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套片式油冷器传热性能的研究 梁帅 江楠 曾纪成 1 华南理工大学 化工机械与安全工程研究所 广东 广州5 1 0 6 4 0 2 广东顺德盈威机械制造有 限公司 广东 佛山5 2 8 3 0 0 摘要 通过数值模拟和试验的方法对套片式油冷器传热和综合性能进行 了研究 用 F l u e n t 软件模 拟得到了两套片间单通流道内壳程流体的速度场 温度场和压力场的分布 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了套 片式油冷器传热和阻力性能曲线 拟合出了套片式油冷器管外膜传热系数和压降公式 并且和传 统经验公式进行 了比较与分析 关键词 油冷器 数值模拟 流场分析 试验研 究 中图分类号 T H 4 9 T Q 0 5 1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1 4 8 3 7 2 0 1 3 0 7 0 0 2 4 0 6 d o i 1 0 3 9 6 9 j i s s n 1 0 0 1 4 8 3 7 2 0 1 3 0 7 0 0 5 S t u d y o f He a t Tr a n s f e r i n a P l a t e Fi n a n d t u b e Oi l Co o l e r L I ANG S h u a i J I ANG Na n ZENG J i c h e n g 1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h e mi c a l Ma c h i n e r y a n d P r o c e s s E q u i p m e n t S o u t h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Gu a n g z h o u 5 1 0 6 4 0 Ch i n a 2 Yi ng W a y Ma c hi ne ry Ma nu f a c t urin g Co L t d S h u n d e Gu a n g d o n g F o s h an 5 2 8 3 0 0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He a t t r an s f e r an d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p e r f o r ma n c e o f a p l a t e fi n a n d t u b e o i l c o o l e r w e r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n u me ri c a l l y a n d e x p e ri me n t a l l y Di s t r i b u t i o n s o f v e l o c i t y t e mp e r a t u r e a n d p r e s s u r e fi e l d i n a s i n g l e fl o w c h an n e l b e t w e e n t wo p l a t e s w e r e s i mu l a t e d w i t h t h e fi n i t e e l e me n t s o f t w a r e F l u e n t C u r v e s r e g a r d i n g t h e h e a t t I a n s e r an d fl o w r e s i s t a n c e w e r e e x p e rime n t a l l y o b t a i n e d T h e f o r mu l a s o f h e a t n a n s f le r c o e ff i c i e n t an d p r e s s ure d r o p we r e fit t e d b a s e d o n t he me a s u r e d d a t a an d c o mpa r e d wi th t h e t r a d i t i o n al e mp i r i c al f o r mu a s Ke y wo r d s o i l c o o l e r n u me ri c al s i mu l a t i o n fl o w fi e l d analy s i s e x p e rime n t al s t u d y 0引言 套片式换热器是管翅式换热器的一种 在空 调工程和制冷工程 中应用非 常广泛 如空调工程 中使用的表面式空气加热器 空气冷却器 风机盘 管等 这种情况下空气通常走壳程 套片扩大了 换热面积 有效地增大了传热系数 由于套片 式换热器结构紧凑 与相同换热面积的其他换热 器相比 其体积更小 重量更轻 目前 国内外有很多套片式换热器在空冷方 面研究的文献 J 研究的重点有理论计算 数值 模拟 试验研究等多个方面 为套片式换热器的设 计与优化提供了很多资料 R i c a r d o等 对单排 管翅片间的空气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 得到了翅 片间距对流动和传热性能的影响 并通过可视化 第 3 O卷第 7期 压 力 容 器 总第 2 4 8期 