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件新建MicrosoftWord文档_第1页
复件新建MicrosoftWord文档_第2页
复件新建MicrosoftWord文档_第3页
复件新建MicrosoftWord文档_第4页
复件新建MicrosoftWord文档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七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七 一 选择题 每小题一 选择题 每小题 3 3 分 共分 共 4848 分 分 2 瞿秋白在 1921 年 5 月 1 日的日记中写道 回忆二三月间 我到俄国人家里 那冷 淡枯寂的生活 黑面包是常餐便饭的唯一食品 现在丰富的多了 可非得有钱不可 市场物价因投机商人之故而很不稳 材料中描述的前后情形变化 主要反映了苏俄实施 A 工业化方针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新经济政策 D 农业集体化运动 3 法国文学家罗曼 罗兰于 1935 年对莫斯科进行了一个月的访问 他在 莫斯科日记 中写道 目前这些政策包含着某种消极的东西 这是不可避免的 下列属于日记中 目前这些政策 的是 A 实行余粮收集制 B 交纳固定粮食税 C 推行农业集体化 D 扩大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4 阅读 俄国及苏联国民经济建设文件汇编材料 的排名表 1913 年1928 年1932 年1937 年 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 工业生产总值 553221 机器制造业 442121 下列对表格信息的解读 符合史实的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使工业生产总值于 1928 年恢复到战前水平 B 1932 年苏联机器制造业占欧洲第一 表明工业化已经实现 C 农业集体化的推行 有助于 1937 年苏联工业产值世界第二 D 1928 1937年的经济建设 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 下图是 1953 1983 年苏联的 GDP 增长率和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 导致 1963 年苏联 GDP 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斯大林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 赫鲁晓夫的改革严重脱离苏联实际 C 勃列日涅夫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加剧 2 D 戈尔巴乔夫的 加速发展战略 失败 D 一定程度上冲击斯大林模式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 8 2006 年俄罗斯学者撰写的 俄罗斯历史 中写道 斯大林时代就类似太空中突然 喷发出的一颗超新星 然后逐渐熄灭 但在它的光辉照耀下把我们向前推进了差不多 40 年 这句话可以用来说明 斯大林模式 A 给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只有灾难 B 在俄国的历史上仅仅存在了 40 年 C 对俄国的贡献只有发达的航天工业 D 曾经对俄国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9 下图为苏联农业生产方面的统计数据示意图 该示意图反映出 A 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 B 农业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C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得到缓解D 赫鲁晓夫改革推动农业发展 10 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 他的经济改革 冲击了旧有的模式 具有开创性 兼有成功和挫折 创新和夭折 它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 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上的局 部改革 材料中的 他 应是 A 罗斯福 B 斯大林 C 赫鲁晓夫 D 列宁 13 下面是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经济成就表 项目 时间 年 1965 225 亿工业利润总额 单位 卢 布 1970 560 亿 1961 1965 6 1 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 1966 1970 7 7 上表反映了 A 勃列日涅夫推行的改革收到一定效果 B 改革突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C 改革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D 苏联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14 俄罗斯科学院某院士说 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 成为耶稣 悲 壮地走上祭坛 向世人和历史宣告 苏联的 民主化 私有化 完全是一条绝路 死路 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 3 A 斯大林模式 B 苏联政局的动荡 C 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 戈尔巴乔夫 15 在这一时期 苏联的整体实力大有提升 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 人民群众的生活 水平也有大幅度提高 同时苏联在这一时期四处扩张势力 并把大量资源花费在与美国进 行的军备竞赛中 而国内的经济问题却越来越严重 逐渐暴露出了危机 这一时期 执 政的是 A 斯大林 B 赫鲁晓夫 C 勃列日涅夫 D 戈尔巴乔夫 16 国家情况不妙 我们什么都有 土地 石油和天然气 其他资源 智慧和才能也 都不错 我们的生活却比发达国家差得多 越来越落在他们后面 这是戈尔巴乔夫辞 职时发表的电视演说词 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 