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名词解释 4 世代交替世代交替具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和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互相交替的观象 称 之为世代交替 世代交替有同形世代交替与异形世代交替之分 生活史中具核 相交替的不一定有世代交替 有世代交替的就一定有核相交替 5 个体发育植物种类的每一个体都有发生 生长 发育以至成热的过程 这一 过程称为个体发育个体发育 6 系统发育系统发育某一类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称之为系统发育 个体发育与系统发 育是推动生物进化的两种不可分割的过程 系统发育建立在个体发育的基础之 上 而个体发育又是系统发育的环节 7 无性世代无性世代在植物生活史中 从受精卵或合子开始 由合子或受精卵发育成长 为孢子体 到孢子体产生孢子母细胞为止的时期 称为无性世代 或孢子体世代 从核相方面来看 是具二倍体染色体的时期 1 原丝体原丝体大多数苔藓植物的孢子萌发后首先产生一个有分枝含有叶绿体的丝状 体或片状体 称为原丝体 2 原叶体原叶体蕨类植物的配子体又叫原叶体 原叶体上具精于器或颈卵器 3 核相交替在植物生活史中 具单倍体核相和二倍体核相的交替现象 称之为 核相交替 核相交替 8 有性世代有性世代从孢子体减数分裂产生孢子开始 由孢子发育成长为配子体 到配 子体产生两性配子为止的时期 称为有性世代 或配子体世代 从核相方面看 是具单倍体染色体的时期 在具世代交替生活史中 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交替 出现 9 载色体载色体植物细胞中含有色素的质体 主要指藻类植物细胞中含有叶绿素的大 型和复杂的结构 10 蛋白核蛋白核某些藻类植物载色体上的一种特殊结构 有一蛋白质的核心部分 外 围以若干淀粉小块 这是藻类植物蛋白质和淀粉的一种贮藏形态 11 卵式生殖卵式生殖配子在形状 大小和结构上都不相同 大而无鞭毛不能运动的为卵 小而有鞭毛能运动的为精子 精子游动到卵相结合为卵式生殖 12 异形胞异形胞在一些蓝藻的藻丝上常含有特殊细胞 叫异形胞 由营养细胞形成的 一般比营养细胞大 具有营养繁殖和直接固定大气中游离氮等功能 13 球果球果球果由大孢子叶球发育而来的球状结构 球果由多数种鳞和苞鳞及种子 组成 是裸子植物松柏纲特有的结构 14 种鳞种鳞 在松柏纲植物中 经传粉受精后 珠鳞发育成为种鳞 球果成熟后 种鳞木质化或成肉质 展开或不展开 15 孑遗植物孑遗植物孑遗植物曾繁盛于某一地质时期 种类很多 分布很广 但到较新 时代或现代 则大为衰退 只一 二种孤独地生存于个别地区 并有日趋绝灭 之势的植物 被称为孑遗植物 如我国的银杏 水杉和仅产于美国的北美红杉 16 活化石活化石活化石孑遗植物常有大量化石 故常把现存的孑遗植物称为 活化石 17 双名法双名法由林萘创立的植物命名方法 每一种植物的学名都由两个拉丁词或拉 丁化形式的字构成 第一个词是属名 名词 第一个字母大写 第二个词是种 加词 形容词 所有的字母均小写 一个完整学名还需加上最早给这个植物命 名的命名人姓氏缩写 即学名 属名 种加词 命名人姓氏缩写 18 接合生殖接合生殖绿藻门接合藻纲特有的有性生殖现象 成熟期的藻体相互靠近 对 应部分细胞壁形成突起并接合 接合部分的壁融合后形成接合管 同时接合管 两端原生质体浓缩形成配子 由一方流入另一方细胞融合为合子 在适宜条件 下 壁消失放出合子 合子萌发产生新藻体 如水绵 19 复大孢子复大孢子硅藻以细胞分裂为主 新形成的两个硅藻中 一个与母体等大 而 另一个则较母体为小 如此分裂下去 多数个体将越来越小 当细胞分裂缩小 到一定程度时 即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复大孢子 将细胞的体积恢复到该种细 胞的正常大小 20 果孢果孢某些红藻的雌性配子囊 其膨大的基部含有具卵功能的核 21 颈卵器颈卵器苔藓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 外形如瓶状 上部细狭 称颈部 下部膨 大称腹部 颈部的外壁由一层不孕细胞构成 中间的颈沟内有一串颈沟细胞 腹部的外壁由多层不孕细胞构成 其内有 1 个腹沟细胞和 1 个大型的卵细胞 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也有颈卵器 22 孢蒴孢蒴苔藓植物孢子体顶端的孢子囊 其结构因植物种类不同而异 23 物种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是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生理特性 个体间能进行 自然交配并产生正常可育的后代 不同种的个体杂交 一般不能产生正常可育 的后代 存在生殖隔离 一个物种是由 1 至无数个居群组成的 居群由数个到 无数个个体组成 物种是生物进化与自然选择的产物 24 同型叶同型叶有些蕨类的营养叶和孢子叶是不分的 形状相同而且能进行光合作用 的称为同型叶 25 异型叶异型叶有些蕨类的营养叶和孢子叶形状完全不同 称异型叶 26 孢子同型孢子同型蕨类植物产生的孢子大小相同的 称为孢子同型 27 孢子异型孢子异型蕨类植物产生的孢子大小不同的 即有大孢子和小孢子之分的为孢 子异型 28 大型叶大型叶大型叶有叶柄和叶隙 具多分枝的叶脉 是由多数顶枝经过扁化而形 成的 29 小型叶小型叶蕨类植物的小型叶为原始类型 只有 1 个单一的不分枝的叶脉 无叶 隙和叶柄 是由茎的表皮突出形成的 30 孢子叶穗孢子叶穗在小型叶蕨类中孢子囊单生在孢子叶的近轴面的叶腋或叶的基部 孢子叶通常集生在枝的顶端 形成球状或穗状 称孢子叶穗或孢子叶球 31 孢子囊群孢子囊群较进化的真蕨类 孢子囊常生在孢子叶的背面 边缘或集生在一个 特化的孢子叶上 往往由多数孢子囊聚集成群 称孢子囊群或孢子囊堆 33 花药瓣裂花药瓣裂樟科植物的花药在成熟时 在花药上裂成 4 瓣来释放花粉 这样的 开裂方式叫花药瓣裂 34 花药孔裂花药孔裂茄科等植物的花药在成熟时 在花药顶端裂成孔来释放花粉 这样 的开裂方式叫花药孔裂 35 二体雄蕊二体雄蕊一朵花中的雄蕊 九个花丝联合 一个单生 呈两束 如蝶形花亚科 植物 36 单体雄蕊单体雄蕊雄蕊多数 