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60104_第1页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60104_第2页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60104_第3页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60104_第4页
工程力学课后习题答案6010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第一章 静力学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 下列习题中 未画出重力的各物体的自重不计 所有接触面均为光滑接触 1 11 1 试画出下列各物体 不包括销钉与支座 的受力图 解 如图 g F A B C h F A B C i q A B j F A B C q P a b c d e f F W W FBFB FA Y A FX FA Y FB FA FAFBFA FB FB FD FBFAFA T FB FA FB 1 21 2 画出下列各物体系统中各物体 不包括销钉与支座 以及物体系统整体受力图 解 如图 FB a F A B C FA F B C FB A FA C FC C F FB A C 1 F 2 F BC F C C C F b 2 F A BC 1 F FB FN Ax F Ax F Ay F Ay F FN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A B C W c FA FB A B C W C FA FB C F FC F A B DC d FB FC F A B DD C D F FD FB FC e F A B C F C C D FC FA FD F A C B D FAFD A C B F E D f FA FC FB FC C F E D FD A B D FBD F FA C D FC FD g A B F C D FA FC D A B F F FA B W O A D E BFO OFD OFA h W E FEO B BFO O OFB OFE O OFD BFO OFA A OFA AFO O i A B C D 1 W K 2 W F E FBC FD A FX A FY 1 W K FE F2 FD 1 2 W K F12 FF B F A E FBC A FX A FY F F E F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j BFY DFE C E D C A F FA B A D C E F FAB FY BFX EFD BF X CFY CFX FCX FCY F1 D C CE A B D F2 B FB F2 Cy F Cx F E D EF DF B A B F1 F FD Cx F Cy F E F k 1 31 3 铰链支架由两根杆 AB CD 和滑轮 绳索等组成 如题 1 3 图所示 在定滑轮上吊有重 为 W 的物体 H 试分别画出定滑轮 杆 CD 杆 AB 和整个支架的受力图 解 如图 B B Ax F Ay F By F Bx F B A D D D F FD F F C C D D Cx F Cy F B Bx F W W F By F 1 41 4 题 1 4 图示齿轮传动系统 O1为主动轮 旋转 方向如图所示 试分别画出两齿轮的受力图 解 1 o x F 2 o x F 2 o y F 1 o y F F F F 1 51 5 结构如题 1 5 图所示 试画出各个部分的受力图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解 第二章第二章 汇交力系汇交力系 2 12 1 在刚体的A点作用有四个平面汇交力 其中F1 2kN F2 3kN F3 lkN F4 2 5kN 方向如题 2 1 图所示 用解析法求该力系的合成结果 解 0000 1423 cos30cos45cos60cos451 29 Rx FXFFFFKN 0000 1423 sin30cos45sin60cos452 54 Ry FYFFFFKN 22 2 85 RRxRy FFFKN 0 tan63 07 Ry R Rx F FXarc F 2 22 2 题 2 2 图所示固定环受三条绳的作用 已知F1 1kN F2 2kN F3 l 5kN 求该力系的 合成结果 解 2 2 图示可简化为如右图所示 0 23cos60 2 