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一 选择题选择题 1 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 它的发展形式就是 问题 理论 定律 假说 2 否定证据对于存在陈述可以 兼容 证实 证伪 确证 3 物理学中贝纳德花样说明 自然界的 1 演化是进化与退化的辩证统一 2 不可逆过程具有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3 层次结构存在着因果关系的联结链 4 超循环现象是无序和有序的统一 4 关于人类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的理论 解决了人是从猿变来的问题 而恩格斯解决了人是怎样从猿变来的问题 马克思 达尔文 拉马克 华莱士 5 下列有一推理格式 H 蕴涵 E 证据表明 E 真 H 亦为真 这种推理在逻辑形式上属于 确证 证伪 后件误断 证实 6 判决性实验在科学检验中能够 有条件地判定某个假设的真伪 历时地判定某个假设的真伪 最终地判定某个假设的真伪 即时地判定某个假设的真伪 7 英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 P TT EE P 这一模式的思想基础在于 1 科学研究必须重视科学信念的作用 2 科学研究的过程是猜测与反驳 3 科学理论的正确与否在于科学理论能否得到证实 4 科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革命的过程 8 美国著名的科学史家库恩认为 科学发展的模式为 前科学 常规科学 危机 科学革命 新的常规科学 他的科学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在于 逻辑原子论 不可通约的范式 词典 理论 中国套箱理论 9 理想实验是一种 思维中的逻辑推理过程 抽想化的概念 仅限制在实验室中的实验 在最理想的条件下进行的实验 10 在下列命题中 哪一个最能说明自然界层次结构的构成具有相干性关系 自然界的系统结构中不同的层次具有不同质的属性 2 自然界中低层系统的运动形式和高层系统的运动形式之间经过递进可 以相互转化 自然界不是加和性的复合体 而是其部分与整体之间可以相互过渡 自然界是稳定与涨落的统一体 11 恩格斯认为自然界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是指 自然界中不存在着变化的暂时性 自然界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是无限的 自然界的运动变化都是有序性的 自然界的发展是循环的无限性 12 从现代科学思想看 一个进化系统的发展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 非线性相互作用 熵增加 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 非线性相互作用 随机涨落 线性非平衡的开放系统 线性相互作用 随机涨落 线性非平衡的开放系统 线性相互作用 增熵逐渐减小 13 自然界层次结构的有限与无限问题应该从 去把握 物质的时空属性上 物质的信息与能量上 物质的结合度上 层次的关节点上 14 下列判断哪一个比较合理 因为科学本质上是一种理性事业 因此 科学的进步标准在于是否符 合合理性 因为科学是一个解问题事业 因此 科学进步的标准在于是否解决了 更多和问题 因为科学的目标具有多元性 因此 科学进步的标准也是多元的 因为科学是认识自然界的工具 因此 科学进步的标准在于获得更有 用的理论 15 从现代科学观念出发 判别下列句子 哪一个较为合适 永恒的自然规律也愈来愈变成历史规律 从存在到演化的科学思想转变表示人类更加重视粒子文化 人的科学认识对象都是由自然存在物所构成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宇宙是一个无限的存在体 16 判断下列命题哪一个比较正确 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看 它是一种非逻辑思维 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看 它是一种发散性思维 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看 它是一种逻辑思维 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看 它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 17 近代历史上最早提出运动不灭思想的人是 伽利略 笛卡儿 F 培根 迈尔 18 从现代科学看时间具有外在性和内在性的区别 下面表述中 A 时间与客 3 观实在的演化无关 仅反映了它们的顺序性和持续性 B 时间具有方向性 是 一种对称性或缺和不可逆 C 时间具有反演的对称性 也就是说时间隐含着过 去和未来的等价性与可逆性 D 不管是绝对时间还是相对时间 它们仅仅与客 观实体构成外部联系 因而只是表征了客观实体的运动参量 E 时间是物质客 体的内部变量 是事物内部属性 具有生命性 是生命演化的内在尺度 以上五 种表述中体现时间内在性的为 ABC DCD BE ADCE 19 是古代自然观的基本特征 猜测性 辩证性 逻辑性 直观性 系统性 分析性 思辩性 联系性 综合性 直观性 思辩性 猜测性 20 构成系统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原因之一是系统的要素之间存在着 相加性 协同性 无序性 同一性 21 在技术创造的一般过程中 最关键最富有创造性的环节是 技术预测阶段 技术评估阶段 技术原理构思阶段 技术设计阶段 22 为了保证测量的合理性 从理论上讲下列哪一个判断不恰当 采用一定的计量单位 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立足于客观性 不要干扰测量对象 23 宇宙大爆炸的学说 从哲学上说明 宇宙是无限的 宇宙是有限的 宇宙是演化的 