花药分离 花丝彼此联合成一束或管状 这样的雄蕊称 单体雄蕊 是锦葵科的主要特征之一 37 多体雄蕊多体雄蕊一朵花中的雄蕊花丝联合为多束 如蓖麻 38 聚药雄蕊聚药雄蕊为雄蕊的连合方式之一 雄蕊的花丝分离而花药连合 称为聚药雄 蕊 是菊科的一大进化特征 是菊科植物对虫媒传粉的一种适应 39 合蕊柱合蕊柱兰科植物的花中 1 或 2 枚雄蕊和花柱 包括柱头 完全愈合而成一柱 体 称合蕊柱 合蕊柱通常半圆柱形 基部有时延伸为蕊柱脚 顶端常有药床 合蕊柱是兰科植物最突出的特征 40 蝶形花冠蝶形花冠为不整齐离瓣花冠的一种 其花瓣 5 片 形状 大小不一 且呈下 降覆瓦状排列 即最上方 1 片最大 为旗瓣 位于最外方 最下方两枚最小 为龙骨瓣 位于最内方 二龙骨瓣常上部合生 左右两侧的两瓣较小 称翼瓣 蝶形花冠由旗瓣 翼瓣 龙骨瓣按下降覆瓦状排列的两侧对称的离瓣花冠 是 蝶形花科的主要特征之一 41 假蝶形花冠假蝶形花冠最上方 1 片最小 位于最内方 最下面两片离生而最大 位于最 外方 花瓣呈上升覆瓦状排列 是苏木科的主要特征之一 42 十字形花冠十字形花冠十字花科植物花冠由 4 片花瓣组成 排列成十字形 称为十字形 花冠 如白菜 萝卜等 43 唇形花冠唇形花冠玄参科 唇形科等科的植物 花冠常呈二唇形 裂片 4 5 合生 叫唇形花冠 如地黄 金鱼草 薄荷 44 舌状花冠舌状花冠是菊科头状花序中一种花冠成舌状 两侧对称的小花 菊科舌状花 亚科植物的头状花序全由舌状花组成 管状花亚科部分植物头状花序的边缘花 也是舌状花 45 筒状花冠筒状花冠菊科管状花亚科植物中间的盘花是筒状花冠 是一种辐射对称 花 瓣合生的小花 46 托叶鞘托叶鞘蓼科植物特征之一 变态后的托叶形成鞘状 抱茎 并且变态托叶为 干膜质 即是膜质托叶鞘 47 托叶环托叶环 痕 木兰科植物托叶大 包被幼芽 脱落后在节上留下环状托叶痕 48 箨叶箨叶竹类杆上的变形叶 形小而无明显的中脉 49 壳斗壳斗壳斗科植物的总苞呈杯状或囊状 称为壳斗 壳斗半包或全包坚果 外 有鳞片或刺 是壳斗科特有的结构 50 穗状花序穗状花序花轴直立 上面的两性花无花柄 直接生长在花轴上呈穗状 如车前 大麦 51 柔夷花序柔夷花序为无限花序的一种 由多数无柄或短柄的单性花着生于花轴上 花 被有或无 花序下垂或直立 开花后一般整个花序一起脱落 如杨柳科 山毛 举科植物的雄花序 52 肉穗花序肉穗花序花轴肥厚粗短 肉质化 上着生单性的无柄花 如玉米雌花序 53 佛焰花序佛焰花序包围在肉穗花序外面或位于肉穗花序下的一片大型苞片 称佛焰苞 佛焰苞常呈漏斗状 颜色鲜艳 具佛焰苞的肉穗花序又称佛焰花序 如芋 半 夏等天南星科植物的花序 54 荚果荚果由单心皮发育的果实 成熟时沿腹缝线和背缝线同时开裂 如大豆 刺 槐 55 角果角果由两心皮发育的果实 侧膜胎座 由心皮边缘子房室内生出一隔膜 叫假 隔膜 成熟时果实沿两条腹缝线裂开 两片心皮脱落 种子附着在假隔膜上 分为 短角果和长角果 如十字花科植物 56 柑果柑果由复雌蕊发育形成 外果皮革质 有精油腔 中果皮疏松 分布有维管束 中间隔成瓣的内果皮 向内生许多肉质多浆的汁囊 是主要的食用部分 中轴胎座 每 室种子多数 如柑橘 是浆果的一种 由多心皮具中轴胎座的子房发育而成 它的外果皮坚韧革质 有很多油囊分布 中果皮疏松髓质 有维管束分布其间 内果皮膜质 分成若干室 室内充满含汁的长形丝状细胞 这是果实的可食用 的部分 如柑 柚的果实 57 瓠果瓠果为瓜类所特有 是下位子房发育形成的假果 花托与外果皮结合为坚硬 的果壁 中果皮和内果皮肉质 胎座发达 58 双悬果双悬果由二心皮二室有棱或有翅的子房发育而来 成熟时沿两个心皮合生面 分离成两个分果片 顶部悬挂于细长丝状的心皮柄上 称为双悬果 是伞形科 的主要特征之一 为伞形科特有 59 颖果颖果果实含一粒种子 成熟时果皮与种皮不易分离 如小麦等禾本科植物 60 真花说真花说被子植物的花是 1 个简单的孢子叶球 它是由裸子植物中早已绝灭的 本内苏铁的两性孢子叶的球穗花进化而来的 也就是说本内苏铁的两性球花 可以演化成被子植物的两性整齐花 这种理论称为真花学说 按照真花说 现 代被子植物中多心皮类 尤其是木兰目植物是现代被子植物的较原始的类群 61 假花说假花说被子植物的花和裸子植物的球穗花完全一致 每 1 个雄蕊和心皮分别 相当于 1 个极端退化的雄花和雌花 因而设想被子植物来自于裸子植物的麻黄 类中的弯柄麻黄 由于裸子植物 尤其是麻黄类和买麻藤等都是以单性花为主 所以原始的被子植物 也必须是单性花 这种理论称为假花说 62 聚花果聚花果若果实是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来 花序也参与果实的组成部分 称为聚 花果或复果 如桑 凤梨 无花果等植物的果实 63 聚合果聚合果花中有多枚离心皮雌蕊 每一雌蕊形成一个果 一朵花内形成由多枚小 果聚合而成的果实 叫聚合果 如白玉兰 莲 草莓的果实 64 中轴胎座中轴胎座多心皮构成多室子房 心皮边缘于中央形成中轴 胚珠着生于中轴上 如柑橘 苹果的果实 65 侧膜胎座侧膜胎座两个以上心皮构成一室或假数室子房 胚珠着生于心皮边缘 如油 菜 黄瓜的果实 66 小穗小穗小穗是一个穗状花序 含 1 至多数小花 花生于颖状苞片内 小花花被 退化成鳞片状 刚毛状 鳞被状或缺 小穗再排成穗状 总状或圆锥花序 具 有小穗是莎草目 莎草科和禾本科 的重要特征之一 也是分属的主要依据之 一 67 蔷薇果蔷薇果蔷薇属植物的果由多数分离的小瘦果聚生于壶状的肉质花筒内所形成 的聚合果 如金樱子的果实 68 瘦果瘦果由一心皮或多心皮雌蕊形成 常含一粒种子 种皮与果皮易分离 如向日 葵 荞麦的果实 69 颖果颖果果实含一粒种子 成熟时果皮与种皮不易分离 如小麦等禾本科植物的 果实 70 边缘胎座边缘胎座雌蕊由单心皮构成 子房 1 室 胚珠着生在腹缝线上 如蚕豆等的 果实 71 特立中央胎特立中央胎 座雌蕊由多心皮构成 子房 1 室 心皮基部向子房内伸突 成为特立于子房中 央的中轴 胚珠着生在中轴上 如石竹等的果实 72 分子系统学分子系统学利用生物体内的基因组上的 DNA 序列差异来探索生物的系统演化 关系的科学 73 双受精作用双受精作用花粉管到达胚囊后 其末端破裂 释放出的两个精子 一个与卵 细胞融合 成为二倍体的受精卵 合子 另一个与两个极核融合 形成三倍体 的初生胚乳核 卵细胞 极核同时和二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叫做双受精 双受精是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特有现象 