75 Rx FXFFKN 0 13sin60 0 3 Ry FYFFKN 22 2 77 RRxRy FFFKN 0 tan6 2 Ry R Rx F FXarc F 2 32 3 力系如题 2 3 图所示 已知 F1 100N F2 50N F3 50N 求力系的合力 解 2 3 图示可简化为如右图所示 0 80 arctan53 60 BAC 32cos 80 Rx FXFFKN 12sin 140 Ry FYFFKN 22 161 25 RRxRy FFFKN 0 tan60 25 Ry R Rx F FXarc F 2 42 4 球重为W 100N 悬挂于绳上 并与光滑墙相接触 如题 2 4 图所示 已知 30 F1 F2 F3 F3 F2 F1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试求绳所受的拉力及墙所受的压力 解 2 4 图示可简化为如右图所示 sin0XFF 拉推 cosW0YF 拉 115 47N57 74NFF 拉推 墙所受的压力 F 57 74N 2 52 5 均质杆AB重为W 长为 l 两端置于相互垂直的两 光滑斜面上 如题 2 5 图所示 己知一斜面与水平成角 求平衡时杆与水平所成的角及距离OA 解 取 AB 杆为研究对象 受力如图所示 由于杆件再三力作用下保持平衡 故三力应汇交于 C 点 AB 杆为均质杆 重力作用在杆的中点 则 W 作 用线为矩形 ACBO 的对角线 由几何关系得 COBCAB 所以 902 又因为 ABl 所以sinOAl 2 62 6 一重物重为 20kN 用不可伸长的柔索AB及BC 悬挂于题 2 6 图所示的平衡位置 设柔索的重量不计 AB与铅垂线夹 角 BC水平 求柔索AB及BC的张力 30 解 图示力系可简化如右图所示 0X sin0 CA FF 0Y cos0 A FW 23 09 11 55 AC FKN FKN 2 72 7 压路机的碾子重W 20 kN 半径 r 40 cm 若用一通过其中心的水平力 F F拉碾子越过高 h 8 cm 的石坎 问F应多大 若要使F值为最小 力 F与水平线的夹角应为多大 此时 F值为多少 解 1 如图解三角形 OAC sin0 8 OCrh OAC OAr 2 cos1 0 80 6OAC 0 cos0 A XFFOAC 0 sin0 A YFOACW 解得 15FKN 2 力 F与水平线的夹角为 O C A F FA W W W O O F拉 F推 W W FA FC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 0 coscos0 A XFFOAC 0 sinsin0 A YFOACWF 300 15sin20cos F 由可得 0F 0 36 912FKN 2 82 8 水平梁AB及支座如题图 2 8 所示 在梁的中点D作用倾斜的力F 20 kN 不计梁45 的自重和摩擦 试求图示两种情况下支座A和B的约束力 解 受力分析 Ay F Ax F FB FB Ay F Ax F a 0 0 sin450 Ax XFF 0 0 sin450 AyB YFFF 0 0 sin450 AB MF ABFAD 14 1 7 07 7 07 AxAyB FKN FKN FKN b 00 0 sin45sin450 AxB XFFF 00 0 sin45sin450 AyB YFFF 00 0 sin45sin450 AB MF ABFAD 21 2 4 14 10 AxAyB FKN FKN FKN 2 92 9 支架由杆AB AC 构成 A B C三处均为铰接 在A点悬挂重W的重物 杆的自重不 计 求图 a b 两种情形下 杆 AB AC所受的力 并说 明它们是拉力还是压力 解 受力分析如图 a 0 0 sin300 CAAB XFF 0 0 cos300 CA YFW 压 拉 2 3 CA W F 3 AB W F b 00 0 sin30sin300 CAAB XFF 00 0 cos30cos300 CAAB YFFW 拉 3 CAAB W FF 2 102 10 如图 2 10 均质杆AB重为W1 长为l 在B端用跨过定滑 AB F CA F W A A W AB F CA F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 轮的绳索吊起 绳索的末端挂有重为W2的重物 设A C两点在同一铅垂线上 且 AC AB 求杆平衡时角的值 解 过 A 点做 BC 的垂线 ADcos 2 ADl 12 0 sin0 2 A l MWW AD 2 1 sin 2 W W 2 112 11 题图 2 11 所示一管道支架 由杆AB与CD 组成 管道通过拉杆悬挂在水平杆AB的B端 