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成人教育 毕业论文毕业论文 设计 作业设计 作业 题 目 学生姓名 层次 专科 所学专业 班级 指导老师 职称 201 年 月 日 摘要 所谓细长轴就是工件的长度与直径之比大于 25 即 L D 25 的轴类零件称为细长轴 在 切削力 重力和顶尖顶紧力的作用下 横置的细长轴是很容易弯曲甚至失稳 因此 车削细长 轴时有必要改善细长轴的受力问题 采用反向进给车削 配合以最佳的刀具几何参数 切削用 量 拉紧装置和轴套式跟刀架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结果 提高了细长轴的刚性 达到了加工要 求 轴类零件在整个制造工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汽车领域起着连接动力装置和运动装置的部 位 在重型机械领域起着传动动力 吊装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等 细长轴是传动轴类零件的特 点 在整个轴类零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关键词 关键词 工艺分析 刀具 工艺卡片 编程 Summary The summary axis parts throughout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plays a connection to the power plant and exercise equipment parts in heavy machinery industry plays a transmission power lifting heavy objects such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unloading Slender shafts are driven shaft parts features throughout the axles in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basis of their characteristics on the part of its process for detailed analysis to determine which process the selected type model number and its considerations and summarize the axles of the machining process Tags technology analysis tool process card programming 目录目录 引言 1 细长轴的特点 2 零件图 2 1 零件图工艺分析 2 2 数控车床加工方法的选择 2 3 装夹与定位 2 4 工步顺序 2 52 5 刀具选择 2 62 6 确定切削用量 2 7 选择机床和数控系统 2 8 数控加工工序卡 3 编制零件的加工工序 3 1 确定工件坐标系 对刀点及换刀点 3 2 编制零件的加工工序 3 3 零件数控模拟仿真加工 4 数控加工业的发展前景 致谢 参考文献 细长轴的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设计细长轴的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设计 引言引言 数控机床代表一个民族制造工业现代化的水平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制造技术和自动化水平 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数控技术 以提 高制造能力和水平 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此外世界上各工业发达国家还将数控技术 及数控装备列为国家的战略物资 不仅采取重大措施来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业 而且在 高精尖 数 控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对我国实行封锁和限制政策 大力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的先进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发 达国家加速发展的重点 21 世纪的数装备将是具有一定智能化的系统 智能化的内容包括在数控系统中的各 个方面 为追求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方面的智能工艺参数自动生成 为提高驱动性能及使用连接方便的智能 化 如前馈控制 电机参数的自适应运算 自动识别负载自动选定模型 自整定等 简化编程简化操作方面 的智能化 如智能化的自动编程 智能化的人机界 还有智能诊断 