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ppt课件.ppt_第4页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陈仓医院检验科 一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的概念二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基本原理三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四 临床应用五 发展与展望 一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的概念 化学发光免疫技术 化学发光分析是根据化学反应产生的辐射光的强度来确定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将化学发光系统与免疫反应相结合 用化学发光相关的物质标记抗体或抗原 与待测的抗原或抗体反应后 经过分离游离态的化学发光标记物 加入化学发光系统的其它相关物产生化学发光 进行抗原或抗体的定量或定性检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ChemiluminescenceImmunoassay CLIA 是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发展非常迅速的非放射性免疫分析 它具有高灵敏度 检测范围宽 操作简便快速 标记物稳定性好 无污染 仪器简单经济等优点 它是放射性免疫分析与普通酶免疫分析的取代者 是免疫分析重要的发展方向 CLIA发展迅猛 已占各种免疫分析的首位 是目前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分析最佳的取代者 是目前世界公认先进的标记免疫测定技术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成为检验方法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作为疾病诊断的主要手段已被广泛用于机体免疫功能 传染性疾病 内分泌功能 肿瘤标志物 性激素 甲状腺功能等方面的体外诊断实验中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优势 灵敏度高灵敏度高是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关键的优越性 其灵敏度可达10 22mol L RIA为10 12mol L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能够检出放射免疫分析和酶联免疫分析等方法无法检出的物质 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光强度在4 6个量级之间与测定物质浓度间呈线性关系 这与显色的酶免疫分析吸光度 OD值 为2 0的范围相比 优势明显 虽然RIA也有较宽的线性动力学范围 但放射性限制了其应用 宽的线性动力学范围光信号持续时间长辉光型的CLIA产生的光信号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甚至一天 简化了实验操作及测量 绝大多数分析测定均为仅需加入一种试剂 或复合试剂 的一步模式 分析方法简便快速结果稳定 误差小样品系直接自己发光 不需要任何光源照射 免除了各种可能因素 光源稳定性 光散射 光波选择器等 给分析带来的影响 使分析结果灵敏稳定可靠 安全性好及使用期长免除了使用放射性物质 到目前为止 还未发现其危害性 试剂稳定 保存期可达一年 二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基本原理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包含两个部分 即免疫反应系统和化学发光分析系统 免疫反应系统是将标记物质标记在抗原或抗体上 经过特异性免疫反应后 形成抗原2抗体复合物 然后进行对标记物进行检测 来测定待检物 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是利用化学发光物质经催化剂的催化和氧化剂的氧化 形成一个激发态的中间体 当这种激发态中间体回到稳定的基态时 同时发射出光子 利用发光信号测量仪器光量子产率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是通过检测患者血清内待测物质从而对人体进行免疫分析的医学检验仪器 将定量的患者血清和辣根过氧化物 HRP 加入到固相包被有抗体的白色不透明微孔板中 血清中的待测分子与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结合物和固相载体上的抗体特异性结合 分离洗涤未反应的游离成分 然后 加入鲁米诺Luminol发光底液 