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原理知识总结_第1页
电路原理知识总结_第2页
电路原理知识总结_第3页
电路原理知识总结_第4页
电路原理知识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 1欢迎下载 电路原理总结 第一章一章 基本元件和定律基本元件和定律 1 1 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 分析时 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 分析时 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 则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 则 i 0i 0 反之 反之 i 0i0u 0 反之反之 u 0u 0 2 2 功率平衡功率平衡 一个实际的电路中 电源发出的功率总是一个实际的电路中 电源发出的功率总是 等于负载消耗的功率 等于负载消耗的功率 3 3 全电路欧姆定律 全电路欧姆定律 U E RIU E RI 4 4 负载大小的意义 负载大小的意义 电路的电流越大 负载越大 电路的电流越大 负载越大 电路的电阻越大 负载越小 电路的电阻越大 负载越小 5 5 电路的断路与短路电路的断路与短路 电路的断路处 电路的断路处 I I 0 0 U U 0 0 电路的短路处 电路的短路处 U U 0 0 I I 0 0 二 二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1 1 几个概念 几个概念 支路 是电路的一个分支 支路 是电路的一个分支 结点 三条 或三条以上 支路的联接点结点 三条 或三条以上 支路的联接点 称为结点 称为结点 回路 由支路构成的闭合路径称为回路 回路 由支路构成的闭合路径称为回路 网孔 电路中无其他支路穿过的回路称为网孔 电路中无其他支路穿过的回路称为 网孔 网孔 2 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 1 定义 任一时刻 流入一个结点的定义 任一时刻 流入一个结点的 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或者说 流入的电流等于流出的电流 或者说 流入的电流等于流出的电流 2 2 表达式 表达式 i i 进总和进总和 0 0 或 或 i i 进进 i i 出出 3 3 可以推广到一个闭合面 可以推广到一个闭合面 3 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 1 定义 经过任何一个闭合的路径 定义 经过任何一个闭合的路径 电压的升等于电压的降 电压的升等于电压的降 或者说 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 电压的代或者说 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 电压的代 数和为零 数和为零 或者说 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 电阻上的或者说 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 电阻上的 电压降之和等于电源的电动势之和 电压降之和等于电源的电动势之和 2 2 表达式 表达式 1 1 或 或 2 2 或 或 3 3 3 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以推广到一个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以推广到一个 非闭合回路非闭合回路 三 三 电位的概念电位的概念 1 1 定义 某点的电位等于该点到电路定义 某点的电位等于该点到电路 参考点的电压 参考点的电压 2 2 规定参考点的电位为零 称为接地 规定参考点的电位为零 称为接地 3 3 电压用符号电压用符号 U U 表示表示 电位用符号电位用符号 V V 表表 示示 4 4 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电位的差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电位的差 5 5 注意电源的简化画法 注意电源的简化画法 四 四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 1 1 理想电压源理想电压源 1 1 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 不论输出电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 不论输出电 流的大小 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不变 流的大小 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不变 理想电压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 理想电压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 2 2 理想电压源不允许短路 理想电压源不允许短路 2 2 理想电流源理想电流源 1 1 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 不论输出电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 不论输出电 压的大小 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不变 压的大小 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不变 理想电流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 理想电流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 2 2 理想电流源不允许开路 理想电流源不允许开路 3 