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升降机计算书13-4-1_第1页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13-4-1_第2页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13-4-1_第3页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13-4-1_第4页
施工升降机计算书13-4-1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MSM安泰世界城安泰世界城A A区 高层区 区 高层区 施工升降机基座区域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施工升降机基座区域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 SMSM安泰世界城安泰世界城A A区 高层区 区 高层区 施工升降机基座区域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施工升降机基座区域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 目 录 一 工程概况 3 二 地下室顶板加固施工方案设计 3 三 地下室顶板加固施工方案设计验算 4 第一部分 1 施工升降机支撑位置地下室顶板加固计算 4 第二部分 2 3 5 6 施工升降机支撑位置地下室顶板加固计算 9 四 附图 14 SMSM安泰世界城安泰世界城A A区 高层区 区 高层区 施工升降机基座区域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施工升降机基座区域地下室顶板加固方案 一 工程概况 一 工程概况 SM安泰世界城A区 高层区 工程位于晋江市福埔SM国际广场 建筑面积为 75085 由1 2 3 5 6 楼及裙楼 地下室组成 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 剪结构 抗震设防烈度七度 耐火等级为地下一级 地上一级 该工程地下一层 地 上二十一层 地下室结构层高4 0米 地上部分层高3 0米 标准层层高3 0米 1 5 楼建筑高度63 3 64 5米 6 楼建筑高度52 5米 为方便施工垂直运输 1 6 楼各配 置一台施工升降机 施工升降机型号为SCD200 200 1 5 施工升降机架设高度69米 6 施工升降机架设高度58米 施工升降机编号与楼号一一对应 施工升降机布置详见 施工升降机布置总平面图 1 2 3 5 6 施工升降机基座均安装在高层区地下 室结构顶板上 地下室结构顶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5 1 施工升降机基座位于顶 板三区 设计板厚250 其余施工升降机基座位于地下室顶板一 二区 板厚350 本计算书主要依据本工程施工图 施工升降机说明书 施工升降机 GB T 10054 2005 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 GB10055 2007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2002 等编制 二 二 地下室顶板加固施工方案设计地下室顶板加固施工方案设计 1 为保证施工升降机正常运行及楼面安全 我公司拟采用如下加固方案 采用钢 管 48 3 0 搭设满堂脚手架架 支撑面为 5 6 m 5 6m 把地下室顶板上的荷载 传至地下室底板以满足安全施工要求 满堂架搭设时采用立杆上加可调顶托 顶板上 用方木 100 100mm 作为主龙骨的支撑体系 立杆间距 700mm 底部垫方木 水平拉 杆步距 1000mm 45 度角剪刀撑隔两条立杆连续设置到顶 上 下水平拉杆距立杆端部 不大于 200mm 为确保施工升降机荷载能有效传递至地下室底板 可调顶托必须旋紧 并要求上 下层立杆位置相对应 2 顶板加固配筋 施工升降机基础所在板跨内钢筋加固配置 按双层双向配置 施工升降机基础板跨内X向钢筋 14 14 150 施工升降机基础板跨内Y向钢筋 14 14 150 三 三 地下室顶板加固施工方案设计验算地下室顶板加固施工方案设计验算 本验算分为两个部分 由于 1 施工升降机位于地下室顶板三区范围 顶板厚度 250 2 3 5 6 施工升降机布置在地下室顶板的一区 二区范围内 顶板厚度 350 按 照最不利验算要求 将 1 施工升降机所在顶板加固作为一个部分进行验算 将 2 6 施工升降机所在顶板加固验算作为另外一个部分进行验算 2 6 施工升降机架设高度 按最大架设高度 69 米验算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1 施工升降机支撑位置地下室顶板加固计算施工升降机支撑位置地下室顶板加固计算 一 参数信息一 参数信息 1 1 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施工升降机型号 