74 无融合生殖无融合生殖在被子植物中 胚囊里的卵经受精发育成胚 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但也有胚囊里的卵不经受精 或者助细胞 反足细胞 甚至珠心细胞或珠被细 胞直接发育成胚 这种现象叫做无融合生殖 无融合生殖可分为孤雌生殖 无 配子生殖和无孢子生殖三种类型 75 四强雄蕊四强雄蕊一朵花中具有六枚离生雄蕊 两轮着生 外轮两枚花丝较短 内轮 四枚花丝较长 这种四长两短的雄蕊称为四强雄蕊 如十字花科植物的雄蕊 76 传递细胞传递细胞传递细胞是一些特化的薄壁细胞 具有胞壁向内生长的特性 行驶 物质短途运输的生理功能 77 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从一次分裂结束到另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 叫做细胞 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 G1 期 S 期 G2 期和 M 期 78 内起源发内起源发生于器官内部组织的方式称为内起源 如侧根起源于母根的中柱鞘 79 凯氏带凯氏带内皮层细胞的横向和径向壁上 有栓质化和木质化的带状增厚结构 成为凯氏带 80 外始式外始式某结构从外方向内方逐渐发育成熟 这种方式成为外始式 如根的初 生木质部和根 茎的初生韧皮部的发育顺序是外始式 81 侵填体侵填体木本植物多年生老茎中 早期的次生木质部导管和管胞失去输导租用 其原因之一 是由于它们附近的薄壁组织细胞从纹孔处侵入导管或管胞腔内 膨大和沉积树脂 单宁 油类等物质 形成部分地或完全阻塞导管或管胞腔的 突起结构 这种突起物即侵填体 82 同功器官同功器官器官形态相似 机能相同 但其构造与来源不同 称为同功器官 如山楂的刺为茎刺 是茎的变态 刺槐的刺为叶刺 是托叶的变态 二者为同 功器官 83 完全叶完全叶具叶片 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 称完全叶 例如月季 豌豆等植物 的叶 84 多胚现象多胚现象一粒种子中具有一个以上的胚 称为多胚现象 多胚现象在裸子植 物中普遍存在 在被子植物中也会因无融合生殖或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中分 裂成几个胚以及其他原因而出现多胚现象 85 无融合生殖无融合生殖在被子植物中 胚囊里的卵经受精发育成胚 着是一种正常现象 但也有胚囊里的卵不经受精 或者助细胞 反足细胞 甚至珠心细胞或珠被细 胞直接发育成胚 这种现象叫做无融合生殖 无融合生殖可分为孤雌生殖 无 配子生殖和无孢子生殖三种类型 86 花粉败育花粉败育由于种种内在和外界因素的影响 有的植物散出的花粉或花粉不能 正常地发育 起不到生殖的作用 这一现象称为花粉败育 87 花芽分化花芽分化花或花序是由花芽发育而来的 当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 在适 宜的环境下 就转入生殖生长 茎尖的分生组织不再产生叶原基和腋芽原基 而分化形成花或花序 这一过程称为花芽分化 禾本科植物的花芽分化一般称 为幼穗分化 88 心皮心皮心皮是构成雌蕊的单位 是具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一个雌蕊由一个心皮 构成 称单雌蕊 一个雌蕊由几个心皮联合而成 称复雌蕊 合生雌蕊 89 泡状细胞泡状细胞禾本科植物和其它单子叶植物叶上的上表皮上具有一些特殊的大型 含水细胞 有较大的液泡 无叶绿素或有少量的叶绿素 径向细胞壁薄 外壁 较厚 称为泡状细胞 泡状细胞通常位于两个维管束之间的部位 在叶上排成 若干纵行 在横切面上 泡状细胞排成扇形 90 子房子房子房是被子植物花中的雌蕊的主要组成部分 子房由子房壁和胚珠组成 当传粉受精后 子房发育成果实 91 变态植物体变态植物体由于功能的改变所引起的器官的一般形态和结构的变化称为变态 如洋槐的托叶变为刺 92 根蘖根蘖植物洋槐 白杨等木本植物的根上常生出许多不定芽 这些不定芽可以 长成幼枝条 进行繁殖 这类植物称根蘖植物 93 同源器官同源器官具有同一来源 而在形态上和功能上有显著区别的器官称为同源器 官 例如马铃薯的块茎 毛竹的根状茎 葡萄的卷须等 它们形态和机能均不 同 但都是来源于茎的变态 94 同功器官同功器官器官形态相似 机能相同 但其构造与来源不同 称为同功器官 如山楂的刺为茎刺 是茎的变态 刺槐的刺为叶刺 是托叶的变态 二者为同 功器官 95 繁殖植物体繁殖植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 就必然通过一定的方式 以它本身产生新的个 体来延续后代 这种现象叫做繁殖 繁殖分为三大类型 即营养繁殖 无性繁 殖 又称无性繁殖 和有性生殖 96 营养繁殖营养繁殖营养繁殖是植物体的营养器官 根 茎 叶的某一部分和母体 分离 有时不立即分离 而直接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如马铃薯的块茎发育 成新的植物体即为营养繁殖 营养繁殖可分为自然营养繁殖和人工营养繁殖 97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通过一类称为孢子的无性繁殖细胞 从母体分离后 直 接发育成为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98 同功器官同功器官器官形态相似 机能相同 但其构造与来源不同 称为同功器官 如山楂的刺为茎刺 是茎的变态 刺槐的刺为叶刺 是托叶的变态 二者为同 功器官 99 根蘖植物根蘖植物洋槐 白杨等木本植物的根上常生出许多不定芽 这些不定芽可以 长成幼枝条 进行繁殖 这类植物称根蘖植物 100 单体雄蕊单体雄蕊一朵花中雄蕊多数 花药分离 花丝彼此连合成一束或呈管状 这样的雄蕊称为单体雄蕊 如棉花的雄蕊 101 四强雄蕊四强雄蕊一朵花中具六枚离生雄蕊 两轮着生 外轮两枚花丝较短 内轮 四枚花丝较长 这种四长二短的雄蕊称为四强雄蕊 如十字花科植物的雄蕊 102 花程式花程式用符号和数字表示花各部分的组成 排列位置和相互关系 称为花 和式 又称花公式 103 花图式花图式花图式是指用图解表示一朵花的横切面简图 借以说明花的各部分 的组成 排列和相互关系 也可以比较植物花的形态异同 