram 3.2.S.2.2.3 Narrative Process 3.2.S.2.2.4 Reprocessing 3.2.S.2.2.5 Recovery 3.2.S.2.3 Control of Materials1. List of Materials and Usage in Manufacturing Process 2. Producer Microorganism -3. Control of Starting Materials - 4. Specifications of Other Materials 3.2.S.2.4 Controls of Critical Steps and Intermediates1. Specifications of Critical Steps and Intermediates 2. Analytical Procedures for Criteria of Critical Steps and Intermediates 3. Controls of Reaction Endpoints - 3.2.S.3.2 Impurities1. Organic Impurities 2. Residual Solvents 3. Catalyst - 4. Antioxidant 5. Reagents 6. Particular Impurities as Residual DNA or Proteins -*在文件编写上发酵源半合成原料药既有发酵产品的特点,又有合成产品的特征,为便于比较,本表格将其放在合成产品一栏,实际操作中两个类型都要考虑。2.4 现行欧美法规对发酵源原料药的特殊要求欧洲药品质量理事会(European Directorate for the Quality of Medicines , 简称EDQM) 发布的化学合成和有微生物品质要求品种的文件内容 24指南指出,申请欧洲药典适用性证书(Certification of suitability to Monographs of the European 15Pharmacopoeia,简称 CEP)的文件除按照欧洲共同体药品管理法Vol 2B要求的 CTD 格式上报文件外,申报文件还应符合欧洲药典总论药用物质 2034 、发酵产品 1468 25和有海绵状脑病风险产品 1483 26的要求。1468对发酵产品的定义、生产、生产菌的表征、主细胞库(Master Cell Bank,简称 MCB) ,工作细胞库(Working Cell Bank,简称 WCB)的监控、工艺控制和后续的纯化处理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叙述, 是欧盟(European Union,简称EU)和 EDQM 审评发酵源原料药活性物质主文件(Active Substance Master File,简称 ASMF)的主要依据之一。1483定义有海绵状脑病风险产品是指那些来自非实验条件下易患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动物组织或分泌物的产品。本通则适用于所有源于此类动物的物质或者制备过程,也适用于所有有此类物质参与生产的原料药、辅料物质或者制备过程,如原材料、起始物料或试剂等。如 2.1.1 原料节所述,发酵产品用到的原材料大多以天然的生物材料为主,因此符合此通则的定义,需要符合其规定。 1483还规定符合定义范围的产品需按照通则5.2.8 减少传染性海绵状脑病通过医药产品传递的风险生产 28。5.2.8内容与欧盟发布的法规减小传染性海绵状脑病风险通过人用或兽用医药产品传播的风险 27相同,主要对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简称 TSE)的科学背景、法规监管、综合考虑以及生产工艺中用到的物料的风险评估等做了细致的描述。EDQM 还规定 29,从 2013 年 1 月 2 日起,申请新 CEP 证书时涉及的物质其生产方法必须符合欧洲药典该物质专论中定义项下关于生产方法的描述。例如如果专论中该物质被定义为“发酵产物的半合成产品” ,那么 EDQM 就不会接受由全合成过程生产的该物质的 CEP 申请。 现有 CEP 和正在申请的不受该决定的影响。WHO 要求发酵源的原料药或制剂产品在文件编写和审批中参考欧洲药典的上述相关章节。美国联邦法典21CFR589.2000 禁止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动物蛋白 30对有TSE 风险的物质做了定义。