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技术方法练习题_第1页
环评技术方法练习题_第2页
环评技术方法练习题_第3页
环评技术方法练习题_第4页
环评技术方法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填空题 1 环境保护法的任务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 保障人体健康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2 环境保护的对象是那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人工改造的 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 水 海洋 土地 矿藏 森林 草原 野生生物 自然 遗迹 人文遗迹 自然保护区 风景名胜区 城市和乡村等 3 我国的环境标准由五类三级组成 五类 是指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 基础标准 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以及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三级 是指我国环境标准分为 国家级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级和地方级 4 地方级 省 自治区 直辖市级 环境标准只包括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 放标准 5 环境基础标准 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和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则只有国家级而无地方级 全国统一执行国家标准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的立法目的 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预防因 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促进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7 规划的环境评价的对象是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和区域 流域 海域的建设 开发利用 规划 8 国务院有关部门 设区的市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综合规划包 括土地利用的有关规划 区域 流域 海域的建设 开发利用规划 9 国务院有关部门 设区的市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的专项规划包 括工业 农业 畜牧业 林业 能源 水利 交通 城市建设 旅游 自然资源开发 的有关专项规划 10 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成果 综合规划需编写该规划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 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 需编写该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而专项规划中的非指导性 规划则需编写篇章和说明 11 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可 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 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 应当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对环境影响很小 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 应当填报环境 影响登记表 1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经批准后 建设项目 的性质 规模 地点或者采用的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 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 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 13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 应当由具有相应环境影 响评价资质的机构编制 14 国家对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实行资格审查制度 1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分甲级 乙级两个等级 并根据持证单位的等级和范 围 按行业和环境要素划定业务范围 评价证书有效期为 5 年 16 在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时 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 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 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17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应当避免与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相重复 作为一项整体建 设项目的规划 