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介绍ppt课件.ppt_第1页
紫砂壶介绍ppt课件.ppt_第2页
紫砂壶介绍ppt课件.ppt_第3页
紫砂壶介绍ppt课件.ppt_第4页
紫砂壶介绍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紫砂壶介绍 人间珠宝何足取 宜兴紫砂最要得 1 紫砂壶 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 是具有收藏价值的 古董 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 正所谓 人间珠宝何足取 宜兴紫砂最要得 紫砂壶以宜兴紫砂壶最为出名 宜兴紫砂壶泡茶既不夺茶真香 又无熟汤气 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 香 味 而制作紫砂壶的原料 宜兴独有的紫砂矿泥也尤为稀贵 当地人叫它 富贵土 古人用 人间珠玉安足取 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的诗句 来褒扬古称阳羡的宜兴所蕴藏的紫砂矿泥 紫砂茶具还因其造型古朴别致 气质特佳 经茶水泡 手摩挲 会变为古玉色而倍受人们青睐 世界只有一把紫砂壶 她的名字叫宜兴 2 泥料 紫泥 为较常见之典型紫砂泥 良者寡 而劣者多 呈紫棕色 玩家惯呼 黑紫泥 为最广泛市场接受的泥料之一 为江苏宜兴黄龙山 矿脉所开挖出来的紫砂原矿提练而成 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 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 日久使用 渐露锋芒 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教材 其中 紫泥原矿大致可分 头槽 二槽青 底槽清等三类 底槽清由于产自最底层 质量更佳 清水泥 本泥因视之古朴 经长期使用后老味浓厚 又乃古代陶人最喜使用 为流传较多传器之泥料 故以清水泥名之 乃作与赏二者最推崇之泥料 泥性 干湿易掌握 稳定性高 黏性合理 成型较易 陈泥须回炼 否则易生黑边 花泥 提炼时须留意氧化铁及石灰质之剔除 清水泥为纯种紫泥矿 宜兴陶者呼之 普泥 为较常见之泥料 良者稀而贵 劣者多而廉 玩家习称 红紫泥 乃作与赏二者最推崇之泥料 3 泥料 段泥 原矿称之 老团泥 产于江苏省宜兴黄龙山 原矿外观近白色 夹深绿斑点 除可当泥胚製陶外 亦可磨筛成细颗粒 作为调砂效果之用 烧成后呈次鹅黄色 略含极少数红色斑点 另一缎泥之原矿为本山绿泥 产地亦为黄龙山 原矿呈绿灰色 是紫砂泥中夹层中的夹脂 烧成后呈米黄色调 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 空气对流顺畅 日久使用 渐露锋芒 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器材 红泥 矿氧化铁含量较高 优者光洁明亮 橙中略见红光 劣者杂乱阴霾 俗不可耐 红泥原矿坚硬似石 呈澹草绿色调 窑温略低 较适製作小件茗器 可爱灵动 深得世人喜爱 4 泥料 黑泥 其色如墨 似黑夜浩瀚天际 深不可测 配以点点金砂 直如天星闪烁 高挂暗夜长空 神秘静寂 引人神往 故历来深受世人钟爱 为早期最常见通用之泥料之一 因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 日久使用 深获早期壶识者深爱 赞赏 养壶者之最爱 新壶初用砂土气重 茶汤略现砂气 经使用壶身展现出灰黑 泡茶鋉数日则如墨黑 绿泥 玩者暱称 绿豆砂泥 古云 豆碧色 泥色酷似绿豆皮 澹草绿 带本山绿泥细黄砂 清丽出众 雅俗共赏 所制壶品质感朴拙 砂质细腻而富有颗粒美感 壶品色泽米黄泛青 泡养后逐步转为温润的亮色 包浆感好而易于泡养 发幽然青光 产于黄龙山矿脉 是紫砂泥中的夹脂 故有 泥中泥 之称 产量不多 泥质较嫩 耐火力也比紫泥为低 原矿色泽为青灰泛绿 成片岩状或粉末状 以手拿之即会沾染上原矿粉末颜色 5 工艺师介绍 徐安碧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束旦生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徐金根民间紫砂工艺美术大师薛峰国家工艺美术员 师从邱玉林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 闫利民间紫砂工艺美术员 6 工艺 圆壶 紫砂圆器讲究珠圆玉润 骨肉亭匀 比例协调 敦庞周正 转折圆润 隽永耐看 圆器的造型规则要求是 圆 稳 匀 正 它的艺术要求必须是珠圆玉润 口 盖 的 嘴 把 肩 腰的配置比例要协调和谐 匀称流畅 达到无懈可击 方壶 方器造型方中藏圆 线面挺括平正 此种器型要求为 线条流畅 轮廓分明 平稳庄重 方器除口 盖 的 把 嘴应与壶体相对称外 还要求做到 方中寓圆 方中求变 口盖划一 刚柔相称 其壶盖方向均可任意变换 并与壶口严密吻合 方器既为几何形体 也属筋纹形体 花壶 花壶将生活中所见的各种自然形象和各种物象的形态透过艺术手法 设计成器皿造型 这种壶艺造型规则是 源于自然 而高于自然 造型不仅应具有适度性的艺术夸张 又应着意于风格潇洒 因而紫砂塑器不仅应形象生动 构图简洁 又应巧妙地利用紫砂泥料的天然色泽来增强其艺术效果 筋纹器 筋纹器是从生活中所见的瓜棱 花瓣 云水纹等创作出来的造型样式 筋纹器选型不仅在造型侧视面上寻求变化 其俯视面上的形象更吸引人 其壶艺造型规则是 上下对应 身盖齐同 体形和谐 比例精确 纹理清晰 深浅自如 明暗分明 配置合理 7 圆壶 西施壶 倒把西施原名叫文旦壶 