利用化学反应释放的自由能激发中间体 从基态回到激发态 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 此时 将微孔板置入分析仪内 通过仪器内部的三维传动系统 依次由光子计数器读出各孔的光子数 样品中的待测分子浓度根据标准品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定量分析 最后 打印数据报告 以辅助临床诊断 三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类型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根据其标记物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 即化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用吖啶酯直接标记抗体 抗原 与待测标本中相应的抗原 抗体 发生免疫反应后 形成固相包被抗体 待测抗原 吖啶酯标记抗体复合物 这时只需加入氧化剂 H2O2 和NaOH使成碱性环境 吖啶酯在不需要催化剂的情况下分解 发光 由集光器和光电倍增管接收 记录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光子能 这部分光的积分与待测抗原的量成正比 可从标准曲线上计算出待测抗原的含量 3 1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发光 Y Y Y 磁微粒 被测抗原 抗体 带吖啶酯标记物抗体 冲洗后 夹心法 1 加入H2O2 pH 10 2 加入碱 pH 10 直接化学发光的机理 磁微粒模式图 Y Y Y Y Y Y Y Y Y Y Y Y 特点抗原和抗体结合与未结合部分的易分离 磁微粒技术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chemiluminescenceenzymeimmunoassay CLEIA 是用参与催化某一化学发光反应的酶如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 或碱性磷酸酶 ALP 来标记抗原或抗体 在与待测标本中相应的抗原 抗体 发生免疫反应后 形成固相包被抗体 待测抗原 酶标记抗体复合物 经洗涤后 加入底物 发光剂 酶催化和分解底物发光 由光量子阅读系统接收 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加以放大 再把它们传送至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 计算出测定物的浓度 3 2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该分析系统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 标记抗体 或抗原 在与反应体系中的待测标本和固相载体发生免疫反应后 形成固相包被抗体 待测抗原 酶 HRP 标记抗体复合物 这时加入鲁米诺发光剂 H2O2和化学发光增强剂使产生化学发光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示意图 该分析系统以碱性磷酸酶标记抗体 或抗原 在与反应体系中的待测标本和固相载体发生免疫反应后 形成固相包被抗体 待测抗原 酶标记抗体复合物 这时加入AMPPD发光剂 碱性磷酸酶使AMPPD脱去磷酸根基团而发光 碱性磷酸酶标记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碱性磷酸酶标记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示意图 分析步骤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immunoassay ECLIA 是以电化学发光剂三联吡啶钌标记抗体 抗原 以三丙胺 TPA 为电子供体 在电场中因电子转移而发生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 它包括电化学和化学发光两个过程 3 3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中 磁性微粒为固相载体包被抗体 抗原 用三联吡啶钌标记抗体 抗原 在反应体系内待测标本与相应的抗原 抗体 发生免疫反应后 形成磁性微粒包被抗体 待测抗原 三联吡啶钌标记抗体复合物 这时将上述复合物吸入流动室 同时引人TPA缓冲液 当磁性微粒流经电极表面时 被安装在电极下面的电磁铁吸引住 而未结合的标记抗体和标本被缓冲液冲走 与此同时电极加压 启动电化学发光反应 使三联吡啶钌和TPA在电极表面进行电子转移 产生电化学发光 光的强度与待测抗原的浓度成正比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示意图 