平衡 计算 如果热平衡数 7 在 1 0 之内 则认为试验数据有效 若超出此范围 则认为该试 验数据不可靠 需重新进行测试口 油放热量 Q 和水 的吸热量 Q 按下式计算 Q C G 一 Q C G t 2 一t 1 式中c P JI 油 水的比热 J k g G 油 水 的质量流量 k g s 油的进 出口温度 t l t 2 水的进 出口温度 1 油冷器 2 油箱 3 恒 温机 4 冷水 塔 5 水 油泵 6 流量 计 7 截止阀 8 温度传感器 9 压力传感器 1 0 加热器 图 8 试验流程图 试验总传热系数 的计算式为 K 式中Q 取油侧放热量 W 管外表 面积 m 修正后的对数平均温差 试验通过变频器调节油和水的流量得到不同 工况下的性能 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 做 出操作条 件下热交换量 压降 总传热系数以及单位压降下 传热系数随油流量变化的曲线图 见图9 1 3 2 3 准则关 系式拟合 以管外为基准 套片式换热器传热系数可以 按照热阻的形式进行计算 去 鲁 r p8 d 1 卢 鲁 上 叩 a 叼 式中 以管外为基准的总传热系数 W m o C 翅化比 a 管内 外膜传热系数 w m o C r r 管内 外侧污垢热阻 II l2 w 厂翅片管 基管的管壁厚度 m A A 广翅片管 基管的导热系数 W m d d 基 管的内 外径 m r 基管与翅片管间的接触热阻 m o C W 7 翅片壁面总效率 面 蝼 簇 盘 幽 图9 热交换量与油流量的关系曲线 图 1 0 壳程压降与油流量的关系曲线 2 7 C P lV T 套片式油冷器传热性能的研究 V o l 3 O N o 7 2 0 1 3 宣 1 蕞 蹈 图 l l 总传热系数与油流量的关系曲线 1 2 O 油 流量 L mi n 一 图 l 2 单位压降下总传热系数与油流量的关系曲线 H 昌 蕞 1 O0 2 8 l 2 O 油 流量 L rai n 图 1 3 总传热系数与油流量的关系 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 利用 O ri g i n软件 拟合 出了壳程 Nu准数和阻力 因子的准则关系式 如下 0 7 3 4 5 R e o P r 1 5 5 5 0 5 f 7 6 0 5 2 R e 1 5 5 胁 5 0 5 经过计算 N u最大误差不超过 4 6 阻力 因子 的计算误差不超过 5 1 2 4 试验结果分析 从图 9中可以看出 随着油和水流量 的增加 系统热交换量不断地增 大 经计算 试验中油冷 器传热面积达到 6 5 7 5 m 和同体积传统形式油 冷器相比 传热面积大很多 并且等间距套片能够 引导油均匀流动 使高温油和套片充分接触进行 换热 故换热量大 从图 1 0中可以看出 随着油流量 的增加 壳 程压降不断上升 当油流量达到 2 0 0 L m i n时 壳程压降达到9 9 1 k P a 很快接近壳程压降不得 超过 1 0 0 k P a的行业标准 油流量小而压降快速 达到标准上限 分析原 因 试验油冷器折流板间距 和壳体内径接近 考虑两折流板之间流体流动 并 结合模拟分析可知 套片间距中主流区域流体速 度较大 换热管迎风面处流体速度梯度变化大 阻 力损失大 再加上液压油粘度高 流动摩擦系数 大 阻力损失基数大 故当油流量增大时压降能很 快上升到达压降上限 另外 经计算壳程通流面积 与进 出油 口横截面 折流板切 口区面积之 比分别 为 4和 5 在这些 区域 由于流通 面积突变 流体 速度梯度变化大 会额外增大阻力损失 最后考 虑到测试系统本身油进出口处由橡胶软管连接 对压降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从图 1 1中可 以看出 根据热平衡方程 测得 温度数据以及换热面积 计算出套片式油冷器的 总传热系数 油冷器在 4 0 2 0 0 L m i n范围内 套片式油冷器的传热系数在 1 2 0 3 8 0 W m K 之间 可以看出试验油冷器传热系数不是很 高 故可以考虑通过优化套片结构 改变间距等来 提高套片式油冷器的传热系数 提高换热效率 从图 1 2中可 以看 出 随着油流量 的增加 单 位压降下总传热系数曲线逐渐下降 综合性能变 化规律与其他形式结构的换热器相同 从图 1 3中可以看出 采用 B r i g g s 法 拟合法 以及试验值计算法得到的总传热系数都随着油流 量的增加而变大 在油流量 小于 1 1 0 L m i n时 9 6 3 I 霰 避 廿 第 3 0卷第 7期 压 力 容 器 总第 2 4 8期 B r i g g s法计 算值 比试 验值 小 误 差最 大值 为 1 7 3 而随着油流量的增加 B r i g g s 法计算值 比试验值大 最大误差 为 2 0 9 而且 油流量大 于2 0 0 L m i n时 按曲线的趋势 B r i g g s 法计算值 将会 比试验值更大 误差也更大 试验条件下拟 合计算值与试验计算值相比 随着油流量增加 拟 合计算值和试验计算值越来越接近 在工作油流 量下 最大误 差不超过 1 4 平 均误差 为 5 6 分析原因 由于 B r i g g s 法壳程以气体为介质 虽然 都采用套片结构形式 气体和液体都有相似的流 动规律 但是 由于粘度差异很大 会对换热性能有 很大的影响 故 B r ig g s 法不适用于套片式油冷器 计算 且经计算 B r i g g s 法计算出的壳程压降和实 测压降相差很大 3结论 1 利用 F l u e n t 软件模拟 了两套片之 间壳程 流体流动过程传热情况 得到了在人口速度为0 