文旦壶中的格调高雅者 原先叫西施乳 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 确实此壶象丰满的乳房 壶纽象乳头 流短而略粗 把为倒耳之形 盖采用截盖式 壶底近底处内收 一捺底 后人觉 西施乳 不雅 改称 倒把西施壶 作品 段泥西施泥料 黄金段容量 220cc 8 西施壶 薛峰作品泥料 紫泥容量 180cc 9 西施壶 闫利作品泥料 原矿清水泥容量 300cc 10 称心如意 高奋荣作品 11 徐金根作品泥料 原矿紫泥容量 500CC 得球 12 其他圆壶鉴赏 郭建明作品泥料 原矿紫泥容量 230cc何忍群作品泥料 原矿清水泥容量 330cc杨卫刚作品泥料 原矿紫泥 配绞泥 容量 260cc王银芳作品泥料 原矿紫泥容量 330cc 13 方壶 僧帽壶 元代创制的瓷器造型 壶式之一 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 造型为口沿上翘 前低后高 鸭嘴形流 壶盖卧于口沿内 束颈 鼓腹 圈足 曲柄 具有强烈的少数民族风格 元器形体敦实 壶颈较粗 壶流略短 明器壶流略长 清器颈略高 腹部略瘦 最早为元景德镇青白瓷器 它最早出现的时间是元代 最早出现时的载体为瓷器 明以后随着大量瓷器工匠转移到紫砂器方面的制作后也将此器形移植了过来 它的用途初期专为佛教僧侣饮茶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变成普通人也可以使用的茶壶 紫砂工艺大师顾景洲就有僧帽壶的作品 并在海外拍卖出782万的天价 14 陈顺根作品 八方壶 15 花壶 竹段壶 竹 是品性高洁的植物 尤其是在宜兴这样一个竹的海洋 竹 更是人们眼里口中的爱物 竹子刚劲 清新 生机盎然 蓬勃向上 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 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 一场春雨过后 竹笋破土而出 直指云天 所谓 清明一尺 谷雨一丈 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 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 她便像个活泼的小姑娘 亭亭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 到了盛夏 她舒展长臂 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 临风起舞 婀娜多姿 暑尽寒来 她仍绿阴葱葱 笑迎风霜雪雨 竹段便是以竹为主题的经典壶型 壶身采用的是古典造型 笔直而粗壮的壶身 给人一种踏实之感 壶嘴 把 盖钮亦取竹段 生动自然 挺拔清秀 竹自清高 壶亦清高 昔有东坡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板桥竹石图数幅 以达文人之意 今竹寓于壶 更显清雅 时而似有古风轻轻徐来 时而又似有君子款款走来 16 元首壶 徐安碧作品 元首壶 第一把元首壶是为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制作的 故有了 元首 壶之称 泥料 原矿老紫泥容量 700CC 17 竹段壶 薛峰作品泥料 老黑沙容量 180CC 18 竹段壶 闫利作品泥料 原矿紫泥容量 160CC 19 天星竹 薛峰作品泥料 原矿紫泥容量280CC 20 名家名壶鉴赏 周荣金作品 21 仿古竹节 许卫中作品泥料 紫泥容量 260CC 22 竹 樱桃竹节 老黑砂大圆竹 一厂紫泥梅竹情 一厂紫泥平安竹 老黑砂双线竹 老黑砂 23 筋纹器 合菱壶 筋纹器主要是仿照植物瓜果 花瓣的筋囊和纹理 经提炼加工组成 如瓜棱 竹条 菊花 玉兰和水仙等 规则的纹理组成 一般在壶体上作若干等分直线 构成如瓜样的筋纹 故名 造型齐整 秀美 明快 具有强烈的节奏韵律美 合菱便是众多筋纹器中的一款 壶钮与壶身均是由上下相间的筋纹花瓣咬合而成 含苞待放 壶盖同样是六瓣花瓣造型 筋纹沟壑深深 老师刻意表现出筋纹特有的凝重感 从而凸显出花瓣的肥硕 整个壶身是由六瓣花瓣上下镶接而成 分布均匀 其中两瓣分别胥出壶流和壶柄 流和把采用素面造型 嘴头尖尖且修长 很是锋利 飞把同样气势挺峭 钢骨尽现 24 合菱壶 同款 闫利作品泥料 原矿老紫泥容量 250CC薛峰作品泥料 红皮龙容量 300CC 25 其他壶型 石瓢壶 石瓢最早称为石铫 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 有流的小烹器 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 最早见于北宋大学士苏轼 试院煎茶 诗 且学公家作名钦 砖炉石铫行相随 苏东坡把金属 铫 改为石 铫 这与当时的茶道有着密切的关系 苏东坡贬官到宜兴蜀山教书 发现当地的紫色砂罐煮茶比铜 铁器皿味道好 于是他就地取材 模仿金属吊子设计了一把既有 流 壶嘴 又有 梁 壶提 的砂陶之 铫 用来煮茶 这 铫 也即后人所称的 东坡提梁 壶 这可谓最早的紫砂 石铫 壶 从留传于世的石铫壶看 至陈曼生 杨彭年时期 已有了很大的变化 更趋向文人化 艺术化 曼生石铫 主要特色是上小下大 重心下垂 使用稳当 壶嘴为矮而有力的直筒形 出水畅顺 壶身呈 金字塔 式 观赏端庄 曼生石铫 与 子沾石铫 相比 虽同为彭年所制 但前者更显饱满而丰润 后者则刚烈而古拙 这可能是因人的个性而在壶的艺术上表现 那么 紫砂 石铫 何时称 石瓢 呢 这应从顾景舟时期说起 顾引用古文 弱水三千 仅饮一瓢 石铫 应称 石瓢 从此相沿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