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结算模型体系的主流方法比较_第1页
国外结算模型体系的主流方法比较_第2页
国外结算模型体系的主流方法比较_第3页
国外结算模型体系的主流方法比较_第4页
国外结算模型体系的主流方法比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外结算模型体系的主流方法比较国外结算模型体系的主流方法比较 焦燕冬焦燕冬 国外结算模型体系主要有四种主流方法及相关理论 它们分别是成本法 资费法 收入比例分成法和 呼叫方保留全部收入法 SKA 见表1 在对世界范围内一些有代表性国家的网间互联政策进行比较研究后 发现 以长期增量成本为基础计算结算费是国际主流趋势 而资费法 尤其是芬兰的独立资费 简单明了 易于操作 矛盾较少 可作为成本法之外的一种重要借鉴 至于收入比例分成法和呼叫方保留全部收入法 对我们的借鉴意义不大 因此 我们在结算体系设计中应该重点研究成本法和资费法 下面将重点介绍这 几种方法 表1 结算方法比较 方法适用网络监管定位应用国家是否借鉴 SKA 在两个运营商处于相类似的地位并且互 相交换相近数量的电信流量这种方法最 为有效 适用于两网成本差异不大 来 去话业务量大致相等或者互联成本甚微 的情况 多为互联网网间结算所采用 降低管制成本 放 松管制 印度 美国 加 拿大 本地运 营上的互联 IP IP 结算 收入 分成 法 适用于竞争初期固网 固网之间 一些发展中国家采 用收入分成方法 往往是作为改革过 程中的一种过渡方 式 泰国 印度尼西 亚 马来西亚 99年前 否 资费 法 移动网 固定网 站在消费者角度 激励企业降低资费 减少管制成本 新西兰 芬兰 移动接续费的 制定 完全 分摊 成本 法 较少被采用传统固定网络 英国 日本 1995年以前 瑞典 否 长期 增量 成本 主流方法 广泛应用于固网接续费 移 动接续费等 激励运营商效率 促进公平竞争 精 确化管理 美国 英国 欧 盟 澳大利亚等 等 主要应用英国 方法 计划采 用全业务等等 法 一 一 SKASKA SKA 是指呼叫方保留全部收入 在互联的运营商间提供终接业务不收取任何费用的方法 当两个运营 商处于相类似的地位并且互相交换相近数量的电信流量时 这种方法最有效 它的缺点包括 1 当流量 存在不平衡而又不收费的情况下 该方法将阻碍运营商对农村或其他业务的融资和发展 2 不利于公平 竞争 甚至会造成各运营商对来话进行限制 在许多市场上 这种方法曾经是互联网接入业务商之间实现互联的主要模式 然而情况正在转变 一 些较大的互联网接入业务商开始有了大规模的骨干网设施和覆盖范围 他们开始不将较小的互联网接入商 当作伙伴 而是要为其提供的介入服务对他们进行收费 二 收入分成法二 收入分成法 收入分成法要求收费的一方按一定的比例把收入分摊给提供了接续服务而没收到费用的运营商 这个 分成比例由运营商之间协商达成 该方法的优点为 比较简单 不需要通过成本分析来决定网间互联费用 缺点为 1 不透明 2 分 成比例不好确定 影响网间接续的时效性 3 收入分成把各运营商的收入捆绑在一起 使它们缺乏应对 市场竞争的灵活性 有时 在较为封闭的市场 政府管制部门将这种方法规定为实现网间互联的唯一方法 而收取的费用 是作为在一个国家开展业务需要提交的税收 在向更有效的方法过渡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收入分成法作为中 间步骤 三 资费法三 资费法 资费法是以现行的零售资费为基础来确定互联费的方法 其优点包括 1 简便易行 便于操作 避 免了大量成本核算的复杂程序 2 以现有零售资费为基础 可以在互联双方之间迅速达成互联协议 实 现网间互联互通 缺点包括 1 市话资费中往往存在着扭曲 因此 互联费与市话资费并不存在必然的相关关系 2 不符合 成本导向 的原则 零售资费有可能是偏离成本制定的 而如果依据偏离成本的零售资费制定互 联费的话 可能导致公司之间利益分配的扭曲 3 不符合 消除交叉补贴 的原则 为互联网提供通信 服务的网络资源有别于运营商其他业务的网络资源 与互联网服务相关的成本才能计入互联成本中 禁止 业务之间进行交叉补贴 而各国的市话资费中很多都存在交叉补贴 因此 根据业务资费得出的互联费是 不科学的 4 将资费作为制定互联费的基础 将使新运营商不可避免地依赖于垄断经营者的资费水平和 资费结构 一方面 不能给新进入者提供正确的成本信号 另一方面 