3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 1 1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串联时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串联时 电路中的电流等于电流源的电流 电流源电路中的电流等于电流源的电流 电流源 起作用 起作用 2 2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并联时 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并联时 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电压源的电压 电压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电压源的电压 电压 源起作用 源起作用 4 4 理想电源与电阻的串并联理想电源与电阻的串并联 1 1 理想电压源与电阻并联 可将电阻理想电压源与电阻并联 可将电阻 去掉 断开 不影响对其它电路的分析 去掉 断开 不影响对其它电路的分析 2 2 理想电流源与电阻串联 可将电阻理想电流源与电阻串联 可将电阻 去掉 短路 不影响对其它电路的分析 去掉 短路 不影响对其它电路的分析 5 5 实际的电压源可由一个理想电压源和实际的电压源可由一个理想电压源和 一个内电阻的串联来表示 一个内电阻的串联来表示 实际的电流源可由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实际的电流源可由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 精品文档 2欢迎下载 内电阻的并联来表示 内电阻的并联来表示 五 五 支路电流法支路电流法 1 1 意义 用支路电流作为未知量 列方意义 用支路电流作为未知量 列方 程求解的方法 程求解的方法 2 2 列方程的方法 列方程的方法 1 1 电路中有电路中有 b b 条支路 共需列出条支路 共需列出 b b 个个 方程 方程 2 2 若电路中有若电路中有 n n 个结点 首先用基尔个结点 首先用基尔 霍夫电流定律列出霍夫电流定律列出 n 1n 1 个电流方程 个电流方程 3 3 然后选然后选 b b n 1n 1 个独立的回路 用 个独立的回路 用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回路的电压方程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回路的电压方程 3 3 注意问题 注意问题 若电路中某条支路包含电流源 则该支路若电路中某条支路包含电流源 则该支路 的电流为已知 可少列一个方程 少列一的电流为已知 可少列一个方程 少列一 个回路的电压方程 个回路的电压方程 六 六 叠加原理叠加原理 1 1 意义 在线性电路中 各处的电压和意义 在线性电路中 各处的电压和 电流是由多个电源单独作用相叠加的结果 电流是由多个电源单独作用相叠加的结果 2 2 求解方法 考虑某一电源单独作用时 求解方法 考虑某一电源单独作用时 应将其它电源去掉 把其它电压源短路 应将其它电源去掉 把其它电压源短路 电流源断开 电流源断开 3 3 注意问题 最后叠加时 应考虑各电注意问题 最后叠加时 应考虑各电 源单独作用产生的电流与总电流的方向问源单独作用产生的电流与总电流的方向问 题 题 叠加原理只适合于线性电路 不适合于非叠加原理只适合于线性电路 不适合于非 线性电路 只适合于电压与电流的计算 线性电路 只适合于电压与电流的计算 不适合于功率的计算 不适合于功率的计算 七 七 戴维宁定理戴维宁定理 1 1 意义 把一个复杂的含源二端网络 意义 把一个复杂的含源二端网络 用一个电阻和电压源来等效 用一个电阻和电压源来等效 2 2 等效电源电压的求法 等效电源电压的求法 把负载电阻断开 求出电路的开路电压把负载电阻断开 求出电路的开路电压 UOCUOC 等效电源电压 等效电源电压 UeSUeS 等于二端网络的开等于二端网络的开 路电压路电压 UOCUOC 3 3 等效电源内电阻的求法 等效电源内电阻的求法 1 1 把负载电阻断开 把二端网络内的把负载电阻断开 把二端网络内的 电源去掉 电压源短路 电流源断路 电源去掉 电压源短路 电流源断路 从负载两端看进去的电阻 即等效电源的从负载两端看进去的电阻 即等效电源的 内电阻内电阻 R0R0 2 2 把负载电阻断开 求出电路的开路把负载电阻断开 求出电路的开路 电压电压 UOCUOC 然后 把负载电阻短路 求出电 然后 把负载电阻短路 求出电 路的短路电流路的短路电流 ISCISC 则等效电源的内电阻等 则等效电源的内电阻等 于于 UOC ISCUOC ISC 八 八 诺顿定理诺顿定理 1 1 意义 意义 把一个复杂的含源二端网络 用一个电阻把一个复杂的含源二端网络 用一个电阻 和电流源的并联电路来等效 和电流源的并联电路来等效 2 2 等效电流源电流等效电流源电流 IeSIeS 的求法 的求法 把负载电阻短路 求出电路的短路电流把负载电阻短路 求出电路的短路电流 ISCISC 则等效电流源的电流 则等效电流源的电流 IeSIeS 等于电路的等于电路的 短路电流短路电流 ISCISC 3 3 等效电源内电阻的求法 等效电源内电阻的求法 同戴维宁定理中内电阻的求法 同戴维宁定理中内电阻的求法 本章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 基本定律和本章介绍了电路的基本概念 基本定律和 基本的分析计算方法 必须很好地理解掌基本的分析计算方法 必须很好地理解掌 握 其中 戴维宁定理是必考内容 即使握 其中 戴维宁定理是必考内容 即使 在本章的题目中没有出现戴维宁定理的内在本章的题目中没有出现戴维宁定理的内 容 在第容 在第 2 2 章章 的题目的题目 中也会用到 中也会用到 第第 2 2 章章 电路的瞬态分析电路的瞬态分析 一 一 换路定则 换路定则 1 1 换路原则是换路原则是 换路时 电容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换路时 电容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Uc o Uc o Uc o Uc o 电感上的电流保持不变 电感上的电流保持不变 Ic o Ic o Ic o Ic o 原因是 电容的储能与电容两端的电压有原因是 电容的储能与电容两端的电压有 