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及进展.ppt_第1页
应力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及进展.ppt_第2页
应力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及进展.ppt_第3页
应力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及进展.ppt_第4页
应力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及进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应力骨折的影像学诊断及进展 应力骨折 stressfracture sf 亦称疲劳性骨折 是军事训练 运动员训练中常见的损伤 其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 但比一般预料的要高 美国海军陆战队新兵发病率为2 9 而以色列新兵调查则高达31 1 国内报道新兵应力骨折发病率为9 5 16 9 个别报道甚至高达32 5 2 应力骨折好发于下肢 不同运动引起的应力骨折部位各异 篮球运动员的跗 跖骨应力骨折发病率较高 田径运动员多发于胫骨 腓骨或跖骨 足球运动员好发于第5跖骨 军事训练中以负重行军和长跑训练引起的胫骨应力骨折最常见 50 80 其次为跖骨应力骨折20 40 与暴力引起的急性骨折不同 应力骨折是反复作用的阈下损伤积累的结果 其特征为骨的破坏和修复同时进行 发病初期往往不影响肢体运动功能 因而易被忽视 误诊率较高 应力骨折如不及时发现和早期治疗 随着病程延长和损伤程度的加重 会出现骨皮质断裂 发展为完全骨折 近年来 随着影像技术和设备的快速发展 医学影像学在应力骨折诊断方面显示了巨大作用和潜力 为提高应力骨折早期诊断的准确率 现将本病的影像学诊断进展报告如下 1应力骨折的x线诊断 由于应力骨折在症状出现后3 4周才能显示骨痂形成的征象 故x线检查的早期检出率很低 首次就诊者仅15 出现x线征象 其早期 线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变薄 边缘模糊 呈灰色骨皮质征 graycortex 3 此征象是由于局部骨质充血水肿所致 但此种征象初诊时常常被忽视 随着病程延长和损伤程度的加重 中晚期x线片可见骨折线大多呈横行 亦可呈斜行或放射状 同时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膜反应 表现为鸟嘴状 丘状 带状骨皮质增厚 2应力骨折的ct诊断 2应力骨折的ct诊断与x线平片比较 ct能更准确显示骨折线及骨内外膜增生 多伴周围软组织弥漫肿胀 可帮助除外可疑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 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管状骨应力骨折早期均为直或不同程度弯曲的横形透亮线 伴邻近软组织较广泛肿胀 晚期骨内外膜增生 局部密度增高 但仍可见骨折线痕迹 随着病程延长 局部骨痂堆积增多 骨膜反应更明显 长骨骨膜增生围绕骨干生长形成新的不完整的骨皮质轮廓 横断面ct扫描呈现双皮质征 4 肋骨应力骨折早期为局部骨质密度减低 骨折线显示不清 相应处见局限性软组织肿胀 晚期骨质增生硬化 衬托出骨折线 锁 肩胛 骶 髂 耻及坐骨应力骨折早期为程度不同弯曲的透亮线 晚期见明显骨痂形成 呈山丘状 与核素骨扫描及mri相比 ct显示应力骨折的敏感性略低 但特异性好 是诊断和随访应力骨折的一种比较重要的检查方法 尤其对骨盆 肋骨等解剖结构复杂或形态不规则区域有其独特优势 不仅能清晰准确显示解剖关系和病变的特征 而且在对病变鉴别诊断时显示特异征象 如恶性骨肿瘤ct检查通常有骨质破坏且伴软组织肿块 出现病理骨折时 骨折线多不规则 而应力骨折除显示骨折线外 未有骨质破坏 随访发现骨质修复 软组织多为弥漫性肿胀 3应力骨折的mri诊断 3应力骨折的mri诊断在骨折急性期 3周内 mri不能反映皮质骨内骨折线 故长骨骨折通常不做mri检查 但 对早期骨髓和软组织水肿显示比 线和ct检查早且清晰 5 常用于松质骨骨折急性期的检查 特别是椎体骨折的检查 松质骨急性期的线形骨折 t1和t2加权图像上均可显示线状低信号区 陈旧性骨折 3周后 断端骨髓腔及骨皮质周围有大量骨痂存在 骨痂组织t1 t2值均极短 显示为不规则无信号区或梭形无信号区 骨膜反应为无信号区 与骨痂不易区分 4应力骨折的核素骨显像诊断 4应力骨折的核素骨显像诊断核素骨显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亲骨性放射性同位素在骨的病变部位较多地积聚并释放 射线 经过扫描及闪烁照相 将病变显示出来 理想的示踪剂要求半衰期较短 显像效果好 对人体无害 99m锝 99mtc 是常用的示踪剂 由于骨损伤局部有代谢活动增强 局部表面积增大 血供增加 使其与焦磷酸盐的化学交换作用增加 99m锝 亚甲基四磷酸盐 99mtc mdp 在该部浓集的程度超过与正常骨的交换 从而在骨核素成像时显示异常的核素浓集灶 骨折部位可见放射性核素呈卵圆形 梭形或弥漫性聚集 6 99mtc mdp骨扫描能在骨组织遭受应力性损伤时显示局部异常活跃的骨代谢活动 为诊断应力骨折的最佳方法 其灵敏度达100 特异度达98 符合率达100 7 且能在骨质遭受应力损伤而患者尚无自觉症状时 6 54h 发现局部异常的骨代谢活动 目前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已经成为应力骨折的常规诊断方法 但由于设备昂贵 花费时间 需静脉注射化学性核素等特点 难以在军训人员 运动员体检中普遍使用 5小结 5小结综上所述 应力性骨折的发病部位及不同病理阶段的影像学表现均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x线对应力骨折敏感性差 多在临床出现症状后3 4周方可显示 但价格便宜 简单易行 适于随访观察 例1 跳高运动员 训练后出现双足疼痛 运动后加剧 病例2 长跑运动员 集训后下肢疼痛 例3 体力劳动者 在从事挑重物强体力劳动后出现足部疼痛 休息缓解 第一次x光片 停止劳动3个月后疼痛明显缓解 复查x光片 9个月后症状消失复查x光片 例4长跑后出现下肢疼痛 x光片及ct片显示骨膜反应和骨折线 例5新兵拉练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