SCD200 200 吊笼形式 双吊笼 架设总高度 58m 标准节长度 1 508m 导轨架截面长 0 9m 导轨架截面宽 0 6m 标准节重 167kg 对重重量 1300kg 单个吊笼重 1460kg 吊笼载重 2000kg 外笼重 1480kg 其他配件总重量 200kg 2 2 施工升降机基座施工升降机基座 1 施工升降机设置在三区地下室顶板上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 顶板厚度250 采取顶板加固并在地下室顶板下设置钢管回顶支撑进行加固支撑 3 3 施工升降机所在板跨内钢筋加固配置施工升降机所在板跨内钢筋加固配置 施工升降机基础板跨内X向钢筋 14 14 150 施工升降机基础板跨内Y向钢筋 14 14 150 基础长度l 5 6 m 基础宽度b 5 6 m 基础高度h 0 25 m 4 4 顶板下钢管支撑构造配置顶板下钢管支撑构造配置 钢管类型 48 3 0 钢管横距 700mm 钢管纵距 700mm 钢管步距 1000mm 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0 1 m 二 二 1 1 施工升降机位置顶板承载计算 施工升降机位置顶板承载计算 导轨架重 共需39节标准节 标准节重167kg 167kg 39 6513kg 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 Pk 1460 00 2 1480 00 1300 00 2 2000 00 2 6513 00 200 00 10 1000 177 1 3kN 考虑动载 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 加固后地下室顶板 的影响 取系数n 2 1 基础 加固后地下室顶板 承载力设计值 P 2 1 177 13 371 97kN 加固后地下室顶板均布荷载 q 371 973 3 5 2 7 39 362kN m2 三 施工升降机基础 加固后地下室顶板 承载力三 施工升降机基础 加固后地下室顶板 承载力 加固后地下室顶板自重标准值 Gk 25 5 60 5 60 0 25 196 00kN 加固后地下室顶板自重设计值 G 196 00 1 2 235 20kN 作用在顶板上的竖向力设计值 F 371 97 235 20 607 17kN 四 施工升降机基础 加固后顶板 验算四 施工升降机基础 加固后顶板 验算 1 1 加固顶板底面积验算 加固顶板底面积验算 轴心受压基础基底 加固后顶板区域面 面积应满足 S 5 6 5 6 31 36m2 Pk Gk fc 177 13 196 16 7 103 0 022m2 加固后顶板底面积满足要求 2 2 加固后顶板抗冲切验算 加固后顶板抗冲切验算 由于导轨架直接与基础 加固后顶板区域面 相连 故只考虑导轨架对基础 顶 板 的冲切作用 计算简图如下 F1 0 7 hpftamho am at ab 2 F1 pj Al 式中 Pj 扣除顶板自重后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钢管回撑面单位面积 净反力 Pj P S 371 973 31 36 11 861kN m2 hp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hp 1 h0 基础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 h0 250 35 215mm Al 冲切验算时取用的部分基底 加固后顶板区域底面 面积 Al 5 6 2 1 11 76m2 am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 at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的上边长 取导轨架宽a ab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在基础底 加固后顶板区域面底面 面积范围内的下边长 ab a 2h0 0 6 2 0 215 1 03m am at ab 2 0 6 1 03 2 0 815m Fl Pj Al 11 861 11 76 139 49kN 0 7 hpftamh0 0 7 1 1 57 815 215 1000 192 572kN 139 49kN 加固后顶板抗冲切满足要求 3 3 顶板底部弯矩计算 顶板底部弯矩计算 属于轴心受压 在承台底部两个方向的弯矩 M1 a12 12 2l a pmax p 2G A pmax p l M2 1 48 l a 2 2b b pmax pmin 2G A 式中 M1 M2 任意截面1 1 2 2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弯矩设计值 a1 任意截面1 1至基底 加固后顶板区域面底面 边缘最大反力处的距离 a1 2 35m l b 基础底面 加固后顶板区域面底面 的长和宽 pmax pmin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基础底面 