关 电感的储能与通过的电流有关 关 电感的储能与通过的电流有关 2 2 换路时 对电感和电容的处理换路时 对电感和电容的处理 1 1 换路前 电容无储能时 换路前 电容无储能时 Uc o Uc o 0 0 换路后 换路后 Uc o 0Uc o 0 电容两端电压等 电容两端电压等 于零 可以把电容看作短路 于零 可以把电容看作短路 2 2 换路前 电容有储能时 换路前 电容有储能时 Uc o Uc o U U 换路后 换路后 Uc o UUc o U 电容两端电压不 电容两端电压不 变 可以把电容看作是一个电压源 变 可以把电容看作是一个电压源 3 3 换路前 电感无储能时 换路前 电感无储能时 IL o IL o 0 0 换路后 换路后 IL o 0IL o 0 电感上通过的电 电感上通过的电 流为零 可以把电感看作开路 流为零 可以把电感看作开路 4 4 换路前 电感有储能时 换路前 电感有储能时 IL o IL o I I 换路后 换路后 IL o IIL o I 电感上的电流保 电感上的电流保 持不变 可以把电感看作是一个电流源 持不变 可以把电感看作是一个电流源 3 3 根据以上原则 可以计算出换路后 根据以上原则 可以计算出换路后 电路中各处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 电路中各处电压和电流的初始值 精品文档 3欢迎下载 二 二 RCRC 电路的零输入响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三 三 RCRC 电路的零状态响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2 2 电压电流的充电过程电压电流的充电过程 四 四 RCRC 电路全响应电路全响应 2 2 电路的全响应 稳态响应 暂态响应电路的全响应 稳态响应 暂态响应 稳态响应稳态响应 暂态响应暂态响应 3 3 电路的全响应 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电路的全响应 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 响应响应 零输入响应零输入响应 零状态响应零状态响应 五 五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1 1 用公式表示为 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 其中 为待求的响应 为待求的响应 待求响应的初始待求响应的初始 值 值 为待求响应的稳态值 为待求响应的稳态值 2 2 三要素法适合于分析电路的零输入响三要素法适合于分析电路的零输入响 应 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必须掌握 应 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 必须掌握 3 3 电感电路的过渡过程分析 同电容电电感电路的过渡过程分析 同电容电 路的分析 路的分析 电感电路的时间常数是电感电路的时间常数是 六 六 本章复习要点本章复习要点 1 1 计算电路的初始值计算电路的初始值 先求出换路前的原始状态 利用换路定则 先求出换路前的原始状态 利用换路定则 求出换路后电路的初始值求出换路后电路的初始值 2 2 计算电路的稳定值计算电路的稳定值 计算电路稳压值时 把电感看作短路 把计算电路稳压值时 把电感看作短路 把 电容看作断路 电容看作断路 3 3 计算电路的时间常数计算电路的时间常数 当电路很复杂时 要把电感和电容以外的当电路很复杂时 要把电感和电容以外的 部分用戴维宁定理来等效 求出等效电路部分用戴维宁定理来等效 求出等效电路 的电阻后 才能计算电路的时间常数的电阻后 才能计算电路的时间常数 4 4 用三要素法写出待求响应的表达式用三要素法写出待求响应的表达式 不管给出什么样的电路 都可以用三要素不管给出什么样的电路 都可以用三要素 法写出待求响应的表达式 法写出待求响应的表达式 第第 3 3 章章 交流电路复习指导交流电路复习指导 一 一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1 1 正弦量的三要素正弦量的三要素 1 1 表示大小的量 有效值 最大值表示大小的量 有效值 最大值 2 2 表示变化快慢的量 周期表示变化快慢的量 周期 T T 频率 频率 f f 角频率 角频率 3 3 表示初始状态的量 相位 初相位 表示初始状态的量 相位 初相位 相位差 相位差 2 2 正弦量的表达式 正弦量的表达式 3 3 了解有效值的定义 了解有效值的定义 4 4 了解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 了解有效值与最大值的关系 5 5 了解周期 频率 角频率之间的关系 了解周期 频率 角频率之间的关系 二 二 复数的基本知识 复数的基本知识 1 1 复数可用于表示有向线段 如图 复数可用于表示有向线段 如图 复数复数 A A 的模是的模是 r r 辐角是 辐角是 2 2 复数的三种表示方式 复数的三种表示方式 1 1 代数式 代数式 2 2 三角式 三角式 3 3 指数式 指数式 4 4 极坐标式 极坐标式 3 3 复数的加减法运算用代数式进行 复数的加减法运算用代数式进行 复数的乘除法运算用指数式或极坐标式进复数的乘除法运算用指数式或极坐标式进 行 行 4 4 复数的虚数单位复数的虚数单位 j j 的意义 的意义 任一向量乘以任一向量乘以 j j 后 向前 逆时针方向 后 向前 逆时针方向 旋转了旋转了 乘以 乘以 j j 后 向后 顺时针方向 后 向后 顺时针方向 旋转了旋转了 三 三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1 1 相量的意义 用复数的模表示正弦量相量的意义 用复数的模表示正弦量 的大小 用复数的辐角来表示正弦量初相的大小 用复数的辐角来表示正弦量初相 位 位 相量就是用于表示正弦量的复数 为与一相量就是用于表示正弦量的复数 为与一 般的复数相区别 相量的符号上加一个小般的复数相区别 相量的符号上加一个小 园点 园点 2 2 最大值相量 用复数的模表示正弦量最大值相量 用复数的模表示正弦量 的最大值 的最大值 3 3 有效值相量 用复数的模表示正弦量有效值相量 用复数的模表示正弦量 的有效值 的有效值 4 4 例题例题 1 1 把一个正弦量 把一个正弦量 用相量表示 用相量表示 解 最大值相量为 解 最大值相量为 有效值相量为 