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示意图 标记磁颗粒在电场中发光工作示意图 目前我院最新引进的迈瑞CL 2000i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主要以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为主 拥有国内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它的酶促化学发光是目前免疫诊断中最灵敏的化学发光体系之一 其核心性能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该机采用高灵敏全球主流化学发光技术的CL 2000i分析系统 拥有业内领先的高效处理能力 可实现240T H检测 智能优化的测试流程 专利逻辑设计 提升测试通量 瀑布式真空气吸清洗技术降样本携带干扰至最低 涵盖甲状腺功能 激素 肿瘤标志物 传染病等50多个检测项目 目前我科开展肿瘤标志物 甲状腺功能检测 生殖内分泌激素检查项目 后续依临床需要酌情开展新的项目 更好的服务临床 服务患者 四 临床应用 1 甲状腺激素2 生殖激素3 肾上腺 垂体激素4 贫血因子5 肿瘤标记物6 感染性疾病7 糖尿病8 心血管系统9 病毒标记物10 骨代谢11 过敏性疾病12 治疗药物监测 甲状腺功能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甲功五项是T3 T4 FT3 FT4和TSH的总称 它与甲状腺功能有密切关系 是诊断甲亢 甲减的重要依据 检测甲状腺激素在甲亢和甲减病人的诊断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并成为判断疗效 监测复发的重要手段 甲状腺素 T4 甲状腺素 T4 是由甲状腺合成 分泌的激素 在调节机体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被分泌到血液循环中的T4能对垂体的促甲状腺激素 TSH 的调节起反应 下丘脑 甲状腺 垂体所组成负反馈机制对T4的分泌起着调节作用 在血循环中 T4约60 与甲状腺结合球蛋白 thyroxine bindingglobulin TBG 结合 30 与甲状腺激素转运蛋白 Transthyretin TBPA 结合 其余约10 与白蛋白结合 仅0 03 0 04 为游离状态游离的T4有活性 而结合的T4无活性 主要起备用作用 参考范围 5 0 14 5ug dl CENTAUR 临床意义 T4升高 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 但轻型甲亢 早期甲亢 亚临床甲亢的变化未如T3明显 凡引起TBG升高的因素均可使T4升高 如妊娠 应用雌激素 葡萄胎 淋巴瘤 血卟啉病等 药物如胺碘酮 含碘造影剂 受体阻断剂 奋乃近 海洛因等T4降低 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人 轻型甲减 亚临床甲减的变化较T3明显 缺碘性甲状腺肿可见T4降低或在正常低限 而T3正常 肾病综合征 肝功能衰竭 遗传性TBG缺陷症 肢端肥大症 重症全身性疾病状态等 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 雄激素 生长激素 苯妥英钠等药物 血清中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血清中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仅20 由甲状腺直接分泌而来 80 以上在外周组织通过T4脱碘而来 血液循环中的T3能对垂体的促甲状腺激素 TSH 的调节起反应 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所组成负反馈机制对T3的分泌起着调节作用 在血循环中 约99 5 的T3与TBG结合 但T3与TBG的亲和力明显低于T4 T3不与TBPA结合未结合的T3有活性 而结合的T3无活性 主要起备用作用 参考范围 0 58 1 62ug dL临床意义 T3升高 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病人 轻型甲亢 早期甲亢 亚临床甲亢的变化较T4明显 适合轻型甲亢 早期甲亢和亚临床甲亢以及甲亢治疗后复发的诊断 T3型甲亢仅有T3和FT3升高 与T4一样 T3亦受TBG变化影响 但受影响程度不及T4 T3降低 仅于较重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人 T3和T4均下降 轻型甲减T3不一定下降 重症全身性疾病状态或慢性病变可导致T3下降 多见于慢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心功能不全 糖尿病 心梗等疾病的患者 游离甲状腺素 FT4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 