宇宙是唯一的 24 科学家把遗传基因的变化解释为 DNA 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变化 这种解释 方式在科学哲学上属于 整合性解释 还原性解释 相关性解释 功能性解释 25 科学思维中 我们把 看成是同类事物形象特征的反映 想象 定义 概念 意象 26 科学理论之所以难被证实 从语言形式上看它因为是 观察陈述 存在陈述 全称陈述 单称陈述 27 一个系统的要素如果按照彼此的相干性 协同性形成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过程 称为 组织 自组织 有序 无序 28 穆勒五法中 结果相异 因子类同 同中求异 差异求解 属于 契合法 差异法 4 求同差异共用法 共变法 排除法 29 科学系统中人们常常为了发现的优先权而进行争论 这种现象表明 科学是一种建制化事业 科技成果应该谁投入谁所有 应该加强科技伦理道德教育 科技人员总是比较喜欢自己的成 果 30 自然科学作为生产力的不正确的表述是 自然科学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 自然科学是直接生产力 自然科学是潜在的生产力 自然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31 科学方法论中 科学抽象中的分析所起的作用主要在于把握 思维中的具体 具体的个别属性 具体的一般 多样性的具体 32 自组织理论认为 是演化系统的演化机制 对称性破缺 非线性 有序 无序 33 所谓物质系统在质上的守恒是指 物质运动具有对称性 自组织的运动 物质运动是不灭的 物质运动的形式具有同一性 34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我们认为 人类改造自然的结果总是给人类带来无穷的财富 人类改造自然总是寓于认识自然之中 环境创造了人 而不是人创造了环境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 自然报复人类 35 关于物质客体说法不正确的是 指进入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范围的物质对象 即对象化 过程化了的 客观实在 仅指自然客体 不包括社会客体 物质客体既具有本体论客观实在的含义 又具有认识论可知性的含义 因 此具有客观性 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的多重属性 物质客体是有内部结构的 是实体和属性的统一 世界是可知的 物质客体存在和发展都具有规律性 36 在现代科学哲学中 人们之所以对归纳法提出批评 是因为 从本质上讲它没有价值 它具备真值的传递性 科学观察渗透理论 演绎法具备真值性 37 从科学社会学上讲 科学技术是一种 思维方法 理性事业 知识体系 文化过程 38 科学问题的结构是由下面几个要素组成的 科学事实 科学观察 科学实验 问题指向 预设 应答域 问题指向 科学理论 科学假设 求解目标 应答域 问题指 5 向 39 灵感与直觉的主要区别在于 灵感与直觉的思维形式绝然不同 灵感与直觉的思维在把握对象时其心理过程处在不同的阶段上 灵感的结果具有突破意义而直觉没有 灵感是一种突发性思维 直觉是一种心理行为 40 信息可以表征系统的 组织化程度 自组织 结构 功能 41 在当今世界的所谓 全球性问题 中 一般认为首要的问题是 人口问题 不可再生资源问题 粮食问题 环境问题 42 关于演绎推理阐述不正确的是 是三段论式的结构 包括大前提 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 如果有一个前提是否定的 结论也应该是否定的 是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过程 可靠性小 但创造性大 43 反常问题是指 不是正常科学认识中提出的问题 和公认理论形式不一样的问题 非正常思维形式提出的问题 是拒斥已有理论框架的有待解决的问题 44 科技进步转化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来自于 地区科技发展的不平衡性 科技自身发展内在逻辑推压作用 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拉引作用 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的矛盾 45 从地球的演化来看 自然界的发展是 过程集合体 有限的 宏观上有序 微观上无序 46 恩格斯所概括的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不包括 赖尔的 地质学原理 达尔文的进化论 施旺和施来登的细胞学说 焦耳等人揭示的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47 科学认识相对于常识来说 其本质在于 认识结果的可检性 认识过程的自组织 认识结果的有序性 认识结果的无序性 48 列宁的物质范畴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 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 摄影 反映 下列理解不符合上述物质范畴意义的是 哲学范畴的物质等同于自然科学中具体物质形态和属性 6 物质对意识的独立性与根源性 物质能通过人的感觉而被认识的可知性 划清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物质观的界限 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物质观界 限 49 20 世纪以来 你认为下列哪一个不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 科学技术越来越数学化 科学技术越来越综合化 科学技术越来越分化 科学技术越来越抽象化 50 自然界物质运动服从某些共同规律表明 自然界具体物质运动的守恒性 自然界物质运动不灭性 