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八).doc_第1页
浙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八).doc_第2页
浙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八).doc_第3页
浙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八).doc_第4页
浙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八).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八)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22分)1. (8分)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的字注音。_炽痛恐吓脑髓反省lnzoxign蹂_烦_取_古2. (9分)古诗文默写 (1)独坐幽篁里,_。(王维竹里馆) (2)谁家玉笛暗飞声,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独怜幽草涧边生,_。(韦应物滁州西涧) (4)荷笠带斜阳,_。(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5)黄梅时节家家雨,_。(赵师秀约客) (6)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表达诗人闻笛思乡的诗句是:_,_。 (7)清人赵翼认为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曾诗云:“_,_。” 3. (4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字词。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_甚矣,汝之不惠 _必先苦其心志 _寡助之至,亲戚畔之_4. (1分)年轻人往往_自己。二、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43分)5. (8分)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诗歌的一,二两句中以“_”和“_”来烘托离愁。可见诗人辞官后心情的_。 (2)第三,四句是这首诗的精华,请你作简要赏析。 6. (2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三 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词。略无阙处:沿溯阻绝:良多趣味:哀转久绝: (2)翻译下列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其作用是。(4)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结合文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7. (15分)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 , 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注释】陂(bi):水田。傃(s):向,向着,沿着。放鹤亭:位于今江苏徐州市云龙山上。悒(y):通:“揖”,作揖。(1)下列各组划线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欣然起行/大道之行也B . 升高而望 , 得异境焉/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C . 作亭于其上/冻风时作 , 作则飞沙走砾D . 好之则亡其国/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 .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C . 子/知/隐居之乐乎D . 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3)下列对两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甲文中的“闲人”包含两层意思,既指自己和友人都是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也指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B . 乙文是诗人被贬徐州时所作,记述了他拜访云龙山人时的一番问答。C . 乙文指出,好鹤与纵酒两种嗜好,君主因之败乱王国,隐士却可以因之怡情,所以南面为君不如隐居之乐。这反映了作者在政治斗争失败后豁达向上的生活态度。D . 乙文的着眼点不在“亭”,也不在“鹤”,而在赞颂它们高雅的主人。苏轼以极其欣赏的态度摹写了张山人隐居生活的无穷乐趣。(4)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念无与为乐者_相与步于中庭_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_饮酒于斯亭而乐之_(5)将两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4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