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炭开采技术_第1页
我国煤炭开采技术_第2页
我国煤炭开采技术_第3页
我国煤炭开采技术_第4页
我国煤炭开采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煤炭开采技术我国煤炭开采技术 学院 能源学院 班级 采矿工程专业 1303 班 姓名 田 11 学号 11 联系方式 111 我国煤炭开采技术 摘 要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 我们人类跨入21 世纪之后 信 息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了多个领域之中 以高科技为科学发展观已经成 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 以此同时 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世 界性所有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煤矿开采行业 是非常传统的重工业 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发展 实现新世纪的发展目标和要求 这些就成为 了我们煤矿工作者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了 在煤矿开采中 其最重 要的核心技术就是煤矿开采技术 为此 为了能够提高其开采的效率 和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 我们必须对其煤矿开采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 和创新 本文就通过从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存 在的问题 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希望能够在论述过程中 对煤 矿开采技术的发展以及解决存在的问题提供可行性思路 分析了当前 煤矿开采中开采技术的重要性 探讨矿井开采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对 矿井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煤矿开采技术 发展方向 存在问题 分析应用 前 言 煤矿开采方法及技术对煤矿的安全生产 采煤设备 能力的发挥 生产成本 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个煤矿的生产经营状况 除了自然地质条件和管理水平外 主要取决于开采方法的先进性和适 应性 我国从炮采 普通机械化采煤 高档普采 综合机械化采煤 综采放顶煤 强力综采技术的发展 使采煤工作面的年单产由几万吨 几十万吨 几百万吨到上千万吨 事实充分证明了煤矿开采技术的发 展对煤矿产量 经济效益的重要作用 同时 煤矿开采是一个传统的 工业 高新技术的含量较低 如何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 在竞争中求 生存与发展 煤矿的开采技术正是其核心问题 因此 从战略上 确定好开采技术的创新方向 从战 术上搞好开采技术创新 对煤 炭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煤矿发展现状 我国煤矿按所有制分为国有重点煤矿 地方国有煤矿 乡镇煤矿 这 3 类煤矿分别处于机械化 半机械化和基本为手工劳动的生产技术 水平 在2001 年全国煤炭产量中 5916 来自原国有重点煤矿 21 来自地方国有煤矿 1914 来自乡镇集体煤矿 2000 年国有 重点煤矿采煤机械化和综合机械化程度分别达到74143 和 56173 掘进装载机械化和综掘程度分别达到73129 和 12181 我国煤矿的开采方法既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机械化高产高效矿井 又有原始落后的人工开采方法 如神华集团大柳塔煤矿在2000 年实现 一井一面 生产原煤万吨的基础上 2001 年计划生产 原煤 1000 万吨 3 月份月产创万吨 综采工作面月产90107 万 吨的好成绩 而我国的乡镇 个体小煤矿井型规模小 平均年产量不 到 1 万吨 资源回收率一般只有10 15 伤亡事故多 1988 1997 年 10 年间 小煤矿死亡人数占全国煤矿死亡总人数的 7312 死亡率高达1017 人 Mt 开采方法落后 生产效率低 多层次的煤炭生产结构决定了煤炭工业生产技术结构的多层次化 而且这种 多层次的生产技术结构将会持续相当的时间 保障安全生产 减少手工作业和 笨重体力劳动是数万个乡镇集体煤矿急需解决的问题 集约化成为大型企业的 发展方向 煤矿开采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经过 七五 八五 九五 科技攻关 我国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 坚硬顶板条件下的长壁综采 大 采高综采技术及工艺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 综采放顶煤技术 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开始试验 90 年代以来 有 了很大发展 出 现了兖州 潞安 阳泉等以放顶煤开采为主的大型高产高效矿区 对较好条件 下的综放成套装备进行了完善提高 采用900kW 