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0 页 化验员上岗 转岗 培训考试试题化验员上岗 转岗 培训考试试题 日期日期 姓名姓名 成绩成绩 一 填空题 每空一 填空题 每空 0 50 5 分 共计分 共计 2020 1 数据 2 60 10 6 pH 值为 10 26 含量 99 25 有效数字分别为 3 位 2 位和 4 位 2 用 25 mL 的移液管移出溶液的体积应记录为 25 00 ml 用误差为 0 1mg 的天平称取 3g 样品应记录 为 3 0000 g 3 欲使相对误差小于等于 0 01 则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称取的试样量不得小于 2 克 用千分之一 分析天平称取的试样量不得小于 20 克 4 84g 氮气的物质的量是 3 摩尔 氮气的分子量为 28 00 40g 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是 1 摩尔 氢 氧化钠的分子量为 40 00 5 乙醇浓度单位为 v v 选择 w v 或 v v 6 高氯酸钾法滴定 盛装高氯酸钾标准溶液的滴定管 应该使用 酸式 酸式或碱式 滴定管 7 滴定分析按化学反应类型不同可分为 络合 滴定 沉淀 滴定 酸碱 滴定 氧化还原 滴定 8 因汞蒸汽有毒 所以水银温度计打破以后 要把水银珠收集 不能收集的用 硫磺 覆盖 9 有一固体试样能溶于水 且溶液透明 已检出有 Ag Ba 刚在阴离子 SO32 CO32 NO 3 I Cl 中 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NO 3 10 一般溶液的浓度表示方法有 质量 质量 百分浓度 体积 体积 百分浓度 质量 体积 百分浓度 11 对于加热温度有可能达到被加热物质的沸点时 必须加入 沸石 以防爆沸 12 拿试管加热液体时 不能将 试管口 朝着 别人 或对着 自己 13 数字修约规则通常称为 四舍六入五留双 法则 即当尾数 4 时舍去 尾数 6 时进位 当尾数恰为 5 时 而其后面数字全部为零 则应视保留的 末位 是奇数还是偶数 5 前为 偶数 应将 5 舍去 5 前 为 奇数 则将 5 进位 若被舍去的第一位数字为 5 时 而其后面的数字并非全部为零 则进 1 14 玻璃仪器的干燥方式有 晾干 烘干 吹干 15 稀释浓硫酸溶液 须将 浓硫酸 缓慢倒入 水 中 并不断搅拌 16 将 200 毫升 1 2000 mo1 L 的盐酸溶液稀释至 500 0 m L 稀释后盐酸溶液的浓度为 0 48 mol L 17 在滴定过程中 加入指示剂后 所观察到反应完全时产生外部效果的转变点称 滴定 终点 第 2 页 共 10 页 18 系统 误差又称可测误差 它是由分析过程中某些经常原因造成的 在重复测定是 它会重复表 现出来 对分析结果影响比较固定 19 偶然 误差又称不可测误差 或称随机误差 它是由分析过程中不固定 偶然 原因造成的 20 精密度 是指在相同条件下 几次重复测定结果彼此相符合的程度 21 标准偏差在平均值中所占的百分率或千分率 称为 相对标准 偏差 二 判断题 正确的记二 判断题 正确的记 有误的记 有误的记 每题 每题 0 50 5 分 共计分 共计 1515 分 分 1 在记录有效数字时 规定只允许数的末位欠准 而且只能上下差 1 检验结果的写法应与药典规定相 一致 2 由方法本身不完善引起的方法误差 属随机误差 3 量瓶是用来精密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的 配好后的溶液如需保存 应转移到试剂瓶中 不要用于贮存 溶液 量瓶不能在烘箱中烘烤 4 试验用水 除另有规定外 均系指纯化水 酸碱度检查所用的水 均系指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 5 凡例 中的有关规定具有法定的约束力 6 分析天平的稳定性越好 灵敏度越高 7 在记录原始数据的时候 如果发现数据记错 应将该数据用一横线划去 在其旁边另写更正数据 8 在滴定分析中 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是一致的 9 配制 NaOH 标准溶液时 所采用的蒸馏水应为去 CO2的蒸馏水 10 每升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称为物质的量的浓度 11 仪器和试剂引起的分析误差 属于由某些恒定因素影响而出现的系统误差 12 从高温电炉里取出灼烧后的坩埚 应立即放入干燥器中予以冷却 13 在实验室常用的去离子水中加入 1 2 滴酚酞 则呈现红色 14 滴定管 容量瓶 移液管在使用之前都需要用试剂溶液进行润洗 15 将 7 