FT3和FT4分别为T3和T4在血清中未与蛋白结合的部分 其不受血清中TBG的影响 直接反映甲状腺功能的状态 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T3和T4参考范围 FT3 2 3 4 0pg mLFT4 0 6 1 2ng dL 临床意义 血清FT3和FT4升高 甲亢 低T3综合征 由于5 脱碘酶受抑制 T4外周脱碘作用障碍使FT4升高 甲状腺素不敏感综合征 FT3和FT4升高 而无甲亢表现 某些药物 胺碘酮 肝素等可使FT4升高 FT3适合于甲亢和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中药物是否过量的判断 血清FT3和FT4降低 甲减病人两者皆下降 但轻型甲减 甲减初期多以FT4下降为主 低T3综合征仅有FT3下降 某些药物 如苯妥英钠 多巴胺 糖皮质激素也可使FT3和FT4降低 T3 T4均升高 高TBG血症 甲亢 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 T4升高 T3正常或下降 家族性白蛋白异常性高T4血症 胰高血糖素瘤 药物普萘洛尔 胺碘酮 胆囊造影剂 全身性疾病 精神性疾病 苯丙胺成瘾 T4型甲亢 甲亢伴T4转换T3障碍 T4正常 T3升高 T3型甲亢 甲减用T3或者其他甲状腺激素制剂替代治疗后T4正常 T3下降 患有全身性疾病时 5 单脱碘酶活性下降 血皮质醇升高的各种情况 营养不良综合征 T4下降 T3升高 医源性甲亢 甲状腺功能正常病人服用甲状腺激素制剂 T4下降 T3正常 轻至中度甲减 碘缺乏 苯妥英钠 卡马西平 T3和T4均下降 中至重度甲减 重症全身性疾病 低TBG血症 大剂量使用水杨酸制剂 促甲状腺激素 TSH 促甲状腺激素是由 两亚单位非共价结合而成的糖蛋白 亚单位与LH FSH的 亚单位相似 而 亚单位与上述垂体糖蛋白的相应部分完全不同 有自已独特的生化及免疫特性 TSH主要由垂体合成 主要针对FT3 FT4的负反馈起反应 下丘脑三肽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 都可直接刺激TSH的产生 TSH主要通过与甲状腺细胞膜受体作用发挥以下三种功能 一是促进甲状腺细胞产生与肥大 二是促进碘代谢 三是促进甲状腺合成T3 T4 参考范围 0 5 7 30mIU ml CENTAUR 促甲状腺激素 TSH 肿瘤标志物 tumormarker TM 肿瘤标志物 tumormarker TM 是指在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 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者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的 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 包括蛋白质 激素 酶 同工酶 多胺等 可在肿瘤患者血液或体液中检测到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 正常人群中的筛查有症状者的辅助诊断癌症的临床阶段的分期疾病进程的预后指标评估治疗方案判断癌症是否复发治疗应答的监测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是肿瘤诊断的常用方法之一 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 疗效的观察 病情进展的判断和复发的监测等皆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并具有简便无创 测定结果定量客观 可重复测定以便动态监测 费用相对低廉等优点 甲胎蛋白 AFP 参考值 7 0ng ml 胎儿发育早期 由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血清糖蛋白 胎儿出生后不久即逐渐消失 成人血清中含量甚微 在我国60 70 的肝癌病人存在AFP高于正常值 凡AFP 500 g L持续1个月或AFP 200 g L持续2好个月 应高度怀疑肝癌 同时应有医学影像学好的证据参与诊断低浓度 50 200 g L 持续时间超过2个月的好患者 应视为肝癌的高危人群当谷丙转氨酶 ALT 正常 用AFP来诊断肝癌 可取性可达100 若AFP及胆红素同时明显升高 病人存活期很短通常由非原发性肝癌引起的AFP升高 一般都不会高于400 g L 3 6 5 2 的胆管上皮癌 84 以上的肝母细胞癌和70 左右的生殖性畸胎瘤及较少比例的胰腺癌 肺癌 肾癌和白血病患者也可出现AFP低浓度的异常升高 良性病变中的AFP升高 升高一般是散在的和暂时的 肝炎病人 10 升高 水平 50 g L 肝硬化病人 30 升高 水平 500 g L 癌胚抗原 CEA 参考值 4 5ng ml 是一种可溶性糖蛋白 胚胎期主要存在于胎儿的胃肠管 胰腺和肝脏 胃肠道恶性肿瘤时可见血清CEA升高 