5 m s 时壳程流体温度 速度 压力的分布情况 可 以看出 套片间壳程流体温度和速度分布比较均 匀 换热 比较充分 2 通过试验得到了一种套片式油冷器的传 热情况 随着油流量的增加 套片式油冷器换热量 逐渐增大 壳程压降增大 传热系数也增大 但换 热量大的同时壳程压降也很大 而且总传热系数 与其他低翅片管型式油冷器相比要低 这正好体 现了套片式油冷器结构紧凑 换热面积大的优势 故套片式油冷器应尽量在小流量范围内使用 3 根据试验数据 拟合出了试验中套片式 油冷器在操作条件下壳程 N u准数和阻力因子的 准则关 系式 N u最大误差不超过 4 6 阻力 因 子最大误差不超过 5 1 4 采用 B r i g g s 法计算叠片式油冷器的总传 热系数和压降 发现 B r i g g s 法计算值与试验值相 差较大 在试验流量下总传热系数最大误差达到 2 0 9 压降则相差更大 故套片式油冷器在设 计计算时 B r i g g s 法不适用 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参考文献 1 钱颂文 换热器设计手册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 社 2 0 0 2 2 美 w M 凯斯 A L 伦敦 紧凑式换热器 M 宣 益民 张后雷 译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 9 9 7 3 康海军 李斌 李惠珍 等 平直翅片管换热器传热 与阻力特性 的实验研究 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1 9 9 4 2 8 1 9 1 9 8 4 夏清 陈常贵 化工原理 上册 M 天津 天津大 学 出版社 2 0 0 6 5 尾花英朗 热交换器设计手册 M 北京 石油工业 出版社 1 9 8 1 6 J A N G J i i n y u h WU Mu c h e n g C H A N G We n j e n g N u me ri c a l a n d E x p e r i me n t a l S t u d i e s o f T h r e e d i me n s i o n a l P l a t e fi n and T u b e He a t Ex c h ang e r s J I n t e rna t i o n al J o u rnal of H e a t a n d Ma s s T r a n s f e r 1 9 9 6 3 9 1 4 3 0 5 7 3 0 6 6 7 李淑英 王忠建 张杨 多股流换热器的通道分配设 计方法 J 流体机械 2 0 1 1 3 9 1 1 4 5 4 9 8 赵展 金苏敏 基于管排组合的分离式热管换热器 的数值模拟 J 流体机械 2 0 1 1 3 9 7 8 3 8 6 6 7 9 R i c a r d o R M Mi h i r S e n Y ang K T e t a1 E ff e c t of F i n S p a c i n g o n C o n v e c t i o n i n a P l a t e F i n an d T u b e He a t E x c h ang e r J I n t e rna t i o n al J o u r n al o f He a t and M ass T r ans f e r 2 0 0 0 4 3 1 3 9 5 1 1 0 A y t u n c E re k B a ri s O z e r d e m L e v e n t B i l i r e t a1 E ff e c t of G e o me t r i c al P a r a me t e r s o n He a t T r a n s f e ran d P r e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穿越火线课件健康
- 空调产品知识课件
- 空气中氧气含量说课课件
- 2025年度医疗健康管理咨询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车二手车交易融资租赁服务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代理记账服务客户信息保密承诺函
- 二零二五年度智能工厂租赁合同编制指南
- 2025版母婴用品品牌联合推广与销售合同
- 二零二五年豪华二手车经销合作框架合同
- 2024年浙江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传媒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与管理规范
- 物业服务质量巡查月度检查表
- 2023岩溶塌陷调查规范1:50000
- 燃气公司天然气管道管线安全巡查巡检管理制度
- GB/T 9813.2-2016计算机通用规范第2部分:便携式微型计算机
- 上海高一数学教材电子版
- GB 17324-2003瓶(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
- 迈瑞BC-5800血细胞分析仪故障分析与维修2例
- 湘教版高中地理知识点归纳汇总
- ISO 31000-2018 风险管理标准-中文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