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刑法试题及答案五_第1页
2016年新刑法试题及答案五_第2页
2016年新刑法试题及答案五_第3页
2016年新刑法试题及答案五_第4页
2016年新刑法试题及答案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 年新 刑法试题及答案 五 一、填空题 1、一般认为,贝卡里亚 (1738 1764 年发表的 一书,是资产阶级刑法学的奠基之作。 2、从不同角度对刑法学进行分类,按研究范围,可以分为 ( )和 ( );按研究方法,可以分为 ( )、 ( )和 ( );按地域范围,可以分为 ( )、 ( )和 ( )。 3、刑法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 )、 ( )、 ( )和 ( )。 4、刑法学的理论体系包括 ( )、 ( )、 ( )和 ( )。 5、刑法的性质包括两种含义:一为 ( ),一为 ( )。 6、按 法规的独立性与否,刑法可以分为 ( )和 ( );按刑法规定的范围大小,刑法可以分为 ( )和 ( );按刑法适用对象不同,时间和空间的范围不同,刑法可以分为 ( )和 ( );按国外理论界的划分,刑法可以分为 ( )和 ( )。 7、我国刑法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为 ( )。 8、 ( )的诞生,是我国刑法规范基本具备的标志,是新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刑法典。 9、我国的刑法典由 ( )、 ( )和 ( )三部分组成,其中, ( )、( )各为一编,编下设 ( )、 ( )、 ( )、 ( )和 ( )。 10、刑法解释的论理解释 包括 ( )、 ( )、 ( )和 ( )。 11、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的三个基本原则是 ( )、 ( )和 ( )。 12、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 ( )。 13、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包括 ( )、 ( )、 ( )、 ( )、 ( )和 ( )。 14、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 )和 ( )。 15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含义是 ( )。 16、罪行的大小表现为 ( )和 ( )。 17、在司法实践上,还有其他原则,包括 ( )、 ( )和 ( )。 二、单项选择题 1. 关于刑法的解释,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刑法第 201 条规定, “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 ”,构成偷税罪。甲据此认为,如果因为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三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构成偷税罪。甲的解释属于反对解释 B. 如果论理解释的结论合理,则没有必要采取文理解释的方法 C. 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刑法禁止一切形式的类推解释 D. 不利于被告人的扩大解释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 2. 对于 1997 年刑法典第 116 条中的 “汽车 ”一词,学理上往往解释为包括作为交通工具使用的大型拖拉机,这一解释属于 ( )。 A 历史解释 B 当然解释 C 限制解释 D 扩张解释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李与贾是高中同学,高中毕业之后有十多年后没有见面。某日在北京偶遇,两人均特别激动,李某一拳打向贾某以示哥们情谊,不料贾某随即倒地昏迷不醒,在被送往医院的途中即死亡。经法医鉴定,贾某患有严重的脾肿大。李某从来没有听说过贾某患有这种疾病,李某的行为与贾某的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B. 高某花 5000 元新买的手机被一个小男孩宋某偷了,高某当场发现并追赶,在抓住宋某以后,宋某丝毫没有悔改之意,并趁高某 不注意欲挣脱逃走,高某一气之下把宋某推到河中。宋某不会游泳,向高某呼救。高某是省二级游泳运动员,己是受害者,于是没有对宋某进行施救,宋某最终溺水身亡。高某的行为与宋某的死亡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C. 王某与辛某积怨已久,王某经暗地调查得知辛某患有严重的心脏病。某日王某当众侮骂辛某,辛某受到刺激,心脏病发当场死亡。由于辛某是特殊体质,故王某的行为与辛某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D. 刘某扒窃了田某的钱包后夺路狂奔,田某在其后紧追不舍,刘某慌不择路,撞在了停在路 边的挖掘机上,身受重伤。田某的行为与刘某的重伤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4. 下列关于犯罪主体的案例,说法正确的是 ( ) A. 14 周岁的甲抢劫了刑警的枪支,由于刑事责任年龄的原因,不承担刑事责任 B. 15 周岁的乙参与走私、运输、制造毒品的,应承担刑事责任 C. 14 周岁的丙实施了绑架行为并杀害人质的,丙虽不构成绑架罪,但应对故意杀人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D. 15 周岁的丁在拐卖幼女的过程中,与该幼女发生了性行为,丁对其行为不负刑事责任 5. 当我国的一辆国际列车行使到俄罗斯境 内时,俄罗斯人维尔沙文与美国人查理发生激烈争执,维尔沙文将查理打成重伤。关于维尔沙文的犯罪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应当适用俄罗斯刑法或者美国刑法 B. 应当适用我国刑法 C. 不能适用我国刑法 D. 可能适用我国刑法 6. 