智方便系统的诊断 1 细长轴的特点 由于细长轴刚性很差 在加工中极易变形 对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影响很大 为此 生产 中常采用下列措施予以解决 一 改进工件的装夹方法 粗加工时 由于切削余量大 工件受的切削力也大 一般采用卡顶法 尾座顶尖采用弹性 顶尖 可以使工件在轴向自由伸长 但是 由于顶尖弹性的限制 轴向伸长量也受到限制 因 而顶紧力不是很大 在高速 大用量切削时 有使工件脱离顶尖的危险 采用卡拉法可避免这 种现象的产生 精车时 采用双顶尖法 此时尾座应采用弹性顶尖 有利于提高精度 其关键是提高中心 孔精度 二 采用跟刀架 跟刀架是车削细长轴极其重要的附件 采用跟刀架能抵消加工时径向切削分力的影响 从 而减少切削振动和工件变形 但必须注意仔细调整 使跟刀架的中心与机床顶尖中心保持一致 三 采用反向进给 车削细长轴时 常使车刀向尾座方向作进给运动 此时应安装卡拉工具 这样刀具施加于 工件上的进给力方向朝向尾座 因而有使工件产生轴向伸长的趋势 而卡拉工具大大减少了由 于工件伸长造成的弯曲变形 四 采用车削细长轴的车刀 车削细长轴的车刀一般前角和主偏角较大 以使切削轻快 减小径向振动和弯曲变形 粗 加工用车刀在前刀面上开有断屑槽 使断屑容易 精车用刀常有一定的负刃倾角 使切削流向 待加工面 势 而卡拉工具大大减少了由于工件 伸长造成的弯曲变形 削细长轴的车刀一般前角和主偏角较大 以使切削轻快 减小径向振动和弯曲变形 粗加工用 车刀在前刀面上开有断屑槽 使断屑容易 精车用刀常有一定的负 2 零件图 2 1 零件图的工艺分析 1 分析零件图中的尺寸标注方法 零件图上的尺寸是制造 检验零件的重要依据 生产中要求零件图中的尺寸不允许有任何差错 在零件图 上标注尺寸 除要求正确 完整和清晰外 还应考虑合理性 既要满足设计要求 又要便于加工 测量 关于尺寸标注主要包括功能尺寸 非功能尺寸 公称尺寸 基本尺寸 参考尺寸 重复尺寸等等 该零件图说标注的尺寸均完整 无误 使加工者容易分析 测量 加工 根据这些尺寸精度 确定其毛坯 为 95 250mm 材料为 45 钢 2 分析零件轮廓的几何要素 该零件的轮廓主要由圆柱面 球面 沟槽及键槽 内孔等等 3 分析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该零件为细长轴 细长轴具有直径小 长度太长等特点 加工起来悬身长度太长了 容易出现震刀或加工 的表面粗糙度值太低 所以加工时必须用辅助的跟刀架和辅助夹具 还有热处理时所注意的 因为冷作硬化 后会变形 出现躬行或 S 型 4 分析零件的精度及技术要求 该零件精度及各项技术要求齐全 合理 该工序中的数控切削加工精度要求较高 在数控机床中可以达到此要求 在加工中分为粗加工 半精 加工 精加工三个步骤进行 图中 90 的外圆尺寸的左端均有较高的位置精度要求 此段所有工序应在一次装夹过程中完成 键 槽除外 对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的表面 应采用圆周恒线速度切削 1 21 2 数控车床加工方法的选择 数控车床加工方法的选择 1 外圆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外圆加工方法 外圆表面是轴类零件的主要表面 因此要能合理地制订轴类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外圆表面的加工方 法主要包括车削加工 磨削加工等 本题主要采用车削加工 外圆加工方法的适用范围 序号加工方法 经济精度 公差等级表示 经济粗糙度值 Ra um 适用范围 1IT18 1312 5 50 2粗车 半精车IT11 103 2 6 3 3粗车 半精车 精车IT7 80 8 1 6 4 粗车 半精车 精车 滚压 或抛光 IT7 80 25 0 2 适用于淬火钢以外的各种金 属 5粗车 半精车 磨削IT7 80 4 0 8 6粗车 半精车 粗磨 精磨IT6 70 1 0 4 7 粗车 半精车 粗磨 精磨 超精加工 或轮式超精磨 IT5 0 012 0 1 或 R Z 0 1 主要用于淬火钢 也可用于 未淬火钢 但不宜加工有色金 属 8 粗车 半精车 精车 精细车 金刚车 IT6 70 025 0 4 主要用于要求较高的有色金 属加工 9 粗车 半精车 粗磨 精磨 超精磨 或镜面磨 IT5 以上 0 006 0 025 或 R Z 0 05 10 粗车 半精车 粗磨 精磨 研磨 IT5 以上 0 006 0 1 或 R Z 0 05 极高精度的外圆加工 2 内孔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内孔表面加工方法 内孔表面加工方法较多 常用的有钻孔 扩孔 铰孔 镗孔 车孔 磨孔 拉孔 研磨孔 珩磨孔 滚压 孔等 内孔加工方法适用方法 钻孔 用钻头在工件实体部位加工孔称为钻孔 钻孔属粗加工 可达到的尺寸公差等级为 IT13 IT11 表 面粗糙度值为 Ra50 12 5 m 是由于麻花钻长度较长 钻芯直径小而刚性差 又有横刃的影响 扩孔 扩孔是用扩孔钻对已钻出的孔做进一步加工 以扩大孔径并提高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值 扩孔可 