所有进口到美国的原料药或者用于在美国市场销售的制剂产品的原料药必须提供 TSE 声明,准确描述是否使用了有 TSE 风险的物料。16澳大利亚检验检疫局在企业办理进口许可证时,针对发酵源原料药,要求生产商必须提供以下声明文件:1. 生产菌名称、种属;2. 原料药组分的名称,声明其为高度处理过的发酵产品,经过纯化,从而保证不包含残留的发酵培养基物料;3. 工艺中用到的动物源原材料的清单,包括名称、种类、来源国家;4. 发酵培养基组分的灭菌条件,蒸汽灭菌不低于 121至少 15 分钟;5. 工艺中用到的植物来源的物料是经过纯化处理的;6. 原料药成品不是谷物或动物的载体;7. 原料药是经过高度纯化的,可以保证其不含任何发酵物料的残留。17第 3 章 美国药监局对发酵源原料药的药品主文件审评美国联邦管理法规定,用于生产美国市场销售的药品的原料药需要递交化学、生产和控制相关的文件到药品管理局,供其评估原料药的安全性和质量,递交的文件主要以药品主文件,即 DMF 的形式上报。FDA 将 DMF 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I 类:生产场地、厂房设施、操作程序,人员(已经废除不用,类型编号保留)II 类:原料药、中间体、或用于生产他们或制剂的辅料III 类:包装材料IV 类:辅料、着色剂、香料、香精、或使用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V 类:FDA 接受的参考信息本文涉及的对象为原料药,属于 II 类 DMF, 除非特别说明,下文中美国的DMF 都指的是此类文件。3.1 美国药监局对药品主文件的技术要求和审评流程3.1.1 格式要求DMF 的编写采用 ICH 发布的 CTD 格式。初始完整性评估( Initial Completeness Assessments,简称 ICA)指南指出, FDA 鼓励 DMF 持有人用电子通用技术文档(Electronic common technical document,简称 eCTD)格式上报 DMF 文件,但不是强制要求 14。eCTD 是 CDER/CBER 接收电子上报文档的标准格式,对于计划使用 eCTD 进行文件上报的企业或者个人,FDA 将会尽可能的提供帮助。FDA 接受的 eCTD 文档 M2 和 M3 部分采纳 ICH 的通用标准, 目前为 ICH eCTD version 3.2 版本。 M1 相关的上报信息则使用 US 区域标准,当前版本为2.01。 FDA 于 2012 年 6 月发布了 US 区域标准 3.0 版本,同期发布了更新的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简称 XML)骨架文件指南 2.0 版。 FDA 指出 32,3.0 版区域标准的推出旨在反映药政监管的调整,对上报文件的处理和审核的规则进行更加清晰的说明,以及推进上报文件的自动化处理。FDA 计划于2013 年实施此更新的版本。eCTD 格式的上报文件主要使用碎片化的 PDF 作为上报内容的载体,FDA 也发18布了相应的 PDF 文件的质量标准指南,以帮助企业提供合格的电子文档。 其中,以电子格式提供药政文件上报的一般原则 34、 使用 eCTD 标准进行人用药品申请和相关上报的电子格式药政文件 35、 仿制药电子格式的药政文件上报 36和FDA PDF 文档格式的质量标准 33等指南均对电子上报文件中的 PDF 格式文档提供了一般的建议。3.1.2 内容要求2012 年 10 月 FDA 发布的 ICA 指南 14规定,从 2012 年 10 月 1 日开始, 原料药 DMF 必须接受 FDA 的初始完整性评估,只有当 DMF 通过完整性评估后,才会被列入 FDA 的公开数据库,供仿制药(Abbreviated New Animal Drug Application,简称 ANDA)制剂厂商引用。除此之外,ICA 指南针对 DMF 是否完整提供了一个较为详细的核对清单,只有满足了了核对清单的要求(见附录 1) ,FDA 才会认为上报的 DMF 是完整的。3.1.3 上报方式要求企业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将 DMF 递交到 FDA。纸质版上报DMF 的原始上报和后续的更新应打印两份,寄到 FDA。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已经使用纸版上报的 DMF, FDA 不会接受电子邮件和 CD 的上报方式。