按照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不进行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18 建设项目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 投产使用 19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之日起 30 日内 完成验 2 收 20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实行职业资格制度 21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适用于从事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评价 技术评估和环境保护验收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22 现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管辖的其他海域 23 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 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 同时投产使用 24 产生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单位 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 建立环境保护责任 制度 25 存放可溶性剧毒废渣的场所 必须采取防水 防渗漏 防流失的措施 26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实现水污染达标排放仍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水 体 可以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制度 27 总量控制计划应当包括总量控制区域 重点污染物的种类及排放总量 需要削减的排 污量及削减时限 28 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的排污单位 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周围居民区受到污染 29 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 必须事先向公安机关提出申 请 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30 国家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 工艺 设备和产品实行限期淘汰制 度 31 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的 必须经国务院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32 草原保护 建设 利用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与环境保护规划 水土 保持规划 防沙治沙规划 水资源规划 林业长远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镇规划以及其 他有关规划相协调 33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应按照减量化 资源化 无害化的原则 加强对垃圾产生的全过程 管理 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 对已经产生的垃圾 要积极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利 用 防止污染环境 34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总原则是危险废物的减量化 资源化和无害化 危险废物的焚烧 处置适用于不宜回收利用其有用组分 具有一定热值的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 处置适用于不能回收利用其组分和能量的危险废物 35 禁止新建煤层含硫份大于 3 的矿井 新建 改造含硫分大于 1 5 的煤矿 应当配套 建设相应规模的煤炭洗选设施 选择题 1 下列关于工程分析方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C A 目前常用的方法有类比法 物料衡算法 资料复用法 B 在采用类比法的时候 应充分注意对象与类比对象之间的相似性 C 物料衡算法 由于遵循质量守恒定量 计算的结果最能体现实际情况 一般对结果 不需修正 D 资料复用法一般在评价等级较低的建设项目中使用 2 关于类比法在工程分析方法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 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资料进行工程分析的方法 B 在分析过程中把一个工程项目的设计资料和另外一个不同类型工程项目的设计资料 加以对比 C 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系统的物料总量必须等于产出的产品量和物料流失量之和 D 它是利用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常 3 用方法 3 相比其他方法 资料复用法的特点是 B A 所得结果偏小 应用时要修正 B 较为方便 但数据的准确性很难保证 C 计算的工作量较大 D 能够在评价工作等级比较高的建设项目中广泛使用 4 下列选项中 C 是新建项目评价需要的污染物最终排放量 A 工程自身的污染物设计排放量 B 按治理规划和评价规定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 C 工程自身的污染物设计排放量减去按治理规划和评价规定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污 染物削减量 D 