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茶道的礼仪关于茶道的礼仪 中国人爱喝茶 常常以茶会友 但泡茶也很讲究礼仪的 泡茶的小小细节错误 就很有可能毁掉别人对你的好感 所以 要多注意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茶道的礼仪 希望 能够帮到大家哦 关于茶道的礼仪关于茶道的礼仪 仪容仪表 泡茶的时候 女性要把长发挽起 以免头发掉落到茶汤里 而且妆容要以淡雅为主 不要过于浓妆艳抹 手上不宜配到过多 首饰 会影响泡茶的美感 服装以配合茶会气氛或者茶具茶席为 主 穿得朴素大方就好 泡茶姿势 泡茶时屁股坐在凳子的三分之一处 身体要坐正 腰杆要 挺直 在泡茶过程中也要保持身体的端正 不要因为倒水 持 壶而把身体歪到一边 另外在泡茶过程中要放松全身的肌肉 不要因为紧张而显得过于拘谨 当你心情和身体都放松下来的 话 泡茶的动作才会显得优美 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清洁茶具 在泡茶之前 要先清洁茶具 就算茶具在之前已经清洗过 了 还是得当着客人的面再清洗一遍 清洁茶具时不要用手触 摸茶杯 而是用茶夹夹取茶杯用沸水进行清洁 赏茶闻香 清洁完茶具后 把干茶倒进茶荷中 双手端起茶荷递给客 人 让客人观赏一下干茶的外形香气 在茶艺表演中 一般会 有闻香这一步 让客人闻香的时候 也是用双手拿起闻香杯优 雅地递给客人进行闻香 泡茶倒茶 在泡茶的时候 有很多小细节需要注意 比如茶壶的壶嘴 公道杯的杯嘴还有随手泡的壶嘴都是不能对着客人的 一般都 是横放 泡茶的过程动作不能太大 不要发出过大的碰撞声 在倒茶的时候要把公道杯用茶巾擦拭一下 然后再倒给客 人 倒茶一般七分满就好 而且要按照辈分来倒 长者为先 奉茶添茶 奉茶也是有讲究的 不仅仅是双手端给客人就行了 奉茶 的时候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 端茶的时 候手要平而且要稳 确保客人拿到茶的姿势是舒服的 当客人 杯里的茶空了的话 得及时添上 不能让客人的茶杯空 除非 客人表示不用再添茶了 自己品尝 泡茶并不是只能让客人喝 自己不喝 泡茶者也是需要品 尝每一道茶汤的滋味 茶汤若是淡了或者浓了 可以适当改变 冲泡的时间 以冲泡出最佳品质的茶汤 更换茶叶 当茶叶泡得很淡 没有味道的时候 就需要及时更换新的 茶叶了 否则客人会认为你在下逐客令 除非你接下来真的有 事 而客人又一直不走 那就可以以不更换茶叶来暗示客人该 离开了 中国传统茶道文化中国传统茶道文化 一 茶道简史 茶是中国的国饮 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为中 华民族之国粹 远古时期 老百姓就已发现和利用茶树 如神 农 本草经 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之 公元前 我国巴蜀就有以茶叶为 贡品 的记载 茶道发源于中 国 兴于唐 盛于宋 明 衰于近代 宋代以后 中国茶道传 入日本 朝鲜 获得了新的发展 今人往往只知有日本茶道 却对作为日 韩茶道的源头 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中国茶道知 之甚少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 其目的是借助 饮茶艺术来修炼身心 体悟大道 提升人生境界 中国人至少 在唐或唐以前 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 唐朝 封氏闻见记 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茶道大行 王公朝士 无不饮者 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 中国茶道是 饮茶之道 饮茶修道 饮茶即道 的有机结 合 包括茶艺 茶德 茶礼 茶理 茶情 茶学说 茶导引这 七种主要义理 饮茶之道 是指饮茶的艺术 道 在此作方法 技艺讲 饮茶修道 是指通过饮茶艺术来尊礼依仁 正心修身 志道立德 道 在此作道德 真理 本源讲 饮茶即道 是指道存 在于日常生活之中 饮茶即是修道 即茶即道 道 在此作真 理 实在 本体 本源讲 饮茶之道是饮茶的艺术 且 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它与诗 文 书画 建筑 自然环境相结合 把饮茶从日常的物质生活 上升到精神文化层次 饮茶修道是把修行落实于饮茶的艺术形式 之中 重在修炼身心 了悟大道 饮茶即道是中国茶道的最高追 求和最高境界 煮水烹茶 无非妙道 在中国茶道中 饮茶之 道是基础 饮茶修道是目的 饮茶即道是根本 饮茶之道 重 在审美艺术性 饮茶修道 