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A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A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A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A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4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感慨(ki) 铁锹(qi) 叱咤风云(ch) 瞠目结舌(chn)B . 戏谑 (xu) 稽首(q) 鳞次栉比(zh) 相形见绌(ch)C . 荣膺(yng) 慰藉(ji) 戛然而止(ji) 未雨绸缪(mu)D . 嗥鸣 (ho) 怂恿(sng) 吹毛求疵(c) 强词夺理(qing)2. (4分)阅读这段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在博物馆、美术馆里,常有老师带着一班班孩子_、_和_。那是一次次播种和浇水,为了每个孩子的未来,准备下受用一生的果子。教育让人产生美感,美育让人赏心悦目。美育的高度可以很平实地表达。它可以在孩子五颜六色的蜡笔盒里,也可以呈现在法、德、美、英以及中国的路灯上。或简或繁,或古或新,在灯柱灯座的结构造型与环境的搭配中,你会发现路灯_能照亮前途,_彰显着一国一地的气质风韵。(1)请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写在第句的横线上。 A临摹 B讲解 C观看在博物馆、美术馆里,常有老师带着一班班孩子_、_和_。(2)请提取第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横线上。 (3)第句横线上缺少一组关联词语,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或简或繁,或古或新,在灯柱灯座的结构造型与环境的搭配中,你会发现路灯_能照亮前途,_彰显着一国一地的气质风韵。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弘扬东坡文化,我校开展了“东坡诗词背诵大赛”,全体师生都踊跃参加。B . 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各部门的工作不仅要落实到位,而且要宣讲到位。C . 饮食应当以少荤多素、清淡为主,才能增强我们的健康水平。D . 法国巴黎圣母院火灾原因仍在调查中,已经排除了纵火及与恐怖主义有关的人为因素。4. (2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 A .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百万英镑等。B . 顾拜旦是法国教育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C . 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写,是道家的一部主要经典。D . 社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表现了作者对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5. (6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_,无言谁会凭阑意。 (2)兔从狗窦入,_(3)多生怪柏,悬泉瀑布,_,_,良多趣味。三峡) (4)_,终岁常端正。 (5)几处早莺争暖树,_ 。 (6)渡荆门送别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_,_。 (7)使至塞上中,作者交代事由,以诗人轻车简从,烘托其孤寂心境句子是:_ ,_ 。 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6.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在他们面前的那条路程最危险紧张,因为他们所选择的那条路线经过藏族人部落和川康一带好战的游牧的藏族人所居住的荒野地带。红军一进入藏族地带,就第一次遇到了团结起来敌视他们的人民,他们在这一段行军途中所吃到的苦头远远超过以前的一切。他们有钱,但是买不到吃的。他们有枪,但是敌人无影无踪。他们走进浓密的森林和跨过十几条大河的源流时,部族的人就从进军途上后退,坚壁清野,把所有吃的、牲口、家禽都带到高原去,整个地区没有了人烟。(1) 选段中的“那条路程”是指什么? (2)在经过藏族人部落和川康一带时,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加拿大著名外科医生白求恩在致友人的信中表明他为什么要下定决心前来中国参加抗战,曾动情地说:“请读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和史沫特莱的中国红军在前进吧,读后你们必将与我同感。”(3)根据这段话,请结合书本内容说说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书为什么能给他们带来如此巨大的精神力量。