新建项目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的污染物排放量 5 下列选项中 D 可作为是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评价后需要的污染物最终排放 量 A 改扩建与技术改造前现有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 B 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污染物排放量 C 实施治理措施和评价规定措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 D A B C 的代数和 6 某厂锅炉年耗煤量 2000t 煤的含硫量为 4 则全年排放的二氧化硫量为 B 计算 时通常假设燃料中有 15 的硫最终残留在灰分中 A 80000kg B 136000kg C 160000kg D 152000kg 7 某工厂全年燃煤 8000t 所用煤的灰分为 20 仅使用一台燃煤锅炉 装有除尘器 其 效率为 95 该厂所排烟气中烟尘占煤灰分的 40 则该锅炉全年排尘量是 A A 32t B 80t C 640t D 1600t 8 影响地面水环境质量的污染物按排放方式可分为 D A 持久性污染物 B 非持久性污染物 C 水体酸碱度和热效应 D 点源和面源 9 水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的确定应考虑 A A 污染物排放后可能的达标范围 评价等级的高低和敏感区范围 B 敏感区 如水源地 自然保护区等 C 满足环境影响预测的要求 D 满足预测敏感区所受影响的需要 10 水质调查与监测的原则是 C A 尽量现场实测 B 尽量利用现有资料和数据 C 利用现有资料和数据为主 实测为辅 4 D 实测为主 利用历史资料和数据为辅 11 对于河流水质采样 当确定垂线上取样水深时 主要是根据垂线上水深的深度确定采样 位置 如果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 5m 时 通常在水面下 C m 处及在距离河底 C m 处各取一个水样 A 0 5 0 3 B 0 3 0 5 C 0 5 0 5 D 0 3 0 3 12 对于河流水质采样 当确定垂线上取样水深时 主要是根据垂线上水深的深度确定采样 位置 如果在一条垂线上水深为 1 5m 时 只在水面下 A m 处取一个水样 A 0 5 B 0 3 C 0 8 D 0 7 13 对于河流水质采样 当确定垂线上取样水深时 主要是根据垂线上水深的深度确定采样 位置 如果在一条垂线上水深不足 1m 时 取样点距水面和距河底不应小于 B m A 0 5 B 0 3 C 0 2 D 0 4 14 对于河流水质采样 当确定垂线上取样水深时 主要是根据垂线上水深的深度确定采样 位置 但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 无论河水深浅 只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水样 一 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水面下 D m 处 距河底也不应小于 D m A 0 5 0 5 B 0 3 0 3 C 0 3 0 5 D 0 5 0 3 15 核实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通常有 C A 现场实测 类比法和经验估计法 B 物料衡算法 C 现场实测 物料衡算和经验估计法 D 现场调查与实测法 D 15 16 大气环境监测点设置的数量 应根据拟建项目的规模和性质 区域大气污染状况和发展 趋势 功能布局和敏感受体的分布 结合地形 污染气象等自然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对 于三级评价项目 如果评价区内已有例行监测点可不再安排监测 否则可布置监测点 D 个 A 5 B 10 B 6 D 1 3 17 气象资料调查的期间因评价级别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需要最近 B 年的气象资料 A 5 5 B 3 C 2 D 1 18 气象资料调查的期间因评价级别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 对于二 三级评价项目需要最近 D 年的气象资料 A 5 B 3 C 2 D 1 19 在区域或流域的污染源调查中 说法确切的是 B A 必须进行污染物流失原因分析 B 一般分为普查和详查两个阶段 C 通常要研究污染物的物理 化学特性 D 一般要对主要污染物进行追踪分析 20 声源 1 和 2 在 M 点产生的声压级分别为 Lp1 100dB Lp2 98dB 则 M 点的总声压级 Lp1 p2为 B dB A 198 B 102 C 104 D 195 21 若声压级相同的 n 个声音叠加 即 L1 L2 Li Ln 则总声压级比 L1 增加了 C dB A 10lgL1 B lgL1 C 101gn D nlgl0 22 夜间 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防治法 中的确切时间是 B A 零点到早晨八点之间 B 晚二十二点到凌晨六点 C 晚二十三点到凌晨七点 D 晚九点到凌晨五点 23 国内外大量主观评价的调查结果表明 噪声超过 D dB 人们感到吵闹 A 45 B 55 C 70 D 80 24 已知 L1 80dB L2 80dB L1 2 C dB A 40 B 160 C 83 D 120 25 污染物随着污水排入河流后 C A 在河流横向断面上立即与河水充分混合 B 在河流横行断面上只经横向混合一定距离后与河水充分混合 6 C 经垂向混合 横向混合后与河水充分混合 D 当河流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污染物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 15 时 可 以认为此污染物的浓度已达到均匀分布 26 S P 模式 C Coe k1t表征顺直河流水流 B 的衰减规律 A 恒定状态下无机盐类 B 恒定状态下需氧有机物 C 非恒定状态下无机盐 D 非恒定状态下需氧有机物 27 关于 S P 模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 