重在道德实践性 饮茶即道 重在宗教 哲理性 二 茶谚诗词 茶饮具有清新 雅逸的天然特性 能静心 静神 有助于 陶冶情操 去除杂念 修炼身心 这与提倡 清静 恬澹 的东 方哲学思想很合拍 也符合佛道儒的 内省修行 思想 因此我 国历代社会名流 文人骚客 商贾官吏 佛道人士都以崇茶为 荣 特别喜好在品茗中 吟诗议事 调琴歌唱 弈棋作画 以 追求高雅的享受 历代文人们或著述或赋诗以赞茶之功能及妙赏 以茶为诗 者难以计数 其中尤以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为人称道 全诗如下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唯有文字 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生平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肤清 六 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此诗道尽饮茶 之妙用 三 茶与礼仪 我国是礼仪之邦 客来敬茶是我国人民传统的 最常见的 礼节 早在古代 不论饮茶的方法如何简陋 但它已成为日常 侍客的必备饮料 客人进门 敬上一碗热茶 即表达了主人的 一片盛情 在我国历史上 不论富贵之家或贫困之户 不论上 层社会或贫民百姓 莫不以茶为应酬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 文化的积淀 喝茶便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成为茶道 而 道 者往往与 精神 修养 相关联 茶道也因而 成为一种高级的文化活动 在现代生活中 以茶待客 以茶交 友 通过茶来表示深情厚意 不仅已深入到每家每户 而且也 用于机关 团体 甚至成为国家礼仪 不论古代还是现代 茶 都是礼让 友谊的象征 都是亲和 和谐的体现 饮茶的过程 也逐渐成了人们修德 人格完善的过程 要 求饮茶人具有一定品位 修养 特定的饮茶环境也使饮茶成为 一个怡心养性的审美经历 喝茶须有清雅之心境 若满腹邪恶 世俗之念 便违背茶之清和精神 品茶即品人 茶品即人品 四 茶与宗教 老子认为 道法自然 庄子认为 道 普遍地内化于一切物 无所不在 无逃乎物 马祖道一禅师主张 平常心是道 其 弟子庞蕴居士则说 神通并妙用 运水与搬柴 其另一弟子 大珠慧海禅师则认为修道在于 饥来吃饭 困来即眠 道不离 于日常生活 修道不必于日用平常之事外用功夫 只须于日常 生活中无心而为 顺任自然 自然地生活 自然地作事 运水 搬柴 著衣吃饭 涤器煮水 煎茶饮茶 道在其中 不修而修 道法自然 修道在饮茶 大道至简 烧水煎茶 无非是道 饮茶即道 是修道的结果 是悟道后的智慧 是人生的最高境 界 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顺其自然 无心而为 要饮则饮 从心所欲 不要拘泥于饮茶的程序 礼法 规则 贵在朴素 简单 于自然的饮茶之中默契天真 妙合大道 中国儒 道 佛各家都有自己的茶道流派 其形式与价值 取向不尽相同 佛家重心理 道家重生理 儒家重做人 三家 道义是一致的 真正求道 三者缺一不可 儒家把这种思想引入中国茶道 主张在饮茶中沟通思想 创造和谐气氛 增进彼此的友情 饮茶可以更多的审己 自省 清清醒醒地看自己 也清清醒醒地看别人 道教徒炼丹服药 以求脱胎换骨 羽化成仙 于是茶成为 道教徒的首选之药 道教徒的饮茶与服药是一致的 通过坐忘 到达身心致极之静 也达到灵魂致极之超脱 品茶为自然通悟 道家的无已在借助悟我两忘的时空里 达到契合自然 心纳万 物的境界 佛教徒以茶资修行 单道开 怀信 法瑶开茶禅一味之先 河 虽然儒 道 佛各家在行为上对茶道的理解不同 但都各 自取茶道的精华来为自己的修为服务 我们认为 不管儒 道 佛各家 表面上面看很多不同 其实都一样 茶道的程序就是 在品茶中学会悟道 五 茶与书画 绘画作为独立的艺术表现语言 能抒发个人情感 表现自 我 绘画的人文因素逐步得到强化 名家顾恺之 陆探微 张 僧繇 展子虔技巧超群 各有所创 名重一时 在技艺上 思 想上对后世画家都起着巨大的启示作用 画家开始注重个人的 审美体验 如南朝画家王徽 以儒 释 道精神融入其画理 达超然物外之境 画事一艺 除了要有丰富之学识 高迈之情操外 尚须有 一个平和之心境 方能心无挂碍 凝神静气 达到 独与天地精 神往来 之境界 老子言 涤除玄鉴 能不庇乎 画家对自然 的体悟 须涤除俗尘杂念 有我之见 使本心清明 一妄不存 一相不着 虚心观照 内省自性 方能以无我之见 体道自然 之玄妙之境 这也是画家体道自然之法门 有了这样的心态 便可搦管作画 达到一个无俗之境界了 画之雅俗 关乎人品 关乎学识 气韵浓淡 关乎心境 绘事如同品茗 是养生的艺术 可愉悦心境 陶冶情操 润泽心灵 茶道 画道 