每个支架负担的管道重为 2kN 不计杆重 求 杆CD所受的力和支座A处的约束力 解 受力分析如图 0 0 sin450 AxD XFF 0 0 cos450 AyD YFFW 0 0 0 8sin451 20 AD MFW 3 1 3 2 AxAyD FKN FKN FKN 其中 负号代表假设的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 2 122 12 简易起重机用钢丝绳吊起重量W 2 kN 的重物 如题图 2 12 所示 不计杆件自重 摩 擦及滑轮大小 A B C三处简化为铰链连接 试求杆AB和AC所受的力 解 00 0 sin45sin300 ABACAB XFFFW 00 0 sin45cos300 AC YFWW 2 732 1 319 ABAC FKN FKN 其中 负号代表假设的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 2 132 13 四根绳索AC CB CE ED连接如题图 2 13 所示 其中 B D两端固定在支架上 A端系在重物上 人在 E点向下施力F F 若F 400N 求40 所能吊起的重量W 解 分别取 E C 点为研究对象 F476 7 tan EC F N 568 11 tan CE F WN 2 142 14 饺接四连杆机构CABD的CD边固定 如题图 2 14 所示 在饺链A上作用一力F FA 在饺链B上作用一力 F FA 杆重不计 当中杆在图示平衡位置时 求力F FA与F FB 的关系 解 饺链A受力如图 b 0X 0 cos450 ABA FF 饺链B受力如图 c 0X 0 cos300 BAB FF 由此两式解得 0 6124 A B F F EFD EFC CFB CFE W W FB FA A WW AB F AC F A Ax F Ay F 1 W 2 W D A Ay F Ax F FD W 精品文档 8欢迎下载 2 152 15 如题 2 15 图所示是一增力机构的示意图 A B C均为铰链联接 在铰接点B上作 用外力 3000 通过杆AB BC使滑块C 向右压紧工件 已知压紧时 如不计各8 杆件的自重及接触处的摩擦 求杆AB BC所受的力和工 件所受的压力 解 ABBC FF sin0 BC FF 10 8 ABBC FFKN 工件所受的压力为 sin10 69 BC FKN 2 162 16 正方形匀质平板的重量为 18kN 其重心在G点 平板由三根绳子悬挂于A B C三 点并保持水平 试求各绳所受的拉力 解 BDGADGCDG 3652 sin cos sin cos 3355 00 0 sin45 sinsin45 sin0 ADBD XFF 00 0 sin45 sinsin45 sinsin0 BDADCD YFFF 0 coscoscos0 ADBDCD ZFFFM 7 61 ADBD FFKN 4 17 CD FKN 第三章第三章 力偶系力偶系 3 13 1 如图 3 1 A B C D均为滑轮 绕过B D两轮的绳子两端的拉力为 400N 绕过 A C两轮的绳子两端的拉力F F为 300N 30 求这两力偶的合力偶的大小和转向 滑 轮大小忽略不计 解 两力偶的矩分别为 1 400sin60240400cos60200123138MNmm 2 300sin30480300cos30200123962MNmm 合力偶矩为 逆时针转向 12 247 1MMMNm 3 23 2 已知粱AB上作用一力偶 力偶矩为M 粱长为L 粱重不计 求 在图 3 2 中a b 三种情况下 支座A和B的约束力 解 AB 梁受力如个图所示 由 对图 a b 有0 i M 0 RA F lM 得 RANB M FF l 对图 c 有 cos0 RA F lM F B BC F AB F G AD F DC F BD F NB F RA F RA F NB F 3 l NB F RA F 精品文档 9欢迎下载 得 cos RANB M FF l 3 33 3 齿轮箱的两个轴上作用的力偶如图所示 它们的力偶矩的大小分别为M1 500 N m M2 125N m 求两螺栓处的铅垂约束力 图中长度单位为 cm 解 12 00MFdMM 合 750FN 力的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 3 43 4 汽锤在锻打工件时 由于工件偏置使锤头受力 偏心而发生偏斜 它将在导轨DA和BE上产生很大 的压力 从而加速导轨的磨损并影响锻件的精度 已知锻打力F 1000kN 偏心距e 20mm 试求锻锤 给两侧导轨的压力 解 锤头受力如图 这是个力偶系的平衡问题 由 1 0 0 iN MF eF h 解得 KN 12 20 NN