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20分钟.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按要求默写诗句。(10分)(1)商女不知亡国恨,_。 泊秦淮(2)_ 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3)次北固山下写时序交替的句子是: .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钱塘湖春行(5)子夏曰:“ . .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观沧海 2、根据句子的意思.看拼音写汉字。(4分)(1)大约只有二十米.但在我眼中却是go b k pn 的险峰。(2)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和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y s b gu 啊!(3)所有的部队都zhng zhung di f 。(4)水藻真绿.把终年zh x 的绿色全拿出来了。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项是( ) (3分)A. 他安步当车,慢慢欣赏沿途优美迷人的风景。B这次论坛不仅有全球知名大学校长.还首次邀请了企业界和驻华使馆的朋友们.可以说群贤毕至.蓬荜生辉。C有些人夸夸其谈,却缺乏知识与见地去阐述一个他们自己并不理解的真理。D看到弟弟的打扮.我忍俊不禁地笑了。4、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讨论”和“听取”调换位置)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删掉“使”字)C建国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改革”换为“提高”)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小时左右。(将“整整”改为“足足”)5、请仿照例句仿写句子。(4分)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 ; . 。二、阅读(40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 学半。”其此之谓乎?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3分)(1)不知其旨也: (2)自强: (3)学学半: 7、翻译句子。(4分)(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故曰:教学相长也。 8、(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作比继而引入“ ”.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这个结论。(3分)(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1)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2)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3)如此.曷(4)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5)映长明灯(6)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7)不见。(1)辄:就(2) 蹊:践踏 ( 3)痴:入迷(4)曷:通“何”.为什么(5)策:书。(6)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熄的灯(7)恬:神色安然.满不在乎的样子。9、解释下列加点字词。 (4分)(1)或牵牛来责蹊田 (2)父怒挞之 (3)依僧寺以居 (4)冕因去 10、翻译句子。(3分)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11、找出表达王冕成长的原因不正确的一项( )(2分)A王冕痴迷读书.偷进学堂.听诸生诵读.默记于心。B母亲支持王冕读书学习。C王冕不愿牧牛.故父亲鞭打他而激怒了他。D王冕读书专心.利用夜间苦读。(三)现代文阅读(13分)小小的桃树 徐博达冬日到了.窗外一片萧瑟。连同那棵小小的桃树。我因为想家的缘故.又兼情怀无所寄托.心下一直恹恹.不由怀想起春天里那棵小桃树的情态。“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初春的一日.当我推开窗户.百无聊赖地向外看去时.眼前兀然一亮。在过道右侧的低矮杂树丛中.正俏生生地站着一棵小桃树。远远看去.那桃花开得正怒!一簇簇争先恐后抢占了枝头.一团团推推搡搡盘踞了枝干.一朵朵见缝插针缀上了树身.以致桃叶完全被粉红的花朵淹没.只在有风的时候才略略探出。它也知道春天来了吗?不然它何以欢喜得红了脸颊?春天正写在它脸上呢!惊喜的同时.我想:也许.当初它只是被随手扔出的一枚桃核.落在这杂树丛中。泥土掩盖了它.它便在泥土里汲取养料.培植根系。待扎稳马步.蓄足劲力后.方一鼓作气地钻出泥土.冒出新芽。它一面贪婪地沐浴阳光.吮吸雨露.一面把根向大地扎得更深更广。在成长的过程中.艰难险阻自难逃避。狂风会冷不丁地袭击一番.暴雨会劈头盖脸地痛打一顿.乱枝杂草会心怀嫉妒地压迫阻抑。然而生命是顽强的.一切挫折都被它化成向上的动力.经过数年持之不懈的努力.它成熟了.终于能够在明媚春光里得意地舒展着枝叶.享受清风。我走到它的近旁.静静地看着这一树桃花。花们有的尚在和畅的春风里酣睡.整个身子蜷缩成一团.正做着好梦。有的张开惺忪的睡眼.打量着蓝天白云.过往人流.溢满了新鲜的喜悦。有的似开似掩.腼腆羞涩.并不敢正眼看人.只时不时地偷觑一下。有的匆忙换上鲜丽的舞衣.就迫不及待地要在春风里卖弄舞姿.哧哧笑着。美丽只有一季.为了报答春天的知遇之恩.她们一丝不苟地梳妆打扮。“瞧.我开得多好!”花们七嘴八舌地嚷嚷。是啊.开得多好:大大咧咧.满不在乎;肆无忌惮.放浪形骸;灿灿烂烂.轰轰烈烈。花们美丽得没有时间去忧愁.快乐漫无止境。这些可爱的精灵!站在这棵小桃树前.我觉得所有的悲伤都没有理由。就像这些桃花.终究是要落去的.但至少在绽放的日子里.它们给这世间带来了生机.带来了活力.带来了独有的美丽。卑微因此高尚.短暂因此永恒。我在冬日的寂寥里.怀念着春天里的小桃树。很快.它就会再度开花.舞蹈.让世界的一隅.因此美丽。12、仔细阅读全文.分析小桃树都有哪些特征。(3分) 13、文中“我”的情感是怎样发展变化的?请从文中找出三处来回答。(3分) 14、品味文中加横线的语句。(4分) 15、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借小桃树揭示了怎样的道理?(3分) (四)现代文阅读(14分)偷父 刘心武 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到卫生间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这时.忽然听见卧室床下有动静。我左手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110报警.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出来!放下手里的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咱们好商量!” 一个瘦小的少年从床底下爬出来了.剃着光头.穿一件黑底子的T恤。我用窗帘又指着他:“你偷了些什么?把东西掏出来!” 