电牵引采煤机 设计了低 位大插板新型支架 开发应用快速移架系统 并采取加大采煤机截深 加大后 部输送机溜槽宽度等措施 取得了很大成功 综放队创年产510 万 t 的 好成绩 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研制出近20 种放顶煤液压支架 并对放顶煤工 作面矿压显现规律 顶煤破碎规律 顶煤冒放性 支架 围岩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对安全 高效生产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我国在 放顶煤支架架型 结构功能 参数 理论研究及使用效果方面居国际领先水平 综放生产工艺技术研究取得了实质进展 初步解决了有夹矸 顶煤硬等特殊情 况下的综放技术难题 进一步提高了回收率 1996 2000 年兖州集团公司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 采所等科研机 构和厂家合作完成的煤炭行业 九五 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缓倾斜特厚煤 层高产高效综放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研究 围绕综放开采成套装备与工 艺 综合降尘技术 综合防灭火技术和提高回采率相关技术等4 个专题 15 个子专题 联合攻关 项目总体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初步形成了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综采放顶煤核心技术 并逐步实现了主要综采设备的国产化 极大地提高了矿井的集中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基本实现了 一矿一面 或 一矿两面 的高产高效生产格局 2000 年 兖矿综采队全部达到 300 万吨以上水平 其中2 个综采队单产突破500 万吨 最高达到万吨 原煤生产效率达到t 工 是1990 年的 8185 倍 目前 兖矿又与开采所等单位合作 开展了国家技术创新项目 年产 600 万 t 综放工作面设备配套与技术研究0 及 高效集约化综放开采技 术及关键装备0 的研究与实施工作 项目完成后可基本实现集采煤 放煤 运 输等生产环节的智能化 自动化 对主要生产设备工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工 作面单产水平已达600 万 t 以上 可在全国率先实现准无人综放采煤工作面 装备研究 围绕综放开采成套装备与工艺 综合降尘技术 综合防灭火技术 和提高回采率相关技术等4 个专题15 个子专题 联合攻关 项目总体技术 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初步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综采放顶煤核心技术 并逐步实现了主要综采设备的国产化 极大地提高了矿井的集中生产能力和经 济效益 基本实现了 一矿一面 或 一矿两面 的高产高效生产格局 2000 年 兖矿综采队全部达到300 万吨以上水平 其中2 个综采队单产 突破 500 万吨 最高达到万吨 原煤生产效率达到t 工 是1990 年的 8185 倍 目前 兖矿又与开采所等单位合作 开展了国家技术创新项目 年产 600 万 t 综放工作面设备配套与技术研究0 及 高效集约化综放开采技术及 关键装备0 的研究与实施工作 项目完成后可基本实现集采煤 放煤 运输等 生产环节的智能化 自动化 对主要生产设备工况进行实时在线监测 工作面 单产水平已达600 万 t 以上 可在全国率先实现准无人综放采煤工作面 引进大功率综采设备日产万吨以上 我国神华集团神东公司在全国煤炭行业率先全套引 进国外先进技术 和装备 实现了采掘工作面生产集中化 主要运输系统胶带化 辅助运输无轨 胶轮化的机械化作业方式 神东矿区一般都采用条带式开采 工作面长度为 225 245m 推进长度为2500 5000m 装备美国JOY 公司生产的6LS 5 型直流电牵引双滚筒采煤机 总装机功率为1600kW 采高212 510m 牵引速度为0 15m s 生产能力在2000 2800t h 液压支架选用美国 JOY 公司和德国DBT 公司生产的JOY8670 214 510 和 DBT7640 212 415 液压支架 三泵一箱乳化液泵站每台供液流量达到270L min 大功率的 JOY 和 DBT 刮板输送机 转载机和破碎机采用集中控制联动操作 总功率达 2030kW 过煤能力为21500t h 顺槽胶带机选用美国公司和澳大利亚公司的 B1400 3 375 410 型胶带输送机 带速为4m s 采区供电采用采区钻孔 移动箱式变电所 10kV 电压通过钻孔直接供到工作面顺槽移动变电所 除 胶带输送机以外综采工作面其它设备的总重量约6000t 总装机功率 4500kW 这些先进的大功率重型机械化设备 为实现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提供了 可靠保障 综采设备自动化控制的实现 为减人增效提供了广 阔空间 一个生产班的员工数由上百人 几十人减 到 6 8 名 班产原煤在1 万 t 左右 日开机时间一般在83 左右 日产原煤在213 万 t 以上 创出全 国第一 世界一流水平 国产装备日产7000t 高产高效综采在 综采工作面电 压不升级 1140V 的情况下 我国已研制出日产7000t 综 采成套设备 并在铁法矿务局晓南矿成功应用 最高日产达9206 万 t 实际生产表明 若全矿运输系统配套完善后 具有日产万吨的潜力 三下 采煤 三下 