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岩型铜矿成矿条件_第1页
斑岩型铜矿成矿条件_第2页
斑岩型铜矿成矿条件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斑岩型成矿条件斑岩型成矿条件 岩浆条件岩浆条件 1 中酸性 钙碱性 浅成或超浅成 小型斑岩侵入体 花岗斑岩 花岗 闪长斑岩 石英二长斑岩等 2 岩体规模较小 小于 1 2Km2 个别达 10 余 Km2 3 岩体形成时代以中 新生代为主 4 岩体的酸性程度影响矿化类型 SiO2 62 68 的斑岩 以铜为主的矿床 SiO2 大于 68 的斑岩 以钼为主的矿床 构造条件 构造条件 1 含矿斑岩的侵入大多和深大断裂有关 矿床常呈带状分布 分布于沈 断裂两侧的次级断裂构造系统中 2 含矿侵入体及其附近常具含矿的爆发角砾岩体 据北美 58 个斑岩型 铜 钼 矿床统计 含角砾岩的占 70 我国赣西北 豫西等地的斑岩型矿床 中也发现有角砾岩体 角砾岩呈筒状或脉状分布于斑岩体内或其附近 下限可能为 2 3 公里 角 砾岩中常具金属矿化 甚至形成富矿 角砾岩由于挥发份从岩浆中逸出而引起 的膨胀造成的 地层条件 地层条件 围岩岩性对斑岩铜矿床的成矿有重要影响围岩岩性对斑岩铜矿床的成矿有重要影响 1 当围岩为硅铝质岩石时 矿化主要在岩体顶部集中 很少进入围 岩 只有当围岩裂隙特别发育时 含矿热液不仅在岩体中聚集 还可沿裂 隙进入围岩形成矿化 德兴斑岩型铜矿床的矿化主要分布在围岩中 2 当围岩为碳酸盐岩石时 在接触带还可以形成矽卡岩型矿床 构 成斑岩铜矿床和矽卡岩型矿床的矿床成矿系 围岩以中心式面型蚀变为特征围岩以中心式面型蚀变为特征 1 这类蚀变围绕侵入体中心呈同心圆状或椭圆状产出 范围可达几 百米至几公里 各蚀变带的矿物组合常呈有规律地分布 2 Lowell 等 1970 根据克拉马祖矿床的蚀变 参照美洲 27 个斑岩 矿床 提出了斑岩型铜 钼矿床的蚀变分带模式 子岩体中心向外依次出 现四个蚀变带 核心带 钾质蚀变带 似千枚岩化蚀变带 石英 绢云母化带 泥质蚀变带 青磐岩化带 边缘带 围岩蚀变及分带围岩蚀变及分带 1 以石英 绢云母构成的似千枚岩化蚀变带 几乎在所有斑岩型铜 矿中均广泛发育 其强度 范围和矿化的规模有直接关系 2 少数矿床的面型蚀变是以接触带为中心的 向岩体和围岩两侧呈 对称的环状分布 为接触式面型蚀变 其分带特点与中心式类似 德兴铜 矿 3 我国斑岩型铜矿床围岩蚀变特点 可分为面型和线型两种 面型 岩体为中心 玉龙 城门山 接触带为中心 德兴 线型 受构造控制 沿一定方向延伸 多宝山 具有较强的石英化作用 似千枚岩化带最重要 最普遍 泥化带一般不发育 矿化不好 玉龙除外 矿床成因矿床成因 1 汽液包裹体测定 斑岩型矿床中黑云母和钾长石化的形成温度为 600 700 石英 绢云母化的形成温度为 420 泥化蚀变为 300 100 硫化物形成于 350 250 斑岩型铜矿的形成经历了高 中温热液阶段 成矿深度大多介于 2 5Km 成矿流体盐度高 工业矿体内可达 40 76wt NaCl 2 矿石中硫同位素组成为 34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