有效值相量为 5 5 注意问题 注意问题 正弦量有三个要素 而复数只有两个要素 正弦量有三个要素 而复数只有两个要素 所以相量中只表示出了正弦量的大小和初所以相量中只表示出了正弦量的大小和初 精品文档 4欢迎下载 相位 没有表示出交流电的周期或频率 相位 没有表示出交流电的周期或频率 相量不等于正弦量 相量不等于正弦量 6 6 用相量表示正弦量的意义 用相量表示正弦量的意义 用相量表示正弦后 正弦量的加减 乘除 用相量表示正弦后 正弦量的加减 乘除 积分和微分运算都可以变换为复数的代数积分和微分运算都可以变换为复数的代数 运算 运算 7 7 相量的加减法也可以用作图法实现 相量的加减法也可以用作图法实现 方法同复数运算的平行四边形法和三角形方法同复数运算的平行四边形法和三角形 法 法 四 四 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电阻元件的交流电路 1 1 电压与电流的瞬时值之间的关系 电压与电流的瞬时值之间的关系 u Riu Ri 式中 式中 u u 与与 i i 取关联的参考方向取关联的参考方向 设 设 式 式 1 1 则 则 式 式 2 2 从上式中看到 从上式中看到 u u 与与 i i 同相位 同相位 2 2 最大值形式的欧姆定律最大值形式的欧姆定律 电压与电流最电压与电流最 大值之间的关系大值之间的关系 从式从式 2 2 看到 看到 3 3 有效值形式的欧姆定律有效值形式的欧姆定律 电压与电流有电压与电流有 效值之间的关系效值之间的关系 从式从式 2 2 看到 看到 4 4 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 电压相量与电流电压相量与电流 相量之间的关系相量之间的关系 由式由式 1 1 和式和式 2 2 得 得 相位相位 与相位与相位 同相位 同相位 5 5 瞬时功率 瞬时功率 6 6 平均功率 平均功率 五 五 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电感元件的交流电路 1 1 电压与电流的瞬时值之间的关系 电压与电流的瞬时值之间的关系 式中 式中 u u 与与 i i 取关联的参考方向取关联的参考方向 设 设 式 式 1 1 则 则 式 式 2 2 从上式中看到 从上式中看到 u u 与与 i i 相位不同 相位不同 u u 超前超前 i i 2 2 最大值形式的欧姆定律最大值形式的欧姆定律 电压与电流最电压与电流最 大值之间的关系大值之间的关系 从式从式 2 2 看到 看到 3 3 有效值形式的欧姆定律有效值形式的欧姆定律 电压与电流有电压与电流有 效值之间的关系效值之间的关系 从式从式 2 2 看到 看到 4 4 电感的感抗 电感的感抗 单位是 欧姆单位是 欧姆 5 5 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 电压相量与电流电压相量与电流 相量之间的关系相量之间的关系 由式由式 1 1 和式和式 2 2 得 得 相位相位 比相位比相位 的相位超前的相位超前 6 6 瞬时功率 瞬时功率 7 7 平均功率 平均功率 8 8 无功功率 用于表示电源与电感进行无功功率 用于表示电源与电感进行 能量交换的大小能量交换的大小 Q UI XLQ UI XL 单位是乏 单位是乏 VarVar 六 六 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电容元件的交流电路 1 1 电压与电流的瞬时值之间的关系 电压与电流的瞬时值之间的关系 式中 式中 u u 与与 i i 取关联的参考方向取关联的参考方向 设 设 式 式 1 1 则 则 式 式 2 2 从上式中看到 从上式中看到 u u 与与 i i 不同相位 不同相位 u u 落后落后 i i 2 2 最大值形式的欧姆定律最大值形式的欧姆定律 电压与电流最电压与电流最 大值之间的关系大值之间的关系 从式从式 2 2 看到 看到 3 3 有效值形式的欧姆定律有效值形式的欧姆定律 电压与电流有电压与电流有 效值之间的关系效值之间的关系 从式从式 2 2 看到 看到 4 4 电容的容抗 电容的容抗 单位是 欧姆单位是 欧姆 5 5 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 电压相量与电流电压相量与电流 相量之间的关系相量之间的关系 由式由式 1 1 和式和式 2 2 得 得 相位相位 比相位比相位 的相位落后的相位落后 6 6 瞬时功率 瞬时功率 7 7 平均功率 平均功率 8 8 无功功率 用于表示电源与电容进行无功功率 用于表示电源与电容进行 能量交换的大小能量交换的大小 为了与电感的无功功率相区别 电容的无为了与电感的无功功率相区别 电容的无 功功率规定为负 功功率规定为负 Q UI XCQ UI XC 精品文档 5欢迎下载 单位是乏 单位是乏 VarVar 七 七 R R L L C C 元件上电路与电流之间的相量元件上电路与电流之间的相量 关系 有效值关系和相位关系如下表所示 关系 有效值关系和相位关系如下表所示 元件元件 名称名称 相量关系相量关系 有效值有效值 关系关系 相位关系相位关系 相量图相量图 电阻电阻 R R 电感电感 L L 电容电容 C C 表表 1 1 电阻 电感和电容元件在交流电路电阻 电感和电容元件在交流电路 中的主要结论中的主要结论 八 八 RLCRLC 串联的交流电路串联的交流电路 RLCRLC 串联电路的分析串联电路的分析 RLCRLC 串联电路如图所示 各个元件上的电压串联电路如图所示 各个元件上的电压 相加等于总电压 相加等于总电压 1 1 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相量形式的欧姆定律 上式是计算交流电路的重要公式上式是计算交流电路的重要公式 2 2 复数阻抗 复数阻抗 复阻抗复阻抗 Z Z 的单位是欧姆 的单位是欧姆 与表示正弦量的复数 例 相量与表示正弦量的复数 例 相量 不同 不同 Z Z 仅仅是一个复数 仅仅是一个复数 3 3 阻抗模的意义 阻抗模的意义 1 1 此式也称为有效值形式的此式也称为有效值形式的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 2 2 阻抗模与电路元件的参数之阻抗模与电路元件的参数之 间的关系间的关系 4 4 阻抗角的意义 阻抗角的意义 1 1 阻抗角是由电路的参数阻抗角是由电路的参数 所确定的 所确定的 2 2 阻抗角等于电阻抗角等于电 路中总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 