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错误教学法_第1页
尝试错误教学法_第2页
尝试错误教学法_第3页
尝试错误教学法_第4页
尝试错误教学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尝试错误教学法尝试错误教学法 看到这个教学法的名称 可能有的老师已经由此联想到美国心理 学家桑代克所做的 饿猫开迷笼 的经典实验了 实验中的小猫通 过不断尝试 犯错 最终学会了开启笼门 那么 我们的学生是不 是也能够通过不断地尝试错误而最终学到正确的知识呢 是的 尝试错误 教学法正是基于桑代克的 试误学习理论 建立起来 的 只不过 这个错误 并不是学生在无意中产生的 而是教师有 意制造的 教师以逆向思维的角度切入教学 有意给学生设计错误 的思路 答案 人为的设置一些思维 陷阱 从而激发学生去探 究 思考 辨析 比较 发现错误 进而修正错误 最终获得比正 面的直接的习得更牢固的真知 那么 尝试错误 教学法具体有哪些操作形式 运用这一教 学法又需要教师做好哪些准备呢 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内容里 结合 具体案例来向大家说明 一 教学形式一 教学形式 通过前面关于 尝试错误 教学法的简单介绍 可以看出 这 一教学法的核心步骤 就是教师有意地挖好 陷阱 那么 这个 陷阱 怎么挖 在这里我们向大家推荐几种常见的形式 一 引导出错 一 引导出错 我们先来看看 这位老师是怎么给学生设 陷阱 让学生出 错的 案例 1 圆锥的体积 教学片段 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环节 教师让学生分组做实验 在空圆锥里 装沙子 然后倒入空圆柱中 看看几次正好装满 各小组分头操作 之后交流圆柱和圆锥两者体积之间的关系 生 1 我们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 然后倒入空圆柱中 三次正 好装满 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生 2 三次倒满 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三分之一 生 3 有些迟疑 我们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 然后倒入空圆 柱中 四次正好装满 我们认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四分之一 生 l 是三分之一 不是四分之一 生 4 我们在空圆锥里装满沙子 倒入空圆柱中 不到三次就 将圆柱装满了 师 答案怎么会各不相同呢 老师也来试一试吧 你们可要仔 细观察啊 将空圆锥里装满沙子 倒入空圆柱里 一次 再来一次 两次正好装满 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二分之一 怎么回事呢 难道 是书上的结论有错误 学生纷纷议论起来 师 你们说该怎么办 生 5 老师 你取的圆柱太小了 我推荐你用这个空圆柱 结果三次正好倒满 学生恍然大悟 原来老师制造了一个小小的错误 故意选用了 一个小的空圆柱 只有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 圆锥的体积才是圆柱 的三分之一 摘自曹秋桦 让 错误 成就真实的课堂 刊于 教学 月刊 小学版 2005 年第 11 期 看这位老师多狡猾啊 他 她分发给学生做实验的圆锥 圆柱并 不是 等底等高 一一配套的 却反问学生 难道是书上的结论有 错误 这样 学生一看实验结果跟书上的结论不一致 就自然而 然地产生了好奇 学生之间开始自发地议论 主动而积极地去发现 探究 错误的成因 最终 不用老师多强调 他们就明白了 等 底等高 的重要性 并且能够牢牢地掌握这一概念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 教师挖好 陷阱 引导学生出错 让学 生对暴露出来的错误进行充分讨论甚至发生争论 不仅能够使学生 牢固掌握正确知识 避免错误 更重要的是 这一过程 激发了学 生的学习兴趣 刺激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而且 学生在发现错误 修正错误的过程中 还能体验成功的愉悦 实现自我价值 有利于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 预先设错 二 预先设错 刚才谈到的方法 是教师挖好 陷阱 让学生去跳 下面 给 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个方法 是老师挖好了 陷阱 自己往里面跳 我们来看看这位老师是多么富有 自我牺牲 的精神 案例 2 第 一场雪 在一节小学语文课上 老师要讲新课 第一场雪 她在板书 标题的时候 故意把 第 字漏掉 写了 一场雪 学生对照课 本一看 老师 您写错了 少了一个 第 字 老师看看书 又看看黑板 嗯 是错了 不过 也没关系吧 一场雪 和 第一场雪 好像也没什么区别啊 学生们也都低头看看书 又 抬头看看黑板 想 有没有区别呢 不一会儿 有学生就说了 老师 是有区别的 一场雪 显得很一般 可能是冬天里下过 好几场雪后的一场雪 没什么奇怪的 但 第一场雪 说明这场雪 是冬天里的第一场 可能来得很突然 给人带来一种惊奇 又有 学生说 对 冬天里人们都是很盼望下雪的 第一场雪 会让 人感觉到很兴奋 学生们很快都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都试图要告 诉老师 一场雪 太一般了 而 第一场雪 更能表达出作者对 于初冬第一场雪到来的惊喜 赞美 激动之情 老师让学生把这些 感受都板书在黑板上 然后对学生们说 好 那就让我们带着这 样的心情一起来学习 