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大学 中医药文化与养生 课程 1 浅谈中医药文化与养生 关键词 运动养生 情志养生 一 传统运动养生的核心内容及思想 运动养生文化在我国传承几千年而经久不衰 经不同时期的不同养生专家不 断总结和补充 给运动养生不断注入新的理念 新的文化和新的形式 逐渐形 成了运动肢体 自我按摩以练形 呼吸吐纳 调整鼻息以练气 宁静思想 排 除杂念以练意的保健方法 运动养生是指用活动身体的方式维护健康 增强体 质 延长寿命 延缓衰老的养生方法 中华民族的运动养生以中医的阴阳 脏 腑 气血 经络等理论为基础 以调神 养精 练气为运动的基本特点 强调 意念 呼吸和躯体运动相配合的保健活动 1 强调 运动 是维系生命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 生命在于运动 只有运动才能保证机体的健康发展 在我国经典的养生及医 学论述中 大都提到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比如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形不动 则精不流 精不流则气郁 等 古人认为 人之精气血脉以通利流畅为贵 若郁 则不畅达 则百病由之而生 说明身体的活动能够使体内精气流通 活动是保 障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有效措施 经常进行身体活动则 精气流行 恶无由生 由此可见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运动健身是传统养生学理论的一项重要内 容 进行身体活动达到健康的目的 是中医防病和养生的重点 中医养生理论 反对长时间坐卧 有 久视伤血 久卧伤气 久坐伤肉 久立伤骨 久行伤筋 的说法 同时中医养生还提到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所谓 术数 即指各种 养生之道 也包括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如各种气功 导引 吐纳 按摩 拳 术之类的运动养生健身法 以上均说明身体不运动都会给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 不难看出中医养生是非常重视锻炼 而且精于锻炼的 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就认 识到运动对人体健康及寿命的积极影响 这些观点都说明了 运动 是维系生命 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 只有身体不间断地运动 才能使身体健康 从而不受疾 病的侵扰 才能使整个生命过程充满活力 所以 运动成为生命过程中不可或 缺的一项内容 应贯穿于整个生命的全过程 2 以和养生 是我国传统运动养生的基本核心理念 传统运动养生中注重 以和养生 综合传统运动养生观 我们发现传统运动 养生学中有很多关于 和 的阐述 运动养生学上的劳逸适度 形神统一 阴阳 平衡 动静合宜所形成的最佳状态称之为 和 我们认为 以和养生 是我国传 统运动养生的核心理念 古代养生学中提到的 和于术数 不妄劳作 的思想 要求正确地掌握运动养生的方法 其中就有动静兼养的含意 同时 不妄劳作 应以 形劳而不倦 为标准 要求人们生活中要劳逸结合 过度劳作 影响健康 河南大学 中医药文化与养生 课程 2 过度安逸 同样也违背养生之道 晋代养生学专家葛洪强调 耳不极听 目不极 视 坐不至久 卧不及疲 认为劳动 运动时身体可以动摇血气 滑利关节 对健康长寿有益 但是运动太过或不及都会伤身 而且影响健康长寿 可见 传统运动养生观认为生命的存在是由矛盾着的双方所构成的 运动养生存在着 对立的两个方面 劳逸的协调平衡是生命存在的前提 如果矛盾双方的发展超 过了一定的限度 就会导致生命失去存在的条件 二者只有在一定限度内保持 着动态的平衡 才能保持人体的健康 生命在于运动 并非所有的运动都有益 于人体健康 通过长期实践我们认识到 采取劳逸结合 动静兼养的方法 才 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3 传统运动养生注重 内外双修 与 形神兼养 中国传统运动养生的指导思想是心身统一 调心在于养神 练身在于行健 心身统一 是传统体育养生对待人体生命的整体认识观 心全于中 形全于外 是传统运动养生对待人体生命的基本要求 形神共养 性命双修 是传统运动养 生的炼养观 我们可以看出 以西方体育为基础的运动方式多注重以肢体的运 动来追求健与美的身形 从而达到改善体质健康状况的目的 传统运动养生观 不仅注重 以动养形 以提高人的体质健康水平 而且更加重视对 神 的调养 形成了 形神兼养 的运动养生理念 讲求对人体机能的整体优化 使人的身心 全面健康 这也是中西运动养生观具有本质区别的一点 二 通过传统运动养生法养生 传统运动养生中注重形神兼养的方法主要有 太极拳 八段锦 五禽戏 易筋经 练功十八法等 几千年来 它对于预防疾病 强身益智 涵养道德 延年益寿 强盛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以太极拳为例 太极拳的演练是在松静 舒缓的状态下进行的 在 柔而不软 松而不散 的肢体运动中 形成一种悠然 轻快 宁静 专一的环境 练习太极拳时 要求心静体松 精神内敛 调整身 形 以意导动 