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_第1页
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_第2页
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_第3页
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_第4页
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绵阳中学高 2016 级 高一 化学小练习班级 姓名 第 1 页 共 5 页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 1 臭氧层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辐射的伤害 但目前臭氧层正受到破坏 下列几种因素中 可能破坏臭氧层的是 制冷剂氟利昂的泄漏 超音速飞机排放的气 体 可燃物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 硫酸厂排放的尾气 A B C D 2 湖泊发生水华现象 其原因是水体出现富营养化 使某些藻类迅速繁殖 导致水生 生 态系统的破坏 下列选项中能够使水富营养化的物质是 A 含氧的化合物 B 含氮 磷的化合物 C 含硫的化合物 D 含碳的有机物 3 化学与能源开发 环境保护 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C 实现化石燃料清洁利用 就无需开发新能源 D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 应分类回收利用 4 下列实验或叙述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A 制 CuSO4时先将 Cu 氧化成 CuO 后再与稀 H2SO4反应 B 采用银作催化剂 乙烯和氧气制取环氧乙烷 原子利用率 100 C 用乙醇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D 用稀 HNO3和铜制取 Cu NO3 2 5 绿色化学 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 在 绿色化学 工艺中 理想状态是反 应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的产物 即原子利用率为 100 以下反应最符合绿色化学原 子经济性要求的是 A 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制得聚乙烯高分子材料 B 用甲烷与氯气制备一氯甲烷 C 用苯和液溴为原料制取溴苯 D 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得二氧化碳 6 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 NOx无关的是 A 温室效应 B 光化学烟雾 C 臭氧空洞 D 酸雨 7 PM2 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 5 微米的颗粒物 它与空气中的 SO2接触时 SO2会部分转化为 SO3 则 PM2 5 的颗粒物在酸雨形成过程中主要的作用是 A 还原作用 B 氧化作用 C 催化作用 D 抑制作用 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O2的大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 正常雨水的 pH 为 5 6 主要是因为溶解了 SO2 利用太阳能 风能和氢能替代化石能源可以改善空气的质量 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 菌分解 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污染土壤和水源 废电池要集中 处理 A B C D 9 以节能减排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是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下列做法违背发 展 低碳经济的是 A 发展氢能和太阳能 B 限制塑料制品的使用 C 提高原子利用率 发展绿色化学 D 尽量用纯液态有机物代替水作溶剂 绵阳中学高 2016 级 高一 化学小练习班级 姓名 第 2 页 共 5 页 10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 许多城市推广汽车使用清洁燃料 目前使用的清洁燃料主要有 两 类 一类是压缩天然气 CNG 另一类是液化石油气 LPG 这两类燃料的主要成分都是 A 碳水化合物 B 碳氢化合物 C 氢气 D 醇类 11 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因含有氮的氧化物而污染大气 产生氮的氧化物的主要原因是 A 燃烧含氮化合物燃料引起的 B 燃烧含铅汽油引起的 C 是由于燃烧不充分引起的 D 是在气缸中 N2被氧化生成的 12 充分利用能源 提高原子利用率 减少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等都是 绿色化学 的基 本要求 下述做法主要是从 绿色化学 角度考虑的是 实验室短时间保存硫酸亚铁溶液时 向试剂瓶中添加铁钉和少量稀硫酸 用稀硝酸代 替浓硝酸溶解 回收做银镜实验后试管内壁的镀 用印刷电路的废液溶解废铁屑制氯化亚铁 并回收铜 工业合成氨中分离产物得到氢气和氮气再循环使用 A B C D 13 空气质量已经是政府和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1 目前 环保部门监测和公布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有 2 在汽油中加入某种含铅化合物可以提高汽油的抗震性能 但我国已明令禁止生产 销售和 使用含铅汽油 其主要原因是 14 将下列环境问题所对应的原因 A F 填在相应空格中 环境问题 1 酸雨 2 水土流失 3 温室效应 4 臭氧层被破坏 5 白色污染 6 土壤污染 产生原因 A CO2浓度不断上升 B 大量使用塑料包装 C 工业上大量排放 SO2 D 大量施 用农药和化肥 E 乱砍滥伐森林 F 大量使用氟利昂制品 15 绿色化学是 预防污染 的根本手段 它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 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在化工生产各个环节中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 1 下列各项符合 绿色化学 要求的是 A 处理废弃物 B 治理污染点 C 减少有毒物 D 杜绝污染源 2 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 某地为筹建一大型化工基地 征集到下列方案 其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A 建在西部干旱区可以脱贫致富 B 应建在水资源丰富和交通方便且远离城市的郊区 C 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厂址D 不宜建在人口稠密的居民区 3 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 Mg2 Fe3 Cu2 Hg2 四种离子 某同学设计了从该污水中回 收纯净的金属铜的方案 绵阳中学高 2016 级 高一 化学小练习班级 姓名 第 3 页 共 5 页 在能制得纯铜的方案中 哪一步操作会导致环境污染 应增加哪些措施防止污染 煤 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煤 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1 下列关于煤的干馏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加强热使煤分解的过程称为干馏 B 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 C 对煤进行干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煤焦油 D 煤是以单质碳为主的复杂混合物 干馏时单质碳与混合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石油中含有 C5 C11的烷烃 可以通过石油的分馏得到汽油 B 含 C18以上烷烃的重油经过催化裂化可以得到汽油 C 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 D 煤中的无机物是氨水 故煤干馏时可得到粗氨水 3 下列有关煤 石油 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B 石油产品都可用于加成反应 C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D 煤就是碳 属于单质 4 下列转化不属于煤或石油的综合利用的是 A 将煤干馏制得煤焦油和焦炭 B 在一定条件下将煤与氢气转化为液体燃料 C 将煤变为煤饼作燃料 D 将石油裂解制得乙烯等化工原料 5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且产物中有气体 液体 固体的是 A 石油分馏 B 石油裂解 C 煤的干馏 D 煤的气化 6 现有两种烯烃 CH2 CH2和 CH2 CR2 R 为烃基 它们的混合物进行聚合反应 产 物中可能含有 A B C D 7 下列关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称为聚合物 是因为它们大部分是由小分子通过加成聚合反应制得的 绵阳中学高 2016 级 高一 化学小练习班级 姓名 第 4 页 共 5 页 B 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 但其结构是若干链节的重复 C 对于一种高分子材料 n 是一个整数值 因而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确定的 D 丙烯可以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 8 科学家研制的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新技术 即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 与水的混合物 使其与沙粒结合 形成既能阻止地下的盐分上升 又能拦 截 蓄积雨水作用 下列对聚丙烯酸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聚丙烯酸酯是由结构简式为 CH2 CHCOOR 的小分子聚合而成的 聚丙烯酸酯没有固 定的熔沸点 聚丙烯酸酯能发生加成反应 聚丙烯酸酯是纯净物 A B C D 9 下列物质既能够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又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 乙烯 B 聚乙烯 C 石油裂化气 D 水煤气 10 某混和气体通过溴水溶液 溴水褪色 通过灼热的 CuO 粉末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最后剩余气体点燃 火焰为淡蓝色 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则原混和气体是 A 水煤气 B 液化石油气 C 石油裂解气 D 焦炉气 11 下图是实验室干馏煤的装置图 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指出图中各仪器的名称 b c d 2 装置 d 的作用 有机物可通过 的方法使其中的重要成分分离出来 3 e 处点燃的气体是 火焰呈 色 12 现以 C8H18为原料经裂解制得乙烯 进而制得 1 2 二溴乙烷 根 据如图所示装置 结合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 制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