达到的尺寸公差等级为 IT11 IT10 表面粗糙度值为 Ra12 5 6 3 m 属于孔的半精加工方法 常作铰削前 的预加工 也可作为精度不高的孔的终加工 铰孔 铰孔是在半精加工 扩孔或半精镗 的基础上对孔进行的一种精 加工方法 铰孔的尺寸公差 等级可达 IT9 IT6 表面粗糙度值可 Ra3 2 0 2 m 铰孔的方式有机铰和手铰两种 在机床上进行铰削称为 机铰 用手工进行铰削的称为手铰 镗孔 镗孔是用镗刀对已钻出 铸出或锻出的孔做进一步的加工 可在车床 镗床或铣床上进行 镗孔是 常用的孔加工方法之一 可分为粗镗 半精镗和精镗 粗镗的尺寸公差等级为 IT13 IT12 表面粗糙度值为 Ra12 5 6 3 m 半精镗的尺寸公差等级为 IT10 IT9 表面粗糙度值为 Ra6 3 3 2 m 精镗的尺寸公差等级 为 IT8 IT7 表面粗糙度值为 Ra1 6 0 8 m 车孔 车床上车孔是工件旋转 车刀移动 孔径大小可由车刀的切深量和走刀次数予以控制 操作较为方 便 车床车孔多用于加工盘套类和小型支架类零件的孔 1 31 3 装夹与定位 装夹与定位 细长轴的加工 在机床上有两种安装方式 1 双顶尖法 这种安装方法不会产生过定位状况 同时同轴度好 加工也方便 但如果顶尖顶的太 紧 工件切削时受热伸长受阻 将引起弯曲变形 2 卡顶法 采用卡顶法时 由于顶尖孔与卡盘基面之间往往不同轴 形成的过定位 造成工件的弯 曲变形 以上两种安装方式 如果在受同样的径向力的作用下 后一种产生的最大弯曲变形要比前一 种小 故细长轴的车削加工 在机床上的安装方式 应采用卡顶法 但在传统卡顶法的基础上 应做以下改善 图 1 工件夹入卡盘的一端 卡爪面与工件间垫入 5mm 20mm 的钢丝 夹入长度约 15 20mm 使工件与卡 爪间为线接触 起到万向调节作用 尾座上改用弹性顶尖 方向车削正好把工件的热伸长量赶到尾座部分 弹性顶尖顶针的轴向伸缩 避 免了工件的弯曲变形 改善切削性能 1 41 4 工步顺序 工步顺序 1 工序的划分 工序划分原则 工序的划分可以采用两种不同原则 即工序集中原则和工序分散原则 工序划分的方法 在数控车床上加工零件 应按工序集中的原则划分工序 在一次安装下尽可能完成大部分甚至全部的表面 加工 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不同 通常选择外圆 端面或内孔 端面装夹 并力求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和编 程原点的统一 2 加工顺序的安排 加工顺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零件的加工的质量 生产效率和加工成本 按照基面先行 先面后孔 先主后 次 先粗后精的原则结合图样分析 由于此次加工工序集中 所以按照一把刀一个工序进行了如下安排 1 车外圆 确定初基准 长度车至为 40mm 直径为 93mm 在数控车床上手动车削 2 装夹初基准 尾座采用弹性顶尖顶住 粗车图上 90 外圆以左的阶梯轮廓 3 半精车图上 90 外圆以左的阶梯轮廓 4 精车图上 90 外圆以左的阶梯轮廓 5 切槽 6 车 M30 1 5 螺纹 7 调头装夹 车图上 90 外圆以右的球面轮廓 切槽 8 粗车图上 90 外圆以右的球面轮廓 9 精车图上 90 外圆以右的球面轮廓 10 钻中间的 16 的孔 采用手动钻 11 倒孔口的两个 60 和 120 角 控制好尺寸 12 在钻床上钻 90 外圆上的 4 个 9 的孔 13 在数控铣床上铣削键槽 3 进给路线的确定 运用 FANUC 数控系统的循环功能进行粗精车 只要正确使用编程指令 机床数控系统就会自 动确定其进给路线 1 51 5 选择刀具 选择刀具 切削加工离不开刀具 刀具是整个机械加工工艺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各种刀具中 车 刀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 具有代表性 下面以车刀为例予以介绍 车刀由夹持部分和切削部分 组成 夹持部分称为刀柄 用来把刀具装夹在车床的刀架上 一般采用普通钢材料锻造而得 切削部分俗称为刀头 在车刀上一般为单个刀片 刀片材料一般有高速钢 俗称白钢刀条 和 硬质合金两种 用于剥离金属材料 根据刀具切削部分与夹持部分 即刀片与刀柄 连接方式 的不同 车刀可以分为焊接刀具和机夹刀具两大类 车刀切削部分的主要构成为 1 前刀面 A 切削加工而得的切屑经过的刀片表面 2 主后刀面 A 刀具片上与过渡表面相对的表面 3 副后刀面 A 刀具片上与已加工表面相对的表面 4 主切削刃 S 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相交而得到的切削刃 用于 切出工件上的过渡表面 完成主要的金属切 除 主切削刃 是主要的加工刃 5 副切削刃 S 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相交而得到的切削刃 它的 主要作用是配合主切削刃 完成金属材料的剥 离工作 形成 工件已加工表面 6 刀尖 指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的连接处 根据刀具所使用的场合不 同 