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明代的秘书工作ppt课件.ppt_第1页
第八讲明代的秘书工作ppt课件.ppt_第2页
第八讲明代的秘书工作ppt课件.ppt_第3页
第八讲明代的秘书工作ppt课件.ppt_第4页
第八讲明代的秘书工作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明朝的秘书工作 中国秘书史 1 知识点 1 中央政府秘书机构数量众多 阵容强大 且已系列化2 中央秘书机构和秘书的实际地位很高 在国家管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3 各项业务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 趋于完备4 秘书主要来自科举出身者 文化水平高 从而提高了秘书工作的质量5 明后期 文牍主义泛滥成灾 秘书工作几近失控明朝是我国古代秘书工作的强化和开始衰落的时期 2 第一节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 3 第一节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 内阁 六科 通使司 司礼监和文书房一 内阁宰相机构参政辅政制自此结束1382年 设殿阁大学士 充当皇帝顾问 处理奏章统称为 四殿二阁 明成祖时改称内阁学士 也称辅臣 嘉靖后 阁臣中形成首辅 次辅 群辅之别 4 第一节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 内阁的职能 1 献可替否 2 奉陈规诲 3 点检题奏 4 票拟批答 5 起草诏令 6 议政 5 第一节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 专门的秘书机构 一 中书科中书舍人 20人缮写正本 誊录副本的一般文书工作人员 二 制敕房中书舍人 序班负责缮写 誊抄诰敕 翻译敕书 外国文书 誊录揭贴 兵部记功簿及勘合等 三 诰敕房中书舍人 序班 译字负责缮写誊抄诰敕 释译敕书 外国文书和誊录揭贴 兵部记功簿及勘合底簿等 6 第一节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 二 六科明代的六科是一个特殊的机构皇帝与六部之间的一个联系渠道职责是 掌侍从 规谏 补阙 拾遗 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是职掌相当宽泛的秘书机构 具体包括 1 侍从规谏 补阙拾遗 2 驳正御旨违失 3 科参 封驳文书 发抄奏章 4 稽察弹劾 此外 还包括殿值记录 抄录副本 充任考官 出使等 品位虽低 但权事很重 与十三道监察御史合称 科道 或 台垣 都给事中 1人 左右给事中 2人 六科给事中 40人 7 第一节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 三 通政司总收文机构基本职责是 掌受内外章疏敷奏之事 长官为通政使 下设左 右通政各一人 左 右参议各一人 下设经历司 置经历 知事等 独立的专门化中央机构它集收文 信访 议政于一体 处于下情上达的咽喉位置 地位相当重要 是明朝仅次于内阁的高层秘书机构 8 第一节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 行人司洪武十三年 1380年 设置 设司正一 左右副司各一 行人三十七 以进士出身者充任 专掌奉旨出使 传宣诏命 尚宝司俗称外尚宝司 设卿 少卿 司丞等 负责皇帝印玺的使用 并保管 金牌 铜符 令牌 铜牌 牙牌 祭牌 等符牌印章 负责其发放 验收 明朝掌管皇帝宝玺的机构有三个 外尚宝司 尚宝监 尚服局司宝司 9 第一节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 四 司礼监和文书房司礼监明代皇宫内由宦官组成的内侍机构之一 职掌 1 辅助决策 2 传宣帝命 3 批阅奏章 4 草拟诏旨 此外 还参与司法和监察 提督太监 掌印太监 秉笔太监 随堂太监 典簿文书房置掌房太监十员 直接为皇帝处理文书 10 第一节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 小结 明朝中央秘书机构有三个特点 一是数量众多 二是分工明确 三是直接协助皇帝处理事务 11 第一节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 五 中央各部门和地方秘书机构明代中央六部和大理寺内各设司务厅 置司务为长官 掌管公文的收发 登记 检查 催办等事另户 刑两部因事务较繁杂 还设有照磨所 置照磨 检校等官职 掌管清理各类卷宗 12 第一节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 詹事府 太仆寺 鸿胪寺 钦天监等衙门内 都设主簿厅 以主簿为长官国子监 太常寺 光禄寺等衙门 均设典簿厅 以典簿为长官宗人府下设经历司 以经历为长官唯有都察院内 设置了经历司 司务司 照磨所三个秘书机构 13 第一节秘书机构和秘书官吏 执掌军政的中军 左军 右军 前军 后军五军都督府内 各设经历司 置经历 都事等官地方行政区划分为布政使司 相当于省级 府 县三级 布政使司内均有经历司 照磨所 理问所等秘书机构经历司 照磨所所置官职与中央部门同类机构所置相同理问所置理问 副理问 提控案牍等秘书官吏府衙门也设有经历司 照磨所县衙门仍以主簿为秘书首领 下属有典史等秘书 14 第二节秘书的来源和地位 15 第二节秘书的来源和地位 一 秘书的来源1 科举制度臻于完善 范围广泛 规模巨大 三年一考 成为选用各级秘书主要方法 16 第二节秘书的来源和地位 2 明代选用秘书很注重实际业务能力 行取 二 秘书的地位官职虽低 实际地位很高 17 第三节文书档案工作 18 第三节文书档案工作 一 抑制文牍主义的尝试 一 文牍主义盛行一为公文泛滥二为行文冗长三为内容空洞 二 三令五申 严禁繁文 三 制定法规 规范程式 四 惩处违者 以作警示 五 创设新法 提高效率 六 明朝抑制文牍主义的经验教训 19 第三节文书档案工作 二 文书工作制度票拟 贴黄 公文格式 公文字体 行移勘合 面裁 整顿驿传三 公文文体明代皇帝颁发的下行文有 诏 诰 制 册文 谕 书 符 令 檄等臣下上呈皇帝的上行文有 题 表 笺 奏 疏 讲章 书状 文册 揭贴 制对 露布 译等 20 第三节文书档案工作 各级官府的上行文有 咨呈 呈状 申状 牒呈 牒等 下行文有 照会 札 下帖 故牒等 平行文有 平咨 平关 平牒等 明代文书的总称为 文牍 案牍 21 第三节文书档案工作 四 档案工作 一 规模宏大的中央档案库皇史宬 后湖黄册库 内阁大库 古今通集库 大本堂 二 档案工作制度完备制作与装订 分类保存 保管 查阅 保卫 22 思考题 1 简述明朝中枢秘书机构的名称及职能 2 明朝档案工作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