在乳腺癌 肺癌及其他恶性肿瘤中也可出现表达 并分泌于体液中 CEA在中晚期肿瘤中的阳性率胰腺癌88 91 肺癌76 结肠癌73 乳腺癌和卵巢癌73 膀胱癌 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中也有升高 铁蛋白 SF 男 27 375ug l女 12 135ug l 铁蛋白升高可见于下列肿瘤 急性白血病 何杰金氏病 肺癌 结肠癌 肝癌和前列腺癌 检测铁蛋白对肝脏转移性肿瘤有诊断价值 76 的肝转移病人铁蛋白含量高于400 g L 当肝癌时 AFP测定值较低的情况下 可用铁蛋白测定值补充 以提高诊断率 在色素沉着 炎症 肝炎时铁蛋白也会升高 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细胞坏死 红细胞生成被阻断或肿瘤组织中合成增多 乳腺癌相关抗原 CA15 3 参考值 15U ml CA15 3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 30 50 的乳腺癌患者的CA15 3明显升高 CA15 3动态测定有助于II期和III期乳腺癌病人治疗后复发的早期发现 当CA15 3大于100U ml时 可认为有转移性病变 肺癌 胃肠癌 卵巢癌及宫颈癌患者的血清CA15 3也可升高 应予以鉴别 特别要排除部分妊娠引起的含量升高 卵巢癌相关抗原 CA125 参考值 35U ml 在卵巢肿瘤上皮和Mullerian副肾管来源的一种糖蛋白 病理和正常组织中表达 其生物学功能不明 CA125在卵巢癌 尤其是上皮性卵巢癌 子宫内膜癌可出现升高 还可在肺癌 宫颈癌等肿瘤状态时升高 血清CA125升高 或降低 2倍的患者中大于80 的病例为病情进展 或消退 CA125 35U ml的病人中有95 在第二次手术时仍有肿瘤存在早期复发的监测 75 的患者在肿瘤复发前一年左右时间CA125的水平就已升高CA12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 1 的健康妇女 3 的患良性卵巢疾病妇女及其他非肿瘤患者也可见到升高 胰腺胃肠癌相关抗原 CA19 9 参考值 30U ml CA19 9是胰腺癌 胃癌 结 直肠癌 胆囊癌的相关标志物 是对胰腺癌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 胰腺癌患者85 95 为阳性 当CA19 9小于1000U ml时 有一定的手术意义 肿瘤切除后CA19 9浓度会下降 如再上升 则可表示复发 对胰腺癌转移的诊断也有较高的阳性率 当血清CA19 9水平高于10000U ml时 几乎均存在外周转移 胃癌 结直肠癌 胆囊癌 胆管癌 肝癌的阳性率也会很高 胃肠道和肝的多种良性和炎症病变 如胰腺炎 轻微的胆汁郁积和黄疸 CA19 9浓度也可增高 但往往呈 一过性 而且其浓度多低于120U ml 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PSA 参考值 4 0ng ml PSA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 也是目前公认的唯一具有器官特异性肿瘤标志物 血清TPSA升高一般提示前列腺存在病变 前列腺炎 良性增生或癌症 血清PSA是检测和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血清TPSA定量的阳性临界值为大于10 g L 前列腺癌的诊断特异性达90 97 TPSA也可用于高危人群前列腺癌的筛选与早期诊断 是第一个由美国癌症协会推荐用于筛查50岁以上男性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 TPSA测定还可用于监测前列腺癌患者或接受激素治疗患者的病情及疗效 90 前列腺癌术后患者的血清TPSA值可降至不能检出的痕量水平 若术后血清TPSA值升高 提示有残存肿瘤 放疗后疗效显著者 50 以上患者在2个月内血清TPSA降至正常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PSA 参考值 1ng ml 单项的血清总PSA TPSA 测定不能明确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的前列腺增生 主要是因为在浓度2 20ng ml范围内 二组病人有交叉 而FPSA TPSA不受此因素及年龄的影响 通过FPSA TPSA比值达到鉴别前列腺癌或良性的前列腺增生的目的 前列腺癌患者的FPSA TPSA比值明显偏低 良性的前列腺增生患者的FPSA TPSA比值显著增高 FPSA TPSA界限指定为0 15 低于该值高度怀疑前列腺癌 其诊断敏感性为90 9 特异性为87 5 准确性为88 6 明显优于TPSA单独测定 FPSA检测主要适用于未经治疗 TPSA值为2 20ng ml病人 当TPSA值低于2ng ml或高于20ng ml时 FPSA TPSA比值并不能用于鉴别前列腺癌和良性的前列腺增生 一种肿瘤可分泌多种肿瘤标志物 而不同的肿瘤或同种肿瘤的不同组织类型可有相同的肿瘤标志物 