是研究河流溶解氧与 BOD 关系的最早的 最简单的耦合模型 B 其基本假设为氧化和复氧都是一级反应 C 可以用于计算河段的最大容许排污量 D 河流中的溶解氧不只是来源于大气复氧 28 某一高架连续点源排放污染物 在风速为 2m s 有效高度为 H 时 地面最大浓度为 Cmax 试问当风速为 4m s 有效高度为 3 4H 时 地面最大浓度是 Cmax的 倍 假定扩散参数 y不变 A 2 B 2 3 C 3 4 D 4 5 29 噪声在传播过程中由于距离增加而引起的衰减与下列 B 因素有关 A 噪声的固有频率 B 点声源与受声点的距离 C 噪声的原有噪声级 30 下列关于筛选预测水质参数的说法不正确定的有 C A 根据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分析 可知此项目排入水体的污染源与污染物情况 B 结合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级别 工程与水环境两者的特点 即可从将要排入水体的污 染物中筛选水质参数 C 筛选的数目尽可能多 D 筛选的数目既要说明问题又不过多 使所选水质参数的影响预测能力基本反映建设 项目的地面水环境影响 31 下列关于气象要素的说法正确的有 B A 所谓逆温就是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B 在干绝热过程中 每升高或降低 100m 气温降低或升高约 1K C 在干绝热过程中 位温要发生变化 D 大气边界层的厚度一般距地面以上 10km 左右 32 烟熏模式的应用条件是 C A 无风条件 B 有多个点源 C 主要用于计算日出以后 贴地逆温从下而上消失 逐渐形成混合层 D 小风和静风条件下 33 关于生态影响预测方法之一景观生态学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C A 通过空间结构分析和功能与稳定性分析对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评判 B 空间结构分析是基于景观是高于生态系统的自然系统 是一个清晰的可度量的单位 7 C 优势度值由空间结构 频率 景观比例三个参数计算得到 D 景观生态学认为 景观的结构与功能是相当匹配的 且增加景观异质性和共生性也 是生态学和社会学整体论的基本原则 34 下面关于生物影响评价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C A 用于预测和评价生物影响的方法必须是基于项目或行动的类型及与之相关联的影响 方面的全面考虑 B 用于预测和评价生物的技术手段很多 包括将数据资料编排得当的报告 生物指数 数学和物理模型以及费用 效益分析法等 但应根据实际慎重选用 C 景观生态学方法不能用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D 在陈述生物环境影响时 重要之点是确认生物 生态环境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系统 35 下列哪种固体废弃物不适合一般堆存 B A 溶解度极低的块状或颗粒状废物 B 化学反应性强的块状或颗粒状废物 C 不散发恶臭或毒气的块状或颗粒状废物 D 不飞扬 不腐烂变质块状或颗粒状废物 36 固体废弃物处置应遵循的原则不正确的是 C A 有毒有害物质尽量通过焚烧或化学处理方法转化为无害后再处理 B 对于无法无害化的有毒有害物质必须放在具有长期稳定性的容器和设施内 处置系 统应能防止雨水淋溶和地下水浸泡 C 对于一般性的填埋只需将废物掩盖即可 D 对于反射性废物 必须事先进行包装 固定 并放置在具有一定工程屏蔽的设施中 处置系统应能防止雨水淋溶和地下水浸泡 37 下列关于环境中的污染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环境中的污染物可以分为持久性和非持久性污染物 B 在一般情况下 持久性污染物进入环境后 其总量在推流迁移和分散稀释作用下不 发生改变 C 非持久性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浓度水平一般是恒定的 因为大气具有运动性 他们能 够被很好地均匀稀释 D 持久性污染物和非持久性污染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8 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理论基础是 B A 污染物的自身特性 B 水体的自净特性 C 水体的水质指标 D 水体的污染特性 39 点声源的声音传播距离增加一倍 则噪声衰减值为 B A 衰减一倍 B 衰减 6dB C 不变 D 衰减 3dB 40 线声源的声音传播距离增加一倍 假设 r L 1 10 即可视为无限长线声源 则噪声衰 减值为 D A 衰减一倍 B 衰减 6dB C 不变 8 D 衰减 3dB 41 物料衡算法能进行工程分析的原理是依据 C A 自然要素循环定律 B 市场经济规律 C 质量守恒定律 D 能量守恒定律 42 某企业年投入物料中的某污染物总量 9000 吨 进入回收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 2000 吨 经净化处理掉的某污染物总量为 500 吨 生产过程中被分解 转化的某污染物总量 为 100 吨 某污染的排放量为 5000 吨 则进入产品中的某污染物总量为 D 吨 A 14000 B 5400 C 6400 D 1400 43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必须做 D 分析 A 时空 B 重要时期 C 建设期 运营后期 D 全过程 44 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时 A 项目要对类似项目调查 收集国内外类似工程资料 进行类比分析 A 1 级 B 2 级 C 3 级 D 1 级和 2 级 45 施工期的工程措施对生态影响途径分析 主要包括施工人员施工活动 机械设备使用等 使 B 改变 使土地和水体生产能力及利用方向发生改变 A 大气 地形地貌 B 植被 地形地貌 C 植被 声环境 D 地形地貌 46 运行期工程对生态影响的途径分析 主要包括工程运行改变了区域空间格局 土地和水 体的利用状况 以及由此而影响了 D 状况 A 生态系统 B 生境 C 生态景观 D 自然资源 47 施工期的工程措施对生态影响途径分析 主要包括施工人员施工活动 机械设备使用等 