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英语老师非常幽默,把语法讲得惟妙惟肖 , 让同学们学得轻松,记得牢固。B . 奶奶刚才还有说有笑,突然收敛起笑容,我们一脸茫然,不知哪儿冒犯了她。C .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 , 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生活也是有意义的。D . 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 , 是校草的热门人选。2. (2分)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面带笑容,眼神如此真切地说:“我有什么能帮助您的吗,我的年轻的先生?”B . 在挫折与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C . 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北沿江高铁可行性研究报告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条高铁什么时间开始修建?设置哪些经停站点?D . 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每一个有志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B . 为了提高这次大型舞会的档次和规模,举办方特邀中国人民解放军乐团现场演奏。C . 关于这件事情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D . 这部作品结构完整,笔法细腻,语言优美生动,在我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史上达到了艺术高峰。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6分)4. (6分)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楹联,亦称“楹帖”“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春节贴在门上的叫“春联”。字数多gu无定规,但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是诗词形式的演变。相传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提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至宋时推广用在楹柱上,后又普遍作为装sh及交际庆吊之用。(1)划线字“粘”的正确读音是( ) A . zhn B . nin(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gush字数多_装_(3)改正画线处中的一个错别字。 _改为_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5. (5分)选择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或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全诗。请先写上题目再默写诗句。 四、 外国名著 (共1题;共4分)6.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_。本文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_,父亲却要我_,让我感到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判了_的不合理。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7. (10分)阅读下面的诗,回答相关问题。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1)人们普遍认为“横”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4分)8. (24分)阅读下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1)选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用原文填空)。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形成了对比。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商旅不行,樯倾楫摧。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3)给文中画线句子加上标点。(依次标在下面的方格中)(4)两段文字都刻画的是范仲淹的故事,但目的各有不同。甲段在于_,而乙段在于_。 (5)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6)岳阳楼风景管理处拟在门票上印制“岳阳楼简介”,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代写一段说明性的文字。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踏进美国黄石公园,时光一下子倒流了。我仿佛回到了昨天的地球。入口处,亮着公园宗旨:为了人民的利益和欣赏。算下来,这招牌挂到今天,已逾140年了。从迈开第一步,我就觉得,走向公园深处的,是我的形体;而我的魂魄,却在走向时间源头。在美国人眼中,公园就是城市的肺,像这样的肺,全美有384个,点缀在49个州。我所游过的,像华盛顿奥林匹克国家公园,亚利桑那大峡谷国家公园,加利福尼亚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圣路易斯森林公园,阿肯色温泉国家公园,芝加哥湖滨公园尽管千差万别,但却有一个共同特征:毫不造作的自然景观,绝无雕琢的本来面目,不搞人工古董,不做仿制赝品,现代符号稀缺,建筑元素很少。无边无际的草原,土生土长的森林,重重叠叠的老树,狭狭长长的小河,清清悠悠的湖泊,跳跳蹦蹦的动物,原山原水原林原物,构成了公园主体。即使是山坡地,踏步和扶手栏杆也是原木修建,不油不漆,经过风雨洗礼,这些木材也就和周围林木浑然一体了。