某甲是精神病人,一天突然持刀追杀某乙,将某乙逼到一间旧房子里,某乙无处可逃,顺手抓起一个花瓶打向某甲,致某甲的眼睛受伤。某一点行为属于 ( ) A. 故意伤害 B. 正当防卫 C. 防卫过当 D. 紧急避险 7. 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以 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对同样的犯罪行为必须处以相同的刑罚 B.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 C.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D.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 8. 甲上山打猎,在树林里逛了半天一无所获。正在甲焦急万分之际,一只肥大的野兔出现在甲的视线范围内,但是在野兔的附近有一队春游的小学生。甲打猎心切,连发两颗子弹均没有打中野兔,其中一颗子弹与小女孩擦肩而过,将小女孩的肩膀擦破 了皮。对于甲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故意杀人罪 (未遂 ) B. 故意伤害罪 (未遂 ) C. 故意伤害罪 (既遂 ) D. 不构成犯罪 9. 某日,甲误认为自己遭到乙的不法侵害,因而对乙实行了防卫行为,并致乙死亡。后查明,乙的行为没有不法侵害的性质。下列关于甲的行为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可能是过失致人死亡罪或者意外事件 B. 可能是故意杀人罪或者意外事件 C. 可能是故意杀人罪或者防卫过当 D. 可能过失致人死亡罪或者防卫过当 997 年 8 月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于 2004 年7 月被抓获归案。在 1979 年刑法和 1997 年刑法中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对本案 ( )。 997 年刑法 979 年刑法 979年刑法还是 1997 年刑法 979 年刑法还是 1997 年刑法 )。 ,将妻子刚生下才 3 天的女婴包裹好放在医院门口,躲在一边观察。见有群众围观、议论,便放心离开。第二天一早,甲又到医院门口察看,见女婴还在,但女婴却因晚间气温过低被冻死。法官据此判决甲构成遗弃罪。甲的行为属于 ( )。 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 ( )。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有可能排除某种犯罪故意的认识错误是 ( )。 不能认为是犯罪行为 ?( )。 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 是 ( )。 然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钱某刺一刀后扬长而去,致其重伤 用暴力致孙某死亡 李某家属勒索财物过程中,杀害李某 火烧毁该建筑物,并且烧死二人 修理一进口轿车缺零配件,便于晚间在一停车场将一同型号小轿车备用轮胎一个 (价值1200 元 )和发动机 (价值 50000 元 )拆下盗走,甲的行为 ( )。 罪并罚 具罪,属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即破坏交通工具罪定罪处罚 15 岁 )与乙女 (13 岁 )在同一所中学上学,二人在参加校文体活动时相识并成为好友,关系日渐密切。某日二人在公园发生性关系时被发现。据甲交待,二人还曾在自己家中发生过一次性关系。甲、乙均表示是双方自愿。乙的家长要求追究甲的刑事责任。经调查二人确属自愿且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甲的行为 ( )。 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三、多项选择题 下列哪些情形适用属地管辖原则( )。 疏忽大意击中中国境内的外国公民斯某,致其重伤 该航空器进入中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 该航空器进入外国领空时在该航空器上实施犯罪 过于自信的过失造成中国境外外国公民布某重伤 对乙实行防卫行为,致乙死亡。事后证实乙的行为不具有 不法侵害的性质。甲的行为 (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论犯罪与刑罚 2、广义刑法学 狭义刑法学 ;沿革刑法学 比较刑法学 注释刑法学 ;国内刑法学 外国刑法学 国际刑法学 3、阶级分析法 历史研究法 比较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 4、绪论 犯罪总论 刑罚总论 罪刑各论 5、阶级性质 法律性质 6、单一刑法 附属刑法 ;广义刑法 狭义刑法 ;普通刑法 特别刑法 ;程 序刑法 实体刑法 7、惩治犯罪,保护人民 8、 1979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9、总则 分则 附则 ;总则 分则 ;章 节 条 款 项 10、当然解释 历史解释 扩张解释 限制解释 11、罪刑法定原则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12、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13、实体的适当原则 排斥习惯法 禁止类推原则 禁止刑法溯及既往原则 明确性原则 排斥绝对的不确定刑原则 14、立法上的平等 司法上的平等 15、犯多大的罪,便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 院也应判处轻重相当的刑罚 ;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 16、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的大小 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的大小 17、罪责自负原则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二、选择题 1、【答案】 D 【考点】刑法的解释、罪刑法定原则 【解析】 A 项中甲的解释属于当然解释。