使植被 地形地貌改变 使土地和水体生产能力及利用方向发生改变 以及由于 B 的变化使自然资源受到影响 A 生态系统 B 生态因子 C 生物种群 D 生物群落 某电厂监测烟气流量为 200 标立方米 时 烟尘进入治理设施前浓度为 1200mg 立方米 9 排放浓度为 200mg 立方米 无监测二氧化硫排放浓度 年运转 300 天 每天 20 小时 年 用煤量为 300 吨 煤含硫率为 1 2 无脱硫设施 回答下列 3 题 48 该电厂烟尘去除量是 B 千克 A 1200000 B 1200 C 1440 D 1200000000 49 该电厂烟尘排放量是 A 千克 A 240 B 24000000 C 2400 D 24000 50 该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是 C mg s A 26666 B 5760 C 0 27 D 57 6 5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不包括的工作环节是 C A 建设项目的工程分析 B 筛选重点评价项目 C 审查环境影响报告书 D 环境现状调查 E 评价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5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要求评价内容最详细的是 C A 三级评价 B 二级评价 C 一级评价 D 四级评价 53 对地表水环境进行评价时 要求最详细的是 A 级评价 A 一级评价 B 二级评价 C 三级评价 D 四级评价 54 对于某二级评价项目 其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的边长 应在以下哪个范围 D km A 16 20 B 6 10 C 12 16 D 10 14 55 对于一级评价项目 对其所在地区气象资料的调查期间 至少应为最近 D 年 A 5 B 4 C 2 D 3 56 对于二级评价项目 对其所在地区气象资料的调查期间 至少应为最近 A 年 10 A 1 B 2 C 3 57 对于一污水排放量为 15000m3 d 的拟建项目向某大规模水域排放污水 该水域的水质要 求为 级 通过分析发现该项目的污水复杂程度为中等 则该水域的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应为 B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58 运用数学模型预测河流水质时 充分混合段可以采用 B 预测断面平均水质 A 一维模式 B 零维模式 C 三维模式 D S P 模型 59 对于某中型建设项目 其建设前后噪声级增加 8dB 则该项目应按 A 级评价进行工 作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60 对于处在 GB3096 93 规定的 1 类标准的地区的某中型扩建项目 该项目应按 B 级评 价进行工作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61 对于常见的工业噪声一般以 D 作为噪声源评价量 A 倍频带声压级 B 声功率级 C A 计权声功率级 D A 声级 62 对于某机场建设项目 其主要飞行航迹下离跑道两端各 B km 侧向 2km 内的评价 范围可以满足一级评价的要求 A 10 B 15 C 20 D 25 63 对于一影响范围为 20 50km2的工程 使其所在区域内的生物量减少量大于或等于 50 则生态影响的评价等级应为 C A 1 级 B 2 级 C 3 级 D 4 级 11 64 对于一影响范围为 50km2的工程 使其所在区域内绿地数量减少 分布不均 连同程度 变差 则生态影响的评价等级应为 C A 1 级 B 2 级 C 3 级 D 4 级 E 5 级 65 在生态影响评价过程中 对于 1 级评价项目 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 不应小于 C km A 2 8 B 30 40 C 8 30 D 1 2 66 在生态影响评价过程中 对于 2 级评价项目 以重要评价因子受影响的方向为扩展距离 不应小于 A km A 2 8 B 30 40 C 8 30 D 1 2 67 我国现行的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 93 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 最高限值 其中居住 商业 工业混杂区应采用的标准是 C A 0 类标准 B 1 类标准 C 2 类标准 D 3 类标准 E 4 类标准 68 我国现行的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 93 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 最高限值 其中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应采用的标准是 E A 0 类标准 B 1 类标准 C 2 类标准 D 3 类标准 E 4 类标准 69 159 我国现行的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 93 规定了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 噪声最高限值 其中以居住 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应采用的标准是 B A 0 类标准 B 1 类标准 C 2 类标准 D 3 类标准 E 4 类标准 70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 将排放的污染物分为两类 下面不完全属于第 一类污染物的是 D A 总汞 总镉 总铬 总砷 总铅 B 总汞 烷基汞 12 C 总铬 六价铬 D 苯并芘 挥发酚 7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 1996 将排放的污染物分为两类 下面不完全属于第 二类污染物的是 C A COD pH BOD5 B SS 石油类 C 总铬 总锌 D 总氰化合物 挥发酚 72 夜间频繁突发的噪声 如排气噪声 按照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 