FF h 3 53 5 四连杆机构在图示位置平衡 已知OA 60 m BC 40 cm 作用在BC上力偶的力偶矩大小 M1 1 N m 试求作用在OA上力偶的力偶矩大小M1和 AB所受的力F FAB 各杆重量不计 解 CA 和 OB 分别受力如图 由0 i M 2 sin300 BA FCBM 1 0 AB MFOA 解得 拉 5 AB FN 1 3MN m 3 63 6 齿轮箱三根轴上分别作用有力偶 它们的转向如图所示 各力偶矩的大小为 36kN m 6 kN m 6kN m 试求合力偶矩 1 M 2 M 3 M 解 23 sin40cos400 74 x MMMN m 13sin40 32 14 y MMMN m 2cos40 4 6 z MMN m 222 32 48 xyz MMMMN m 3 73 7 和圆盘与水平轴AB固连 盘垂直z轴 盘垂直x轴 盘面上分别作用力 1 O 2 O 1 O 2 O F F N1 F N2 F 精品文档 10欢迎下载 偶 如图所示 如两盘半径为r 20 cm N N AB 80 cm 不计 11F F 22 FF 3 1 F5 2 F 构件自重 试计算轴承A和B处的约束力 解 取整体为研究对象 由于构件自重不计 主动力 为两力偶 由力偶只能由力偶来平衡的性质 轴承 A B 处的约束力也应该形成力偶 设 A B 处的约束力 为 方向如图 由力偶系的平衡方程 AxAzBxBz FFFF 有 2 0 4008000 xAz MmmFmmF 1 0 4008000 yAx MmmFmmF 解得1 5 2 5 AxBxBzAz FFN FFN 第四章第四章 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任意力系 4 14 1 重W 半径为r的均匀圆球 用长为L的软绳AB及半径为R的固定光滑圆柱面支持如 图 A与圆柱面的距离为d 求绳子的拉力及固定面对圆球的作用力 T F N F 解 软绳 AB 的延长线必过球的中心 力在两个圆 N F 球圆心线连线上和的关系如图所示 AB 于 y 轴 N F T F 夹角为 对小球的球心 O 进行受力分析 0 sincos TN XFF 0 cossin TN YFFW sin Rr Rd cos Lr Rd 22T RdLr FW RrLr 22N RdRr FW RrLr 4 24 2 吊桥AB长L 重 重心在中心 A端由铰链支于地面 B端由 1 W 绳拉住 绳绕过小滑轮C挂重物 重量已知 重力作用线沿铅垂线 2 W AC AC AB 问吊桥与铅垂线的交角 为多大方能平衡 并求此时铰链 A对吊桥的约束力 A F 解 对 AB 杆件进行受力分析 12 0 sincos0 22 A L MWW L Bz F Az F Ax F Bx F FT y x O FN A y F A x F 精品文档 11欢迎下载 解得 2 1 2arcsin W W 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 由 2 0 cos0 2 Ax XFW 2cos 2 Ax FW 21 0 sin0 2 Ay YFWW 22 12 1 Ay WW F W 4 34 3 试求图示各梁支座的约束力 设力的单位为 kN 力偶矩的单位为 kN m 长度单位为 m 分布载荷集度为 kN m 提示 计算非均布载荷的投影和与力矩和时需应用积分 解 Ay F Ax F By F Ax F Ay F By F FB Ax F Ay F Ay F Ax F A M a 受力如图所示 0 0 8cos300 Ax XF 0 0 1 1 0 8 0 150 20 ABy MF 0 1 0 8sin300 AyBy YFF 0 4 3 1 1 0 3 AxByAy FKN FKN FKN b 受力如图所示 0 0 40 Ax XF 0 0 8 20 5 1 60 4 0 720 ABy MF 0 20 50 AyBy YFF 0 4 0 26 0 24 AxByAy FKN FKN FKN c 受力如图所示 0 sin300 AxB XFF 0 383cos300 AB MF 0 cos3040 AyB YFF 2 12 4 23 0 3 AxByAy FKN FKN FKN d 受力如图所示 1 3 3 q xx 0 0 Ax XF 精品文档 12欢迎下载 33 00 1 0 31 5 3 Ay YFq x dxx dxKN 3 0 0 0 AA MMxq x dx 3 0 1 31 5 3 A Mxx dxKNm 4 44 4 露天厂房立柱的底部是杯形基础 立柱底部用混凝土砂浆与杯形基础固连在一起 已 知吊车梁传来的铅垂载荷为F 60 kN 风压集度q 2kN m 又立柱自重G 40kN 长度 a 0 