路中总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 3 3 当 当 时 为感性负载 总电压时 为感性负载 总电压 超前电流超前电流 一个一个 角 角 当当 时 为容性负载 总电压时 为容性负载 总电压 滞后电滞后电 流流 一个一个 角 角 当当 时 为阻性负载 总电压时 为阻性负载 总电压 和电流和电流 同同 相位 这时电路发生谐振现象 相位 这时电路发生谐振现象 5 5 电压三角形 在电压三角形 在 RLCRLC 串联电路中 电串联电路中 电 压相量压相量 组成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 图中分组成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 图中分 别画出了别画出了 和和 三种情况下 电压相量与三种情况下 电压相量与 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6 6 阻抗三角形 阻抗三角形 了解了解 R R XLXL 与与 角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 角之间的关系及计算公式 九 阻抗的串并联九 阻抗的串并联 1 1 阻抗的串联阻抗的串联 电路如图 电路如图 1 1 各个阻抗上的电流相等 各个阻抗上的电流相等 2 2 总电压等于各个阻抗上和电压之和 总电压等于各个阻抗上和电压之和 3 3 总的阻抗等于各个阻抗之和 总的阻抗等于各个阻抗之和 4 4 分压公式 分压公式 多个阻抗串联时 具有与两个阻抗串联相多个阻抗串联时 具有与两个阻抗串联相 似的性质 似的性质 2 2 阻抗的并联阻抗的并联 电路如图 电路如图 1 1 各个阻抗上的电压相等 各个阻抗上的电压相等 2 2 总电流等于各个阻抗上的电流之和 总电流等于各个阻抗上的电流之和 3 3 总的阻抗的计算公式 总的阻抗的计算公式 或或 4 4 分流公式 分流公式 多个阻抗并联时 具有与两个阻抗并联相多个阻抗并联时 具有与两个阻抗并联相 似的性质 似的性质 3 3 复杂交流电路的计算复杂交流电路的计算 在少学时的电工学中一般不讲复杂交流电在少学时的电工学中一般不讲复杂交流电 路的计算 对于复杂的交流电路 仍然可路的计算 对于复杂的交流电路 仍然可 以用直流电路中学过的计算方法 如 支以用直流电路中学过的计算方法 如 支 路电流法 结点电压法 叠加原理 戴维路电流法 结点电压法 叠加原理 戴维 宁定理等 宁定理等 十 交流电路的功率十 交流电路的功率 1 1 瞬时功率 瞬时功率 p ui UmImp ui UmIm sin sin t t sinsin t UIcost UIcos UIcos 2UIcos 2 t t 2 2 平均功率 平均功率 P P UIcos UIcos 平均功率又称为有功功率 其中平均功率又称为有功功率 其中 coscos 称称 为功率因数 为功率因数 电路中的有功功率也就是电阻上所消耗的电路中的有功功率也就是电阻上所消耗的 功率 功率 3 3 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 Q ULIQ ULI UCI UCI I2 XLI2 XL XC XC UIsin UIsin 电路中的无功功率也就是电感与电电路中的无功功率也就是电感与电 精品文档 6欢迎下载 容和电源之间往返交换的功率 容和电源之间往返交换的功率 4 4 视在功率 视在功率 S UIS UI 视在功率的单位是伏安 视在功率的单位是伏安 VAVA 常 常 用于表示发电机和变压器等供电设备的容用于表示发电机和变压器等供电设备的容 量 量 5 5 功率三角形 功率三角形 P P Q Q S S 组成一个三角形 组成一个三角形 如图所示 其中如图所示 其中 为阻抗角 为阻抗角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十一 电路的功率因数十一 电路的功率因数 1 1 功率因数的意义功率因数的意义 从功率三角形中可以看出 功率因数从功率三角形中可以看出 功率因数 功 功 率因数就是电路的有功功率占总的视在功率因数就是电路的有功功率占总的视在功 率的比例 功率因数高 则意味着电路中率的比例 功率因数高 则意味着电路中 的有功功率比例大 无功功率的比例小 的有功功率比例大 无功功率的比例小 2 2 功率因数低的原因 功率因数低的原因 1 1 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的是电感性负载生产和生活中大量使用的是电感性负载 异步电动机 洗衣机 电风扇 日光灯都异步电动机 洗衣机 电风扇 日光灯都 为感性负载 为感性负载 2 2 电动机轻载或空载运行 大马拉小车 电动机轻载或空载运行 大马拉小车 异步电动机空载时异步电动机空载时 coscos 0 2 0 2 0 30 3 额定 额定 负载时负载时 coscos 0 7 0 7 0 90 9 3 3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 1 1 提高发电设备和变压器的利用率提高发电设备和变压器的利用率 发电机和变压器等供电设备都有一定的容发电机和变压器等供电设备都有一定的容 量 称为视在功率 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 量 称为视在功率 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 可减小无功功率输出 提高有功功率的输可减小无功功率输出 提高有功功率的输 出 增大设备的利用率 出 增大设备的利用率 2 2 降低线路的损耗降低线路的损耗 由公式由公式 当线路传送的功率一定 线路的 当线路传送的功率一定 线路的 传输电压一定时 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可传输电压一定时 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可 减小线路的电流 从而可以降低线路上的减小线路的电流 从而可以降低线路上的 功率损耗 降低线路上的电压降 提高供功率损耗 降低线路上的电压降 提高供 电质量 还可以使用较细的导线 节省建电质量 还可以使用较细的导线 节省建 设成本 设成本 4 4 并联电容的求法一 从电流相量图中并联电容的求法一 从电流相量图中 导出 导出 