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中国古代的秘书机构和秘书人员 第四节中国古代的非官方秘书 一 春秋时期私人秘书的出现私人秘书出现的条件 文化的普及和知识分子人数增加私人秘书的前身 家臣 家臣的组成 为首的 家宰 下设司徒 司马 工正 马正家臣的职责 别于奴仆 为主人掌管家政 出谋献策 带有秘书性质 孔子曾为家臣 第四节中国古代的非官方秘书 二 战国时期的养士之风士不但担任国君的秘书 也为一些贵族私人所招纳 即上层贵族的 养士之风 这些 士 被称之食客 门客和舍人 著名的 四公子 秦国的吕不韦纳士数千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门客的职掌 参议谋划 起草书信 处理日常事务 承担交办事项 实为私人秘书 为后世幕僚的祖师 私人秘书的出现 说明秘书工作已向社会化发展 使秘书工作服务的对象增加了 第四节中国古代的非官方秘书 三 魏晋南北朝时期 霸府 中的幕僚魏晋南北朝是大分裂 大动荡时期出现 霸府 政权 建立王朝前手握军权的权臣所独自掌握的政权 他们任用一批人组成一套机构 完全在正规官制之外 自由行使权力 霸府的中心人物 幕僚既是谋士高参 又是办理文书 处理日常事务的人员 相当于私人秘书 第四节中国古代的非官方秘书 权臣称帝 霸府变为王朝 幕僚也转变为中央秘书官员 这一现象的创始人 曹丕这是魏晋南北朝所独有的现象 第四节中国古代的非官方秘书 四 隋唐以后的科举落榜文士和幕僚自隋代实行的科举取士制度落榜文士充当地方官府或节度使幕府中的幕僚缘由 一方面 朝廷权臣排斥有才能的文士 另一方面 安史之乱后 藩镇迭起 节度使为壮大力量 纷纷聘任落榜文士为幕僚代表人物 韩愈岑参明清时期 由于八股取士 产生了大批有真才实学的落榜文士 以致文人充当幕僚又成风气蒲松林 第四节中国古代的非官方秘书 五 清代幕僚的盛行 一 幕僚盛行的原因1 相当一部分主官昏庸 2 科举取士秘书人员的素质降低 3 整顿吏治 书吏受到限制 4 官场的腐败 第四节中国古代的非官方秘书 二 幕僚的来源1 科场失意 学者 名流 富有阅历的退休或者被黜革的官员 他们为求出路或迫于生计 投入地方大员门下 2 专业幕僚 又称幕友 幕宾 宾师 西席 师爷 幕馆 学幕 绍兴师爷 绍兴师爷 第四节中国古代的非官方秘书 三 幕僚的职掌1 参与筹划 出谋献策 是幕主的智囊2 草拟章奏 文移 管理档案 3 监督 约束书吏4 审理 仲裁民事案件5 核查 征收各种田赋税粮 四 幕僚的地位和作用1 幕僚与幕主关系密切2 幕主对幕僚深信不疑 给以很高的礼遇 3 幕僚是封建社会中最为完备的私人秘书 起了使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重要作用 第五节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 选拔 一 中国古代对秘书人员的素质要求 一 古代对秘书政治上的要求忠实可靠夏 商 周三代的史官战国时期的 士 汉代以 孝廉 为选官的最基本条件 第五节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 选拔 二 古代秘书职业道德的形成1 实事求是的职业道德形成于西周的史官2 西周秘书人员记录帝王言行 国家大事时有一定的规则 即 书法 君举必书 凡天子 诸侯的言行均予以记录秉笔直书 实事求是地予以记载 称 书法不隐 第五节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 选拔 3 书法 的意义使史官起草的文件和记录的大事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事件原有的面貌 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客观上对天子 诸侯的言行起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要他们遵循礼治制度 以维护奴隶制的秩序 4 起居注 唐代记载皇帝言行的档案册籍 第五节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 选拔 三 古代对秘书学识才能的要求文化素质优秀1 夏商周时期 史官通 六艺 学识渊博 见闻广异 是全国文化水准最高的人2 春秋战国时期充当秘书的 士 具有真才实学3 汉代对秘书人员的文化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 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 曹操的 唯才是举 4 唐宋时期 通过科举制选拔秘书 唐代的选试包括身 身材相貌 言 口才 书 书法文理 判 判断政事的能力 四个方面 宋代特设博学鸿词科 专门选拔文字秘书 第五节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 选拔 二 中国古代秘书人才的培养秘书人才的培养有三种方式 一 家传和师承春秋以前受当时文化发展的制约 由史官世袭制度和史官业务的专业性决定的手工作坊式的培养方式 第五节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 选拔 