电子上报电子格式的 DMF 上报使用 eCTD 格式,经过验证符合 FDA 要求的 eCTD 文件通过以下途径上报到 FDA: 电子上报通道(Electronic Submissions Gateway,简称 ESG) CD 或 DVD 寄到 FDA 指定的地址3.2 美国药监局对药品主文件审评新动向3.2.1. 美国 FDA 对药品主文件定义的进一步解释1989 年 FDA 发布的 DMF 指导意见对 DMF 做如下定义 37:DMF 是提交给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文件,它可以用来提供有关一种或多种人用药品的制造、加工、包装和贮藏中使用的设施、工艺和物料的详细机密信息。DMF 的提交并无法律和 FDA 的规章的必需要求,提交与否完全由持有人自行决定。DMF 中的信息可以用来支持新药临床研究申请(IND) 、新药上市申请(NDA) 、仿制药申请(ANDA)、19其它的 DMF、出口申请或以上文件中任何一种文件/ 申请的修订和补充。一般来讲,一个 DMF(内容)应限于一个原料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或用于制备它们的物料中的一种。2012 年 10 月发布的 ICA 指南对 DMF 的定义做了进一步的说明:一个 DMF 应限于一个原料药和一个生产工艺。如果一个 DMF 包含了多于一个的原料药,或者多于一个的生产工艺,那么此 DMF 会被 FDA 认为是不完整的。对于 DMF 里描述了多个原料药的情况,DMF 持有人应该对其进行拆分,保证每个 DMF 只包含一个原料药。类似地,对于 DMF 里描述了多个生产工艺的情况,DMF 持有人也应该对其进行拆分,保证每个 DMF 只包含一个生产工艺。可以看出,FDA 对 DMF 中包含的原料药和生产工艺的个数做了更加明确的阐述。这是为仿制药申报者付费修正案(Generic Drug User Fee Amendments,简称GDUFA)的顺利实施扫清障碍。 另外,对于距离上次整套文件更新到官方已经五年或五年以上的 DMF,或者截至当前累计有 5 个修订(年报也被认为是一个修订) ,DMF 持有人应该提供一个完整的 DMF 整套文件更新,否则, FDA 会认为此 DMF不完整。3.2.2 从 GDUFA 的实施看药品主文件的审评为简化 DMF 的审核流程, FDA 仿制药办公室(Office of Generic Drugs,简称OGD)于 2011 年 5 月正式成立了专门的 DMF 审核小组 38,专门用来审核DMF。 FDA 指出,DMF 审核小组的建立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在 ANDA 审评之前对 DMF 开始审查; 通过减少 ANDA 的审核时间,提高 ANDA 和 DMF 关于原料药章节信息的一致性审核来提高 ANDA 审核的有效性; 在开始审核 ANDA 文件之前为 ANDA 审评者提供有关原料药的有用信息; 改善与 DMF 审核相关的各部门的沟通; 通过增加与 DMF 持有人的有效沟通(如研讨会、信息演示和出版物)提高上报 DMF 的质量; 提高 DMF 审核过程的质量和效率;2012 年 10 月 1 日开始,FDA 将实行新的 ANDA 审评流程,对以前的审评方式20进行优化。和以前的审评流程相比,优化后的审评流程中 DMF 的审评将会有以下不同 39。 DMF 在第一次被引用时需要支付一次性的费用; DMF 必须被健康和人类服务部(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简称 HHS)秘书处视为可供引用; DMF 不足信将包含来自所有相关学科的已经发现的不足项问题,这些问题来自于 DMF 审核相关的所有部门,包括 GMP 检查部门,并包含了其他与DMF 审核相关的事项,比如像其他官方机构提供的咨询意见; 对于一些在评审 DMF 的过程中发现的容易纠正的不足项,FDA 会在评审过程中或者发布完整性评估不足信之后打电话,来指出这些问题; FDA 发布第一轮的 DMF 不足信之后的 10 日内,DMF 持有人可以向 FDA提供书面请求,要求和 FDA 对不足信中的某些问题做进一步讨论。 FDA会对每个 DMF 每个月安排至多一次的 30 分钟电话会议,但是电话会议的总数不能超过引用此 DMF 的 ANDA 评审召开的电话会议总数; 经过完整性评估的 DMF,在 ANDA 被批准或临时批准后,被引用的 DMF持有人将会收到 FDA 的信函,指出针对此 ANDA 申报引用的 DMF 的完整性评估结束,FDA 不会再提问,除非后续的 DMF 更新包含了被认为影响原料药质量和安全性的内容。21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