花图式也就是花的 各部在垂直于花轴的平面上的投影 104 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无限花序与有限花序 无限花序又称总状花序或向心花序 其开花的的顺序是花轴下部的花先开 渐 及上部 或由边缘开向中心 如油菜的总状花序 有限花序又称聚伞花序或离 心花序 它的特点与无限花序相反 花序中最顶点或最中心的花先开 渐及下 边或周围 如番茄的聚伞花序 105 子房子房子房是被子植物花中的雌蕊的主要组成部分 子房由子房壁和胚珠组 成 当传粉受精后 子房发育成果实 106 心皮心皮心皮是构成雌蕊的单位 是具生殖作用的变态叶 一个雌蕊由一个心 皮构成 称单雌蕊 一个雌蕊由几个心皮联合而成 称复雌蕊 合生雌蕊 107 花芽分化花芽分化花或花序是由花芽发育而来的 当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 在 适宜的环境下 就转入生殖生长 茎尖的分生组织不再产生叶原基和腋芽原基 而分化形成花或花序 这一过程称为花芽分化 禾本科植物的花芽分化一般称 为幼穗分化 108 花粉败育花粉败育由于种种内在和外界因素的影响 有的植物散出的花粉或花粉不 能正常地发育 起不到生殖的作用 这一现象称为花粉败育 109 雄性不育植物雄性不育植物由于内在生理 遗传的原因 在正常的确自然条件下 也会 产生花药或花粉不能正常地发育 成为畸形或完全退化的情况 这一现象称为 雄性不育 雄性不育可有三联单种表现形式 一是花药退化 二是花药内无花 粉 三是花粉败育 110 丝状器丝状器被子植物胚囊内的助细胞中 一些伸向细胞中间的不规则的片状或 指状突起 称为丝状器 丝状器是通过细胞壁的内向生长而形成 它们的作用 使助细胞犹如传递细胞 具丝状器是助细胞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 111 双受精双受精花粉管到达胚囊后 其末端破裂 释放出的两个精子 一个与卵细 胞融合 成为二倍体的受精卵 另一个与两个极核融合 形成三倍体的初生胚 乳核 卵细胞 极核同时和二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叫做双受精 双受精是 被子植物有性生殖的特有现象 112 无融合生殖无融合生殖在被子植物中 胚囊里的卵经受精发育成胚 着是一种正常现 象 但也有胚囊里的卵不经受精 或者助细胞 反足细胞 甚至珠心细胞或珠 被细胞直接发育成胚 这种现象叫做无融合生殖 无融合生殖可分为孤雌生殖 无配子生殖和无孢子生殖三种类型 113 多胚现象多胚现象 一粒种子中具有一个以上的胚 称为多胚现象 多胚现象在裸子植物中普遍存 在 在被子植物中也会因无融合生殖或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中分裂成几个胚 以及其他原因而出现多胚现象 114 细胞和细胞学说细胞和细胞学说 有机体除病毒外 都是由单个或多个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 与功能单位 植物细胞由原生质体和细胞壁两部分组成 细胞学说是德国植物 学家 Schledem M J 和动物学家 Schwann T 二人于 1938 1939 提出的 细胞学说 认为 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所有的细胞是由细胞分裂和融合 而来 卵和精子都是细胞 一个细胞可分裂而形成组织 细胞学说第一次明确 的指出了细胞是一切动物和植物结构单位的思想 从理论上确立了细胞在整个 生物界的地位 把大自然中形形色色的有机体统一了起来 115 原生质和原生质体原生质和原生质体 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 原生质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体 是生活细胞内全部具有生命的物质的总称 也即原生质体由由原生质构成 原 生质体一般由细胞膜 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组成 原生质体是细胞各类代谢 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 原生质体一词有时指去了壁的植物细胞 116 细胞器细胞器散布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亚细胞结构称细胞器 如各 种质体 线粒体 内质网 核糖体 高尔基体 微管等 117 质体质体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与储藏密切相关的细胞器 它是植物 除细菌 真菌和蓝藻以外 细胞特有的结构 尚未分化成熟的质体称为前质 体 分化成熟的质体根据其颜色和功能的不同 分为叶绿体 有色体和白色体 三种类型 118 胞间连丝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是穿过细胞壁的原生质细丝 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 质体 它是细胞原生质体之间物质和信息直接联系的桥梁 是多细胞植物成为 一个结构和功能上同意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119 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多细胞有机体的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 称为细胞分化 细 胞分化表现在内部生理变化和形态外貌变化两个方面 细胞分化使多细胞植物 中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 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和效率 因此 分化是进化 的表现 120 染色质和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 当细胞固定染色体后 核质中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部分 