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员工培训指导书_第1页
新员工培训指导书_第2页
新员工培训指导书_第3页
新员工培训指导书_第4页
新员工培训指导书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FAIKEE MOTAL CO LTD 磨床部新磨床部新员员工培工培训训指指导书导书 版本 页 A 0 2006 1 6 文件编号 发行日期 第 1 页 共 9 页 版次 码 1 常用量具量具是用于测量零件的尺寸 角度 形状的 误差以及零件几何要素相互位置误差的工具和仪器之总 称 磨工常用的量具有钢尺 游标卡尺 千分尺 百分表 量规 角度尺 量块和正弦规等 我们在这里介绍游标 卡尺 千分尺 百分表三款量具 1 1 长度 平面角的计量单位 1 1 1 长度计量单位 1 1 1 1 长度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 位是以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为基础 结合我国的实际 情况而制定的 长度计量单位有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微米等 其单位符号和换算关系见表 表 长度单位 单 位 名 称 单 位 符 号 换 算 单 位 千米 Km 1km 1000m 米 m 1m 10dm 分米 dm 1dm 10cm 厘米 cm 1cm 10mm 毫米 mm 1mm 1000um 微米 um 1um 0 001mm 1 2 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是机械加工中常用量具之一 游 标卡尺可以测量工件的外径 内径 宽度 长度 深度等 1 2 1 游标卡尺的结构形式游标卡尺的结构形式有I II I II IV型四种 其中常用的为I型和III型 图 所示为I型 游标卡尺 I型游标卡尺是由尺身 和游标 等部分组成 松开坚固螺钉 后就可以进行测量 外测量爪 用来测 量工件的外径或长度 内测量爪 用来测量孔径或槽宽 深度尺 用来测量工件的深度 3 1 型游标卡尺 1 尺身 刀口内测量爪3 尺框4 坚固螺钉5 游标6 弹簧片7 深度 尺8 外测量爪 1 2 2 游标卡尺的规格 游标卡尺的规格是按测量范围来 定的 常用测量范围和游标读数值见表3 4 光标卡尺型式 测量范围 游标读数值 I 0 125 0 150 II III 0 200 0 300 0 02 0 05 0 10 IV 0 500 0 1000 修 日期 修改内容 改 记 录 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FAIKEE MOTAL CO LTD 磨床部新磨床部新员员工培工培训训指指导书导书 版本 页 A 0 2006 1 6 文件编号 发行日期 第 2 页 共 9 页 版次 码 1 2 3 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及读数方法 1 2 3 1 游标卡尺的读数原理 游标卡尺的读数是由两个 部分组成的 尺身上读出毫米单位的整数 毫米单位的 小数部分从游标上读出 游标读数值分为0 10 1 10 0 0 5 1 20 和0 02 1 50 mm三种 这三种游标卡尺的尺身刻度 是相同的 即每小格为1mm 每大格为10mm 见图3 1 下面以0 05mm游标卡尺为例简述其读数原理 游標卡 尺的尺身和游標之间的读数关系 利用尺身刻度间距与 光标刻度间距差来确定 对于0 05mm游標卡尺 尺身每格 刻度间距为1mm 使尺身上的19格刻度间距 即19mm 与 游标上的20格相对齐 则游标上的刻度间距为19 20 0 9 5mm 尺身和游标的刻度间距差为1 00 0 95 0 05mm 这个差值就是0 05mm游标卡尺的读数值 如上所述 对于0 1mm游标卡尺 其游标上10格与尺身上9 