5m h 10m 试求立柱底部的约束力 解 立柱底部 A 处的受力如图所示 取截面 A 以上的立柱为研究对 象 0 0 Ax XFqh 20 Ax FqhKN 0 0 Ay YFGF 100 Ay FGFKN 0 0 0 h AA MMqxdxFa 2 1 130 2 A MqhFaKN m 4 5 4 5 图示三铰拱在左半部分受到均布力q作用 A B C三点都是铰链 已知每个半拱重 kN m m q 10kN m 求支座A B的约束力 300 W16 a4 e 解 设 A B 处的受力如图所示 整体分析 由 2 1 0 220 2 ABy MaFqaWaWae 415 By FKN 0 20 AyBy YFFWqa 1785 Ay FKN 取 BC 部分为研究对象 0 0 CByBx MaFF aW ae 191 Bx FKN 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0 191 Ax XFKN 4 64 6 图示汽车台秤简图 BCF为整体台面 杠杆AB可绕轴O转动 B C D均为铰链 杠 杆处于水平位置 求平衡时砝码重与汽车重的关系 1 W 2 W 4 74 7 图示构架中 物体重W 1200N 由细绳跨过滑轮E而水平系于墙上 尺寸如图 求支 承A和B处的约束力及杆BC的内力 BC F 解 1 取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 画出受力如图所示 显然 FW 列平衡方程 A 0 MF B 4 m 1 5 m 2 m 0 y FFrWr Ay F Bx F q A B C a aa WW ee By F Ax F Ay F 精品文档 13欢迎下载 kN B 10 5 y F 0 x F A 0 x FF A 12 kN x FFW 0 y F AB 0 yy FWF AB 1 5 kN yy FWF By F W F Ax F Ay F Dy F Dx F BC F Ax F By F Ay F Bc F BC F 2 为了求得BC杆受力 以ADB杆为研究对象 画出受力图所示 列平衡方程 D 0 MF BC AB 22 1 5 2 m2 m2 m0 21 5 yy F FF 解得 kN 解得负值 说明二力杆BC杆受压 BC 15F 4 84 8 活动梯子置于光滑水平面 上 并在铅垂面内 梯子两部 分AC和AB各重为Q 置心在 中点 彼次用铰链A和绳子DE 连接 一人重为P立于F处 试求绳子DE的拉力和B C两 点的约束力 解 先研究整体如 a 图所示 0 cos2 cos0 CNB MFaFL 再研究 AB 部分 受力如 b 图所示0 cos0 ATNB MF hF L 解得 cos 22 NBT FaFa FF Lh 4 94 9 刚架ACB和刚架CD凹通过铰链C连接 并与地面通过铰 链 A B D连接 如图所示 载荷如图 试求刚架的支座约束力 尺 精品文档 14欢迎下载 寸单位为 m 力的单位为 kN 载荷集度单位为 kN m 解 a 显然 D 处受力为 0 对 ACB 进行受力分析 受力如图所示 0 1000 Ax XF 100 Ax FKN 0 40 AyBy YFFq 80 Ay FKN 0 6600 120 ABy MFq 120 By FKN b 0 50 Ax XFFKN 取 CD 为研究对象 2 1 0 310 30 2 CDy MF 15 Dy FKN 取整体为研究对象 0 6937 5 10 30 AByDy MFFF 10 By FKN 0 30 AyByDy YFFFq 25 Ay FKN 4 104 10 由AC和CD构成的组合梁通过铰 链C连接 其支座和载荷如图所示 已 知kN m 力偶矩kN m 10 q40 M 不计梁重 求支座A B D和铰链C处 所受的约束力 解 先研究 CD 梁 如右图所示 0 0 Cx XF 0 20 NDCy YFFq 0 4230 DCy MFqM 解得 15 0 5 NDCxCy FKN FFKN 再研究 ABC 梁 如图 b 0 0 AxCx XFF 0 20 AyNBCy YFFqF 0 221 20 BAyCy MFqF 解得40 0 15 NBAxAy FKN FFKN 4 114 11 承重框架如图 4 11 所示 A D E均为铰链 各杆 件和滑轮的重量不计 试求A D E点的约束力 解 去整体为研究对象 受力如图所示 0 2002500 AEx MFF 250 Ex FKN 0 250 AxEx XFFKN q M Cx F Cy F ND F Ex F Ey F Ax F Ay F 精品文档 15欢迎下载 取 ED 为研究对象 受力如图所示 0 0 DxEx XFFF 0 0 EyDy YFF 0 200300150 