社会主义理论的缺陷 B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 C 美苏冷战 D 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发生 二 非选择题 二 非选择题 1717 题题 2222 分分 1818 题题 3030 分 分 17 苏联解体 20 多年来 在俄罗斯社会和广大历史学家的意识中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 出现了一些对苏联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重新评价的新观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由俄罗斯教育部审定的 20 世纪祖国史 中对赫鲁晓夫有这样的评价 赫鲁 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就像他的黑白两色大理石的墓碑 具有两面性 材料二 历史学家尤 叶梅利亚诺夫撰文写道 对斯大林作用的评价不应该脱离当 时的时代 那时候主要注重实际成就 不太注重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付出了多大代价这样的 问题 当斯大林逝世之际 他给俄罗斯留下什么 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 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 戈尔巴乔夫等 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 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他摆弄这个国家 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 他以为只要把 外面的烂叶子剥掉 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 他不停地剥下去 一直到 剥光为止 一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 赫鲁晓夫在苏联历史上的作用具有两面性 12 分 2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简述 戈尔巴乔夫等 是如何 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 4 国 的 10 分 18 农业关乎国计民生 农业的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可动摇 某同学在探讨这一问题 时 搜集了以下材料 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 进行深入探究 材料一 农民通过缩减播种面积 隐藏储备粮 武装抵抗征收队伍 通过暴乱来反对 这种征用制 他们要求取消征用制 恢复农产品的自由贸易 当农民的暴乱在 1921 年春天 广泛地蔓延开来的时候 苏维埃政府不得不在进行了三年斗争后投降 奥托 鲍威尔 苏俄的 新方针 材料二 把集体农庄 国营农场统归区党委会领导 把原来下放给地方的权力重新划 归农业部 把被赫鲁晓夫免职的农业部长官复原职 1966 1980 年 农业投资总额为 3 830 亿卢布 比十月革命后的 40 多年的农业投入还高 2 5 倍 1965 1982 年农业投资总 额达 4 708 亿卢布 从 1965 年至 1979 年 农产品收购价格共提高 7 次 价格指数提 高 60 以上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经济改革 在勃列日涅夫的统治下 苏联虽然拥有世界最多的耕地并实现了机械化 但粮食连 年歉收并且不得不花稀缺的外汇大量进口粮食 勃列日涅夫时代 丧失改革良机丧失人民最后的信任 材料三 中国市场化改革已经进行了 27 年 目前 中国的国情已经和美国实施 罗 斯福新政 前的情形极为相似 即生产相对过剩和分配差距不断扩大 在这种形势下 中 央提出新农村建设 对农村采取投入倾斜政策 增加水利设施建设 道路建设 改善生存 环境 免除教育费用 发展医疗和社会保障等 对促进生产发展 减轻农民负担和增加农 民消费将发挥长效作用 不仅有助于缓解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 而且能够缓解工业化产能 过剩现象 这恰恰是罗斯福新政的精髓 钱敏泽 中国式的罗斯福新政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指出苏维埃政府 投降 的具体表现并分析这一 投降 的必要性和积极作用 16 分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 归纳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农业改革的措施并分析勃列日涅 夫时期 粮食连年歉收 的历史根源 12 分 3 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 当前中国对农村采取 倾斜政策 借鉴了罗斯福新政 中哪些政策的精髓 2 分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2 C 3 C 4 C 6 D 8 B 9 D 10 C 13 A 14 D 15 C 16 B 5 17 答案 1 积极作用 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效 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斯大林模式 8 分 不足之处 他的经济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4 分 2 戈尔巴乔夫为了缓解经济困难 首先进行经济改革 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 成果的情况下 戈尔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 最终导致国内局势的失控和苏联 的解体 10 分 18 答案 1 具体表现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 余的粮食 4 分 必要性 农民消极对抗 甚至发动暴乱 要求取消余粮收集制 恢复农产品自由贸易 4 分 积极作用 满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