强调精神松静和意识的引导 这样可以使练习者既无体能的明 显消耗 也无精神上的高度紧张 这种以心行气练意的活动 可以直接调节大 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转换 大脑皮层运动区域的活动处于兴奋状态 其他区域 处于静默状态 使大脑活动得到调节和休息 从而可以纠正由于大脑皮层高度 兴奋产生的焦虑 激动和失眠现象 同时练习太极拳还可通过柔缓且连绵不断 的肢体运动与形 神 意的配合 形成机体与精神合而为一 松静自然的状态 修身养性 使情绪趋于稳定平衡 能够有效地消除心理的亚健康状态 三 中医情志养生的特点 1 防重于治 未老养生的未病思想 中医古典医著 黄帝内经 中就提出 不 治已病 治未病 的观点 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 才能保健防衰和 防病于未然 淮南子 云 良医者 常治无病之病 故无病 圣人者 常治 无患之患 故无患也 金元时期朱丹溪亦说 与其治疗于有病之后 不如摄养 于先病之前 人不可能长生不老 也不可能 返老还童 但防止未老先衰延长 生命是可以办到的 这种预防为主的养生思想告诉人们 必须自幼注意养生 平时注意养生 尤其在生命的转折关头 尤应高度注意养生 如能持之以恒 河南大学 中医药文化与养生 课程 3 即可防衰抗老 预防衰老疾病的发生 这种防病抗衰思想与中国文化中的忧患 意识一脉相承 周易 系辞下 云 安不忘危 存不忘亡 这种注重矛盾转化 防徽杜渐的辩证哲学思想是中国古哲学的精华 2 天人合一 形神一体的整体观 中国传统哲学十分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整体 提出天人相应 天 人感应等思想 认为天地万物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之间都是相互影响 相互 作用 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着的 中医养生文化中亦体现出这种原则 中医养生学主张 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中知人事 可以长久 这里明确把 天文 地理 人事作为一整体看待 人既是自然界的人 又是社会的人 人生 活在自然界 又生存在人事社会之中 不能离开社会群体而生存 影响健康和 疾病的因素 既有生物因素 又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 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 感觉到了的客观事实 中医养生从 天人相应 和 七情六欲 等观点出发 从人 与自然 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去理解和认识人体的健康和疾病 十分重视自然 环境和心理因素的作用 并贯穿在病因考查 诊断治疗以及保健预防的各个环 节中 如强调养生要 顺四时而适寒暑 同时中医认为人体本身也是有机整体 把人的五脏与五体 九窍 五声 五 音 五志 五液 五味等联系起来 组成整个人体和五个系统 在此基础上又 根据脏腑的表里关系通过经络联系起来 共同协调地完成人的生命活动 这种 形神合一 以神统形的整体观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统一的整体观 3 注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 素问 至真要大论 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 以平为期 中医养生学认为阴 阳分别代表人体内相对的双方 内经 说 生之本 本于阴阳 说明人的形 成和生长发展的规律离不开阴阳 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 保持阴阳相对平衡 如果出现一方偏衰 或一方偏亢 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 出现病理 状态 人体养生 无论是饮食起居 精神调摄 自我锻炼 药物作用都离不开 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 人的衰老 或为阴虚 或为阳虚 或阴阳俱虚 阴虚则 阳亢 阳虚则阴盛 阴盛则阳病 阳盛则阴病 故防治衰老 贵在调和阴阳 使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 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对称 强调平衡的哲学根底 4 动静结合的恒动观 中国哲学对动静的辩证关系认识很早 周易 中就提出 动静有常 吕氏 春秋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自然界的物质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 只有运动 才发生变化 只有运动 才产生万物 中医认为人的生命活动 从发生 发展 到消亡的全部过程 始终贯穿着一系列内部矛盾运动 这种运动就是升降出入 内经 提出 高下相占 升降相因 而变化矣 运动是自然规律 也是维持 人体健康最基本的因素 生命运动的规律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 