在电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可以补偿电感在电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可以补偿电感 消耗的无功功率 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 消耗的无功功率 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 电路如图 电路如图 计算公式如下 计算公式如下 5 5 并联电容的求法二 从功率三角形图并联电容的求法二 从功率三角形图 中导出 中导出 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 和和 S1S1 是电感性负载的阻抗角是电感性负载的阻抗角 和视在功率 和视在功率 和和 S S 是加电容后电路总的阻是加电容后电路总的阻 抗角和视在功率 抗角和视在功率 QLQL 和和 QCQC 分别是电感和分别是电感和 电容的无功功率 电容的无功功率 Q Q 是电路总的无功功率 是电路总的无功功率 计算公式如下 计算公式如下 十二 本章复习重点十二 本章复习重点 1 1 概念题 关于正弦量表达式 相量表概念题 关于正弦量表达式 相量表 达式式 感抗 容抗 阻抗等公式判断正达式式 感抗 容抗 阻抗等公式判断正 误的题目 如教材各节后面的思考题 可误的题目 如教材各节后面的思考题 可 能以填空题 判断题的形式出现 能以填空题 判断题的形式出现 2 2 用相量计算交流电路用相量计算交流电路 用相量计算交流电路 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用相量计算交流电路 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必须掌握 但由于复数的计算很费时间 必须掌握 但由于复数的计算很费时间 所以本章不会出很复杂的电路计算题 重所以本章不会出很复杂的电路计算题 重 点应掌握简单交流电路的计算 例如 点应掌握简单交流电路的计算 例如 RLCRLC 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 RLRL 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 RLRL 串联后再并联串联后再并联 电容等电路 电容等电路 3 3 有些电路不用相量也能计算 甚至比有些电路不用相量也能计算 甚至比 用相量法计算电路要简单 只用阻抗 相用相量法计算电路要简单 只用阻抗 相 位角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视在功率等位角 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视在功率等 相差公式计算电路 例如作业题相差公式计算电路 例如作业题 3 7 13 7 1 3 7 23 7 2 等 等 第第 4 4 章章 供电与用电复习指导供电与用电复习指导 一 一 概念题 概念题 1 1 星形联结法中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 星形联结法中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 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 三角形联结法中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 三角形联结法中 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 线电流与相电流线电压与相电压的关系 线电流与相电流 的关系 的关系 基本要求是 已知一个线电压或相电压的基本要求是 已知一个线电压或相电压的 表达式表达式 三角函数式或相量表达式三角函数式或相量表达式 能写 能写 出其它线电压和相电压的表达式 出其它线电压和相电压的表达式 2 2 三相负载故障情况 三相负载故障情况 短路 断路短路 断路 下 电下 电 路的分析与简单计算 路的分析与简单计算 3 3 已知负载的额定相电压 根据三相电源 已知负载的额定相电压 根据三相电源 的电压考虑采用何种联结方法的电压考虑采用何种联结方法 星形或三角星形或三角 形形 二 二 简单计算题 简单计算题 考察三相电路的基本知识 一般用于对称考察三相电路的基本知识 一般用于对称 三相电路的计算 三相电路的计算 精品文档 7欢迎下载 例例 1 1 有一电源和负载都是星形联结的对称 有一电源和负载都是星形联结的对称 三相电路三相电路 已知电源线电压为已知电源线电压为 380380 V V 负载负载 每相阻抗模每相阻抗模 为为 1010 试求负载的相电流试求负载的相电流 和线电流 和线电流 解 负载相电压解 负载相电压 UpUp 220220 V V 负载相电流负载相电流 IpIp 22A 22A 负载线电流负载线电流 ILIL 2222 A A 三 三 用相量进行计算的题目用相量进行计算的题目 一般用于计算不对称的三相电路 一般用于计算不对称的三相电路 例例 3 3 已知 已知 R1 22R1 22 R2 38R2 38 UL 380VUL 380V 求线电流的大小 求线电流的大小 解 用相量法求解 解 用相量法求解 设设 U U 相的相电压为相的相电压为 四 四 用功率相加的方法计算电路用功率相加的方法计算电路 求总的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求总的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 方法是 方法是 总的有功功率等于各个元件的有功功率之总的有功功率等于各个元件的有功功率之 和 等于各个支路的有功功率之和 也等和 等于各个支路的有功功率之和 也等 于各个部分电路的有功功率之和 于各个部分电路的有功功率之和 总的无功功率等于各个元件的无功功率之总的无功功率等于各个元件的无功功率之 和 等于各个支路的无功功率之和 也等和 等于各个支路的无功功率之和 也等 于各个部分电路的无功功率之和 于各个部分电路的无功功率之和 总的视在功率按式总的视在功率按式 计算 注意 一般情况计算 注意 一般情况 下 下 用此法计算电路 有时比用相量法计算电用此法计算电路 有时比用相量法计算电 路要简单一些 此方法也可用于单相交流路要简单一些 此方法也可用于单相交流 电路的计算 电路的计算 第第 6 6 章章 电动机复习指导电动机复习指导 一 一 本章主要的计算公式及分类本章主要的计算公式及分类 