也有损于新运营商的利益 资费法根据具体的使用形式不同 又分为三种 国际资费比较法 独立资费法和最低资费法 1 国际资费比较法 国际资费比较方法 Benchmarking 是通过对本国与国际上其它国家的互联费进行比较来修正本国互联 费或制订新的互联费的方法 对于有些国家 尚未确定互联费的计算方法或已确定了方法但有关数据资料 的收集尚需大量的工作 这时可以采取国际比较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应用于欧洲委员会 EC 英国的咨询机构 OVUM 等 欧洲委员会 EC 定期比较各成员国当前 主导运营商实施中的互联费 并从中选择互联费最低的三个国家的平均水平作为最佳实践互联费 best current practice 考虑到各个成员国实际成本等经济因素差别 EC 以区间形式来表示这个平均水平 作 为对其成员国下一个时期互联费的建议 参考 值 这个建议值主要是针对那些没有形成固定方法来计算互 联费的成员国而提出的 2 独立资费法 采用独立资费法的代表国家是芬兰 在芬兰 对于市话网间的互联 由主叫方用户的电话公司向被叫 方用户公司结算50 的通话费作为互联费 对于长途网与市话网间的互联 当市话网用户拨打长途电话时 市话公司按照用户所选长话公司的通话费标准和本地通话费标准向用户收费 其中 长途话费由发端市话 公司留5 手续费后划给长话公司 市话通话费由发端市话公司和收端市话公司各得50 对于移动网与固 定网间的互联 当移动网通过固定网完成呼叫接续时 由移动网付给固定网固定电话费的90 当固定网 通过移动网完成呼叫接续时 固定网付给移动网移动话费的50 3 最低资费法 由于欧盟成本会计系统的不成熟 导致他们无法贯彻执行长期增量成本为基础的定价原则 为了解决 网间互联接续费的问题 欧盟委员会最近决定以全欧洲最低的资费作为网间接续费用标准 而不去考虑提 供服务的潜在成本 可是全欧洲最低的资费经常会变化 从而会导致欧盟的网间接续费标准不稳定 并不 利于欧洲统一政策的施行 从欧盟的折衷做法也可以反映 管制机构要去核算企业成本是一件非常艰难 甚至是不可能的事情 四 成本法四 成本法 成本法是基于对网间互联通话的单位互联接入成本 包括传输成本 交换成本和用户线成本及共同成 本的分摊等 的计算来制定互联费 用成本法设定互联费时 最常用的是完全分摊成本定价法 FDC 和长期 增量成本 LRIC 定价法 1 长期增量成本 今天大多数监管机构和电信专家普遍接受的计算网间互联费的最佳方法是以提供相关设施和业务的预 期成本为基础 基于当前先进的技术条件 对网间互联的长期成本进行估算 这就是所谓的前瞻性的 长 期增量成本 LRIC Long Run Incremental Cost 的概念 近年来 这种确定互联费的方式越来越受到 人们的青睐 增量成本 是指产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 对于网间互联而言 增量成本是指主导运 营商因提供互联而增加的成本 长期增量成本包括短期内变动的经营成本和短期内不发生变化的成本 虽 然这些成本短期内是不变化的 但从长期而言却是必要的固定投资 在竞争的市场中 产品的价格最终将 趋于长期增量成本 LRIC 基于现有重置成本记帐法 改变了用历史成本的计算方法 即采用目前最高效 的技术构造一个与现有网络功能相同的网络模型 然后对这个网络模型的成本等因素进行计算和评价来得 到网间互联的成本模型 根据长期增量成本法 新进入的运营商仅需向主导运营商支付由于他的进入使网络上增加的电信流量 而产生的额外成本 因此 新进入的运营商仅需向主导运营商支付本地交换的部分可变成本 支付比例的 确定可以依据市场份额或其他标准 例如 比例的确定可以根据新进入运营商使用主导运营商网络的路由 时间 归结起来 LRIC 法的主要优点有 1 根据当前最有效率的成本标准而不是企业的历史成本确定互联 费 对主导运营商以前的投资和过时的技术所形成的成本不进行补偿 因此有利于形成较低的互联费用 降低新进入者的成本 2 以当前最有效的方式组织运营 激励主导电信公司降低成本 3 新进入者不必 被迫支付过期成本和额外成本 有利于促进竞争 但是 LRIC 法也存在一些缺陷 1 LRIC 法涉及基于网络重置价值的预期成本计算 需要准确的数据 信息支持 而这些数据获取的难度较大 例如 在没有达成最终的购买合同时 难以从设备商那里得到真 实的售价 因此 难以确定现实重置成本 此外 LRIC 要考虑技术进步的影响 必须对未来技术进步率 进行估计 