如果人体的升 降出入运动发生障碍就是患病 所以中医养生学非常重视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 指导防病治病 生命在于运动 因为运动是生命存在的特征 人体的每一个细 胞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 只有保持经常运动 才能增进健康 预防疾病 以求 延年益寿 中国哲学亦有 主静 说 老子说 清静为天下之正 不俗以静 明蔡清说 天地之所以长久者 以其气运于内而不泄耳 故仁者静而寿 中国的道家 佛家思想都是主静的 禅宗的坐禅 道家气功都对中国文化影响巨大 中国养 河南大学 中医药文化与养生 课程 4 生学也受此影响 发展成养生 修身理论 吸收了道家气功为医疗气功 这里的 静 不是绝对的静止 而是另一种运动形式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的 相对的 动静结合 相辅相成 是养生保健之大旨 5 养生方法中的辩证观 辩证法是中国哲学的特色和优势 中医确定的整体辩证观体现了中国文化的 这一特色 中医养生强调因时 因地 因人而宜 强调养生保健要根据时令 地域和个人的体质 性别 年龄的不同 而制定相应的方法 人是自然界的一 部分 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联系 人必须认识自然 顺应自然 适应自然 同 时根据个体的阴阳盛衰情况进行调摄 达到健康长寿 这充分体现了中医的原 则性和灵活性 中医将这种原则概括为 知常达变 中医养生理论突出辩证施治 辨别各种症象 分析致病原因 性质和发展趋 势 结合具体情况来确定疾病性质 全面制定治疗原则 整体地施行治疗方法 叫辩证施治 在练功时 根据不同年龄 体质 季节及所患病的性质来选择有 关锻炼项目 采取适当的锻炼方法 以提高练功的效果 四 中医情志养生的方法介绍 养心法 养生之法 以养心为主 心不病 则神不病 神不病则人不病 所谓养心 就是要保持心理的平衡 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 保持胸襟开阔 及愉快明朗的心境 用脑法 大脑用进废退 老人适当地用用脑 可以增加大脑的血液供应 增 加血流 改善脑的功能状态 预防脑病的发生 有为法 老有所为 做力所能及 自己喜欢的工作 保持生活适度紧张 有 益于健康长寿 怡情法 本法也叫做 文化养生法 是指通过学习 欣赏 习作 创作等形 式 研究诗歌 绘画 雕塑 音乐 棋艺 集邮等等 使老人能够对客体包蕴 的美有所领悟 享受 从而转移性情 排除忧思 进行积极的心理活动 交友法 老人交友谈心 可以解除郁闷 激活心灵 舒畅情怀 逸游法 老人应该择日进行郊游 或春日踏青 或重阳登高 皆可怡悦心情 强健体魄 还童法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保持一颗童真的心 就有着一个愉 快的心理 人的心理年龄就会远远低于实际年龄 无畏法 智者养生 不怕老 不怕病 不怕死 幽默法 幽默是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度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张掖分公司校园招聘职位表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6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吉林省分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四川乐山市精神卫生中心(乐山市老年医院乐山市心理健康中心)自主招聘5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福建漳州圆山发展有限公司招聘1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节日毛绒玩具活动方案策划
- 2025广东汕尾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4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陕西安康市镇坪县中医医院招聘备案编制工作人员2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广东茂名市交通高级技工学校招聘编外合同制教师17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云南昆明市晋宁区夕阳乡中心幼儿园编外教师招聘1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掌握学习之道
- 创建平安医院课件
- 2025年高压电工考试题库:基础理论知识要点
- 2025中秋国庆双节安全培训
- 刑事谅解协议书范本6篇
- 护理员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Starter Unit 1 Hello!单元测试(解析版)
- 商场保安礼仪培训课件
- 全国2025年质量月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金税四期培训
- 托管班安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