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7. (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厂里最近要进行中层领导竞聘上岗,尽管王林对竞争科长一职充满信心,但心里仍然很不踏实,一连几天,无精打采,郁闷寡欢,就连平时走路也有点直不起腰。王林是销售科副科长,正科长马上就要退休了,此次竞聘,王林是众望所归。厂长是新来的,自从上任后,就大刀阔斧地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然后就在全厂进行“能者上,庸者下”的中层领导竞聘活动,在厂里引起了轩然大波。幸好苍天有眼,王林和厂长办公室门对门,细心的他发现,自从单位此项规定出台以后,厂长的电话,似乎比较频繁和忙碌,到厂长办公室去的人流,明显比往日拥挤了很多。王林实在是坐不住了,这些年,他南来北往,为厂里的产品打开销路,立下了汗马功劳,他觉得自己既有知识,又有能力,非常适合这个职位,但没有宣布结果的那一瞬间,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见多识广的老父亲语重心长地告诉王林:“孩子,我知道你行。但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不去疏通疏通关系,恐怕不行呀。”于是,王林再三思量,狠狠心,咬咬牙,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辈子从没送过礼的王林,把两千元装进信封,然后揣在怀里,径直去了厂长家里厂长很热情地接待了他,让他受宠若惊,激动万分。双方客套地寒暄了几句,王林吞吞吐吐地说明来意,并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把带着自己体温和全部希望的信封,近乎颤抖地放在厂长的面前;然后,面色绯红地坐在那里,耷拉着脑袋,像霜打的茄子一样。厂长看后,眉头先是一皱,继而微笑着点点头,起身拍拍王林的肩膀,算是应允了此事。王林像众人撵贼似地逃出厂长家,他扶在门口的一根电线杆上,拼命地拍打着自己的胸口,大口大口地喘气:“我的娘,谢天谢地,总算收下了。”自己心中悬着的一块石头终于平稳落地。他感到一种从没有过的愉悦和放松,他仿佛知道,自己离科长的位置已经不远了。解除了后顾之忧,王林的身板似乎硬了很多。他开始投入全部精力,准备竞选的各项议程。在接下来的中层领导竞选演讲中,王林的演说,饱含了对厂子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的希望。他制定的销售计划思路清晰,层层深入,切实可行,赢得了在场领导和职工们的阵阵掌声。下台的瞬间,王林偷偷看了厂长一眼,厂长正朝他赞许地点头一个月后,王林如愿以偿。他非常庆幸自己当初的决定,也十分佩服老父亲的英明。两个月后,王林意外地收到来自本市的一张汇款单,数额为两千元,只见附言栏中写着六个字:天机不可泄露。(1)通读全文,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 _竞聘成功,收到汇款。(2)批注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请品读下面两个句子,结合语境为加下划线词各写一条批注。 然后,面色绯红地坐在那里,耷拉着脑袋,像霜打的茄子一样。解除了后顾之忧,王林的身板似乎硬了很多。(3)小杭读了这篇小说之后,提出了一个疑问,请你帮他解答。 小杭:作者为什么把小说命名为“天机”呢?我觉得这个标题跟小说内容关联不大啊!(4)你认为厂长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呢?请结合具体情节加以评析。 8. (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东篱李汉荣古国诗史三千年,我最喜欢陶渊明。可是,翻检我自己,自从离开老家,进了城,几十年来,我没有种过一苗菜,没有抚摸过一窝庄稼,忽然发现离土地、离故乡、离田园,离得有多么远,我们离得太远太远了。为此,我一次次钻进诗经里,寻找公元前的露水和青草,绿化、净化和湿化一下我龟裂的心魂;有时就一头扎进唐朝的山水里,吸氧,顺便闻闻纯正的酒香,在李白们的月夜走上几个通宵,揣上满袖子清凉月光,从唐朝带回家里,在沉闷办公室里,也放上一点清凉和皎洁,用以清火消毒,解闷提神,修身养性。这些年,也许年龄渐长的原因,“拜访”陶渊明就成了我经常要做的事,动不动就转身出走,去渊明兄那儿,在东篱下,深巷里,阡陌上,桑树颠,有时就在他的南山,靠着一块石头久久坐着。我以为这就不错了,直到2001年初夏的一天,我才突然明白:我的以上孤芳自赏、不无优越感的做法和想法,只是我的自恋,带着几分小资情调和审美移情的自恋,这自恋被一厢情愿地放大了,放大成了竟然关乎诗史、文脉、乡愁的延续了。那天下午,我回到老家李家营,立夏刚过,天朗气清。走进老屋院子,看见父亲正在维修菜园篱笆。他用竹条、青冈木条、杨柳树枝,对往年的篱笆进行仔细修补。菜园里种着莴笋、白菜、茄子、包包菜、芹菜,一行行的葱和蒜苗,荠荠菜算是乡土野菜,零星地长在路坎地角,像是在正经话题里,顺便引用几句有情趣有哲理的民间谚语。指甲花、车前草、薄荷、麦冬、菊、扫帚秧等花草,也都笑盈盈站在或坐在篱笆附近,逗着一些蛾子、虫子、蝴蝶玩耍。喇叭花藤儿已经开始在篱笆上比画着选择合适位置,把自己的家当小心放稳,揣在怀里的乐器还没有亮出来,就等一场雨后,天一放晴,它们就开始吹奏。“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我忽然想起陶渊明的诗句。但是,此刻,在这里,在人境,结庐的,不是别的哪位诗人,是我父亲,是我种庄稼的父亲,是我不识字、不读诗的父亲。但是,实实在在,我的不读诗的父亲,在这人境里,在菜园里,仔细编织着篱笆,编织着他的内心,编织着一个传统农人的温厚淳朴的感情。我的不读诗的父亲,他安静地在人境里,培植着他能感念也能让他感到心里安稳的朴素意境。