63350 修约为四位有效数字的结果是 7 634 16 滴定分析就是用标准溶液去滴定被测物质 按照等物质的量规则 滴定到理论终点时 标准溶液与 待测物质的物质的量相等 17 误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 误差的大小说明分析结果准确度的高低 18 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之前 要用该溶液润洗滴定管 2 3 次 锥形瓶也需用该溶液润洗或烘干 19 实验室中用以保干仪器的 CoCl2变色硅胶 变为蓝色时表示已失效 第 3 页 共 10 页 20 用量筒量取 4 5ml 浓 HCl 加水稀释至 500ml 即为 0 1000mol l 标准溶液 21 在实验室中 皮肤溅上浓碱时 在用大量水冲洗后继而用 5 小苏打溶液处理 22 缓冲溶液是由某一种弱酸或弱碱与其共轭酸碱对组成的 23 玻璃器皿不可盛放浓碱液 但可以盛酸性溶液 24 标准溶液的配制和存放应使用容量瓶 25 烘箱和高温炉內都绝对禁止烘 烧易燃 易爆及有腐蚀性的物品和非实验用品 更不允许加热食品 26 配制好的 Na2S2O3应立即标定 27 在配制好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中 为了避免细菌的干扰 常加入少量碳酸钠 28 配制硫酸 盐酸和硝酸溶液时都应将酸注入水中 29 在萃取剂的用量相同的情况下 少量多次萃取的方式比一次萃取的方式萃取率要低得多 30 重金属系指在规定实验条件下能与硫代乙酰胺或硫化钠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 三 单选题 每题三 单选题 每题 0 50 5 分 共计分 共计 2525 分 分 1 精密称定 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 B A 百分之一 B 千分之一 C 万分之一 D 十万分之一 药典中关于温度条件的名词及规定 2 室温 C 3 冷水 A 4 热水 D 5 水浴温度 B A 2 10 B 98 100 C 10 30 D 70 80 6 药典规定取用量 约 若干时 系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 D A 0 1 B 1 C 5 D 10 7 关于中国药典 最正确的说法是 D A 一部药物分析的书 B 收载所有药物的法典 C 一部药物词典 D 我国制定的药品标准的法典 8 在中国药典中 通用的测定方法收载在 D A 目录部分 B 凡例部分 C 正文部分 D 附录部分 9 恒重除另有规定外 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 B 的重量 A 0 1 mg 以下 B 0 3 mg 以下 C 0 5 mg 以下 D 1 0 mg 以下 第 4 页 共 10 页 10 试验时的温度 未注明者 系指在室温下进行 温度高低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者 除另有规定外 应以 B 为准 A 20 2 B 25 2 C 30 2 D 25 11 标定和复标的试验份数不得少于 C 份 A 1 B 2 C 3 D 4 12 标定和复标的相对偏差均不得超过 0 1 如果标定与复标结果满足误差限度的要求 则将二者的 A 作为结果 A 平均值 B 算术平均值 C 最大值 D 最小值 13 药典含量测定项下所谓 每 1ml 滴定液 mol L 相当于 mg 的 的描述就 是 B A 标示量 B 滴定度 C 标定值 D 实测值 14 实验测得右灰石中 CaO 含量为 27 50 若真实值为 27 30 则 27 50 27 30 27 30 0 73 为 B A 绝对误差 B 相对误差 C 绝对偏差 D 标准偏差 15 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中吸收池应选择配对 否则要引入测定误差 在规定波长下两个吸收池的透光 率相差小于 A 的吸收池作配对 在必要的情况时 须在最终测量扣除吸收池间的误差修正值 A 0 2 B 0 5 C 1 0 D 2 0 16 在滴定分析法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 哪种导至系统误差 B A 滴定时有液溅出 B 砝码未经校正 C 滴定管读数读错 D 试样未经混匀 17 乙醇未指明浓度时 均系指 C ml ml 的乙醇 A 50 B 90 C 95 D 100 18 按药典的规定 片剂的重量差异检查应取供试品 B 片 A 30 B 20 C 10 D 5 19 PH 值测定仪器定位后 再用第二种标准缓冲液核对仪器示值 