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测试卷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 共 24 分 题号 123456789101112 答案 1 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 物体只要运动就需要力的作用 C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2 生活中许多地方运用到了物理知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运动员上单杠前往手上抹镁粉是为了减小摩擦 B 车轮外胎有凹凸花纹是为增大摩擦 C 螺母下面垫一个垫圈是为减小压强 D 菜刀刀刃磨得很薄是为增大压强 3 用下列简单机械 使重量同为 G 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 不计摩擦 机械自重及绳的重量 其 中用力最小的是 A B C D 4 如图 舰载机飞离航母后 航母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和航母受到的浮力将 A 压强减小 浮力减小 B 压强增大 浮力增大 C 压强减小 浮力增大 D 压强增大 浮力减小 5 如下图 分别采用两种方式将同一个箱子从地面搬上二楼 F1和 F2做功的情况 以下判断正 确的是 A 机械效率一定相等 B 功率一定相等 C 所做的总功一定相等 D 所做的有用功一定相等 6 如上图 过山车时而从轨道的最低点 D 上升到最高点 A 时而从最高点 A 飞驰而下 过山车在 运动过程中 若不计能量损失 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机械能小于 B 点机械能 B D 点动能最大 A 点势能最大 C D 点动能最大 A 点机械能最大 D A 点势能最大 机械能最大 7 如图 甲 乙两人将一木箱从一楼抬上三楼 甲对木箱做的功与 乙对木箱做的功相比较 http www A 甲大于乙 B 甲小于乙 C 甲等于乙 D 无法比较 8 小朋友沿着滑梯匀速下滑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忽略空气阻力 A 他受重力 支持力 下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B 他受重力 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 C 他的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和内能 D 他的重力势能减小 动能增大 机械能不变 9 如图所示的机械中省力的是 A 镊子 B 天平 C 定滑轮 D 开瓶器 10 下列几种情况中 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A 静止的小车在拉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 B 用力搬石头而未搬动 C 提着小桶在水平路上匀速前进 D 运动员举着杠铃停留了 3 秒 11 小李的质量为 50kg 可以举起 80kg 的杠铃 小胖的质量为 70kg 可以举起 60kg 的杠铃 两 人通过如图的装置看谁能把对方拉起来 结果应是 A 小李把小胖拉起 B 小胖把小李拉起 C 两个都拉不起 D 两个都拉起 12 如图 浸在水中的 A 物体的质量为 3kg B 物体的质量为 2kg 且整体处于静止状态 弹簧测力计自身重力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9 4N B 物体 A 浸在水中的体积为 500cm3 C 物体 A 处于平衡状态 D 物体 B 受到的重力和 B 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二 填空题 每空 1 分 共 30 分 13 在物理学中 对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 需要引入不同的物理量 例如 要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需要引入速度 要比较做功的快慢 需要引入 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需要引入 14 如图 水平桌面上的甲 乙两圆柱形容器 装有质量相同的水 水对甲 乙两容器底的压力 和压强的大小关系分别是 F甲 F乙 p甲 p乙 填 或 15 甲站在 0 5m s 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 乙站在 0 7m s 匀速下行的自动扶梯上 甲 乙两人 质量相等 甲上行中动能 填 增加 不变 减少 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 13 该时刻甲的重力势能 乙的重力势能 甲的机械能 乙的机械能 若此时两扶梯 同时停止运动 甲的惯性 乙的惯性 填 大于 等于 小于 16 一建筑工人用 50N 的水平推力推小车 使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 15m 小车受到的阻力 为 N 撤去推力 小车仍然能继续向前运动 0 5m 这是由于小车具有 在上述小车前进 15 5m 的过程中 建筑工人对小车做的功为 J 17 如图 用滑轮把 50 的水泥 5s 内缓缓提升 4m 到房顶 所用拉力 300N g 取 10N kg 此过 程中 有用功为 J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W 该机械的效率约为 写出一条拉力不 等于物重的原因 18 如上图 物体 A 的质量为 4kg 滑轮摩擦不计 当向下摆动脚腕使细绳拉着物体 A 缓慢 匀速 提升时 脚腕对细绳拉力的方向在改变 大小 填 也改变 或 不变 若 2 4s 内 脚腕将 A 物体匀速提起 0 3m 则对物体 A 所做的功为 J 功率为 W 19 据报道 一个 30g 的鸡蛋从 18 楼抛下来就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 从 25 楼抛下可使人当场死 亡 由此可知 鸡蛋的重力势能与 有关 下落过程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 8 人体很多结构也可以看作杠杆 即少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踮脚时主要靠腓肠肌收缩 骨骼和腓肠肌状况如图 踮着的脚可以看作是 杠杆 8 9 20 如图 滑轮重小于物重 绳重 摩擦不计 使用甲图滑轮最大的好处是 若匀 速提升相同的重物 则 F甲 F乙 机械效率 甲 乙 21 定跳远项目中 体重为 500N 的某同学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 重心下降的最大距离为 0 3m 用时 0 5s 轨迹如图 则此过程重力 做的功为 J 重力的功率为 W 22 如图 24 质量为 60kg 的人 站在质量为 30kg 的吊篮内 他至少用 N 的拉力拉住绳子 才能使自己和吊篮在空中保持静止 g 10N kg A 23 如图 5 行车在钢丝绳的自由端用 2000N 的力 将重 6000N 的货物匀速竖直提升 3m 接着又 在水平方向移动 6m 则行车在水平移动货物的过程中 货物重力所做的功是 J 在竖直提升 货物的过程中 货物重力所做的功是 J 行车滑轮组提升货物的机械效率为 三 作图题 每小题 3 分 满分 9 分 24 画出图中力 F 的力臂和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5 如图 硬质杠杆 AOB 上挂一重物 G O 为支点 请你在杠杆 AOB 上作出使重物在图示位置静止 时的最小力 F 及力臂 L 24 题 25 题 26 请画出下列各图中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4 实验题 每空 2 分 共 20 分 27 小刚小组探究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后 联想斜面也是一种机械 那么斜面的机械效 率与斜面的哪些因素有关呢 小刚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小萌猜想可能 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于是他们将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 构成长度一定 高度可调的斜面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沿不同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 如图 28 所示 下表是他们实验记录的有 关数据 1 在第 1 2 3 次实验中 选用玻璃 木板 毛巾作为斜面表面的材料 是为了 2 在第 2 次实验中 拉力做的总功是 j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 3 分析第 1 2 3 次实验数据 可以得出 当其它条件一定时 4 若通过分析第 1 4 5 次实验数据 得出斜面倾斜程度越大 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大 你认为 存在的问题是 5 实验中还发现 斜面材料相同时 斜面倾角越小 越 选填 省力 或 费力 28 在 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实验中 小红用如图 7 所示的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 验 第一次使用塑料滑轮 第二次使用铝制滑轮 第三次使用铁制滑轮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A B O G 实验次数 物重 g n 物体上升的距离 h cm 测力计的读数 f n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 s cm 机械效率 13101 63062 5 231023050 33102 530 1 这个实验使用的测量工具是 和弹簧测力计 2 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 拉动弹簧测力计 3 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第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 4 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 提升同一物体 动滑轮越重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五 综合题 29 题 5 分 30 31 各 6 分 共 17 分 29 如图 26 斜面长 S 10m 高 h 4m 用沿斜面方向的推力 F 将一个重为 100N 的物体由斜面底 端 A 匀速推到顶端 B 运动过程中物体克服摩擦力做了 100J 的功 求 1 运动过程中克服物体 的重力做的功 2 斜面的机械效率 3 推力 F 的大小 30 如图 用滑轮组提升重 200N 的物体 所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