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他那一副“久经沙场”、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我命令他跟我来到门厅里.开始询问。 他今年14岁.家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了流浪生活.现在靠结伙偷窃为生。 我望着这个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饿吧?”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 我决心放他去.对他说:“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是要跟你说.不要再干这种违法的事.你应该走正路。”他点头。 我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我还不想走。” 我大吃一惊:“为什么?” 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我爸在床底下呢” 天哪!原来还有个大活人在卧室床底下。我慌忙将窗帘又抢到手里.准备拨ll0。这工夫.那少年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麻利地爬进了床底下。我惊魂未定.他却又爬了出来.回到了门厅。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我正想嚷.他对我说:“我要我要爸求您了。” 那幅油画.是我临摹凡高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里.人物显得特别憔悴.眼神饱含忧郁.胡子拉碴的。 少年告诉我.他负责踩点的时候.从我家窗外隔着铁栅看见了这幅画.一看就觉得是他爸.总想偷走它。今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画.偏巧我回来了 我细问他:“你爸现在在哪儿呢?你妈妈呢?” 他执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他妈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嫌他爸穷.跟别人跑了。他记得他爸.那扎人的胡茬儿.那熏鼻子的汗昧加烟味加酒味不记得是哪一天.忽然说他们那村.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来.他爸爸也去挖。去年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闹嚷起来.跟着有呜哇呜哇的汽车警笛声.他揉着眼睛出了屋简单地说.村外的小煤窑出事故了.他爸.还有别的许多孩子的爸.给埋井底下了 少年说这些事情时.眼里没有一点泪光。我听这孩子讲他爸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当我听清这孩子今天钻进我的屋子.为的只是偷这幅他自以为是他父亲的画像时.我的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 我把画送给了他。他也不懂得道谢。我把门打开.他闪了出去。 关上门以后.我若有所失.又出门一溜烟跑下楼梯.气喘吁吁地冲出楼门.四面张望。 只有树影在月光下朦胧地闪动.一派寂静笼罩着我。 我是想追上去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16、简要分析“偷父”少年的人物形象。(4分) 17、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并指出其表达效果。(4分)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偷父”少年“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请揣摩少年此时的心理活动.并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来。(3分) 19、文章末尾.“我是想追上去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请结合全文分析.这表露出“我”的什么情感愿望?(3分) 三、作文(50分)20、春天的新绿、故乡的圆月;“采菊东篱下”的悠闲.“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洒脱;陌路上的相视一笑.危难时的义无反顾.在生活中.美随处可见.需要我们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最美.是美的升华。它令人刻骨铭心、灵魂震撼.令人心驰神往。你一定有心中的“最美”.关于“最美”.你一定也有感悟.请自拟一个包含“最美”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附加题:(10分)(温馨提示:附加题得分加入总分.但总分不得超过120分) 那大圣闻言暗笑道:“你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B里.道声“我出去也!”一路云光.只管前进.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做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撤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官与我。” 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又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 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1、本文节选自 .作者是 。(2分)2、请用简洁的语句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答案不得超过10个字)。(4分) 3、结合文段.简要分析大圣的人物形象。(4分) 答案1、略2、高不可攀、 一丝不苟、整装待发、贮蓄3、D4、D5、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春雨无语.却滋润着大地。6、旨:甘美 强:勉励 学:教7、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不懂的地方。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8、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教学相长也。9、或:有的人 挞:打 居:居住 去: 离开 10、(王冕)手里拿着书就借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11、C12、生命力顽强快乐无忧给世间带来生机和活力.用自己的美丽装点春天13、心下一直恹恹眼前兀然一亮我觉得所有的悲伤都没有理由14、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桃花盛开时的情态.突出了花多而艳的特点。表现了作者对桃花的喜爱之情。15、文章通过描绘生命力顽强的小桃树.告诉我们: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和挫折.都要心存希望.都要相信人生的春天一定会到来。(言之有理即可)16、【“偷父”少年辍学流浪.靠结伙偷窃为生.但仍深深地怀念因矿难而死的父亲.以为看到的那张油画是他父亲的画像.竟因此冒险入室偷盗。(2分)可见他是一个虽误入歧途.但良知未泯.孝爱之心犹存.令人痛惜而又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