DExEy MFFF 200200 450 33 EyDxDy FN FN FN 再去整体为研究对象 0 0 EyAy YFF 200 3 Ay FN 4 124 12 三角形平板A点铰链支座 销钉C固结在杆DE上 并与滑道光滑接触 已知 各杆件重量略去不计 试求铰链支座A和D的约束反力 100 NF 解 取 ABC 为 研究对象 3 0 0 5 AxC XFFF 4 0 0 5 AyC YFF 0 200140 AC MFF 58 56 AxAy FN FN 取整体为研究对象 0 0 AyDy YFF 0 20080200160 EAxDxAy MFFFF 62 8 56 DxDy FN FN 4 134 13 两物块A和B重叠地放在粗糙水平面上 物块A的顶上作用一斜力F F 已知A重 100N B重 200N A与B之间及物块B与粗糙水平面间的摩擦因数均为f 0 2 问当 F F 60N 是物块A相对物块B滑动呢 还是物块A B一起相对地面滑动 解 A 与 B 一起作为研究对象 则与地面摩擦力为60FN 地 A 与 B 之间的摩擦力为20 AB FN F 力在水平与竖直方向分解 sin3030 Ax FFN cos3030 3 Ay FFN 由于 所以是 A 与 B 相对滑动 ABAx FFF 地 4 144 14 物块 分别重kN kN 以及 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均为1 A W50 B W fs 0 2 通过滑轮C用一绳连接 滑轮处摩擦不计 今在物块 上作用一水平力 F F 求能拉动物块 时该力的最小值 解 A 与 B 之间的摩擦力为 0 1 ABsB Ff WKN A 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 0 3 sAB FfWWKN 地 0 4 AB FFFKN 地 F Ex F Ey F Dx F Dy F 80 120 140 160 FE Dy F Dx F Ax F Ay F FC Ay F Ax F 精品文档 16欢迎下载 4 154 15 重量为的轮子放在水平面上 并与垂直墙壁接触 已知接触面的摩擦因数为 W s f 求使轮子开始转动所需的力偶矩 M 解 s Mf Wr 4 164 16 均质梯长为 重为N 今有一人重N 试问此人若要爬到梯顶 而梯l 2 200W 1 600W 子不致滑倒 B处的静摩擦因数至少应为多大 已知 sB f 3 4 arctan 3 1 sA f 4 174 17 砖夹的宽度 250mm 杆件AGB和GCED在点G铰接 砖重为W W 提砖的合力F F作用在砖 夹的对称中心线上 尺寸如图所示 如砖夹与砖之间的静摩擦因数fs 0 5 问d应为多大 才能将砖夹起 d是点G到砖块上所受正压力作用线的距离 解 W 设提起砖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则由右图可知WF 接着取砖为研究对象 图 b 由 0 o M 可得再由 SASD FF 0 0 SASD YWFF 0 0 NAND XFF 得 2 SASDNAND W FFFF 最后研究曲杆 AGB 如图 c 由 解出 0 95300 GSANA MFFdF 220 SA NA F d F 砖不下滑满足条件 由此两式可得 SASNA Ff F 110dmm 4 184 18 一直角尖劈 两侧面与物体间的摩擦角均为 不计尖劈自重 欲使尖劈打入物体 f 后不致滑出 顶角 应为多大 4 194 19 桁架的载荷和尺寸如图所示 求杆BH CD和GD的受力 解 FE Bx F By F By F Bx F IH F BH F BC F 桁架中零力杆有 BI HC GD 所以 GD 受力为零 CDBC FF 精品文档 17欢迎下载 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0 0 Bx XF 0 100 EBy YFF 0 200 15600 BE MF 80220 33 EBy FKN FKN 如图所示截取左部分 2 0 0 2 HIBHBC XFFF 2 0 0 2 BHBy YFF 0 2005 BHI MF 20100 2 40 33 BCHIBH FKN FKN FKN 20100 2 0 33 CDGDBH FKN FFKN 4 204 20 判断图示平面桁架的零力杆 杆件内力为零 解 a 1 2 b 1 2 5 11 13 c 2 3 6 7 11 4 214 21 利用截面法求出图中杆 1 4 8 的内力 解 以 G 点为研究对象 1 0 0 5 HGGE XFF 2 0 0 5 GE YFF 10 1 2 HG FFF 以右部分为研究对象 受力如图所示 1810 