称为染色质 染色 质是细胞中遗传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 其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 在电子显 微镜下染色质显出一些交织成网状的细丝 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期 染 色质高度螺旋化而变粗变短 成为易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粗线状或棒状体 此即 染色体 121 分生组织分生组织种子植物中具分裂能力的细胞限制在植物体的某些部位 这些部 位的细胞在植物体一生中持续地保持强烈的分裂能力 这种具有持续分裂能力 的细胞群称为分生组织 分生组织根据所处位置不同可分为顶端分生组织 侧 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为原分生组织 初分生组织和 次分生组织 122 传递细传递细胞传递细胞是一些特化的薄壁细胞 具有胞壁向内生长的特性 行 使物质短途运输的生理功能 123 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从一次分裂结束到另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 叫做细 胞周期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 G1 期 S 期 G2 期 M 期 124 器官器官器官是生物体由多种组织构成的 能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单位 植物 体内 一营养生长为主要功能的器官称为营养器官 如根 茎和叶 与生殖有 密切关系的器官称为生殖器官 如花 果实和种子 125 种子种子种子是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是胚珠经过受精而发育形成的结构 种 子一般由胚 胚乳和种皮三部分组成 在种子植物中 有的植物种子中的胚乳 在发育过程中被子叶吸收 成熟后的种子没有胚乳 叫做无胚乳种子 如大豆 黄瓜的种子 成熟后种子内有胚乳的叫做有胚乳种子 如小麦 玉米 蓖麻的 种子 126 幼苗幼苗种子萌发后有胚长成的独立生活的幼小植株 即为幼苗 不同植物种 类的种子萌发时 由于胚体各部分 特别是胚轴部分的生长速度不同 长成幼 苗在形态上也不一样 可分为两类 子叶出土的幼苗和子叶留土的幼苗 127 定根和不定根定根和不定根 凡是有一定生长部位的根 称为定根 包括定根和侧根两种 在主根和主根所 产生的侧根以外的部分 如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才根 因此着生位置不固定 故称不定根 128 直根系和须根系直根系和须根系 有明显的主根和侧根区别的根系称为直根系 如松 棉 油菜等植物的根系 无明显的主根和侧根的区分的根系 或根系全部由不定根和它的分枝组成 粗 细相近 无主次之分 而呈须状的根系 称须根系 如禾本科植物稻 麦的根 系 129 9 本质部脊本质部脊在根的横切面上 初生木质部整个轮廓呈辐射状 原生木质部构 成辐射状的棱角 即木质部脊 每种植物的根中 木质部脊是相对稳定的 植 物解剖学上依根内木质部脊数的不同 把根分为二原型 三原型等 130 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 平周分裂即切向分裂 是细胞分裂产生的新壁与器官表面最近处切线平行 子 细胞的新壁为切向壁 平周分裂使器官增粗 广义的垂周分裂还包括横向分裂 横向分裂产生的新壁为横向壁 分裂的结果使器官伸长 131 初生生长初生组织和初生结构初生生长初生组织和初生结构 顶端分生组织经过分裂 生长 分化三个阶段产生各种成熟组织 这整个生长 过程称为初生生长 初生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各处成熟组织属于初生组织 由初 生组织共同组织成的结构即初生结构 如根的初生结构由表皮 皮层和维管柱 三部分组成 132 凯氏带凯氏带 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 长有栓质化和木质化增 厚成带状的壁结构 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 成为一圈 称凯氏带 凯氏带在根内是一个对水分和溶质运输有着重要作用的结构 凯氏带是凯斯伯 里于 1865 年发现的 133 通道细胞通道细胞单子叶植物内皮层细胞大多五面增厚 只有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 的内皮层细胞 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 即细胞具有凯氏带 但壁不增厚 这些细胞称为通道细胞 通道细胞起着皮层与维管柱间物质交流的作用 134 内起源内起源发生于器官内部组织的方式称为内起源或内生源 如 侧根起源于 母根的中柱鞘 135 根瘤根瘤与菌根根瘤和菌根是种子植物与微生物见的共生关系现象 根瘤是豆 科 或豆目 植物以及其他一些植物 如凯木 木麻黄属等 根部的瘤状突起 它是由于土壤中根瘤细菌侵入根的皮层中 引起细胞分裂和生长而形成的 根 瘤细菌具有固氮作用 与具根瘤植物有着共生关系 菌根是某些土壤中的真菌 与种子植物根形成的共生结合体 由于菌丝侵入的情况不同分为外生根 菌丝 分布于根细胞的间隙 并在根表面形成套状结构 和内声菌根 菌丝侵入根细 胞内 菌根和种子植物的共生关系是 真菌将所吸收的水分 无机盐类和转化 的 有机物质 供给种子植物 而种子植物把它所制造和储藏的有机养料供给真菌 136 不活动中心不活动中心根的顶端分生组织的最前端的一细胞分裂活动较弱的区域 称 为活动中心 不活动中心的细胞中 合成核酸 蛋白质的速率低 细胞核 核 仁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均较小 线粒体也少 137 芽芽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 花或花序 也即枝 花或花序尚未发育前 的雏体 芽有各种类型 如按着生位置分为定芽 