90 其峰值不准超过 A dB A 10 B 12 C 15 D 20 73 夜间偶然突发的噪声 如短促鸣笛声 按照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 90 其峰值不准超过 C dB A 10 B 12 C 15 D 20 74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l2348 90 将厂界噪声分为四类 其中第 类厂界噪声 的昼夜间标准值分别是 B dB A 55 和 45 B 60 和 50 C 60 和 55 D 65 和 55 75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 90 将厂界噪声分为四类 其中第 m 类厂界噪声 的昼夜间标准值分别是 C dB A 55 和 45 B 60 和 50 C 65 和 55 D 70 和 55 76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l2348 90 将厂界噪声分为四类 其中第 类厂界噪声 的昼夜间标准值分别是 D dB A 55 和 45 B 60 和 50 C 65 和 55 D 70 和 55 77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l2348 90 将厂界噪声分为四类 各类厂界噪声的标准 值分别适用于不同功能区 其中 I 类标准适用于 C A 工业区 B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 C 以居住 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D 居住 商业 工业混杂区及商业中心区 13 7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l2348 90 将厂界噪声分为四类 各类厂界噪声的标准 值分别适用于不同功能区 其中 II 类标准适用于 D A 工业区 B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 C 以居住 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D 居住 商业 工业混杂区及商业中心区 79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l2348 90 将厂界噪声分为四类 各类厂界噪声的标准 值分别适用于不同功能区 其中 类标准适用于 A A 工业区 B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 C 以居住 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D 居住 商业 工业混杂区及商业中心区 8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l2348 90 将厂界噪声分为四类 各类厂界噪声的标准 值分别适用于不同功能区 其中 类标准适用于 B A 工业区 B 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 C 以居住 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D 居住 商业 工业混杂区及商业中心区 81 下面对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l4554 93 实施的规定叙述错误的是 C A 排污单位排放泄漏的恶臭污染物 在排污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 无其他干扰因素 的一次最大监测值 包括臭气浓度 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B 排污单位排放无组织排放的恶臭污染物 在排污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 无其他干 扰因素 的一次最大监测值 包括臭气浓度 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 准值 C 排污单位经烟气排气筒 高度在 15m 以上 排放的恶臭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臭气浓度 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D 排污单位经排水排出并散发的恶臭污染物和臭气浓度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 界标准值 82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l6889 1997 适用于 A A 生活垃圾填埋处置场所 B 工业固体废物填埋处置场所 C 危险废物填埋处置场所 D 放射性固体废物填埋处置场所 83 现行的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 中 类水 BOD5的标准值是 A mg L A 6 B 8 C 10 D 15 84 现行的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 中 III 类水 DO 的标准值是 B mg L A 5 B 5 C 3 14 D 6 85 我国的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规定了 33 种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 下列不属于 其指标体系的是 C A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B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 C 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 D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86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l2348 