格 9mm 相对齐 则两者刻度间距差为0 1mm 此差值就 是0 1mm游标卡尺的读数值 0 02mm游标卡尺 其游标上 50格与尺身上49格相对齐 则两者刻度间距差为0 02mm 此差值就是0 02mm游标卡尺的读数值 1 2 3 2 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游标卡尺是以游标的 0 线为基准进行读数的 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是 A 读毫米整数值 读出游标 0 线左邊靠近 0 線最近的尺 身刻度线数值 这个数值是被测工件的毫米整数值 B 读毫米小数值 在游标上找出与尺身某刻度线对得最 齐的那条刻度线 用 游标读数值 刻度线数 就能得到毫 米小数说值 C 整个读数值 把上面两次读得的数值相加 就是被测工 件的整个读数值 如图3 2所示0 05mm游标卡尺的读数 示例 图3 2a为 0 线重合位置 是测量前的状态 图3 2b是 光标滑动后所处的位置 是测量状态 这时光标卡尺的 读数是 整数部分 尺身上位于游标 0 左端的读数是3 9mm 小数部分 从游标 0 线之后的第一条刻度线起 游标上 的第7条刻度线与尺身的一条刻度线相对齐 即7个刻度 间距 这时的小数值为0 05 7 0 35mm 把上面的两次读数相加 即为此时的测量结果 3 9 0 3 5 3 9 3 5mm 其它游标卡尺 如高度游标卡尺 深度光标卡尺等 其读 数原理及读数方法与上述游标卡尺完全相同 1 2 4 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时 只有正确 的使用 才能保证测量精度 所以修 日期 修改内容 改 记 录 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FAIKEE MOTAL CO LTD 磨床部新磨床部新员员工培工培训训指指导书导书 版本 页 A 0 2006 1 6 文件编号 发行日期 第 3 页 共 9 页 版次 码 在使用时要注意操作方法的正确性 A 正确合理选用游标卡尺的种类和规格 在使用游标卡 尺之前 应按被测工件的部位及尺寸的大小 公差及表 面粗糙度等 选择相应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 不同读数值 的游标卡尺的测量公差等级范围见表3 5 表3 5 游标卡尺的测量公差等级 mm 游标读数值 被测工件的公差等级 备注 IT11 IT16级精度的外尺寸 0 02 IT11 IT16 IT14 IT15级精度的内尺寸 0 05 IT12 IT16 0 10 IT14 IT16 内 外尺寸 内 外尺寸 B 检查 0 位 将两个量爪轻轻合拢 对着游线看爪之间 是否有漏间隙 若有则不能使用 然后观察游标 0 线与 尺身 0 线 游标尾线与尺身的相应的刻度线是否都对准 重复 进行2 3次 若上述两对刻线都对准的 则此尺 0 位正 确 可以使用 C 如图3 3所示 测量工件外尺寸时 量爪张开的距离 比被测尺寸大一些 测量工件内尺寸时 量爪张开的距 离比被测尺寸小一些 此外 无论是测量外尺寸 还是测量内尺寸 都必须使两量爪 垂直于被测尺寸 D 在对沟槽宽度测量时应使用光标卡尺二量爪端部的刀 口测量刃进行测量 同时使用刀口所处的平面垂直于沟 槽中心线 图3 4 E 在用游标卡尺的深度尺测量工件孔深或高度时 要使 尺身垂直于被测工件的上表面 深度尺的端面与被测工 件的下表面完全接触 垂直 不允许前后左右倾斜 图3 5 F 对于小尺寸工件可以单手拿尺测量 对于较大尺寸的 工件 用左 图3 5 光标卡尺正确使用方法之三 a 正确 b 错误 手捏住尺身测量爪头部 右手推拉调节尺框慢慢贴合工 件 读数时应使视垂直于尺身的刻度线 G 测量时用力要适当 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增大测量误差 H 在使用内外测量爪 即 型游标卡尺 的外测量面测量孔的尺寸时 要在读 数值修 