刀尖有倒角刀尖和倒圆刀尖两种 从以上的分析中 我们可以了解到 车刀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实际上 在十几至几十平方毫米的区域内 若干个部分形成了一些角度 这些角度对加工质量和刀具的 使用寿命有极大的影响 对刀具进行角度的分析 是刀具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重要工作内容 数控加工刀具卡 序号刀具名称刀具规格 mm数量加工表面 1 外圆车刀可转位 90 粗车刀 1 粗车外圆 2 外圆精车刀 可转位 90 精车刀 1 半精车与精车外圆 3 切槽刀 1 3mm1 切 3 1mm 的槽 4螺纹车刀60 1 车 M30 1 5 的螺纹 5外圆粗车刀60 1 粗车球面 6外圆精车刀60 1 精车球面 7 麻花钻 16 2601 钻中间孔 8 切槽刀 2 5mm1 切圆球后的槽 9 外圆粗车刀 60 1 粗车右端球面轮廓 10 外圆精车刀 60 1 精车右端球面轮廓 11 镗刀 1 镗孔口倒角 12 立铣刀 8mm1 铣键槽 编制审核共 1 页第 1 页 1 61 6 确定切削用量 确定切削用量 1 吃刀量 Ap 的确定 已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在切削加工中 切削速度 Vc 进给量 f 和切深 ap 这三个参数是相互关联的 在粗加工中 为了提高效率 一般采用较大的切深 ap 此时切削速度 Vc 和进给量 f 相对较小 而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阶段 一般采用 较大的切削速度 Vc 较小的进给量 f 和切深 ap 以获得较好的加工质量 包括表面 粗糙度 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2 进给量的确定 对于不同种类的机床 进给量的单位是不同的 对于普通车床 进给量为工件 主轴 每转 过一转 刀具沿进给方向与工件的相对移动量 单位为 mm r 对于数控车床 由于其控制原 理与普通车床不同 进给量也可以定义为刀具在单位时间内沿着进给方向上相对于工件的位移 量 mm min 其他类型的机床则根据其结构不同 进给量的单位分别为刀具或工件每转的位 移量 mm min 车床等大部分机床 或 mm r 使用多齿刀具的机床 或每行程的位移量 mm 一个行程 刨床等机床 3 切削素的的确定 切削刃上的切削点相对于工件主运动的瞬时速度称为切削速度 切削速度的单位为米 分 m min 在各种金属切削机床中 大多数切削加工的主运动都是机床主轴的运动形成的 即 都是回转运动 这样就需要在切削速度与机床主轴转速之间进行转换 两者的关系为 Vc d 1000n 式中 Vc 切削速度 m min d 工件直径 mm n 主轴转速 rpm 1 71 7 选择机床和数控系统 选择机床和数控系统 数控机床通常最合适加工具有一下特点的零件 1 多品种 小批量生产的零件新产品试制中的零件 2 轮廓形状复杂 或对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 3 用普通机床加工时需用昂贵的工艺装备 工具 夹具和模具 的零件 4 需要多次改型的零件 5 价格昂贵 加工中不允许报废的零件 6 需要最短时间周期的急需零件 该零件精度要求较高 在普通机床上无法达到其精度 因此选择使用数控机床进行加工 车削部分采用广 州数控车进行车削 系统为 FANUC Oi 铣削部分采用 FANUC Oi 系统的数控铣床进行加工 2 编制零件的加工程序 编制零件的加工程序 2 12 1 确定工件坐标系 对刀点及换刀点 确定工件坐标系 对刀点及换刀点 左端程序以左端轴对称中心为 Z 零点 以左端面为 X 轴零点 右端程序以右端轴对称中心为 Z 零点 以右端面为 X 轴零点 换刀点设在工件坐标系的 X100Z100 上 2 22 2 编制零件加工程序 编制零件加工程序 1 编程分析 数控编程方法可分为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 手工编程的定义 手工编程是指主要由人工来完成数控机床程序编 制各个阶段的工作 当被 加工零件形状不十分复杂和程序较短时 都可以采用手工编程的方法 对于几何形状不太复杂的零件 所需 要的加工程序不长 计算也比较简单 出错机会较少 这时用手工编程既经济又及时 因而手工编程被广泛 地应用于形状简单的点位加工及平面轮廓加工中 手工编程的意义 手工编程的意义在于加工形状简单的零件 如直线与直线或直线与圆弧组成的轮廓 时 快捷 简便 不需要具备特别的条件 价格较高的硬件和软件等 对机床操作或程序员不受特殊条件的 制约 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编程费用少等优点 手工编程的不足 手工编程既繁琐 费时 又复杂 普通车床而且容易产生错误 其原因是 A 零件图上给出的零件形状数据往往比较少 而数控系统的插补功能要求输入的数据与零件形状给出的 数据不一致时 沈阳机床就需要进行复杂的数学计算 而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人为的错误 B 加工复杂形面的零件轮廓时 