90 将厂界噪声分为四类 其中第 1 类厂界噪声 的昼夜间标准值分别是 A dB A 55 和 45 B 60 和 50 C 65 和 55 D 70 和 55 87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l4554 93 中将厂界标准分为 B 级 A 二 B 三 C 四 D 五 88 首创 三同时 制度的国家是 D A 美国 B 日本 C 德国 D 中国 89 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 应当编制 B A 环境影响报告书 B 环境影响报告表 C 环境影响分析表 D 环境影响登记表 90 根据我国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名录 把我国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为 B A 珍稀种 濒危种 稀有种 B 濒危种 稀有种 渐危种 C 珍稀种 稀有种 普遍种 D 濒危种 渐危种 普遍种 简答题 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实施 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2 为什么要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3 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包括哪些 4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结论应包括哪些方面 5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及其主要内容包括那些 6 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别 7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阐明的内容 15 8 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质量评价有哪些相同和区别 计算题 1 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污水排放口 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 其污水特征为 Qp 19440m3 d BOD5 Cp 81 4mg L 河流水环境参数值为Qh 6 0m3 s BOD5 Ch 6 16mg L B 50 0m H均 1 2m u 0 1m s I 0 9 k1 0 3 d 试计算混合过 程段 污染带 长度 如果忽略污染物质在该段内的降解和沿程河流水量的变化 在距 完全混合断面 10km 的下游某断面处 污水中的 BOD5浓度是多少 解 2463m gHIBH BuaB L 0065 0058 0 6 04 0 C0 CpQP ChQh Qp Qh 81 4 19440 3600 24 6 16 6 0 19440 3600 24 6 0 8 88 mg L C C0exp kx 86400u 8 88exp 0 3 10000 86400 0 1 6 28mg L 答 混合过程段 污染带 长度为 2463m 距完全混合断面 10km 的下游某断面处 污 水中的 BOD5浓度是 6 28mg L 2 某污水特征为QE 19440m3 d CODCr E 100mg L 河流水环境参数值为 Qp 6 0m3 s CODCr P 12mg L 0 1m s kc 0 5 d 假设污水进入河流后立 即与河水均匀混合 在距排污口下游 10km 的某断面处 河水中的 CODCr浓度是多少 解 C0 100 19440 24 3600 12 6 0 19440 24 3600 6 94 5 6 225 15 2mg L C 15 2exp 0 5 10000 86400 0 1 15 2 0 579 8 52 mg L 答 距排污口下游 10km 的某断面处 河水中的 CODCr 浓度是 8 52 mg L 3 河边拟建一个工厂 排放含氯化物废水 流量 2 83m3 s 含盐量 1300mg L 该河平均 流速 0 46m s 平均河宽 13 7m 平均水深 0 61m 含氯化物浓度 100mg L 如该厂废 水排入河中能与河水迅速混合 问河水氯化物是否超标 设地方标准为 200mg L 解 河水流量 Q B H v 13 7 0 61 0 46 3 84m3 s 混合后氯化物浓度 C 1300 2 83 100 3 84 2 83 3 84 609 15 mg L 200mg L 答 河水氯化物已超标 4 一个改扩工程拟向河流排放废水 废水量 0 15m3 s 苯酚浓度 30mg L 河流流量 5 5m3 s 流速 0 3m s 苯酚背景浓度为 0 5mg L 苯酚的降解系数为 0 2 d 纵向弥散 16 系数 10m2 s 求排放点下游 10km 处的苯酚浓度 解 C0 0 15 30 5 5 0 5 0 15 5 5 1 28mg L C C0exp ux 2Mx 1 1 4KMx u2 0 5 1 28 exp 0 3 10000 2 10 1 1 4 0 2 10 24 3600 0 32 0 5 1 73mg L 声环境影响评价计算题 1 已知锅炉房 2m 处测为 80dB 距居民楼 16m 冷却塔 5m 处测为 80dB 距居民楼 20m 试 计算二设备噪声对居民楼共同影响的声级 解 锅炉房噪声传播到居民楼时的噪声为L1 80 20lg2 16 61 94dB 冷却塔噪声传播到居民楼时的噪声为L2 80 20lg5 20 67 96dB L 10lg 100 1 61 94 100 1 67 96 10 1563147 6251727 69dB 答 二设备噪声对居民楼共同影响的声级为 69dB 2 某锅炉排气筒 3m 处测得噪声值为 75dB 若该项目厂界噪声的标准为昼间 60dB 请问至 少应离锅炉多远处 厂界昼间噪声可达标 解 设至少应离锅炉x m 处 厂界昼间噪声可达标 则锅炉排气筒噪声到厂界的衰减 量为 L 20lgx 3 75 60 15 由此解得 x 16 9m 答 应离锅炉 16 9m 厂界昼间噪声可达标 3 一测点距公路中心线 20m 测得等效声级为 68dB 试求距中心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