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6.2海陆的变迁(第1课时)同步练习D卷.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6.2海陆的变迁(第1课时)同步练习D卷.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6.2海陆的变迁(第1课时)同步练习D卷.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6.2海陆的变迁(第1课时)同步练习D卷.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6.2海陆的变迁(第1课时)同步练习D卷.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学期6.2 海陆的变迁(第1课时) 同步练习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 (2分)根据大陆漂移说,目前哪个大洋还在不断扩张中( )A . 太平洋B . 大西洋C . 印度洋D . 北冰洋2. (2分)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A . 火山湖 B . 海岸边的怪石 C . 喜马拉雅山 D . 沙漠中的石蘑菇 3. (2分)下列地貌景观,属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 . “U”形的冰川谷B . 云南石林C . 夏威夷群岛D . 戈壁、荒漠4. (2分)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作用引起的是( )A . 火山湖B . 沙漠中的蘑菇石C . 喜马拉雅山D . 海岸边的怪石5. (2分)读者杂志社倡议的“保护母亲河,营建读者林”活动,在长江、黄河流域植树造林,其主要目的是减小下列哪一方面的作用( ) A . 流水B . 风力C . 冰川D . 生物6. (2分)“水滴石穿”这个成语,从引起地貌变化的作用角度理解应属于( ) A . 内力作用B . 外力作用C . 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D . 以上都不对7. (2分)阅读世界地图你会发现,两岸轮廓能够遥相对应的大洋是( )A . 太平洋B . 大西洋C . 印度洋D . 北冰洋8. (2分)死亡后会成为逐渐成为岛礁的动物是( ) A . 海豚B . 鲸鱼C . 珊瑚D . 企业9. (2分)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来自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 . 风力侵蚀B . 火山喷发C . 地壳运动D . 流水侵蚀二、 读图分析题 (共1题;共9分)10. (9分) 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之后通过努力寻找证据,于1915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1960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_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_。 A . 火山和地震B . 宇宙的起源C . 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D . 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3)有人认为“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9题;共18分)1-1、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