第一场雪 这篇课文 根据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实验小学孙巍老师口述整理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 教师一个故意的犯错 引发的是学生 对于 第一场雪 与 一场雪 这种看似没有区别的词语 进行了 有意识地区别 并且从中体会到了 第一场雪 会给人带来的种种 感受 这种学生自己创设出来的情境 对于学生学习 第一场雪 这篇新课文将会是很有帮助的 这正是教师通过预设错误来引入新 课的精妙之处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 尝试错误教学 法 并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来设计教学 它还可以被 灵活地作为设计其它教学环节的方法 三 故蹈履辙 三 故蹈履辙 最后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个方法 更有意思 是教师挖好 陷阱 之后 自己先跳下去 转过身来又把学生也拉下去 让我们来看看 这位老师是怎么让学生和他 她 同归于尽 的 案例 3 我 与鲁迅 很多学生易将小说中的 我 与作者等同 特别容易将鲁迅小 说中的 迅哥儿 等同于鲁迅本人 教 孔乙己 时 当学生一而 再 再而三地将 鲁迅 误当成 小伙计 老师忽然问学生 谁 知道鲁迅先生的小说为什么写得那么好吗 学生一脸惘然 老师 一脸镇静地说 鲁迅先生的小说写得那么好 是因为他青少年时候 的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 顿了顿 老师接着说 你看 他在咸 亨酒店里打过工 和双喜一道月夜看戏偷蚕豆 还和闰土一同捕鸟 抓刺猬 偶尔还课间偷乐寻蝉蜕 哪像我们 三点一线 除了睡觉 就是学习 学生起哄 不对 不对 老师故意装蒜 你们不 是经常感慨 三点一线 生活单调乏味吗 一学生急了 站起来 说 老师 孔乙己 社戏 故乡 是小说 小说中的 我 不是作者 那你们怎么口口声声说 小伙计 就是 鲁 迅 呢 再也不会错了 摘自周远喜 尝试错误 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刊于 教法研究 2002 年第 1 期 从学生们说 再也不会错了 我们已经发现 虽然教师拉着 学生一起往 陷阱 里跳了 但结果却并不是 同归于尽 而是 如学生所说 可能以后真的再也不会掉到 陷阱 里去 那么 这 种看似 延宕 了教学程序的做法 也是值得提倡的 教师先将学 生一再犯错的点分类聚焦 进行一个阶段性的总结 再抓住某次机 会 以这种 同归于尽 的方式对错误进行充分的 曝光 看起 来有点儿像积蓄已久的火山瞬时喷发 但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 很显然更能引起学生的警觉与注意 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会更深 二 注意事项二 注意事项 尝试错误 教学法 教师挖 陷阱 的目的在于充分唤起学 生 有意 的注意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 全身心的投入 在 试错 知错 改错 防错 的环节上 在 暴露错误 剖析错误 修正 错误 反思错误 的过程中 达到预防并矫正错误的目的 通过以 上几个案例的介绍 可能有的老师在为教师挖 陷阱 的功夫暗暗 叫绝 很想自己也试一试 也可能有的老师已经联想到自己的教学 中其实早已有类似的做法 那么 不管您现在的想法属于哪一种 我们都要提醒您一些与 尝试错误 教学法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 对错误要有预见性 一 对错误要有预见性 尝试错误 教学法 对教师最首要的一个要求 就是对错误 要有足够的预见性 如果教师在之前不能预见学生可能走上哪些岔 道 就不可能准确地挖出 陷阱 等着学生往里掉 也就更谈不上 在学生掉进去之后 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 索心向 与老师 同学发生思维的碰撞 在讨论中明晰错误中存在 的问题 找到出错的原因 那么 怎么样才能够对错误有预见性呢 这需要教师将错误当 成资源 处处留心 及时积累 积累错误的来源大致有下列几个方 面 1 直接来自学生 在学生课堂内 外的提问 作业以及试卷 中会出现形形色色的错误 这是错误的主要来源 2 来源于有关 教学调查活动或学术讨论 3 来自有关的参考资料 除了积累错误之外 教师还要对这些错误进行分类整理 并且 深入地分析错误出现的原因 根据原因来思考采用什么具体的方法 将错误暴露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二 挖二 挖 陷阱陷阱 要有艺术性要有艺术性 从前面所举的几个案例 我们可以看出 教师挖 陷阱 并非 随意之举 而是潜心策划 精心设计的 这一方面要求教师对错误 要有预见性 并且对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了如指掌 另一方面 也 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堂中与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 与学生一起犯错 并且能够巧妙地处理一些过程中的细节问题 尽量不要让学生察觉 到自己被 骗 从这个角度上讲 如何用好 尝试错误 教学法 也是一种艺术 另外 作为一种教学方法 教师在使用时注意尺度与频率 切 忌一味滥用 须知 学生的有意注意毕竟不能持久保持 学习兴趣 也很难长久维持 熊掌 虽好 太多太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