如果文理解释的结论合理,则没有必要采取论理解释的方法, B 项说法错误。刑法允许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C 项说法错误。扩大解释未超出公民预测的可能性,故允许不利于被告人的扩大解释。 2、 D。将汽车解释为 包括作为交通工具使用的大型拖拉机,显然是超出了刑法条文的字面含义,是一种扩张解释。所以, D 选项是正确答案。 3、【答案】 B 【考点】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解析】因果关系是客观的,李某的行为与贾某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A|C 项错误。高某将宋某推入河中,对宋某负有救助义务。高某拒不救助致宋某死亡,其行为与宋某的死亡之间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B 项正确。刘某的重伤是由其自己的行为造成的, D 项错误。 4、 B 5、 D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 在国际列 车上的犯罪,按照我国与相关国家签订的有关管辖协定确定管辖。没有协定的,由犯罪发生后该列车最初停靠的中国车站所在地或者目的地的铁路运输法院管辖。 6、 D 精神病人不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他所作出的行为不是违法行为,对某乙不能造成不法侵害。而正当防卫正是对不法侵害人采取的防卫行为。如果是正当防卫,某乙不用被副到屋子里无路可逃的时候就可以实施。题干中说到某乙被逼到了无路可逃,也就是出现了无法避免的紧急情形,只有以伤害较小利益来保护自身的权益。比较符合紧急避险。 7、 A。 8、【答案】 D 【考点】犯罪故 意、犯罪停止形态 【解析】甲的主观方面属于间接故意,间接故意行为以结果定罪。本案中,甲的行为没有造成法定的危害后果,所以不构成犯罪, D 项正确。另外要注意故意伤害罪是结果犯,不存在未遂。 9、【答案】 A 【考点】排除犯罪事由、假想防卫、防卫过当、意外事件、故意杀人罪、过失致人死亡罪 【解析】乙对甲没有不法侵害,甲误认为存在不法侵害而对乙实施防卫行为,属于假想防卫。假想防卫的主观罪过形式可能是过失或者意外事件, A 项正确。 据刑法第 12 条,刑法不溯及既往,除非新刑法对犯罪人有利,即 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本案中, 1979年刑法与 1997 年刑法就故意杀人罪定罪处刑标准、法定刑完全相同,因此仍应当适用犯罪行为当时的 1979 年刑法。 般客体是指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整体,根据一般客体无法进行犯罪分类。而直接客体就是某一具体犯罪直接侵犯的社会关系,仅仅是阐明该具体犯罪,不能说明其他犯罪。犯罪对象相同的犯罪并不一定就是犯罪性质相同的犯罪。因此都不是犯罪分类的依据。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某一类社会关系。我国刑法分则就是按照犯罪侵犯的同类客体,将犯 罪分为十大类型,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刑法分则的科学体系。 弃罪 (第 261 条 ),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据此,遗弃罪只能以不作为方式构成,因此甲的行为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 法第 18 条第 3 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据此,选项 D 应选。 律上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法律性质有不正确的理解。处理法律上的认识错误的总原则 是: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依法判定,不因主观上的认识错误而发生变化。因此排除选项 A。如果行为人对犯罪对象认识的错误,但是对犯罪客体认识没有错误,则对刑事责任不发生任何影响 ;据此,排除选项 B。手段的认识错误,不影响罪过成立,但是如果危害结果没有发生,行为人只负犯罪未遂的刑事责任。据此,排除选项 C。客体认识错误的,如,甲认为乙包中藏有钱财实施抢劫,而乙包中实际藏有手枪,据此应当排除甲抢劫枪支罪的故意,即应当认定甲构成抢劫罪,而非抢劫枪支罪。因此,选项 D 应选。 项 A 属 于为了抢劫制造条件的行为,构成犯罪预备 ;选项 B 只是犯意表示,不构成犯罪 ;选项 C 属于为了盗窃制造条件的行为,构成犯罪预备 ;选项 D 属于为了抢劫制造条件的行为,也构成犯罪预备。 项 A 中,甲的罪过形式明显是间接故意 (放任 )。在间接故意的情形下,按照实际造成的危害结果定性,因此选项 A 应该定为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第 238 条第 2 款,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并使用暴力致人死亡的,依照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因此,选项 B 应选。根据刑法第 239 条第 1 款,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 人作为人质,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仍按照绑架罪定罪处罚。选项 D 的行为客观上危害公共安全,构成放火罪。 盗用备用轮胎和发动机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这是毋庸置疑的。该行为不构成破坏交通工具罪,因为甲盗窃发动机致使该车无法使用,当然也谈不上危害公共安全。据此,选项 D 应选。 淫幼女罪的罪名,已经取消,排除选项 A。猥亵儿童罪的对象是不满 14 周岁的儿童,猥亵行为既可以是强制性的,也可以是非强制性的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