属精神文化活动 与功利无关 这个 状态是放松的 愉悦的 用心的 无论是喝茶 作画 赏画 都要在意识上泯灭物我的界限 以全身心去与茶 或画 进行感情 的交流 通过物我之间的相互融通 去感受人与茶 或画 之间的 亲密关系 以达物我玄会之境 喝茶或作画时 若心无挂碍 身心放下 不躁不乱 全身融入 便是 禅茶 或 禅画 了 茶道与画道均道法自然 崇尚意境 自然美是朴素的 它 表现为天之自高 地之自厚 花之自开 月之自明 自在无为 淡然无极 这在茶道中表现为朴素简洁 纯任心性 不造作 随意之境而心神会合 在画道中表现为心无挂碍 随性而为 以 超然之心 纵情挥写而营造画之意境 六 茶道五种道家理念 一 尊人 中国茶道中 尊人的思想在表现形式上常见于对茶具的命 名以及对茶的认识上 茶人们习惯于把有托盘的盖杯称为 三才 杯 杯托为 地 杯盖为 天 杯子为 人 意思是天大 地 大 人更大 如果连杯子 托盘 杯盖一同端起来品茗 这种 拿杯手法称为 三才合一 二 贵生 贵生是道家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义思想 在道家贵生 养 生 乐生思想的影响下 中国茶道特别注重 茶之功 即注重 茶的保健养生的功能 以及怡情养性的功能 道家品茶不讲究 太多的规矩 而是从养生贵生的目的出发 以茶来助长功行内 力 更多的道家高人都把茶当作忘却红尘烦恼 逍遥享乐精神 的一大乐事 三 坐忘 坐忘 是道家为了要在茶道达到 至虚极 守静笃 的境界而 提出的致静法门 受老子思想的影响 中国茶道把 静 视为 四 谛 之一 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时心境达到 一私不留 一尘不染 一妄不存 的空灵境界呢 道家也为茶道提供了入静的法门 这 称之为 坐忘 即忘掉自己的肉身 忘掉自己的聪明 茶道提 倡人与自然的相互沟通 融化物我之间的界限 以及 涤除玄鉴 澄心味象 的审美观照 均可通过 坐忘 来实现 四 无己 道家不拘名教 纯任自然 旷达逍遥的处世态度也是中国 茶道的处世之道 道家所说的 无己 就是茶道中追求的 无我 无我 并非是从肉体上消灭自我 而是从精神上泯灭物我的对 立 达到契合自然 心纳万物 无我 是中国茶道对心境的最 高追求 近几年来台湾海峡两岸茶人频频联合举办国际 无我 茶会 日本 韩国茶人也积极参与 这正是对 无我 境界的一 种有益尝试 五 道法自然 返璞归真 中国茶道强调 道法自然 包含了物质 行为 精神三个 层次 物质方面 中国茶道认为 茶是南方之嘉木 是大自然 恩赐的 珍木灵芽 在种茶 采茶 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 规律才能产出好茶 行为方面 中国茶道讲究在茶事活动中 一切要以自然味 美 朴实味美 动则行云流水 静如山岳磐石 笑则如春花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8月广东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简化程序招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人员2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个人合租房屋合同范本4篇
- 护林承包合同范本4篇
- 重机销售合同范本
- 短途物流合同(标准版)
- 园林绿化养护合同-学校绿化养护合同5篇
- 入路职工安全培训宣传课件
- 例检员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2026届山西省晋中市榆社中学物理高三上期末监测试题
- 邯郸常态化管理办法
- 《医学文献检索技巧》课件
- 2024年贵州省瓮安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岗笔试题带答案
- 高校教师命题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 2025-2030再生胶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
- GB 14930.2-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剂
- 完整的离婚协议书打印电子版(2025年版)
- 2025年人教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 碧桂园物业管理
- 全过程跟踪审计实施方案
- 202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密押真题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