本章公式很多 可归纳总结如下 本章公式很多 可归纳总结如下 1 1 转速 转差率 极对数 频率之间的关 转速 转差率 极对数 频率之间的关 系系 2 2 输出功率 转矩之间的关系 输出功率 转矩之间的关系 3 3 输入功率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额定 输入功率 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 额定 功率因数之间的关系功率因数之间的关系 4 4 输入功率 输出功率 损耗和效率之间 输入功率 输出功率 损耗和效率之间 的关系的关系 5 5 Y Y 一一 起动时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的公起动时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的公 式式 6 6 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时起动电流和起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时起动电流和起 动转矩的公式动转矩的公式 7 7 其它公式其它公式 二 二 本章复习重点本章复习重点 一 一 概念题 概念题 1 1 关于转速 转差率 极对数 频率之间 关于转速 转差率 极对数 频率之间 的关系的题目 的关系的题目 例例 1 1 日本和美国的工业标准频率为 日本和美国的工业标准频率为 6060 HzHz 他们的三相电动机在 他们的三相电动机在 p p 1 1 和和 p p 2 2 时转速如何 答 分别为时转速如何 答 分别为 36003600 转转 分和分和 18001800 转转 分 分 例例 2 2 50HZ50HZ 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转速是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转速是 1 1 440440 r minr min 时 转差率是多少 转子电流时 转差率是多少 转子电流 的频率是多少 的频率是多少 答 答 S S 0 040 04 f2 Sf1 2HZ f2 Sf1 2HZ 2 2 关于电动机的联接方式 星形或三角形 关于电动机的联接方式 星形或三角形 及简单计算 及简单计算 例例 1 1 额定电压为 额定电压为 380380 V V 660660 V V 星 星 角角 联结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试问当电源电压联结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试问当电源电压 分别为分别为 380380 V V 和和 660660 V V 时各采用什么联时各采用什么联 结方式 它们的额定电流是否相同 额定结方式 它们的额定电流是否相同 额定 相电流是否相同 额定线电流是否相同 相电流是否相同 额定线电流是否相同 若不同 差多少 若不同 差多少 答 当电源电压为答 当电源电压为 380380 V V 时采用三角形联时采用三角形联 结方式 当电源电压为结方式 当电源电压为 660660 V V 时采用星形时采用星形 联结方式时它们的额定相电流相同 额定联结方式时它们的额定相电流相同 额定 线电流不同 线电流不同 例例 2 2 380380 V V 星形联结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星形联结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电源电压为何值时才能接成三角形 电源电压为何值时才能接成三角形 380380 V V 角形联结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电源电压为角形联结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电源电压为 何值时才能接成星形 何值时才能接成星形 答 答 220220 V V 和和 660660 V V 3 3 关于星形一三角形起动 自耦变压器关于星形一三角形起动 自耦变压器 降压起动的问题 降压起动的问题 例例 1 1 星形 星形 三角形减压起动是降低了定三角形减压起动是降低了定 子线电压还是降低了定子线电压 自偶减子线电压还是降低了定子线电压 自偶减 压起动呢 压起动呢 答 前者是降低了定子相电压 没有降低答 前者是降低了定子相电压 没有降低 线电压 后者是降低了定子线电压 使得线电压 后者是降低了定子线电压 使得 相电压也随之降低 相电压也随之降低 精品文档 8欢迎下载 4 4 其它其它 二 计算题 至少会作以下 二 计算题 至少会作以下 2 2 类题目 类题目 1 1 关于电动机的额定数据的计算 关于电动机的额定数据的计算 例例 1 1 一台 一台 4 4 个磁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定个磁极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定 子电压为子电压为 380V380V 频率为 频率为 5050 HzHz 三角形联 三角形联 结 在负载转矩结 在负载转矩 TLTL 133133 N mN m 时 定子时 定子 线电流为线电流为 47 547 5 A A 总损耗为 总损耗为 5 5 kWkW 转速为 转速为 1 1 440r min440r min 求 求 1 1 同步转速 同步转速 2 2 转差率 转差率 3 3 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 4 4 效率 效率 解 解 1 1 由题目知 由题目知 p p 2 2 所以 所以 2 2 3 3 4 4 2 2 关于能否采用直接起动 星形一三角形 关于能否采用直接起动 星形一三角形 起动 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的题目 起动 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的题目 例例 1 1 某三相异步电动机 某三相异步电动机 PNPN 3030 kWkW UNUN 380380 V V 三角形联结 三角形联结 ININ 6363 A A nNnN 740740 r minr min KSKS 1 81 8 