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doc_第1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doc_第2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doc_第3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doc_第4页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1根据拼音依次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Wi 、雄伟、庄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钟山南l高大的中山陵.气势雄伟、金b辉煌的法国凡尔赛宫.从这些建筑.可以领悟到人类的勤劳、智慧和对美的追求。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A.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请用心读书吧!”B. 我不也是这个百草园中的一棵草吗?不仅是.更是从园里走出来的人!C.童年的朋友节选自童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2版)。D.我家门前的山沟.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里面还有小松鼠、小兔子、小蚱蜢等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A.我们遭受了很大的损失.都有些灰心丧气.不想再打下去了。B.大熊猫有时团作一团.漫不经心地随地打滚。C.一人偷盗.一人望风.两人配合.相得益彰。D.一天晚上.在一条人迹罕至的路上.他们一家三口差点迷了路。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 .行者常至。 .可笑不自量。油蛉在这里低唱. _。虎大骇.远遁. .甚恐。从那时起. _. _.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登岳阳楼中的“ _. ”.既是实写.又有想象.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5名著阅读。(7 分)(1)孙大圣执着扇子.行近山边.尽气力挥了一扇.那火焰山平平息焰.寂寂除光;行者喜喜欢欢.又扇一扇.只闻得习习潇潇.清风微动;第三扇.满天云漠漠.细雨落霏霏。这段文字出自_(作家名)的西游记.是“_”故事中的结局部分。(2分)(2)却说那师父驾着白鼋.那消一日.行过了八百里通天河界.干手干脚的登岸。三藏上岸.合手称谢道:“老鼋累你.无物可赠.待我取经回谢你罢。”老鼋道:“不劳师父赐谢。我闻得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在此间.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话.只是难脱本壳。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个人身。”三藏响允道:“我问.我问。”那老鼋才淬入水中去了。 上文描写的是唐僧前往西天路上的一段经历。后来.取经归途中他们重逢.老鼋驮着唐僧一行快到通天河东岸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请你简要概述一下。(3分) 答:_ (3)某校七年级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2分)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_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7 分)(1)兴化某学校七年级(2)班要开展一次以“千垛菜花节”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标语。(20字之内)(2分)答:_(2)我们兴化是一个农业大市.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野生动物很多.请列举出其中的两种。假如你看到家人在家里或饭馆里吃野生动物.你该怎样劝说他们呢?(5分) 答:_二、阅读理解(共60 分)(一)阅读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一诗.完成第7 题。(6 分)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7(1)诗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2 分) (2)诗歌一、二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2 分) (3)诗歌三、四两句写儿童天真可爱的目的是什么?(2 分) (二)阅读宋太祖善待赵普一文.完成8 一11题。(14 分)太祖时.赵韩王普为宰相.车驾因出.忽幸其第。时两浙王钱俶方遣使致书及海物十瓶于韩王.置在左庑下。会车驾至.仓卒出迎.不及屏也。上顾见.问何物.韩王以实对。上曰:“此海物必佳。”即命启之.皆满贮瓜子金也。韩王皇恐.顿首谢曰:“臣未发书.实不知.若知之.当奏闻而却之。”