包括顶芽和腋芽 和不定押 按芽鳞的有无分为鳞芽和根芽 按其性质分为枝芽 花芽和混合芽 按其生理 状况分为活动芽与休眠芽 138 芽鳞痕芽鳞痕鳞芽开展时 外围的芽鳞片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痕迹 称为芽鳞痕 芽鳞痕的形状和数目因植物而异 是识别植物和进行植物分类的依据之一 139 藤本植物藤本植物有缠绕和攀缘茎的植物统称为藤本植物 依茎的性状 藤本植物 分为木质藤本 如葡萄 忍冬 和草质藤本 如菜豆 旱金莲 140 分蘖分蘖和蘖位禾本科植物地面上或近地面上的分蘖节 根状茎节 上产生腋 芽 以后腋芽形成就不定根的分枝 这种方式的分枝称分蘖 分蘖上又可以继 续形成分蘖 依次形成一级分蘖 二级分蘖 一此类推 分蘖有高蘖位和低蘖 位之分 所谓蘖位 就是分蘖生在第几节上 这个节位即蘖位 蘖位越低 分 蘖发生越早 生长期越长 抽穗结实的可能性就越大 141 外始式和内始式外始式和内始式 某结构成熟的过程是向心顺序 即从外方向逐渐发育成熟 这种方式称为外始 式 如跟的初生木质部和根 茎的初生韧皮部的发育顺序是外始式 反之 成 熟过程是离心顺序 即由内方向外方逐渐发育成熟 这种方式是内始式 如茎 的初生木质部的发育顺序是内始式 142 髓射线髓射线髓射线是茎中维管束见的薄壁组织 也称初生射线 由基本分生组 织产生 在次生生长中 起长度加长 形成本分次生结构 脊射线位于皮层和 髓之间 有横向运输的作用 也是茎内储藏营养物质的组织 143 束中形成层束中形成层在茎的维管束中 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之间 有一层具潜 在分生能力的组织 称为束中形成层 束中形成层与位于维管束之间的束间形 成层一起连成环形的形成层 144 年轮和假年轮年轮和假年轮 年轮也称生长或生长层 在木材的横切面上 次生木质部呈若干同心环层 每 一环层代表一年中形成的次生木质部 在有显著季节性气候的地区中 不少植 物的次生木质部在正常情况下 没年性车工内一轮 因此习惯上称为年轮 每 一年轮包括早材和晚材两部分 由于外界气候异常或虫害的影响 出现多次寒 暖或叶落的交替 造成树木内形成层活动盛衰起伏 使树木的生长时而受阻 时而服苏 因此在一个生长季节中不只产生一个年轮 这即假年轮 145 树皮树皮 树皮是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以外的部分 在较老的木质茎上 树皮包括木栓及 它外方的死组织 统称外树皮 和木栓形成层 栓内层 如果存在 及韧皮部 统称内树皮 146 补充组织补充组织树木的枝干上 皮孔一般产生于原来气孔的位置 气孔内方的木 栓形成层不形成木栓细胞 而形成一些排列疏松 具有发达的胞间隙 近似球 形的薄壁组织细胞 它们以后栓化或非栓化 称为补充组织 随着补充组织的 逐步增多 向外突出 形成裂口 即皮孔 147 侵填体侵填体木本植物多年生老茎中 早期的次生木质部 即心材 导管和管胞 失去输导作用 其原因之一 是由于它们附近的薄壁组织细胞从纹孔处侵入导 管或管胞腔内 膨大和沉积树脂 丹宁 油类等植物 形成部分地或完全地阻 塞导管或管胞腔的突起结构 这种突起即侵填体 148 环髓环髓带有些植物 如椴树属 的髓 它的外方有小型壁厚的细胞 围绕着 内部大型的细胞 二者界限分明 这外围区 称环髓带 有称髓鞘 149 淀粉鞘淀粉鞘有些植物如旱金莲 南瓜等茎的皮层最内层 即相当于内皮层处的 细胞 富含淀粉 因此称为淀粉鞘 淀粉鞘包着维管柱的外围 可作为皮层与 维管柱的 分界线 简答题简答题 2 2 简述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 简述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 答 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 除有持续分裂能力为其主要特点外 一般排列紧密 细胞壁薄 细胞核相对较大 细胞质浓厚 通常缺少后含物 一般没有液泡和 质体的分化 或只有极小的前液泡和前质体存在 分生组织的上述细胞学特征 也会出现一些变化 如形成层细胞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 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可 以出现少量的叶绿体 某些裸子植物中 其顶端分生组织的局部细胞可能出现 厚壁特征 3 3 肥大的直根和块根在发生上有何不同 肥大的直根和块根在发生上有何不同 答 肥大的直根即肉质直根主要由主根发育而成 一株上仅有一个肉质直根 其 根头 指茎基部分 上面着生叶 根颈 指由下胚轴发育来的无侧根部 分 本根 指直根的主体 由主根发育而成 而块根主要是由不定根或侧根 发育而成 因此 在一株上可形成多个块根 4 4 在观察叶的横切面时 为什么能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和纵面观 在观察叶的横切面时 为什么能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和纵面观 答 对具有网状脉的叶和具有侧出平行脉的叶进行横切 对于叶中主脉而言是 横切 叶横切面上呈现出叶脉中维管组织的横面观 对于侧脉则是纵切 叶横 切面上呈现侧脉维管组织的纵面观 所以叶横切面上可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 横面观和纵面观 5 5 叶的表皮细胞一般透明 细胞液无色 这对叶的生理功能有何意义 叶的表皮细胞一般透明 细胞液无色 这对叶的生理功能有何意义 答 叶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进行光合作用 叶的光合作用是在叶表皮以下的 叶肉细胞内进行 光合作用需要光能 叶表皮细胞无色透明 利于日光透过 日光为叶肉细胞吸收 用于光合作用 6 6 一般植物叶下表面气孔多于上表面 这有何优点 一般植物叶下表面气孔多于上表面 这有何优点 沉水植物的叶为什么往往沉水植物的叶为什么往往 不存在气孔 不存在气孔 答 气孔与叶的功能密切相关 气孔既是叶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又是 水分蒸腾的通道 叶下表面避开日光直射 温度较上表面为低 因而气孔多位 于下表皮 