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绝对性 自然界物质运动统一性 51 你认为下列判断哪一个不正确 自然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自然界的物质性在于统一性 自然界的整体性在于系统性 自然界的演化性在于不可逆性 52 从科学认识体系内部看 真正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科学实验 社会生产 阶级斗争 认识矛盾 53 自然界层次结构是指 自然界结构内的分层排布 自然界的因果链 相干性关系下构成的逐级结构关系 自然界的存在着关节点 54 从逻辑上看 是测量的逻辑基础 归纳 演绎 类比 比较 55 科学事实属于 客观事实 经验事实 理论事实 假想事实 56 下列关于 自然辩证法 说法不正确的是 自然辩证法 的诞生标志着旧自然观的终结 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 全面论述了自然界的辩证法 探讨了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 从而引起了自然观的 伟大变革 自然辩证法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首次正确解决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相互 关系问题 自然辩证法 为自然科学家提供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方法论和辩证逻辑 等伟大的认识工具 自然辩证法 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的历史贡献 57 近代最早提出自然界演化历史观的是 牛顿经典力学 康德星云假说 达尔文进化论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58 技术创新活动不包括 7 R D 活动 生产过程计算机控制的建立 有关产品的图案设计 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 59 关于技术创新理解有误的是 技术创新的要领既不同于科技革命 也不同于一般的技术发明 而是泛指社会 经济活动过程中的某种创新活动 技术创新能力是国家经济活力和企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从而成为当今国 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技术创新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概念 或者说它首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 然后 才是科学技术方面的概念 技术创新是从新技术研制到成果向产品化 商品化靠近的过程 它也是一个 系统工程 因此研究与实验开发活动 R D 是技术创新的核心 60 从现代科学观来看 是自然界进化的直接诱因 反馈 突变 内部涨落 不可逆性 61 最早引进 科学共同体 概念的人是 F 培根 牛顿 威廉 惠威尔 波朗尼 62 近代前期自然观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联系性 分析性 矛盾性 发展性 63 科学问题是一种 超时代产物 有结构的命题 历史时代的产物 没有明确求解目标的命题 64 你认为下列哪一个观点比较正确 辩证唯物主义应该根据科学的发展而改变形式 科学应该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发展 科学的发展应该摆脱哲学的影响 辩证唯物主义应该独立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65 关于科学理论表述不合理的是 任何一个科学理论都包含三个基本知识形态 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或基本定律 和逻辑结论 在科学理论的结构形式中逻辑结论处于核心位置 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或定律 是结论的辅助形式 如果用 K 代表核心部分 用 I 代表 K 的应用 T 代表科学理论 那么科学理论 的逻辑形式结构就是 T 科学理论具有独特的认识论功能 66 默顿在 科学的规范结构 文章中提出了四条科学的社会规范 下列表述正 确的是 个人主义 无政府主义 私利性 普遍的地怀疑主义 8 无政府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自愿协议书包括子女抚养费及财产分割安排
- 离婚夫妻房产分割及共同债务清偿协议书
- 工业用空调设备定制、安装与运行保障合同
- 离婚协议签署后反悔处理与婚姻登记证明重新申请合同
- 离婚协议书中孕期权益保障及财产分割范本
- 离婚协议书模板:养老金分割及分配协议
- 《离婚前同居关系解除与财产分配协议范本》
- 离婚协议模板定制与子女抚养及赡养费合同
- 学生宿舍用电安全与租赁协议范本
- 2025瓷砖供货合同模板
- 四川省兴文县建设煤矿2021年矿山储量年报
- T-GDACM 0110-2022 医疗机构中药煎药机煎煮规范
- 2024年中考考前语文集训试卷17及参考答案(含答题卡)A3版
- 功能量规-标准
- 【拆书阅读笔记】-《网飞文化手册》
- 合肥市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综合表
- 2023年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手册(依据2023年版评审准则编制)
- 华为从战略到执行培训
- 变化点(4M变更)管理管控表
- 洪恩识字配套字库完整版识字启蒙200字-生字组词句子完整版可打印-点读指读
- 辽宁省2023年中考语文试题【6套】(含真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