KIKI 6 6 TLTL 0 90 9 TNTN 由 由 SNSN 200200 KVKV A A 的三相变压器供电 电的三相变压器供电 电 动机起动时 要求从变压器取用的电流不动机起动时 要求从变压器取用的电流不 得超过变压器的额定电流 试问 得超过变压器的额定电流 试问 1 1 能 能 否直接起动 否直接起动 2 2 能否星 三角起动 能否星 三角起动 3 3 能否选用 能否选用 KAKA 0 80 8 的自耦变压器起的自耦变压器起 动 动 答 答 1 1 变压器的额定电流为变压器的额定电流为 虽然虽然 但由于但由于 故不可以直接起动 故不可以直接起动 2 2 由于由于 故不可以采用星一三角起动 故不可以采用星一三角起动 3 3 从变压器取用的电流为 从变压器取用的电流为 由于由于 故可以选用 故可以选用 KAKA 0 80 8 的自耦的自耦 变压器起动 变压器起动 第第 7 7 章电气控制电路复习指导章电气控制电路复习指导 一 复习内容 一 复习内容 1 1 熟悉电气控制电路中常用控制电器的熟悉电气控制电路中常用控制电器的 结构 工作原理 包括刀开关 空气开关 结构 工作原理 包括刀开关 空气开关 行程开关 熔断器 按钮 交流接触器 行程开关 熔断器 按钮 交流接触器 中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等 中间继电器 时间继电器等 2 2 必须理解 掌握并能默写 画 出异必须理解 掌握并能默写 画 出异 步电动机起停控制电路和正反转控制电路 步电动机起停控制电路和正反转控制电路 这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也是能分析其它控这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也是能分析其它控 制电路的基础 制电路的基础 3 3 理解电气控制电路中的各种保护环节 理解电气控制电路中的各种保护环节 包括短路保护 过载保护 失压保护 零包括短路保护 过载保护 失压保护 零 压保护 互锁 联锁 保护等 压保护 互锁 联锁 保护等 4 4 理解电气控制电路中的其它控制功能 理解电气控制电路中的其它控制功能 例 点动控制 长动控制 自锁控制 顺例 点动控制 长动控制 自锁控制 顺 序控制 时间控制 行程控制等 序控制 时间控制 行程控制等 二 考试例题 二 考试例题 1 1 画出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的控制电路 画出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的控制电路 要求具有短路保护 过载保护 失压保护 要求具有短路保护 过载保护 失压保护 零压保护功能 零压保护功能 2 2 画出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的控制电路 画出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的控制电路 要求具有短路保护 过载保护 失压保护 要求具有短路保护 过载保护 失压保护 零压保护功能 并能进行点动控制和长动零压保护功能 并能进行点动控制和长动 控制 控制 3 3 画出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要画出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要 求具有短路保护 过载保护 失压保护 求具有短路保护 过载保护 失压保护 零压保护 联锁保护功能 零压保护 联锁保护功能 4 4 改错题 要求熟悉电气控制电路的功改错题 要求熟悉电气控制电路的功 能和各种控制电器的符号 能和各种控制电器的符号 5 5 能分析和设计简单的顺序控制电路 能分析和设计简单的顺序控制电路 如两台电动机按一定的顺序起动或停止的如两台电动机按一定的顺序起动或停止的 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 6 6 能分析和设计简单的行程控制电路 能分析和设计简单的行程控制电路 如实现自动往返的控制电路 如实现自动往返的控制电路 由于本章学时很少 只有由于本章学时很少 只有 4 4 学时 讲的学时 讲的 内容不是很多 在整个电工学课程 共十内容不是很多 在整个电工学课程 共十 几章 每章都有题 中所占比例不是很大 几章 每章都有题 中所占比例不是很大 一般不会出难题和大题 前一般不会出难题和大题 前 4 4 个题应重点个题应重点 掌握 掌握 第第 8 8 章章 半导体器件复习指导半导体器件复习指导 本章复习的重点是概念题 作图题和判断本章复习的重点是概念题 作图题和判断 题 题 一 概念题一 概念题 1 1 关于半导体材料的性质 关于半导体材料的性质 例例 1 1 半导体材料有哪些性质 答 光敏特 半导体材料有哪些性质 答 光敏特 性 热敏特性 掺杂特性 性 热敏特性 掺杂特性 例例 2 2 P P 型半导体中 型半导体中 是多数载流子 是多数载流子 精品文档 9欢迎下载 是少数载流子 答 空穴 自由电子 是少数载流子 答 空穴 自由电子 例例 3 3 N N 型半导体中 型半导体中 是多数载流子 是多数载流子 是少数载流子 答 自由电子 空穴 是少数载流子 答 自由电子 空穴 2 2 关于关于 关于关于 PNPN 结的性质结的性质 例例 1 1 PNPN 结加正向电压时 结加正向电压时 P P 区接电源的区接电源的 极 极 N N 区接电源的区接电源的 极 答 正 极 答 正 负 负 例例 2 2 PNPN 结加反向电压时 结加反向电压时 P P 区接电源的区接电源的 极 极 N N 区接电源的区接电源的 极 答 负 极 答 负 正 正 3 3 关于二极管的性质 关于二极管的性质 例例 1 1 硅二极管的导通电压是 硅二极管的导通电压是 伏 锗伏 锗 二极管的导通电压是二极管的导通电压是 伏 答 伏 答 0 7V0 7V 0 3V0 3V 例例 2 2 硅二极管的死区电压是 硅二极管的死区电压是 伏 锗伏 锗 二极管的死区电压是二极管的死区电压是 伏 答 伏 答 0 5V0 5V 0 2V0 2V 例例 3 3 二极管的最高反向工作电压是否等于 二极管的最高反向工作电压是否等于 反向击穿电压 答 不相等 约为反向击穿电压 答 不相等 约为 1 21 2 到到 2 32 3 4 4 关于晶闸管的性质 关于晶闸管的性质 例例 1 1 晶闸管的导通条件是什么 答 阳极 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