日期 修改内容 改 记 录 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FAIKEE MOTAL CO LTD 磨床部新磨床部新员员工培工培训训指指导书导书 版本 页 A 0 2006 1 6 文件编号 发行日期 第 4 页 共 9 页 版次 码 中加上内外测量爪的厚度 通常这个厚度值为10mm 如 果光标卡尺是修复后使用的 则内外测量爪厚度的修正 值一般都标注在量爪侧面上 使用时应加以注意 1 2 5 游标卡尺的保养及维护为确保光标卡尺的精度 延 长其使用寿命 必须正确地维护和保养 A 游标卡尺要始终保持清洁卫生 使用时不要沾上灰尘和 金属粉末等 B 不准把游标卡尺的量爪尖端当划针 圆规或螺钉旋具 等使用 不准用油石 砂纸等擦抹游标卡尺 C 游标卡尺出现0位不准或发现量爪的测量面 尺身等表 面有毛刺 弯曲 变形等异常时 应及时送计量部门校检 非计量人员严禁拆卸 改装及修理量具 D 游标卡尺应存放在干燥 清洁 无腐蚀 无震动的地方 不要放在强磁场附近 如磨床的磁性工作台上 不要 放在火炉边 太阳下 风口及高温地方 以免影响其测量 精度 E 不要用手去触摸游标卡尺的测量面 测量完毕后 要 擦净上油 平放在专用盒内 以防生锈或弄脏 1 3 千分尺 千分尺又称分厘卡 是机械加工中使用最广泛的精密量具之 一 千分尺按其结构和用途可分为 外径千分尺 内径千 分尺 杠杆千分尺 深度千分尺 壁厚千分尺 内侧千分 尺 螺纹千分尺及公法线千分尺等 1 3 1 外径千分尺的结构型式 外径千分尺是利用螺旋副 转动原理对弧形尺架上两测量面间分隔的距离进行读数 的通用长度测量量具 它主要用来测量工件的外径尺寸 和形状偏差等 图3 7所示为外径千分尺的结构型式 外径千分尺由弧形尺架1 测量螺杆3 锁紧装置4 测力 装置11 隔热装置12等组成 图 3 7 外径千分尺 1 弧形尺架 2 测钻 3 测微螺杆 4 锁紧装置 5 螺纹轴套6 固定套管 7 微分筒 8 调整螺母 9 接头 10 垫片 11 测力装置 12 隔热装置 1 3 2 外径千分尺的规格外径千分尺的规格是按测量范 围来划分的 常用测量范围及读数值见表3 7 图3 7 外径千分尺的测量范围 测 量 范 围 读 数 值 精度等级 500以内 0 25 25 50 50 75 0 01 0级 1级 500 1000 500 600 600 700 1 3 3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原理及读数方法 1 3 3 1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原理 外径千分尺是利用螺旋 副传动原理 将角位移转变成直修 日期 修改内容 改 记 录 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FAIKEE MOTAL CO LTD 磨床部新磨床部新员员工培工培训训指指导书导书 版本 页 A 0 2006 1 6 文件编号 发行日期 第 5 页 共 9 页 版次 码 线位移来进行长度测量的 图3 7 微分筒7与测微螺杆3是联接成一体的 其中测微螺杆 3的螺距为0 5mm 微分筒7上面刻有50条分刻线 当微分 筒7转 一周时 测微螺杆3轴向移动0 5mm 当微分筒7转过一格 时 即1 50周 测微螺杆3轴向移动 距离为 0 5mm 50 0 1mm 这就是外径千分尺的读数值 或分度值 1 3 3 2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外径千分尺的读数机构 由固定套管纵刻线的两侧各有一排均匀的刻线 刻线间 距为1mm 且相互错开0 5mm 其中标出数字的一侧表示 毫米整数 未标数字的一侧为0 5mm数 而微分筒锥面的 端面是固定套管读数值的批示线 千分尺的读数方法是 A 读毫米整数值 读出微分筒锥面的端面左边固定套管 上露出的刻线数值 这个数值是被测工件的毫米整数值 或0 05mm数 B 读毫米整数值 找出与基准线 即固定资产套管上的 