以利于减少水分的蒸腾 其次当光线很强时 叶表面气孔关闭 叶 下表面气孔仍开张 以进行气体交换 促进光合作用 使植物能充分利用光能 所以气孔多分布于叶下表皮上 由于气孔的功能是控制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 沉水植物叶在水中无法进行蒸腾作用 溶于水中的气体也不适应于通过气孔进 行气体交换 若沉水植物叶具有气孔 叶中通气组织内的气体可能通过气孔而 散失 所以一般来说气孔对于沉水植物的叶无生理意义 7 7 3 3 植物和 植物和 4 4 植物在叶的结构上有何区别 植物在叶的结构上有何区别 答 c4 植物如玉米 甘蔗 高粱 其维管束鞘发达 是单层薄壁细胞 细胞较 大 排列整齐 含多数较大叶绿体 维管束鞘外侧紧密毗连着一圈叶肉细胞 组成 花环形 结构 这种 花环 结构是 c4 植物的特征 C3 植物包括水稻 小麦等 其维管束鞘有两层 外层细胞是薄壁的 较大 含叶绿体较叶肉细胞 中为少 肉层是厚壁的 细胞较小 几乎不含叶绿体 C3 植物中无 花环 结 构 且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很少 这是 c3 植物在叶片结构上的特点 8 8 松针的结构有何特点 松针的结构有何特点 答 松针叶小 表皮壁厚 气孔内陷 叶肉细胞壁向内褶叠 具树脂道 内皮 层显著 维管束排列于叶的中心部分等 都是松属 针叶的特点 也表明了它具有能适应低温和干旱的形态结构 9 9 被子植物的茎内有导管 同时它们也有较大的叶 两者间是否存在着联系 被子植物的茎内有导管 同时它们也有较大的叶 两者间是否存在着联系 答 被子植物叶较大 因而具有较大的受光面积 有利于光合作用 同时也使 蒸腾作用加强 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有根部吸收 并通过根 茎木质 部运输至叶 叶片具很强的蒸腾作用 木质部的运输能力也相应强 因为被子 植物的输水分子 管胞之间通过纹孔传递水分 且管径较小 输水效率较低 而导管分子之间靠穿孔直接沟通 管径一般较管胞粗大 所以具较高效率的输 导能力与叶片很强的蒸腾作用相适应 所以被子植物茎内有导管与其较大的叶 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1010 肥大的直根和块根在发生上何不同 肥大的直根和块根在发生上何不同 答 肥大的直根即肉质直根主要由主根发育而成 一株上仅有一个肉质直根 其 根头 指茎基部 上面着生叶 根须 指由下胚发育来的无侧根部分 本根 指直根的主体 由主根发育而成 而块根主要是由不定根或侧根发育 而成 因此 在一株上可形成多个块根 另外 它的组成中完全由根的部分构 成 1111 如何从形态特征来辩别根状茎是茎而不是根 如何从形态特征来辩别根状茎是茎而不是根 答 根状茎横卧地下 外形较长 很象根 但根状茎仍保留有茎的特征 即有 叶 已退化 叶腋内有腋芽 有节 根据这些特征 容易和根区别 1212 棉花整枝打杈时 怎样区分果枝和营养枝 棉花整枝打杈时 怎样区分果枝和营养枝 答 1 棉花植株上有两种分枝方式 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 2 单轴分枝 的枝通常是营养枝 合轴分枝的枝是开花结果的果枝 如何区分果枝和营养枝 的问题即成为如何区分合轴分枝和单轴分枝的问题 3 单轴分枝和合轴分枝 的特征 4 单轴分枝的枝多位于植株下部 1313 简述嫁接的生物学原理 简述嫁接的生物学原理 答 嫁接是一种在生产上应用很广的繁殖措施 其生物学原理是 植物受伤后 具有愈伤的机能 当砧木和接穗削面的形成彼此接触时 由于接穗与砧各自增 生新的细胞形成愈伤组织 填满砧穗之间的空隙 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形成维 管组织 将接穗与砧木连接在一起 嫁接苗就活了 砧没和嫁接的亲和力是嫁 接成活的基本条件 一般亲缘关系愈近 亲和力愈强 所以品种间嫁接较容易 成功 1414 花托的形态变化如何使子房和花的其他部分的位置也发生相应地变化 由此花托的形态变化如何使子房和花的其他部分的位置也发生相应地变化 由此 而引起的具有不同子房位置的花的名称各是什么 而引起的具有不同子房位置的花的名称各是什么 答 被子植物的花托形态多样 花托凸起呈球形或呈圆柱状是原始类型 在此 类花托上雌蕊群 雄蕊群 花被从上至下依次排列 有些植物的花托呈扁平 雌蕊位于花托中央部位且略高于雄蕊群和花被 当花托呈球形 圆柱状或其它 形式的突起时 或花托呈扁平时 雌蕊着生位置高与其它部分 这样的子房位 置称子房上位 这样的子房称上位子房 这样的花称下位花 当花托中央凹陷 花托杯状 花被和雄蕊群生于杯状花托隆起的四周边缘 雌蕊群的子房生于花 托的底上 子房壁不与花托壁愈合 这类子房的位置仍为上位 这类花称为周 位花 当花托呈深陷的杯状 子房着生与花托杯底 子房壁下半部与花托愈合 其余部分与 花托分离 而雄蕊群与花被生于子房上半部周围的花托完全愈合 仅留花柱和 柱头突出于花托花托外时 则子房下位 这类子房称下位子房 这类花因雄蕊 群与花被生于子房上方而称上位花 综上所述由于花托具各种形态及花托与子 房壁离合情况不同 被子植物出现了上位子房下位花 上位子房周位花 半下 位子房周位花和下位子房上位花四种类型 1515 豆科植物为什么能够肥田 豆科植物为什么能够肥田 答 豆科植物根与根瘤菌共生 形成根瘤 根瘤能将大气中不能被植物直接利 用的游离氮转变成可利用的氮素 根瘤留在土壤中可提高土壤肥力 所以一些 豆科植物如紫云英 三叶草等常作绿肥 也常见将豆科植物与农作物间作轮栽 1616 较大的苗木 为什么移栽时要剪去一部分枝叶 水稻大田移栽后 较大的苗木 为什么移栽时要剪去一部分枝叶 水稻大田移栽后 为什么为什么 常有生长暂时受抑制和部分叶片发黄的现象 常有生长暂时受抑制和部分叶片发黄的现象 答 植物移栽 即使是带土移栽 都会使根尖 根毛受损 根尖 根毛受损 根系吸收水分 无机盐能力下降 地上部分生长发育受影响 故水稻大田移栽 后 常有生长暂时受抑制和部分叶片发黄的现象 苗木移栽时 为了减少蒸腾 作用对水分的消耗 缓解因根系受损伤而水分供应不足的矛盾 可采取剪去一 部分枝叶的措施 1717 对不同类型的幼苗 播种时注意什么 对不同类型的幼苗 播种时注意什么 答 1 幼苗的类型 2 对于子叶出土幼苗的种子宜浅播 3 对于子叶 留土幼苗的种子可稍深播 但深度要适当 1818 什么是人工营养繁殖 在生产上适用的人工营养繁殖有哪几种 