原生态,是我对美国公园的主题提炼。尽管我对美国的公园如此熟悉,但我还是被黄石公园震撼了!它怀抱中的峡谷、山峦、森林、瀑布、热潭、湖泊、动物该如何形容?神奇?嶙峋?广袤?洁净?幽深?静谧?晶莹?所有的词句都是苍白的。因为,这个冰火磨砺的世界所裸露的,已经远远超乎人类艺术所达到的极致。而这一切,统统来自于它的古老,它的天然,它的原始,甚至,它的蛮荒。天地初开,混沌既破,尽管往事越千年,山还是最初那山,水还是最初那水。这绝对是一个奇迹!奇迹是如何发生的?唯一的秘诀,就是它的99%未准许开发。99%这是个何等苛刻而残酷的比例,然而,就保护地球环境而言,这里的苛刻和残酷,不妨读作明智和科学。1872年的国会法案规定国家公园“所有的树木、矿石的沉积物,自然奇观和风景,以及其他景物都保持现有的自然形态而免予破坏”。景区,成了禁区,他们对所有大型豪华的服务、游乐、休闲、度假设施亮了红灯;甭说景区内,即连外围,他们对采矿、探油、伐木、筑路、建房、钻水工程大喝一声:NO!甚至,若有天然火灾,让它自燃自灭,火灾现场不予清理,保持原状,任大自然自行处理,达到新的生态平衡;枯树倒在地上,让其自行霉烂;枯枝败叶落在河里也不打捞,维持水生物生态环境;洪水毁坏路房,也不拦阻,理由是自然生态循环的这根链条,不能随意割断。于是,“美国国家公园不救火不救洪”成了坊间名言。人类对上帝所赐予的一切,所能做的,只有敬畏,只有呵护,只有欣赏,让这个诞生于百万年前的火山爆发区,传递着远古的文明信息,烙印着史前的人类足迹。这个信息是真实的,这个足迹也是清晰的。相信,多少年前看到的黄石是啥样,今天看到的黄石还是啥样;而且,通过今人的坚守,若干年后看到的黄石还是啥样。我在莽林中迷失了,但内心却找回了平静;我的周围,没有沙尘,没有雾霾,没有喧嚣,我听到松针落地的天籁,那似乎是远古的召唤。我所感受的,是天然的整体,是自然的一切。我体验的,不是一个公园,一个景点,而是一个生态博物馆,一部人类启示录,一份归真反璞的纯粹。(1)简述文章题目“昨天的地球”的好处。(2)第段介绍了美国国家公园的什么共同特点?文章要写的是黄石公园,第段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介绍美国其他的国家公园?(3)联系语境,品读第段中的划线句。句中“苛刻和残酷”与“明智和科学”矛盾吗?为什么?(4)作者在第段中说,黄石公园“不是一个公园”,而是“一部人类启示录”,联系我们身边某一个公园的特点,谈谈你从文中得到的启示,80字左右。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大先生先生姓凌,有绝活儿,能把戏里的场景搬到木头上,一块巴掌大的破木板,只需半炷香的工夫,就能让人瞧明白刻的是“桃园三结义”还是“三英战吕布”。所以凌先生起初是凌木匠。凌木匠不是本地人,早年间逃荒来的。凌木匠来到村里的日子,是那年冬天日头最短的时候。薄暮下,先是一根打狗棍进了三叔家的院门,继而是一个身影,像用那根棍子挑进来的,破衣旧絮,褡裢挂在肩头,趿拉着一双单布鞋的脚,有一只似乎受了伤,缠着破布条。正在院里喂鸡的三婶,委实被吓着了,以为大白天撞到鬼。刚要喊人,“鬼”却先开口,怯生生地道:“大娘啊,要饭的来了,给口吃的吧。”三婶仔细一瞧,是个讨饭的。只见他端着搪瓷缸子的手捂在胸口,哀求就是从那里发出来的。给完吃的,三叔三婶看他可怜,天又冷,就留他在磨坊里过夜。凌木匠望着三叔三婶的眼睛,变得浑浊了。天亮后,他见磨坊里堆着打磨了一半的木料,知道这家要盖房。就对三叔说,他会做木工,可以帮忙,给口吃的就行。三叔寻思,正好雇的木匠有事,就让他试试吧。没想到,凌木匠的手艺精得很,不但会做门窗,还会木雕,窗棂花饰、门簪颂语,好看极了。就这样,凌木匠留在了我们村,成了凌先生。后来,村里人又知他不光有好手艺,还装着一肚子墨水。嘿,正好村里小学缺个先生。于是,他就成了凌先生。“手艺人”在村人口中格外尊贵,而凌先生的尊贵,一部分来自他的手艺,一部分来自肚子里的墨水。因此,“手艺人”和“先生”似乎都配不上凌先生了,村人便称他为“大先生”。大先生活儿细,字儿好,可闷头做活儿可以,写信作文也行,只是嘴太笨,肚子里的学问也便像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而大先生就是理儿多,不光要讲个“知其然”,还要讲个“知其所以然”,于是越讲我们越糊涂。渐渐地,他就不受娃们待见,娃们老是捉弄他。大先生喜欢讲唐诗,尤其是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大先生说李白的床不是床,而是井栏。说这话时,身为木匠的大先生显得颇有把握。我们却哄堂大笑,床就是床,怎么可能是井栏呢?每次我们一笑,他就一窘,嗓门提高了,像是要争辩,说:“你们想想,床在屋里,窗户是木头的,还贴着纸,哪会看得见月光?在院子里,就着月光,看到井栏,才会思乡,背井离乡嘛!”讲到这里,他突然停住了,扭头望着窗外,我们也停止了议论,只有窗外不知谁家的羊在不知趣地叫着。大先生陷入沉思,眼睛变得浑浊。然后。他又扭过头来,说:“这是思归之辞也!”教室里又是一片笑声,“死鬼之词”,大先生骂李白是个死鬼哩不知从哪冒出来的灵感,我站起来说了一句:“就是想家了嘛!”大先生用浑浊的目光向我投来赞许之意,似乎还念叨了一句:“孺子可教也。”农村撤点并校后,大先生也退了。教了几十年的书,一下子闲下来,不知所措,于是,大先生又拾起了木匠活儿。让他想不到的是,国家针对民办教师的新政策出台后,给大先生补上了退休待遇。头次领到工资,他就跑到支书家里,说:“我教书时,每月不到300块,现在不教了,怎么还拿3000块呢?不能白拿这钱。”支书跟他掰扯了半天,也没讲明白,命令道:“国家的政策,不拿也得拿!”大先生的眼睛又浑浊起来。后来,大先生用每月领到的钱买了好多木料,做了结实的课桌椅,给镇上的学校送去。再后来,还设了助学会,村里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他就赞助一笔。直到有一天,他心满意足地躺进自己打制的棺材。大先生死的那天,我特地查了辞海,其中一条写:“床,井上围栏。”(1)第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第自然段共三次写到大先生眼睛的“浑浊”,请分别说出“浑浊”流露出他内心怎样的情感?(3)结合选文具体内容,说说大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4)第自然段言简义丰,独具匠心,请谈一谈这一结尾的妙处? 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作文:请以“那一刻,我读懂了你的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书写正确工整规范。友情提醒:雷同作文或抄袭作文判零分。第 9 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