加固后顶板区域面底面 边缘最大和最小地基反力设计值 pmax pmin 371 973 235 2 31 36 19 361kN m2 p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在任意截面1 1处顶板下钢管回撑区域反力 设计值 p pmax 19 361kN m2 G 考虑荷载分项系数的加固后顶板自重 当组合值由永久荷载控制时 G 1 35Gk Gk为加固后顶板标准自重 G 1 35 196 264 6kN M1 2 352 12 2 5 6 0 9 19 361 19 361 2 264 6 31 36 19 361 19 361 5 6 121 66kN m M2 5 6 0 9 2 48 2 5 6 0 6 19 361 19 361 2 264 6 31 36 118 643kN m 4 4 顶板底部配筋计算 顶板底部配筋计算 s M 1fcbh02 1 1 2 s 1 2 s 1 2 As M sh0fy 式中 1 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 1取为1 0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 1取为0 94 期间按线性内插法 1 1 1 1截面 s M 1fcbh02 121 66 106 1 00 16 70 5 60 103 215 002 0 028 1 1 s 1 2 1 1 2 0 028 0 5 0 029 s 1 2 1 0 029 2 0 986 As M sfyh0 121 66 106 0 986 360 00 215 00 1594 59mm2 2 2截面 s M 1fcbh02 118 64 106 1 00 16 70 5 60 103 215 002 0 027 1 1 s 1 2 1 1 2 0 027 0 5 0 028 s 1 2 1 0 028 2 0 986 As M sfyh0 118 64 106 0 986 360 00 215 00 1554 49mm2 截面1 1配筋 As1 5849 646 mm2 1594 594 mm2 截面2 2配筋 As2 5849 646 mm2 1554 493 mm2 加固后顶板配筋满足要求 五 加固后顶板下钢管结构验算 五 加固后顶板下钢管结构验算 设顶板下 48 3 0mm钢管 700mm 700mm 支模未拆除 支承上部施工升降机荷重 混凝土结构自重由结构自身承担 则 施工升降机 1 2 39 362 47 235kN m2 活载 1 4 2 5 3 5kN m2 47 235 3 5 50 735kN m2 50 735 0 7 0 7 24 86kN 钢管支模架步高1m h la 1000 700 1 429 h lb 1000 700 1 429 经查表 的取值为 1 543 计算长度 L01 k h 1 155 1 543 1 1 782m L02 h 2a 1 2 0 1 1 2m 取 L0 1 782m L0 i 1782 165 15 9 112 由此得 0 502 N A f 0 502 424 115mm2 360N mm2 76 646kN 24 86kN 加固后顶板下的钢管结构满足要求 配筋如下图所示 单位 mm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2 3 5 6 施工升降机支撑位置地下室顶板加固计算施工升降机支撑位置地下室顶板加固计算 一 参数信息一 参数信息 1 1 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施工升降机型号 SCD200 200 吊笼形式 双吊笼 架设总高度 58m 标准节长度 1 508m 导轨架截面长 0 9m 导轨架截面宽 0 6m 标准节重 167kg 对重重量 1300kg 单个吊笼重 1460kg 吊笼载重 2000kg 外笼重 1480kg 其他配件总重量 200kg 2 2 施工升降机基座施工升降机基座 2 3 5 6 施工升降机设置在一 二区地下室顶板上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 顶板厚度350 采取顶板加固并在地下室顶板下设置钢管回顶支撑进行加固 3 3 施工升降机所在板跨内钢筋加固配置施工升降机所在板跨内钢筋加固配置 施工升降机所在板跨内X向钢筋 14 14 150 施工升降机所在板跨内Y向钢筋 14 14 150 板跨长度l 8 4 m 板跨宽度b 5 6 m 顶板厚度h 0 35 m 4 4 顶板下钢管支撑构造配置顶板下钢管支撑构造配置 钢管类型 48 3 0 钢管横距 700mm 钢管纵距 700mm 钢管步距 1000mm 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0 1 m 二 二 2 3 5 6 施工升降机位置顶板承载计算 施工升降机位置顶板承载计算 导轨架重 共需46节标准节 标准节重167kg 167kg 46 7682kg 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 