图样上给出的是零件轮廓的有关尺寸 而机床实际控制的是刀具中心轨 迹 因此 有时要计算出刀具中心运动轨迹的坐标值 这种计算过程也较复杂 对有刀具半径补偿功能的数 控系统 要用到一些刀具补偿的指令 并要计算出一些数据 这些指令的使用和计算过程也比较繁琐复杂 容易产生错误 C 当零件形状以抽象数据表示时 就失去了明确的几何形象 普通车床在处理这些数据时容易出错 无 论是计算过程中的错误 还是处理过程中的错误 都不便于查找 D 手工编程时 编程人员必须对所用机床和数控系统以及对编程中所用到的各种指令 沈阳机床代码都 非常熟悉 这在编制单台数控机床的程序时 矛盾还不突出 可以说不大会出现代码弄错问题 但在一个编 程人员负责几台数控机床的程序编制工作时 由于数控机床所用的指令 代码 程序段格式及其他一些编程 规定不一样 普通车床所以就给编程工作带来了易于混淆而出错的可能性 自动编程 自动编程是指借助数控语言编程系统或图形编程系统 由计算机来自动生成零件加工程序的过程 编程人 员只需根据加工对象及工艺要求 借助数控语言编程系统规定的数控编程语言或图形编程系统提供的图形菜 单功能 对加工过程与要求进行较简便的描述 而由编程系统自动计算出加工运动轨迹 并输出零件数控加 工程序 由于在计算机上可自动地绘出所编程序的图形及进给轨迹 所以能及时地检查程序是否有错 并进 行修改 沈阳机床得到正确的程序 按输入方式的不同 自动编制程序可分为语言数控自动编程 普通车床图形交互自动编程和语音提示自 动编程等等 现在我国应用较广泛的主要是图形交互式编程 编程方法的选择 在数控机床发展的过程中 在研制出各种数控机床的同时 也研制出了各种编程方法 至今 主要有手工 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方法 其他方法可视为这两种方法的扩展 它们各有其适用范围 究竟选择哪一种编程 方法 通常应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复杂程度 数值计算的难度与工作量大小 现有设备 相应硬件与软件 以及 时间和费用等进行全面考虑 权衡利弊 予以确定 一般而言 加工形状简单的零件 沈阳机床例如点位加 工或直线切削零件 用手工编程所需的时间和费用与用自动编程所需的时间和费用相差不大 因此采用手 工编程比较合适 而当被加工零件形状比较复杂 如复杂的模具 若不采用自动编程 不仅在时间和费用上 不合理 普通车床有时甚至用手工编程方法无法完成 本零件形状比较简单 采用手工编程即可完成所有程序的编制 无需自动编程 2 数值计算 左端程序以左端轴对称中心为 Z 零点 以左端面为 X 轴零点 通过 CAXA 电子图版计算出改 零件的点坐标值 以下坐标值中 X 为车床的 Z 坐标 Y 为车床中的 X 坐标的半径值 所以在编 程时应该把此值乘以 2 下图是右端程序的坐标零点 及各点坐标值 2 3 零件数控模拟仿真加工 零件数控模拟仿真加工 该零件经过 mastercam 的验证得知该零件程序和 mastercam 成的程序基本相符 左端程序验证图如下 右段程序验证如下图 4 数控加工业的发展前景 数控技术专业是一种集机 电 液 光 计算机 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知识 密集型技术 它是制造业实现现代化 柔性化 集成化生产的基础 同时也是提高产 品质量 提高生产率必不可少的物质手段 日本 美国 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采用数控技术所获取经济效益大致为 操 作人员减少 50 成本降低 60 机床利用率达 60 80 机床台数减少 50 生 产面积减少 40 世界制造业由于数控技术的广泛应用 普通机械逐渐被高效率 高精度的数控设备所替代 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广泛应用 已成为国民经济发 展的强大动力 加入世贸组织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正逐步成为 世界制造中心 数控化 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企业制造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数控化 率 设备拥有量中数控设备所占的比例 目前我国机床的数控化率仅为 1 9 而 日本高达 30 美国超过了 40 在发达国家数控机床已经普遍大量使用 而我国 数控技术应用推广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我国数年内将增加 40 50 万台数控 机床 相应需要 60 80 万数控专业技术人才 数控行业从业人员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1 蓝领层 即数控操作技工 精通机械加工和数控加工工艺知识 熟练掌握数 控机床的操作和手工编程 了解自动编程和数控机床的简单维护维修 此类人员市场 需求量大 适合作为车间的数控机床操作工人 但由于其知识较单一 其工资待遇不会 大高 2 灰领层 其一 数控编程员 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和数控机床的操作 