我突然明白了:我的不识字的父亲,正是他在维护陶渊明的“东篱”。而我呢?我读着山水之诗,其实是在缓解远离山水的郁闷,同时用山水之诗掩护我越来越远地远离山水。我写着故园之词,其实是在填补失去故园的空虚,同时让故园之词陪着我越来越远地告别故园。我吟着东篱之句,其实是在装饰没有东篱的残缺,同时让东篱之思伴着我越来越远地永失东篱。于是,在那天下午,我无比真诚地感激和赞美了我的父亲。是的,是的,我那不识字、不读诗的父亲,他不知道诗为何物,他不知道陶渊明是谁,但是,正是我的父亲,和像我的父亲一样的无数种庄稼的父亲们,正是他们,一代代的父亲们,延续和维护着陶渊明的“东篱”,延续着古国的乡愁和诗史(节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8月6日,有删改)(1)请简要概括作者为了丰富自己的贫乏阅历做了哪些努力。 (2)写父亲的东篱之前,作者花了许多笔墨写“我”的做法和想法,这样写有何作用? (3)注意文中画线的句子,完成下面的要求。 指甲花、车前草、薄荷、麦冬、菊、扫帚秧等花草,也都笑盈盈站在或坐在篱笆附近,逗着一些蛾子、虫子、蝴蝶玩耍。(请自选一个角度,简要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请结合语境,理解第段画线的句子的深刻含义。我的不识字的父亲,正是他在维护陶渊明的“东篱”。(4)上文和下面的材料都写出了父亲的坚守,请结合相关内容说说你对父亲形象的理解。 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在屋场上从这头走到那头,给这个递一支烟,又为那个送一杯茶。终于,屋顶的最后一片瓦也盖上了。(节选自李森祥台阶)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9. (14分)古文阅读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因,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乙)(唐)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向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 , 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业,墙面 , 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选自贞观政要)【注释】大须学问:很应该学习与询问。向:过去,从前。群凶:指当时各地动乱,戎事:战事。比来:近来。比:近。墙面:面对墙壁(一无所知)。莅事惟烦:处理事情只会麻烦。(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不知其旨也_不暇读书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故曰:教学相长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3)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主要运用了_的表达方式,乙文主要运用了_的表达方式。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0. (6分)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 上秋居马戴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注】上:地名,位于长安东,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致此身:以此身为国君尽力。(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的画面。 (2)诵读“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一句时,你会重读哪个字?请说说你的理由。 (3)全诗抒发了作者哪些丰富的感情?请简要概述。 七、 作文 (共2题;共6分)11. (1分)阅读新闻,回答问题。 浙江在线2018年12月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丽燕) 近日,湖州某学校音乐教室里,有人拿着长号,有人拿着小号,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地练习着。这一节课,是很多同学每周最期待的课程。让他们爱上音乐的,是一位75岁叫鲍宗盛的老人。说起鲍宗盛,他身上有很多标签,“铁道兵”“医生”“商人”可是在他心中,自己是个“文艺青年”。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好在办公室拿出萨克斯,准备吹上一曲。鲍宗盛不仅会乐器、跳舞编舞、写小说,搞创作也难不倒他。“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爱文化爱艺术。”今年75岁的鲍宗盛满脸笑容。他的文化人生,还要从军人生涯说起。在部队,从创作、编导到表演,从快板、唱歌到小品他这个原来学校里的“闷葫芦”开始展现出文艺天赋。正是由于对艺术文化的这份执着,2010年,当朋友找到他希望他能资助一个交响乐团时,鲍宗盛不加思索一口应允了。当时湖州师范学院创办的实验爱乐乐团因资金问题快办不下去了,找了几位企业家,对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