这同样难以把握 LRIC 的计算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难以保证相关成本数据的客观性 3 采 用 LRIC 方法制定网间互联费时 如果采用的方法不当 会对在位运营商的共同成本和共享成本补偿不足 会使在位运营商无法回收网络投资 影响到在位运营商投资建设网络的积极性 4 由于 LRIC 法使在位运 营商不能通过提供互联服务而赢利 所以在位运营商会设法偏向自己的附属企业 从而对新进入者造成伤 害 影响竞争的有效性 5 采用 LRIC 法确定互联费需要更多的管制资源 而且也为利益集团提供了活动 空间 使他们有很强的动机去影响管制机构的互联政策 这一结果与逐步减轻管制力度的总体思路是不一 致的 实际中 在对长期增量成本法进行调整的基础上 最为各国监管机构和专家广泛接受的方法包括以下 几种 1 长期平均增量成本法 这种方法将增量定义为全部业务 这种方法不同于传统的边际和增量成本 法 它包括了对于特定相关业务固定成本的补贴 这种方法为欧洲委员会采用 目前香港也是采用的这种 方法 2 全业务长期增量成本法 这种方法考察提供一种业务和不提供一种业务之间的成本差值 全业务 长期增量成本法是将整个业务作为增量的长期增量成本法 因此 需要通过设定增加值来弥补一部分长期 增量成本没有包括的成本 长期增量成本法没有包括特定业务的固定成本 因此 本地交换业务的固定成 本完全由主导运营商来承担了 我们一般将把本地交换业务的全部成本作为增量来考虑 澳大利亚就采用 了该方法 3 全要素长期增量成本法 这种方法从长远考虑 增加或减少一个特定的网络元素加上分摊部分的 共同成本而产生的增量成本 它首先由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 采用 4 全业务长期增量成本 统一增加值的方法 采用全业务长期增量成本法没有包括对主导运营商共同 成本的分摊 总体上 大多数管制机构认为网间互联费用应该包括一部分共同成本的分摊 通常的做法是 对全业务长期增量成本补充一个增加值 如果网间互联费用中不包括一个增加值来弥补主导运营商的共同 成本和连带成本 那么这些成本就不得不从主导运营商的用户身上收取 大多数的管制机构和电信专家认 为这是不公平的 因此 需要对全业务长期增量成本补充一个增加值 加拿大就采用这种方法 加成比例 为25 5 英国的 Top Down 模型和 Bottom Up 模型 英国的 互联及核算任务指导工作组 组织开发了两类 模型 一类是由 BT 开发的 Top Down 模型 它以一种高度分布而表述清晰的方式来审查成本 而且完全说 明并反映了在将成本与网络元素相关联时经常发生的复杂的内部联系 另一类是由增量工作组提出的 Bottom Up 模型 其主要优点在于它的透明性和相对简单的结构 该方法能让运营商们明白网络成本产生 的过程 2 完全成本分摊法 也称为 历史成本 完全成本分摊法 FDC Fully Distributed Cost 是根据运营商的历史会计记录 将提供接入方的总 成本 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直接成本和公共成本 全部分摊到每个话务量上 以此作为互联费率 即互联 费率 总成本 总话务量 所有的成本都可以分为两部分 与业务有关的直接成本和共同成本 直接成本可 以直接分配给相关业务 共同成本则可以通过业务量 收入或边际利润等因素分摊到各种业务中 它的优点为 1 成本分摊考虑了所有的成本因素 可以使公司的所有成本都得到补偿 2 容易获得 数据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简单实用 3 基于帐面记录的成本数据 对互联双方和监管机构均是透明 的 4 鼓励运营商投资改造自己的网络 其缺点为 1 通过帐面数据很难清楚划分属于各业务或模块的 直接成本和共同成本 2 主观随意性大 将共同成本分摊给各业务或模块时 采用 ROM GRM ACM 三种 分摊方法的分摊结果差别很大 3 FDC 方法利用的是帐面上记录的成本数据 是历史成本 在制定网间 互联费用的时候 可能会把公司历史上一些低效率的投资转嫁给互联单位 使他们承担比较高的互联费用 从而不利于有效竞争 4 多年积累的资产难以估价准确 折旧为零的资产仍可能在继续使用 5 成本反 映的是过去的投资情况 技术水平和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