Pk 1460 00 2 1480 00 1300 00 2 2000 00 2 7682 00 200 00 10 1000 188 82kN 考虑动载 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加固后顶板的影响 取系数n 2 1 加固后顶板承载力设计值 P 2 1 188 82 396 52kN 加固后顶板均布荷载 q 371 973 3 5 2 7 39 362kN m2 三 施工升降机基础 加固后地下室顶板上 承载力三 施工升降机基础 加固后地下室顶板上 承载力 顶板自重标准值 Gk 25 8 40 5 60 0 35 411 60kN 顶板自重设计值 G 411 60 1 2 493 92kN 作用在顶板上的竖向力设计值 F 396 52 493 92 890 44kN 四 施工升降机基础 加固后顶板 验算四 施工升降机基础 加固后顶板 验算 1 1 加固顶板底面积验算 加固顶板底面积验算 轴心受压顶板底面积应满足 S 5 6 5 6 31 36m2 Pk Gk fc 177 13 196 16 7 103 0 022m2 加固后顶板底面积满足要求 2 2 加固后顶板抗冲切验算 加固后顶板抗冲切验算 由于导轨架直接与顶板相连 故只考虑导轨架对顶板的冲切作用 计算简图如下 F1 0 7 hpftamho am at ab 2 F1 pj Al 式中 Pj 扣除顶板自重后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钢管回撑面单位面积 净反力 Pj P S 371 973 31 36 11 861kN m2 hp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 hp 1 h0 顶板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 h0 250 35 215mm Al 冲切验算时取用的部分顶板区域底面积 Al 5 6 2 1 11 76m2 am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 at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的上边长 取导轨架宽a ab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在加固后顶板底面积范围内的下边 长 ab a 2h0 0 6 2 0 215 1 03m am at ab 2 0 6 1 03 2 0 815m Fl Pj Al 11 861 11 76 139 49kN 0 7 hpftamh0 0 7 1 1 57 815 215 1000 192 572kN 139 49kN 加固后顶板抗冲切满足要求 3 3 加固后顶板底部弯矩计算 加固后顶板底部弯矩计算 属于轴心受压 在承台底部两个方向的弯矩 M1 a12 12 2l a pmax p 2G A pmax p l M2 1 48 l a 2 2b b pmax pmin 2G A 式中 M1 M2 任意截面1 1 2 2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弯矩设计值 a1 任意截面1 1至加固后顶板底边缘最大反力处的距离 a1 2 35m l b 加固后顶板底面的长和宽 pmax pmin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加固后顶板底面边缘最大和最小钢 管回撑面反力设计值 pmax pmin 371 973 235 2 31 36 19 361kN m2 p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在任意截面1 1处加固后顶板底面回撑钢管 反力设计值 p pmax 19 361kN m2 G 考虑荷载分项系数的顶板自重 当组合值由永久荷载控制时 G 1 35Gk Gk为顶板标准自重 G 1 35 196 264 6kN M1 2 352 12 2 5 6 0 9 19 361 19 361 2 264 6 31 36 19 361 19 361 5 6 121 66kN m M2 5 6 0 9 2 48 2 5 6 0 6 19 361 19 361 2 264 6 31 36 118 643kN m 4 4 加固后顶板底部配筋计算 加固后顶板底部配筋计算 s M 1fcbh02 1 1 2 s 1 2 s 1 2 As M sh0fy 式中 1 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 1取为1 0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 1取为0 94 期间按线性内插法 1 1 1 1截面 s M 1fcbh02 121 66 106 1 00 16 70 5 60 103 215 002 0 028 1 1 s 1 2 1 1 2 0 028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