而且在不同的肿瘤患者体内 肿瘤标志物的质和量变化也较大 因此 单独检测一种肿瘤标志物 可能会因为测定方法的灵敏度不够而出现假阴性 联合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有利于提高检出的阳性率 为此 选择一些特异性较高 可以互补的肿瘤标志物联合测定 对提高肿瘤的检出率是有价值的 肿瘤标志物的相关肿瘤 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应用 性激素检测系列 下丘脑水平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脑垂体水平 促卵泡激素 FSH 促黄体生成素 LH 垂体催乳素 PRL 性腺水平 睾丸 卵巢分泌 睾酮 T 雌二醇 E2 雌三醇 E3 孕酮 P 胎盘分泌 胎盘催乳素 HPL 人绒毛膜性腺激素 HCG 其它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SHBG 硫酸去氢表酮 DHEA SO4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PAPP A 卵巢 子宫内膜与激素水平 雌二醇E2 参考值 男性为25 84pg ml 女性卵泡期为25 138pg ml 黄体期为31 317pg ml 排卵期为100 440pg ml 绝经期为25 84pg ml 1 判断闭经原因 1 激素水平符合正常的周期变化 表明卵泡发育正常 应考虑为子宫性闭经 2 雌激素水平偏低 闭经原因可能因原发或继发性卵巢功能低下或受药物影响而抑制卵巢功能 也可见于下丘脑 垂体功能失调 高催乳激素血症等 2 诊断无排卵 雌激素无周期性变化 常见于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多囊卵巢综合征 某些绝经后子宫出血 3 监测卵泡发育 应用药物诱导排卵时 测定血中E2作为监测卵泡发育 成熟的指标之一 用以指导HCG用药及确定取卵时间 4 女性性早熟 临床多以8岁以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诊断性早熟 血E2水平升高为诊断性早熟的激素指标之一 雌三醇E3 未孕妇女 0 31 0 17 ng ml 在妊娠妇女则随妊娠周龄而升高 21周 0 2 5 8 ng ml 35周 4 9 15 7 ng ml 41 42周 8 2 24 2 ng ml 男性 0 24 0 17 ng ml 1 糖尿病妊娠患者监测E3有助于了解胎盘功能和胎儿发育情况 凡胎儿发育正常者妊娠中期E3浓度逐渐缓慢上升 41 42周达到高峰 一般认为足月妊娠时血清E3应大于31nmol L 6 9nmol L 13 9nmol L者示胎儿危急 24h尿 10mg 亦提示胎儿胎盘功能低下 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在无胎儿窘迫的情况下 早期由于子宫 胎盘血流增加 E3可保持正常 中 重度妊高症由于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强 致胎盘缺血 血清E3可明显下降 3 多胎妊娠 超重胎儿血清E3多升高 过期妊娠 胎儿宫内生长迟缓 胎儿肾上腺发育不全 死胎等血清E3下降 孕激素PROG 男 成人0 7 2 1ng ml女 卵泡期0 2 1 6ng ml排卵期0 3 2 1ng ml排卵后1 8 22 5ng ml1 监测排卵血孕酮水平在黄体期范围内提示有排卵 若孕酮水平符合有排卵 而无其它原因的不孕患者 需配合B型超声检查观察卵泡发育及排卵过程 以除外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 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 无排卵性月经或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多囊卵巢综合征 口服避孕药或长期使用GnRH激动剂 均可使孕酮水平下降 2 了解黄体功能黄体期血孕酮水平低于生理值 提示黄体功能不足 月经来潮4 5日血孕酮仍高于生理水平 提示黄体萎缩不全 3 观察胎盘功能妊娠期胎盘功能减退时 血孕酮水平下降 异位妊娠时 孕酮水平较低如孕酮水平 25ng ml 基本可除外异位妊娠 单次血清孕酮水平低于黄体期孕酮正常范围 提示为死胎 先兆流产时 孕酮值若有下降趋势 有可能流产 4 孕酮替代疗法的监测孕早期切除黄体侧卵巢后 应用孕酮替代疗法时应监测血清孕酮水平 雄激素TESTO 成人 男2 27 9 76ng ml女0 1 1 23ng ml睾酮增高 特发性男性性早熟 家族性男性性早熟 肾上腺皮质增生 肾上腺皮质肿瘤 腺癌显著增高 腺瘤亦常增高 睾丸肿瘤 睾丸女性化 多囊卵巢综合征 卵巢雄性化肿瘤 松果体瘤 特发性多毛症 甲减 雄激素 HCG和雌激素治疗中等 降低 21 三体综合征 尿毒症 肌强直营养不良征 肝功能不全 陷睾症 原发性或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 