2 0 0 2 XFFF 48 2 0 0 2 YFFF 148 2 0 20 2 H MFFFF 148 12 22 FF FF FF 4 224 22 利用截面法求出杆 4 5 6 的内力 解 FB Ay F Ax F m FB F4 F5 F6 GE F GH F F1 F4 F8 10 F G 精品文档 18欢迎下载 整体分析 0 0 Ax XF 0 30 AyB YFF 0 4080 120 160 AB MF 以 m 线截取整体之右部分为研究对象 受力如图所示 设 5 杆与15 15 BAy FKN FKN GH 杆夹角为 43 sin cos 55 456 4 0 0 5 XFFF 5 3 0 30 5 B YFF 6 0 340 GB MFF 456 40 25 20FKN FKN FKN 第五章第五章 空间任意力系空间任意力系 5 15 1 托架A套在转轴z上 在点C作用一力F 2000 N 图中点C在Oxy平面内 尺寸如 图所示 试求力F F对x y z轴之矩 解 cos45 sin601 22 x FFKN cos45 cos600 7 y FFKN sin451 4 z FFKN 6084 85 xz MFmmKN mm 5070 71 yz MFmmKN mm 6050108 84 zxy MFmmFmmKN mm 5 25 2 正方体的边长为a 在其顶角A和B处分别作用着力F F1和F F2 如图所示 求此两力在 轴x y z上的投影和对轴x y z的矩 解 21 sincossin x FFF 1cos cos y FF 12 sincos z FFF 12 sincos xz MF aaFaF 1siny MaF 121 coscossincossin zyx MF aF aaFaFaF 5 35 3 如图所示正方体的表面ABFE内作用一力偶 其矩M 50 kN m 转向如图 又沿 GA BH作用两力F F F F F F F F 50kN a 1 m 试求该力系向C点的简化结果 2 解 两力F F F F 能形成力矩 1 M 1 50 2MFaKN m 11cos45x MM 1 0 y M 11sin45z MM 1cos45 50 x MMKN m 11sin45 50100 zz MMMMKN m 22 50 5 Czx MMMKN m 63 4 90 26 56 5 45 4 如图所示 置于水平面上的网格 每格边长a 1m 力系如图所示 选O点为简化中 精品文档 19欢迎下载 心 坐标如图所示 已知 F1 5 N F2 4 N F3 3 N M1 4 N m M2 2 N m 求力 系向O点简化所得的主矢和主矩M MO R F 解 123 6 R FFFFN 方向为 Z 轴正方向 2123 2248 x MMFFFN m 1123 312 y MMFFFN m 22 14 42 Oyx MMMN m 56 63 33 9 90 5 55 5 如图所示圆柱重W 10kN 用电机链条传动而匀速提升 链条两边都和水平方向成 300 角 已知鼓轮半径10cm 链轮半径20cm 链条主动边 紧边 的拉力T T1大小是从r 1 r 动边 松边 拉力T T2大小的两倍 若不计其余物体重量 求向心轴承A和B的约束力和链 的拉力大小 图中长度单位 cm 解 12 0 cos30cos300 AxBx XFFTT 21 0 sin30sin300 AzBz ZFFTTW 12 0 60cos3060cos301000 zBx MTTF 12 0 3060sin3060sin301000 xBz MWTTF 2 11 1 0 0 y MWrT rTr 20 78 13 AxAz FKN FKN 7 79 4 5 BxBz FKN FKN 12 10 5TKN TKN 5 65 6 如图所示均质矩形板ABCD重为W 200 N 用球铰链A和蝶形铰链B固定在墙上 并 用绳索 CE 维持在水平位置 试求绳索所受张力及支座A B处的约束力 解 取长方形板 ABCD 为研究对象 受力如图所示重力 W 作用于板的型心上 选坐标系 Axyz 设 AD 长为 2a AB 长为 2b 列出平衡方程并求解 精品文档 20欢迎下载 0 Bz F 100 Az FN 5 75 7 如图所示 水平轴上装有两个凸 轮 凸轮上分别作用已知力F F1 800N 和未知力F F 如轴平衡 求力F和轴承约束力的大小 解 1 0 0 AxBx XFFF 0 0 AzBz ZFFF 1 0 1401000 zBx MFF 1 0 20200 y MFF 0 401000 xBz MFF 320 480 AxAz FN FN 1120 320 BxBz F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