上笑曰:“但取之.无虑。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耳。”因命韩王谢而受之。韩王东京宅皆用此金所修也。【注释】赵韩王普.赵普死后曾被追封为韩王。幸.文中指皇上到某处去。钱俶.吴越王.北宋太平兴国三年时纳土归宋.治理两浙。庑.堂下周围的走廊。屏.退避。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忽幸其第( ) 臣未发书( )蔽林间窥之( )(黔之驴) 俱以假山显( )(于园)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 分)例句:即命启之A跪而拾之以归(赵普) B事列神仙之传(黄鹤楼) C主人处处款之(于园) D放之山下(黔之驴)9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因 命 韩 王 谢 而 受 之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若知之.当奏闻而却之。译文: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译文: 11宋太祖为什么要如此善待赵普?请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回答。(2分) (三)阅读佚名的麻雀一文.完成12一14题。(10 分)麻雀多活动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性极活泼.胆大易近人.但警惕性却非常高.好奇心较强。它们多营巢于人类的房屋处.如屋檐、墙洞.有时会占领家燕的窝巢。在野外.多筑巢于树洞中。但此物种多见于平原.山区难见它们的身影。因为麻雀非常近人.在有人类活动的环境出现.因此有人形象地将他们称为“会飞的老鼠”。有时可以发现它们在个别的树上筑巢.然而麻雀在一年的四个季节中多是成群的.具有很多洞的老树群.通常是它们最喜爱的筑巢地点。它们的巢比较不工整.筑巢材料的种类很多.包括干草、羊毛、羽毛等。有时它们的巢会位于岩石中、灌木丛的根部.或是建筑物如谷仓的屋檐下。它们每次生下4至6枚蛋.通常是5枚。除繁殖、育雏阶段外.麻雀是非常喜欢群居的鸟类。秋季时常形成数百只乃至数千只的大群.称为雀泛.而在冬季它们则多结成十几只或几十只一起活动的小群。这种小生灵非常聪明机警.有较强的记忆力.这和其它许多小型雀不同.如得到人救助的麻雀会对救助过它的人表现出一种亲近.而且会持续很长的时间。在麻雀居住集中的地方.当其它物种入侵时.它们会表现得非常团结.直至将入侵者赶走为止。麻雀在育雏时往往会表现得非常勇敢.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曾在他的短篇小说麻雀中.描绘过一只亲鸟为保护不慎坠地的幼鸟.以其弱小的身体面对一只大狗而不退缩的感人场面。如果你愿意对麻雀进行连续观测.你会发现它们是非常可爱的小生命.特别是它们的集体行为是研究鸟类行为学的重要素材。12.本文写了麻雀的哪些生活习性?请列举出三种。(3分) _13.第段中加点的“多”一词能否换成“都”?为什么?(3分) _14.第段中划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_(四)阅读贾平凹的月迹选段.完成1517题。(10分) 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就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奶奶.那月上是什么呢?”我问。“是树.孩子。”奶奶说。“什么树呢?”“桂树。”我们都面面相觑了.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就在我们身后袅袅.到了头发梢儿上.添了一种淡淡的痒痒的感觉;似乎我们已在了月里.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15. 第段的描写表现了中秋月亮的什么特点?(3分) _16. 当奶奶告诉孩子们月亮上有桂花树时.孩子们都有什么反应?请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话来回答。(3分) _17.奶奶让孩子们抬头看月.出去寻月.让孩子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月亮;又让孩子们见到水中之月.瞳中之月。结合全文.你认为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呢?(4分) _(五) 阅读龙应台的回家.完成182l题。(20分)三个兄弟.都是五十多岁的人了.这回放下了所有手边的事情.在清明节带妈妈回乡。火车站大厅里.人潮涌动。就在这川流不息的滚滚红尘里.妈妈突然停住了脚。她皱着眉头说:“这.是什么地方?”哥哥原来就一路牵着她的手. 这时不得不停下来.说:“这是香港。我们要去搭火车。”妈妈露出惶惑的神情.说:“我不认得这里.我要回家。”身为医生的弟弟本来像个主治医师一样.背着两只手走在后面.就差身上没穿白袍.这时一大步跨前对妈妈说:“这就是带你回家的路.没有错。快走吧.不然你回不了家了。”说话时.脸上不带表情.看不出任何情绪或情感.口气却习惯性地带着权威。三十年的职业训练使他在父亲临终的病床前都深藏不露。妈妈也不看他.眼睛盯着磨石地面.半妥协、半威胁地回答:“好.那就马上带我回家。”她开步走了。从后面看她.身躯那样瘦弱.背有点儿驼.手被两个儿子两边牵着.她的步履细碎.一小步接着一小步往前走。陪她在乡下散步的时候.看见她踩着碎步戚戚低头走路.