人工营养繁什么是人工营养繁殖 在生产上适用的人工营养繁殖有哪几种 人工营养繁 殖在生产上的特殊意义是什么 殖在生产上的特殊意义是什么 答 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植物营养繁殖这一特性 采取各种措施使植物繁殖 这称为人工营养繁殖 在生产上使用的方法常为分离 扦插 压条和嫁接 人 工营养繁殖在生产商店特殊意义表现在如下方面 1 加速植物繁殖 例如林 业上常用砍伐过的树干基部或老根产生不定芽所形成的萌生苗来达到森林更新 的目的 老树庞大的根系是萌生苗的生长超过实生苗 种子繁殖产生 若干倍 2 改良植物品种 例如通过嫁接可增强植物的抗寒性 抗旱性和抗病害能力 等 3 保存植物的优良品系 有些用种子繁殖易产生变异的植物 苹果 梨 可用扦插或嫁接的方法来保存优良品系 4 对于不能产生种子的果树 如香 蕉 一 些柑桔和葡萄品种 可采用分离或嫁接等方法进行繁殖 1919 什么是什么是 项端优势项端优势 在农业生产上如何利用 举例说明 在农业生产上如何利用 举例说明 答 1 顶端优势的定义 2 顶端优势的利用 如栽培黄麻 3 顶端优 势的抑制 如树和棉花的合理修剪 适时打顶 3434 试比较裸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试比较裸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答 1 三者共同共同点为 均由表皮 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 成熟区 表皮具有根毛 皮层有外皮层和内皮层 维管柱有中柱鞘 初生维管组织的发 育顺序 排列方式相同 2 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不同之处在于 a 维管组 织的成分有差别 裸子植物初生木质部无导管 而仅具管胞 初生韧皮部无筛 管和伴胞而具筛胞 B 松杉目的根在初生维管束中已有树脂道的发育 3 单 子叶植物与裸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在根的初生结构上的差别是 内皮层不是停 留在凯氏带阶段 而是继续发展 成为五面增厚 木质化和栓质化 仅少数位 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 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 即细胞具凯氏带 但壁不增厚 此为通道细胞 3535 试比较裸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试比较裸子植物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答 1 三者均具表皮 皮层和维管组织 薄壁组织 2 裸子植物茎初生结 构的特点 a 与双子叶植物茎一样均由表皮 皮层和维管柱组成 b 与被子植物 的差别 初生木质部含管胞而无导管 初生韧皮部含筛胞而无筛管 伴胞 车 声结构阶段很短暂 无终生停留在初生结构的草质茎 3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 叶植物 裸子植物在茎初生结构上的区别为 a 茎无皮层与维管柱之分 而具 基本组织和散布其间的维管束 木质部与韧皮部外具维管束鞘 B 绝大多数单 子叶植物无束中形成层 3636 试比较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试比较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答 1 二者共同之处 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形成层长期存在 产 生次生结构 使茎逐年加粗 并有显著的生长轮 2 二者不同之处 a 多数 裸子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由管胞 木薄壁组织和射线所组成 多无导管 无典 型的木纤维 b 裸子植物的次生 韧皮部有筛胞 韧皮薄壁组织和射线组成 一 般无筛管 伴胞和韧皮纤维 C 有些裸子植物茎的皮层 维管柱中常具树脂道 3737 根据内部解剖 根据内部解剖 对于一个成熟的双子叶植物草质茎和一个成熟的单子叶植对于一个成熟的双子叶植物草质茎和一个成熟的单子叶植 物草质茎进行比较 物草质茎进行比较 提示 二者均停留在初生结构阶段 二者之比较 相当于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 植物初生结构之比较 故可参看 35 题的答案要点 3838 简述水分从土壤经植物体最后通过叶蒸发到大气中所走的路程 简述水分从土壤经植物体最后通过叶蒸发到大气中所走的路程 答 水分在植物体内的历程主要是由维管系统上升 所走路程可表示为 土壤 溶液 根毛细胞 根皮层 内皮层 根木质部 茎木质部 叶柄木质部 各级 叶脉木质部 叶肉细胞 细胞间隙 孔下室 气孔 大气 3939 简述根 茎 叶主要功能的异同 简述根 茎 叶主要功能的异同 答 三者担负着植物体的营养生长 为营养器官 1 三者不同点 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签定朝鲜停战协议书模板
- 测绘业务分包协议书范本
- 燃气安全合同协议书模板
- 深圳农民房交易协议合同
- 活动承包合同协议书范本
- 汽柴油沥青销售合同范本
- 村委秸秆清运协议书范本
- 稠州银行资金托管协议书
- 第三方委托装修协议合同
- 江苏商标申请代理协议书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2023年立项项目
- YS/T 320-2014锌精矿
- 09S304 卫生设备安装图集
- 酸雾抑制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完整版)
- 解三角形专题 - (解析版)
- 高等教育心理学学习提纲整理
- 桩基施工安全检查表
- 水玻璃有机酯自硬砂工艺简介
- 2022年公司管理制度发布流程
- XXX医院管道护理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