纵刻线 对准的微分筒上的刻线数值 如果此时整数部 分的读数值为毫米整数 则这个刻线数值是被测工件的 小数值 如果此时整数部分的读数值为0 5mm数 则这个 刻线数值还要加上0 5mm数后才是被测工件的小数值 C 整个读数值 把上面两次读得的数值相加 就是被测 工件的整个读数值 图3 8是外径千分尺的读数示例 图3 8a整数部分为11 5mm 小数部分为0 24mm 整个读数值 为 11 5 0 24 11 74mm npp图3 8b整数部分为32mm 小数部分为0 15mm 整个读数值 为 32 0 15 32 15mm 其它千分尺 如内径千分尺 深 度千分尺 公法线千分尺等 其读数原理及读数方法与 上述外径千分尺完全相nnn同 1 3 4 千分尺的使用方法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现将千分 尺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简述如下 1 3 4 1 根据被测工 件的尺寸大小和公差等级 选用外径千分尺的规格和精 度等级 不同精 度等级的外径千分尺见表3 8 表3 8 外径千分尺的测量公差等级 被 测 工 件 的 公 差 等 级 外径千分尺精度等级 适 用 范 围 合 理 使 用 范 围 0级 1T6 1T16 1T6 1T7 1级 1T7 1T16 1T7 1T9 2级 1T8 1T16 1T9 1T10 图3 9 固定测量方法 1 3 4 2 外径千分尺的握尺方法 使用外径千分尺时 应 手握住隔热装置 不要直接握住尺架 以防止千分尺与 被测工件温度不一致而增加测量误差 用千分尺测量小 工件时多采用单手握尺 使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捏住并 旋转微分筒 用力务必要轻 小指和无名指勾住弧形尺 架并压向手心 左手拿住被工件 也可用右手无名指夹 住弧形尺架 大拇指和食指旋转测力装置 用千分尺测 量精度较高的小工件时 宜采用固定测量方法 如图 所示 将千分尺固定在台钳上 左手捏住工件 右手旋转 测力装置 采用此种方法 可防止千分尺热变形 保证测 量精度 1 3 4 3 用前检查及调整零位 用千分尺测量工件前 先将千分尺及被测工件修 日期 修改内容 改 记 录 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FAIKEE MOTAL CO LTD 磨床部新磨床部新员员工培工培训训指指导书导书 版本 页 A 0 2006 1 6 文件编号 发行日期 第 6 页 共 9 页 版次 码 擦拭干净 然后旋转测力装置 看其是否能带动微分筒 灵活转动 随后将锁紧装置固定住测微螺杆 轻轻旋转 测力装置 能听到 卡卡 的清脆响声 则说明千分尺完 好 外径千分尺在测量前 必须校对其 0 位 对 0 位时 应使两测量面轻轻接触而无漏光现象 这时微分筒锥面 的端面应与固定套筒零刻线相切 1 3 4 4 使用外径千分 尺测量工件还应注意A 测量工件时 先转动微分筒 当 测量面快接触时 改为转动测力装置 B 测量轴的直径 时 应与工件被测长度方向一致 不得歪斜 测量头与被 测工件接触时 要考虑工件的表面几何形状 C 不准在 转动 或加工时 的工件上进行测量 不准测量较高温度 的工件 D 被测工件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Ra3 2um 1 3 5 千分尺的维护保养 千分尺的维护保养要注意以下几点 A 不准手捏住微分筒而任意转动千分尺 以防止测微螺 杆受损伤 B 要防止千分尺受撞击及脏物侵入到测微螺 杆内 如发现千分尺旋转不灵活 应送计量部门进行检 查及调整 C 不准在千分尺的固定套筒和微分筒之间加 入酒精 煤油 柴油 普通机油及凡士林 也不准把千分 尺浸在上述油类及冷却液里 D 使用完毕后应把切屑和 冷却液擦干净 并在两个测量面上涂上一层薄薄的防锈 油 测量面间留点空隙 然后平整地放置在专用盒内 E 为保持千分尺的精度 应进行定期校验 1 