压煤是制约我国许多煤矿发展的重要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仅统配煤矿 三下 压煤量就达13719 亿吨 其中建筑物下压煤量占 60 左右 在人口密集 工业发达的8 个省建筑物下压煤达6417 亿吨 占全国 三下 压煤量的近一半 如大屯煤电公司截止2000 年年底 可 采储量合计万t 三下 压煤及其它非经济可采储量为万吨 占可采储量的 6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煤炭需求的增加 解压煤呆滞储量的开采技术已成 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缓倾斜薄煤层单一长壁综采技术 我国 77 个重点 矿务局的424 个矿井赋存765 个薄煤 层 占可采总储量的19 但从薄 煤层中采出的煤量逐年下降 1996 年仅占7132 并有进一步下降的趋 势 薄煤层开采机械化程度低 采高小 工作条件差 设备移动维修困难 存 在投入多 产出少的问题 乡镇煤矿开采技术水平低 乡镇煤矿开采工 艺落后 安全生产条件差 资源回 收率低 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治 瓦 斯和热害治理及深井通风 井巷布置等 优化巷道布里 减少矸石排放的开采技术 改进 完善现有采煤方法和开采布置 以实现开采效 益最大化为目 标 研究开发煤矿地质条件开采巷道布置及工艺技术评价体系 实现开采方法 开采布置与煤层地质条的最优匹配 重点研究高产高效矿井开拓部署与巷道布 置系统的优化 简化巷道布置 优化采区及工作面参数 研究单一煤层集中开 拓 集中准备 集中回采的关键技术 大幅度降低岩巷掘进率 多开 煤巷 减少出矸率 研究矸石在井下直接处理 作为充填材料的技术 三下采煤技术 提高数值模拟计算和相似材料模拟等技术的水平 深入研究开采上覆 岩层运动和地表沉陷规律 研究满足地表 建筑物 地下水资源保护需要的合 理的开采系统和优化参数 发展沉降控制理论和关键技术 包括用地表废料 向垮落法工作面采空区充填的系统 研究与应用各种充填技术和组合充填技 术 村庄房屋加固改造重建技术 适于村庄保护的开采技术 研究近水体开采 的开采设计 工艺参数优化和装备 提出煤炭开采与煤矿城市和谐统一的开 采沉陷控制 开采村庄下压煤 土地复垦和矿井水资源化等关键技术 矿山压力控制 寻求矿山压力控制实际问题的完好解决与科学解答 仍是采矿学科的 基本任务 对于性质不同 类型繁多的矿山压力显现与控制问题 通过研制和 改进测试仪器 完善监测手段 掌握不同条件下的矿山压力显现规律 并据此 研究 改进控制的手段和方法 采取恰当的技术与安全措施 实现矿山压力的 适时有效控制 因此我们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有 1 进一步完善来 场围岩控制理论 2 研究坚硬顶板与破碎顶板条件下应用高技术低成 本岩层拉制技术 3 放顶煤开采岩层和支架 围岩相互作用机理 4 支护质量与顶板动态监测技术 5 冲击矿压的预测和防治 6 研究开发新型的支护设备 3 6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 煤炭地 下气化是实现高效安全开采的一项新工艺 属 于一种特殊的采煤方法 它集建井 采煤 气化 种工艺为一体 取消了庞大笨重的井下采煤设备 和地面气化设备 变传统的物理采煤为化学采煤 是多学科开发洁净能源和化 工原料的高新技术 它克服了现有井工采煤的安全问题等弊端 也趁免了传统 采煤和地面气化过程中的废气 废水 废渣等的污染 其关键技术是实现气化 生产的连续 稳定 煤气量 煤气成份 煤气热值的稳定 和充分就地 监测 控制 3 7 小煤矿技术改造和机械化开采技术 实施国家 关闭小煤矿 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 提高平均单井规模的技术政策 开发小型机械化 半机械化开采技术和装备 改进小煤矿的采煤方法和开采 工艺 提高采煤工作面的单产和工效 提高小煤矿的顶底板控制技术水平 最大限度地减少顶底板事故率 4 结 论 综上所述 从上述过程中 笔者认为当今煤矿开采 技术的发展主要 方向应该是围绕高科技技术应用和保护环境两个方面 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的路线 来进行的煤矿开采技术的应用 在这一过程中 主要还是需要我们相 关的煤矿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的完善和创新方法 为煤矿开采技术的创新 多提宝贵意见 为煤矿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在浅谈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和存在 的问题过程中 可能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 希望可以得到广大煤矿开采工作 者的广泛意见 通过相关的建议 虚心接受和思考 来不断完善自身不足之处 争取为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应用现代科学理论新方法与高新技 术 研究解决采矿问题 探求采矿规律 采矿科学与其它科学 计算 机科学 材料科学等 的相互结合 丰富和扩展了煤矿开采技术 是当今煤 矿开采技术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杨晋渊 世纪初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及对策 J 山 西焦煤科技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