熟悉复 杂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专业知识 熟练掌握三维 CAD CAM 软件 如 UG PRO E 等 熟练掌握数控自动编程 手工编程技术 此类人员需求量大 尤其在模具行业非常 受欢迎 待遇也很高 其二 数控机床维护 维修人员 掌握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和 机电联调 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 熟悉各种数控系统的特点 软硬件结构 PLC 和参数设置 精通数控机床的机械和电气的调试和维修 此类人员需求量相 对少一些 但培养此类人员非常不易 需要大量实际经验的积累 目前非常缺乏 其待 遇也较高 3 金领层 属于数控通才 具备并精通数控操作技工 数控编程员和数控维护 维修人员所需掌握的综合知识 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 知识面很广 精通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设计和数控系统的电气设计 掌握数控机床的机电联调 能自行完成数控系统的选型 数控机床电气系统的设计 安装 调试和维修 能 独立完成机床的数控化改造 是企业 特别是民营企业 的抢手人才 其待遇非常之高 随着我国机制行业新技术的应用 我国世界制造业加工中心地位形成 数控机床 的使用 维修 维护人员在全国各工业城市都非常紧缺 再加上数控加工人员从业 面非常广 可在现代制造业的模具 钟表业 五金行业 中小制造业 从事相应公 司企业的电脑绘图 数控编程设计 加工中心操作 模具设计与制造 电火花及 线切割工作 所以目前现有的数控技术人才无法满足制造业的需求 而且人才市场上 的这类人才储备并不大 企业要在人才市场上寻觅合适的人才显得比较困难 以至于 导致模具设计 CAD CAM 工程师 数控编程 数控加工等已成为我国各人才市场 招聘频率最高的职位之一 我国高级技工正面临着 青黄不接 的严重局面 原有技工年龄已大 中年技工为 数不多 青年技工尚未成熟 在制造业 能够熟练操作现代化机床的人才已成稀缺 据 统计 目前 我国技术工人中 高级技工占 3 5 中级工占 35 初级工占 60 而发 达国家技术工人中 高级工占 35 中级工占 50 初级工占 15 随着产业布 局 产品结构的调整 就业结构也将发生变化 企业对较高层次的第一线应用型人 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加 而借助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 当进入产业布局 产品结构调整时期 与产业结构 高度化匹配 培养相当数量的具有高等文化水平的职业人才 成为迫切要求 而对 于数控加工专业 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过硬的实践能力 更要掌握系统而扎实的机加 理论知识 因此 既有学历又有很强操作能力的数控加工人才更是成为社会较紧缺 企业最急需的人才 结束语 本次课题贯穿本专业所学到的议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术 从分析设计到计算 操作 得到成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考评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森林运动会教学课件
- 森林抚育规程培训课件
- 森林写意课件
- 关于风湿病试题及答案
- (2025)70周岁以上老年人换长久驾照三力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外贸营销人员技能水平测试试题集
- 2025年市政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考试预测试题
- 2025年健康医疗行业规范考试题集及答案速查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练习题)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培训课件
- 中外航海文化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 心肺复苏术课件2024新版
- 实验室新员工入职培训课件
- 动力柜技术协议
- 2023年青岛市城阳区工会系统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75号公告专利收费项目和标准(官费)
- 高中生物第一课-(共24张)课件
- 电气原理图基础知识课件
-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定岗标准(试点)
- 扫描电子显微镜实验室管理条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