Klinefelter综合征 Kallman综合征等 雄激素治疗停药后等 睾酮降低 男性睾丸发育不全 类无睾综合征 下丘脑或垂体性性腺功能减低 此外 也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肝硬化 肾衰竭 严重创伤以及久病体弱患者 垂体催乳激素PRL 参考范围 男性 3 0 16 5ng ml女性 3 8 30 7ng ml非妊娠期女性 3 2 24 9ng ml1 闭经 不孕及月经失调者 无论有无泌乳 均应测PRL 以除外高催乳激素血症 2 垂体肿瘤患者伴PRL异常增高时 应考虑有垂体催乳激素瘤 3 PRL水平升高还见于性早熟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卵巢早衰 黄体功能欠佳 长期哺乳 神经精神刺激 药物作用 如氯丙嗪 避孕药 大量雌激素 利血平等 因素等 PRL水平降低多见于垂体功能减退 单纯性催乳激素分泌缺乏症等 垂体促性腺激素 LH和FSH 参考范围 LH在排卵前期为1 9 11 6mIU ml 排卵期为12 9 105 2mIU ml 排卵后期为0 8 10 5mIU ml 一般在非排卵期的正常值是6 6 64 4mIU ml FSH在排卵前期为2 0 7 1mIU ml 排卵期为2 7 12 3mIU ml 排卵后期为1 4 4mIU ml 一般以5 40mIU ml作为正常值 1 协助判断闭经原因FSH及LH水平低于正常值 提示闭经原因在腺垂体或下丘脑 FSH及LH水平均高于正常 病变在卵巢 2 测定LH峰值可以估计排卵时间及了解排卵情况 有助于不孕症的治疗及研究避孕药物的作用机制 3 测定LH FSH比值如LH FSH 3表明LH呈高值 FSH处于低水平 有助于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 4 诊断性早熟有助于区分真性和假性性早熟 真性性早熟由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多引起 FSH及LH呈周期性变化 假性性早熟的FSH及LH水平较低 且无周期性变化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1 诊断早孕 在受精卵着床后5 7天 未次月经后26天左右 即能测出HCG 以血清HCG值作为诊断早孕的指标 符合率达98 100 2 滋养层细胞肿瘤的诊断 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患者的血清HCG明显高于正常妊娠 且其分泌量与癌细胞总数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在治疗过程中动态检测HCG浓度 实际上反映了癌细胞群生长或退化的状态 3 诊断宫外孕 对月经过期而无早孕症状 HCG较高而人工流产未见绒毛组织者 应考虑为宫外孕4 先兆流产的处理依据 临床上发现孕妇有先兆流产的症状时 通过动态检测 观察HCG的变化 对HCG浓度下降不明显而仍接近正常者 可积极保胎 经治疗HCG浓度渐上升 并与妊娠月份相符 多能继续妊娠 而对HCG逐渐下降 且下降至一定程度者 孕妇流产已不可避免 宜人工流产以终止妊娠 5 不全流产的鉴别诊断 流产4周后HCG应转为正常 而不全流产者HCG仍会高于正常 若宫腔感染或产后子宫复旧不全 其HCG在正常范围6 诊断异位HCG肿瘤 作为肿瘤标志物 不同组织脏器肿瘤HCG的阳性检出率高低不一 依次分别为 绒毛细胞管细胞瘤66 乳腺瘤60 睾丸瘤51 卵巢腺瘤36 胰腺瘤33 胃癌22 肝癌17 肠癌13 肺癌9 7 用于生育研究 HCG可作为观察抗早孕药物效果的指标之一 表妊娠期间血清HCG水平 从着床时间算起 妊娠周数HCG IU L 0 2 15 501 250 5002 3100 50003 4500 100004 51000 500005 610000 1000006 815000 2000002 3月10000 100000 甲状腺素与性激素 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导致闭经 性欲减退及阴毛脱落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雌激素增加 卵泡期或黄体期LH较正常人高23倍甲亢时睾酮和雄烯二酮增加 睾酮代谢清除率下降 五 发展与展望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具有选择性好 灵敏度高 分析速度快 设备简单等优点 近年来在环境 临床 食品 药物检测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实际检测常常需要对大量 复杂 低丰度的样品进行测定 因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逐渐向快速 高通量 高灵敏检测的方向发展 近几年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研究方向主要涉及到降低温育时间 