4 百分表 又称钟面式百分表 百分表是一种地利用机械传动系统 把测量杆的直线移 动转变为指针在表盘上角位移的长度测量工具 百分表 主要是用来检查工件的圆度 同轴度 平行度 也可用来 调整加工工件装夹位置偏差 1 4 1 百分表的结构型式百分表的结构型式如图3 10所示 测量杆10的上部铣成齿条 齿条部分与小齿2相 啮合 与小齿轮2同轴的大齿轮9与中心齿轮8啮合 中心 齿轮8上装有长指标3 测量时 测量杆10作直线移动 测 量杆上的齿条带动小齿轮2及大齿轮9转动 中心齿轮8 及其轴上的长指钉3也随之转动 大齿轮7在游丝6的作 用下与中心齿轮8啮合 由于游丝的扭 紧力 使整个传动过程中齿轮7始终单向靠紧 消除了齿轮 啮 在大齿轮7的轴上装有短指针 用来记录长指针3的回转 圈数 即测量的毫米数 表 3 10 百分表合间隙引起的误差 1 拉伸弹簧 2 小齿轮 3 长指针 4 表盘 5 短指针6 游丝 7 大齿轮 8 中心齿轮 9 大齿轮 10 测量杆 1 4 2 百分表的测量范围百分表的测量范围是指测量杆 能上下移动的最大距离 通常有0 3mm 修 日期 修改内容 改 记 录 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FAIKEE MOTAL CO LTD 磨床部新磨床部新员员工培工培训训指指导书导书 版本 页 A 0 2006 1 6 文件编号 发行日期 第 7 页 共 9 页 版次 码 0 5mm 0 10mm三种 特殊情况下有0 20mm 0 30mm 甚至还有0 50mm 0 100mm大量程的百分表 百分表 的读数值为0 01mm 其精度等级分为0级和1级两种 0 级百分表精度等级最高 宜对IT6 IT7公差等级的工件进 行测量 1级百分表精度等级较低 宜对IT6 IT9公差等级 的工件进行测量 1 4 3 百分表的读数原理测量杆10上齿条的齿距为0 625 mm 小齿轮2的齿数为16齿 大齿轮9的齿数为100齿 中心 齿轮8的齿数为10齿 当测量杆10移动1mm时 小齿轮2转 动1 0 625 1 6齿 由于小齿轮2轴上装有10等分刻度盘及 短指针5 则小齿轮2即转过1 10圈 同轴大齿轮9也转过1 10圈 这时10个齿的中心齿轮8连同长指针3正好转过一 圈 由于表盘4等分100格 因此当测量杆10移动0 01mm时 长指针3转过一格 可见 百分表的机械传动系统能将测 量杆上的微小移动放大 便于测量时读数 1 4 4 百分表的读数方法由百分表的结构及读数原理可 知 测量工件时 长指针只要转动 短指针也必然随之转动 其转数关系是 长指针转一圈 短指针相应地在转数刻盘 上转一格 且百分表长指针的分度值为0 01mm 因此 测 量时 毫米以上读数可从短指针 即转数指针 转过的分度 中得出 毫米以下的小数部分可从长指针转过的分度中 得出 两者相加即为测量结果 当测量偏差值大于1mm时 短指针与长指针的起始位置务必记住 而小公差值的测 量则只看长指针转过的分度即可 百分表值的计算方法 为 示值 读数直 分度读数 例如 百分表长指针转过10 个分数 则百分数示值 00 01 10 0 1mm 1 4 5 百分表的使用方法掌握百分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 常用测量方法 是保证对工件测量准确程度的关键 按被 测工件的尺寸和精度 选择合适的百分表 1 4 5 1 百分表通常是装在表架或专用检验工具上使用的 夹紧力要适当 不宜过大或过小 图3 11所示为常见的百分表在表架上的装夹方法 1 4 5 2 根据工件的几何形状 材质及表面粗糙度选用适 当的测量头 圆柱形或平面形的工件用球面测量头 球形 工件用平测量头 凹面或形状复杂的表面用尖测量头 图3 11百分表的装夹方法 1 底座2 底座开关旋钮 1 4 5 3 在百分表的使用中 不论被测工件的几何形状如 何 都应遵守以下规则 A 测量头与被测工件的接触方法 测量头与测工件表面 接触时 应先提起测量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