二 官办学校培养官办学校是古代培养秘书的主要方式历代官办学校培养情况 1 商周时期的太史寮 奴隶制下的官办贵族学校 也是全国的最高学府 2 封建社会的官学制度正式形成于汉朝 以汉武帝创办太学为标志 3 太学和国子监是国家最高学府 是封建王朝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 第五节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 选拔 4 历代封建国家还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办学校系统 郡设学 县设校 乡设庠 聚设序5 中国封建官办学校的特点 不重视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 以儒家经典作为主要教材 培养目标 学而优则仕 为封建国家培养管理人才 第五节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 选拔 三 私学培养1 中国古代私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春秋末期 社会急剧动荡 礼崩乐坏 周王室衰微 由 学在官府 变为 学在四夷 出现了 士 阶层 各诸侯国和新型贵族争相养士 士的培养成为迫切需要 第五节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 选拔 2 中国历代私学培养情况春秋末期 孔子私学最具代表性 规模最大 战国时期 养士之风更盛 私学更加盛行汉代是经学的极盛时代 私学以传授经学为主两晋名儒聚徒讲学 南朝官学时兴时废 教育多赖私学维持隋唐私学发达 王通 孔颖达 尹知章 韩愈 柳宗元等都收徒讲学 培养了大批人才 第五节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 选拔 五代时出现了聚徒讲学的书院 在宋代达到鼎盛 有著名的四大书院和明代后期的东林书院 书院是古代的私立大学 以培养学术人才为主 清代中期以后 出现了职业学校性质的私学 专门培养幕僚的 幕馆 成为培养秘书人才的主要场所 第五节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 选拔 三 中国古代的秘书选拔制度 一 夏商周的世卿世禄制 即爵位世袭制奴隶制国家官吏选拔制度的特点是 亲亲 二 春秋战国的选贤任能制秦国商鞅变法后 实行 任人唯贤 因功受禄 魏国实行 食有劳而禄有功 燕王实行 察能而授官 第五节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 选拔 三 汉代的察举征辟制1 察举是汉代选官的主要形式察举即皇帝诏命大臣 依据标准推荐人才进京 由皇帝提出各种政治问题 考其学识 才能 凡对策 书面考试 射策 抽签考试 成绩合格者 即分等授官 第五节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 选拔 2 征辟是朝廷和高级官员选拔任用属吏的一种制度 即征召和辟除征召即皇帝慕其才华 礼聘文人名士为官 多是一些德高望重 学识渊博 名闻遐迩的人 辟除就是三公九卿 刺史 郡守等高级官员有权自行聘用僚属 第五节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 选拔 四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下的秘书选拔制度1 九品中正制 选择 贤有识鉴 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 郡 县的大小中正官 负责察访本州 郡 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 综合德才 门第定出 品 和 状 供吏部选官参考 所谓 品 就是综合士人德才 门第 家世官位高低 所评定的等级 共分为上上 上中 上下 中上 中中 中下 下上 下中 下下九品 按品级推荐他们做官 第五节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 选拔 2 寒门掌机要九品中正制逐渐演变为以门第划分等级 按等级高低授官的腐败制度 造成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士族 的状况 士族高官腐败无能 秘书职务低下 又需要真才实学和能力 因而出现 寒门掌机要 的现象 第五节中国古代对秘书素质的要求和秘书的培养 选拔 五 隋唐以后的科举取士制度1 科举制度是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 以隋炀帝创设进士科为标志2 选拔官吏时彻底否定了门第出身 为下层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入仕的道路3 明清时的科举取士制度演变为 八股取士 制度 失去了量才取士的真谛 成为公正合理的选官途中的绊脚石 第六节中国古代著名秘书和当过秘书的名人 一 古代著名秘书 的含义中国古代历史上以秘书事业为主要生涯 或者因对秘书工作作出了特别贡献而闻名于世 或者是历史上某类秘书人员的代表人物 