多组分检测 以及信号放大技术等 这些例子都证明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可操作性 目前我科室开展的成熟项目简介 最近两年我科室紧跟临床发展需要 相继开展了 全程CRP 心梗三联 肌钙蛋白定量 D 二聚体 糖化血红蛋白 胱抑素 同型半胱氨酸 这些项目开展一年多来运行成熟 因其敏感性 特异性 准确性及时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参考 现对其做一简要介绍 全程CRP C反应蛋白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在正常情况下健康人的CRP值非常低 机体在感染 炎症 组织损伤后CRP浓度显著升高 CRP感染后4h 6h开始增高 24h 48h达到高峰 峰值可为正常值的100 1000倍 在感染消除后其含量急剧下降 一周内可恢复正常 CRP的浓度与疾病情况正相关 且不受机体 日间差 药物治疗 放化疗影响 全程CRP可广泛适用于发热待查及疑似感染的患者的感染诊断与诊断 感染监控 治疗指导 疾病预后等 全程CRP临床应用 1 CRP与常用感染指标对比 更灵敏 特异性更好 2 更快更准确的鉴别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及时快速帮助医生对病人病情做出判断 治疗 3 监控病情变化及术后感染术前CRP值大于25mg l的患者 手术发生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术前CRP值小于25mg l的患者 建议 对术前CRP值大于25mg l的患者 加强消炎治疗 手术时间调整到患者CRP水平降到25mg l 以下 对术前CRP值小于25mg l的患者必须立即进行手术时 术后应加强护理 并视情况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当外科 骨伤科 妇科手术后伴有细菌感染 高CRP会持续存在 连续定量测定CRP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4 观察抗生素治疗疗效5 心血管疾病hsCRP是心血管炎症病变的生物标志物 个体hsCRP基础水平和未来心血管病的发病关系密切 其水平升高同健康人群未来发生CAD 脑血管病 周围动脉疾病等事件的危险成正相关 心梗三联 心梗三项快速诊断实验指 肌钙蛋白 CTnI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肌红蛋白 Myo 在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时应该同步检测相关标志物 三种标志物Myo cTnI CK MB释放的时间是不同的 同时快速测定三种标志物 较单独测定更方便 更快速 时间上同步更利于对结果的分析和判断 从而更能够做到快速 准确诊断 心梗三联临床应用 肌红蛋白 Myoglobin Myo 是目前心肌受损后最早发生异常增加的心肌蛋白标志物 急性心梗 AMI 发作2h后的血清Myo即开始升高 4 6h达高峰 由于Myo无心肌特异性 肌红蛋白的阴性有助于排除AMI的诊断 使用该标志物的最佳战略是利用它的高阴性预测值和灵敏度以排除心肌梗死 肌钙蛋白I CTnI 是目前公认的 特异性最高且持续时间最长的诊断心梗的可靠指标 心肌肌钙蛋白一般在心肌损伤后4 8小时在外周血中逐渐增高 最高值在12 24小时出现 在心肌损伤后7 10天外周血中仍可探测到增高的心肌肌钙蛋白 急性心梗病人的血中cTnI浓度可高达100 300ng ml 主要用于对心肌损伤 特别是微小损伤的诊断 还可用于心脏手术时心肌缺血的可靠指标 可用于评价心肌的保护性措施 急性心梗后溶栓治疗的指示物 判断再灌注效果 CK MB 是目前临床医生最信赖的AMI检测 金标准 特异性较高 肌钙蛋白定量 肌钙蛋白 cTn 被认为是目前用于ACS诊断最特异的生化marker 它们出现早 最早可在症状发作后2h出现 具有较宽的诊断窗 cTnT 5 14天 cTnI 4 10天 在它们的诊断窗中 cTn增高的幅度要比CK MB高5 10倍 由于在无心肌损伤时cTn在血液中含量很低 因此也可用于minormycardialdamage MMD 微小心肌损伤 的诊断 这是以前酶学指标所难以做到的 cTn还具有判断预后的价值 对任何冠状动脉疾患病人 即便ECG或其他检查 如运动试验 阴性 只要cTn增高 应视为具有高危险性 肌钙蛋白定量临床应用 1 是早期诊断AMI最好的标志物2 对于ST段抬高的AMI病人 迅速地再血管化已成为临床标准的治疗方案 3 估计梗塞面积和心功能4 其他如钝性心肌外伤 心肌挫伤 甲状腺机能减退病人的心肌损伤 药物的心肌毒性 严重脓毒血症和脓毒血症导致的左心衰时cTn也可升高 5 其他心肌标志物的心肌特异性不如cTn6 cTnT用于血透病人心血管事件预测 D 二聚体 二聚体水平升高表明在体内有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