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17《壶口瀑布》第2课时(I)卷.doc_第1页
语文版17《壶口瀑布》第2课时(I)卷.doc_第2页
语文版17《壶口瀑布》第2课时(I)卷.doc_第3页
语文版17《壶口瀑布》第2课时(I)卷.doc_第4页
语文版17《壶口瀑布》第2课时(I)卷.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17壶口瀑布第2课时(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3题;共3分)1. (1分)下列各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缭绕 诡计 轻歌漫舞 嘎然而止B . 刹那 驰聘 再劫难逃 五彩斑斓C . 妩媚 巍峨 周而复始 草长莺飞D . 眺望 浮燥 气息奄奄 变化多端2. (1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 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亲身面临那种境地),长期观察。B . 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富丽堂皇(形容宏伟华丽,气势盛大),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C . 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D . 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经过浓墨重彩反复涂画),意境会更鲜明。3. (1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最使我彷徨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B . 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期”。C . 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D . 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都做了什么?二、 语言运用 (共1题;共1分)4. (1分)按要求完成小题。 2018年10月15日晚,嘉德“大观之夜”专场拍卖举行。“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唯一传世作品局事帖以2.07亿元成交。消息瞬间传遍收藏圈,也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一个字相当于167万元,真可谓天价书法!”不少网友对于疯狂的亿元书法很吃惊。其实自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达到火爆顶峰起,已经有多件拍品价格过亿,这也标志着中国书画步入亿元时代。(1)结合材料,为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字) (2)至少写出书法作品的三种字体名称。 (3)学校拟邀请著名书法家陈振濂先生下周四下午3点到学校礼堂,为全体同学作书法欣赏指导讲座。假如你是学校“墨缘”书法社的李华,前去邀请陈先生,该如何说? 三、 阅读理解 (共1题;共4分)5.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关于清明,岁时百问讲:“万物生长于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引三统历云:“清明者,谓物生清净明洁。”明代张岱夜航船亦讲:“清明万物齐于巽。巽,洁也,齐也。清明取洁齐之义。”时至清明,已入深春,莺飞草长,清波粼粼,桃红柳绿,风清景明。清明作为节气,有起源于周朝之说。据张岱夜航船天文部时令讲:“周公始定二十四节,以合二十四气。”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冬至和清明。古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清明三候是:初候桐始华(华,即开花);二候田鼠化为鴽,牡丹华;三候虹始见。这早在逸周书时训解即有记载:“清明之日桐始华,又五日田鼠化为鴽,又五日虹始见。”鴽是鹌鹑一类的鸟,“田鼠化为鴽”,是古人的一种错误认识。“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说起清明,就不能不谈到寒食。据传说,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贤人介子推的。春秋时晋文公(重耳)与介子推等诸臣逃亡去国十九载,返国后封赏功臣,独介子推无封无赏。子推作龙蛇歌而讽之:“有龙矫矫,将失其所;有蛇从之,周流天下。龙入深渊,得其所安;蛇脂尽干,独不得甘雨!”子推遂偕母隐于绵山。文公悔悟,烧山逼令出仕,子推抱树焚死。时人为悼念子推,于其忌日禁火冷食。后相沿成俗,谓之寒食。寒食大致在清明的前一二日,亦有前三日之说。到了唐代,寒食与清明两节由于日期相近,便逐渐融为一体,几乎成为“同一个节日”。据唐代杜佑通典载:“寒食上坟,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同拜扫礼。仍编入五礼,永为恒式。”至此,寒食被作为“用展孝思”的“法定节日”确定下来。俗话说:“清明到,儿尽孝。”唐代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 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寞重泉哭不闻,潇潇暮雨人归去。”由于寒食禁火,故清明取火曰请新火。“从来禁火日,会接清明朝。”在清明这一天,皇帝亦将新火赐予近臣,以示恩赏。唐代韩翃 寒食诗写的便是公侯大臣受皇宫赐火:“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寒食、清明成为“法定假日”,亦始于唐代。寒食一日,再加前后三日,共计七日假,相当于近年来的“黄金周”。“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由于唐代以后,寒食、清明既是“法定节日”,又是“法定假日”,所以除了祭祖扫墓而外,尚有春游、踏青、插柳、放风筝等风俗。谚云:“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又云:“清明去踏青,不害脚疼病。”宋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有句:“桃杏满村春 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因而清明或曰寒食庶几成为一个“旅游节”了。(寒食与清明(金台随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深春时节,清明到来,当时风清景明,正与其清洁明净的含义相符。B . 寒食节传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贤人介子推,后来相沿成俗,成为节日。C . 到了唐代,寒食与清明两节由于时间前后相差不大,人们已经把它当作“同一个节日”。D . 从唐代开始,寒食、清明成为“法定假日”,共计七日假,就像我们的黄金周。(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冬至和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而且它们作为节气是早于作为节日的。B . 寒食节作为“用展孝思”的法定节日,清明有“清明到,儿尽孝”的俗语,可见这两个节日有着共通的文化内涵。C . 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面,在这一天人们禁火并且吃冷食,因此才称清明取火为请新火。D . 清明这一天,人们为逝去的先人扫墓,皇帝也将新火赐予身边的大臣,以示恩赏。(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清明作为节气,有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周朝,张岱的夜航船天文部时令可以作为一个佐证。B . 寒食因当日禁火冷食,清明取清洁明净之义。可见中国的节日取名有独特的含义。C . 寒食、清明既是“法定节日”,又是“法定假日”,风俗也就不局限于祭祖扫墓,而变得丰富多样。D . 清明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