第六节中国古代著名秘书和当过秘书的名人 二 古代著名秘书及主要特点1 史佚西周初年史官 作内史 因 君言必录 君举必书 扬名于史册2 史籀周宣王时太史 善书法 创 大篆 体 著有 大篆 十五篇 世称 籀书 史籀在我国文字的发展和普及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第六节中国古代著名秘书和当过秘书的名人 3 董狐春秋晋国的史官 已以秉笔直书而彪炳史册 被孔子誉为 古之良史 4 左丘明春秋鲁国的太史 著名的史学家 相传为注 春秋 而作 左传 是一部内容详尽文字生动的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又作 国语 是古代史官 记言 体的典型著作 在我国历史上开创了利用档案资料编写史书的优良传统 第六节中国古代著名秘书和当过秘书的名人 5 冯谖战国时齐国的游士 孟尝君的门客即私人秘书 冯谖为主子出谋划策 收买民心 是孟尝君的高参 是战国时期由 士 充任的秘书秘书中的佼佼者 6 赵高秦代宦官 权臣 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宦官秘书 任 中车府令兼符玺令 因通晓法律 擅长书法 常为秦始皇起草诏命 成为秦始皇实际上的机要秘书 第六节中国古代著名秘书和当过秘书的名人 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 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 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 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 并成为丞相 在任职期间独揽大权 结党营私 征役更加繁重 行政更加苛暴 后派人杀死秦二世 不久后被秦王子婴所杀 赵高的所作所为首开宦官秘书专权的恶例 宦官秘书干政总是对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第六节中国古代著名秘书和当过秘书的名人 7 黄香东汉以德才兼备而闻名于世的秘书 天下无双 江夏黄香 黄香温席 二十四孝之首 官至尚书令 成为朝廷秘书首领 掌管机要 任职时 忠于职守 秉公执法 为政清廉 抵勤物务 忧公如家 第六节中国古代著名秘书和当过秘书的名人 8 陈琳汉魏间著名秘书 最著名的文章 为袁绍檄豫州 担任秘书时 主要成就在于公文写作9 任昉南朝著名秘书 先后在宋齐梁三朝担任过重要秘书 文思敏捷 尤其擅长公文写作 有 沈诗任笔 之称 第六节中国古代著名秘书和当过秘书的名人 10 李德林北朝隋代年间著名秘书 在三个王朝当过重要秘书 协助杨坚建立隋朝 被任命为内史令 一生对秘书工作贡献很大 11 魏徵著名政治家 贞观时名相 曾长期担任秘书职务 是最著名的谏臣 以敢谏善谏著称 他所上的 论时政疏 谏太宗十思疏 是他一生奏疏中最为重要者 第六节中国古代著名秘书和当过秘书的名人 12 陆贽唐代政治家 高级秘书 著名的公文写作大家 他所写的诏书 奏议 语言流畅 富有气势 具有感人的力量 或分析朝政时事 剖析是非得失 能切中时弊 是历史上起草公文最多的秘书官 13 胡安国南宋著名学问家 具有民族气节的秘书代表 担任秘书官职时 力谏皇帝励精图治 抗敌复国 阻止朝廷的投降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硬件设施维护与更新工作总结计划
- 2024年西安市团结实验学校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湖南省交通运输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微生物世界探索活动计划
- 法律与经济政策的协调试题及答案探讨
- 2024年福建艺术职业学院招聘笔试真题
- 建立良好团队文化的路径计划
- 一个学期的教学反思与总结计划
- 如何提高仓库的系统性计划
- 网络管理员考试新版本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考250个重点知识汇编
- 2025年中考数学三轮冲刺训练一次函数中几何压轴题综合训练
- 中考英语词汇电子版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2025年中考政治总复习必考重点知识复习提纲
- 河南省安阳市(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大联考数学试题(人教版)(解析版)
- 屋面防水及改造工程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口腔正畸考试试题及答案
- 血液透析患者内瘘感染的护理
- 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2023年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高考语文名校作文题立意与例文参考11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