我说:“妈.不要像老鼠一样走路.来.马路很平.我牵你的手.不会跌倒的。试试看把脚步打开.你看”我把脚伸向前.做出笨士兵踢正步的架势.“你看.脚大大地跨出去.路是平的.不要怕。”她真的把脚大跨出去.但是没走几步.又戚戚低头走起碎步来。从她的眼睛看出去.地是凹凸不平的吗?从她的眼睛看出去.每一步都可能踏空吗?弟弟在电话里解释:“脑的萎缩.或者用药.都会造成对空间的不确定感。”散步散到太阳落到了大武山后头.粉红色的云霞霎时喷涌上天.在油画似的黄昏光彩里.我们回到她的卧房。她在卧房里四处张望.仓皇地说:“这.是什么地方?”我指着墙上一整排学士照、博士照.说:“都是你儿女的照片.那当然是你家喽。”她走近墙边.抬头看照片.从左到右一张一张看过去。半晌.回过头来看着我.眼里说不出是悲伤还是空洞。还没开灯.她就立在那白墙边.像一个黑色的影子.幽幽地说:“不认得了。”大武山上最后一道微光.越过渺茫从窗帘的缝里射进来.刚好映出了她灰白的头发。火车开了.窗外的世界迅疾往后退.仿佛有人没打招呼就按下了电影胶卷“快速倒带”键.不知是快速倒往过去还是快速转向未来.只见它一幕一幕从眼前飞快逝去。因为是晚班车.大半旅者一坐下就仰头假寐.陷入沉静.让火车往前行驶的轰隆巨响决定了一切。妈妈手抓着前座的椅背.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她看看前方.一纵列座位伸向模糊的远处。她转过身来看往后方.列车的门紧紧关着.看不见门后头的深浅。她看向车厢两侧窗外.布帘都已拉上.只有动荡不安的光.忽明忽灭、时强时弱.随着火车奔驰的速度像闪电一样射进来。她紧紧抓着椅背.维持身体的平衡.然后.她开始往前走。我紧跟着亦步亦趋.一只手搭着她的肩膀.防她跌倒.却见她用力地拨开我的手.转身说:“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她的眼里蓄满了泪光.声音凄恻。我把她抱进怀里.把她的头按在我胸口.紧紧地拥抱她.也许我身体的暖度可以让她稍稍安心。我在她耳边说:“这班火车就是要带你回家的.只是还没到.马上就要到家了.真的。”弟弟踱了过来.我们默默对望;是的.我们都知道了:妈妈要回的“家”.不是任何一个有邮政编码、邮差找得到的家.她要回的“家”.不是空间.而是一段时光.在那个时光的笼罩里.年幼的孩子正在追逐笑闹、厨房里正传来煎鱼的滋滋香气、丈夫正从她身后捂着她的双眼要她猜是谁、门外有人高喊“限时专送拿印章来”妈妈是那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乡:指浙江淳安。乡下:指台湾大武山一带。(选自读者2013年第16期)18.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中间又插叙了哪件事?请各用一句话作简要概括。(4分) _19. 妈妈露出惶惑的神情.说:“我不认得这里.我要回家。”她用力地拨开我的手.转身说:“你放我走.我要回家.天黑了我要回家!”妈妈要回的“家”是指什么?(4分) _ 20. 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6分) (1)请说出你对第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3分) _ (2)赏析第段画线句子“散步散到太阳落到了大武山后头.粉红色的云霞霎时喷涌上天.在油画似的黄昏光彩里.我们回到她的卧房”的精妙。(3分) _21.龙应台说她的妈妈“是个搭了时光机器来到这里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这个“旅人”因有了子女们的悉心照料.一路上并不孤单。高尔基在童年的朋友中说:“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的。”龙应台的回家与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如果我们的父母哪一天也成了“找不到回程车的旅人”.生病了.失忆了.你会怎么做?请写下来.80字左右。(6分) _三、作文(60分)22. 进入初中.我们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变化。面对父母的辛劳.我们也许多了一份理解;面对学习的任务.我们也许多了一份压力;面对童年的无知.我们也许多了一份成熟请以“现在.我多了一份_”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参考答案6(2)喜鹊、燕子、青蛙、蛇、野鸭、野鸡等(写出两个得1分)。称呼、委婉语各1分.内容2分。7(1)村庄儿女、童孙.耘田绩麻、学种瓜。(2分)(2)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2分)(3)一是表现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二是衬托农民们的勤劳和农事的繁忙。(2分)8(1)府第.大的住宅;打开;偷看;显扬.有名声。(4分)(2)B(2分)9因/命 韩 王/谢 而 受 之(2分)10(1)如果知道是这样.应当上奏皇上并且退掉它们。(2分)(2)老虎看到它.是个巨大的动物.(心中)把它当成神物。(2分)韩王开封的房子都是用这些金子所修砌的。12胆大近人、聪明机警、护雏勇敢、筑巢材料的种类多、喜欢群居等。(3分.写对一个1分)13不能换。“多”是大多、多数.“都”表示全部.文中写在冬季大多数麻雀结成小群.而不是所有麻雀结成小群.写出麻雀喜欢群居的特点。用“多”体现了说明文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