误差应不大于 B pH 单位 A 0 01 B 0 02 C 0 03 D 0 04 20 重金属检查法标准铅溶液每 1ml 相当于 A 的 Pb 配制与贮存用的玻璃容器均不得含铅 A 10 g B 20 g C 30 g D 40 g 21 干燥失重测定法供试品干燥时 应平铺在扁形称量瓶中 厚度不可超过 C 如为疏松物质 厚度不可超过 10 mm A 3 mm B 4 mm C 5 mm D 6 mm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除另有规定外 第 5 页 共 10 页 22 本检查法中细菌培养温度为 C 23 霉菌 酵母菌培养温度为 A 24 控制菌培养温度为 C A 23 28 B 25 28 C 30 35 D 35 37 25 药物纯度合格是指 D A 对患者无害 B 绝对不存在杂质 C 含量符合药典的规定 D 不超过该药物杂质限量的规定 26 在设计的范围内 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称为 A A 线性 B 耐用性 C 精密度 D 准确度 27 药品质量标准中不属于性状下的内容为 B A 熔点 B 不溶性微粒 C 溶解性 D 外观 臭 味 操作中应选用的仪器是 28 含量测定时 取供试品约 0 2 g 精密称定 B 29 配制硝酸银滴定液时 称取硝酸银 17 5 g C 30 标定四苯硼钠液 0 02 mol L 时 精密量取本液 10 ml D 31 氯化物检查时 配制标准氯化钠溶液 1000 ml E 32 配制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 甲醇 水 30 70 500 ml A A 量筒 B 分析天平 感量 0 1 mg C 台秤 D 移液管 E 容量瓶 33 片剂含量均匀度检查为 D A 效性检查 B 安全性检查 C 纯度检查 D 均一性检查 34 分析某药物的纯度时 称取样品 0 3580g 下列分析结果记录正确的为 C A 36 B 36 4 C 36 41 D 36 412 35 酸碱滴定法进行滴定 消耗溶液体积结果记录应保留 A A 小数点后 2 位 B 小数点后 4 位 C 二位有效数字 D 四位有效数字 36 可用下述那种方法减少滴定过程中的偶然误差 D A 进行对照试验 B 进行空白试验 C 进行仪器校准 D 进行多次平行测定 37 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 用测定样品同样的方法 步骤 对空白样品进行定量分析 称之为 B A 对照试验 B 空白试验 C 平行试验 D 预试验 38 从精密度好就可断定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B A 随机误差小 B 系统误差小 C 平均偏差小 D 标准偏差小 39 滴定分析中 若试剂含少量待测组分 可用于消除误差的方法是 B 第 6 页 共 10 页 A 仪器校正 B 空白试验 C 对照分析 D 进行多次平行测定 40 指出下列哪一个数字中的 0 只是起定位作用的 C A 3 50 B 20 05 C 0 0006 D 63120 41 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A A 基准试剂 B 化学纯试剂 C 分析纯试剂 D 优级纯试剂 42 在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 在指示剂颜色突变时停止滴定 这一点称为 C A 化学计量点 B 理论变色点 C 滴定终点 D 以上说法都可以 43 下面不宜加热的仪器是 D A 试管 B 坩埚 C 蒸发皿 D 移液管 44 滴定度是指 A A 与 lml 标准溶液相当的被测物的质量 B 与 lml 标准溶液相当的被测物的物质的量 C 与 lml 标准溶液相当的被测物的量 D 与 lml 标准溶液相当的被测物的基本单元数 45 有甲 乙两个不同浓度的同一物质有色溶液 用同一波长的光 使用同一比色池进行测定 当甲溶 液的吸光度为乙溶液的 1 2 时 则它们的浓度关系为 A A 甲是乙的二分之一 B 甲是乙的两倍 C 乙是甲的二分之一 46 配制好的 HCl 需贮存于 C 中 A 棕色橡皮塞试剂瓶 B 白色橡皮塞试剂瓶 C 白色磨口塞试剂瓶 D 塑料瓶 47 将称量瓶置于烘箱中干燥时 应将瓶盖 C A 横放在瓶口上 B 盖紧 C 取下 D 任意放置 48 EDTA 与金属离子多是以 D 的关系配合 A 1 5 B 1 4 C 1 2 D 1 1 49 物质的量单位是 C A g B kg C mol D mol L 50 欲配制 1000 毫升 0 10mol L 的 NaOH 溶液 需要称取 NaOH M NaOH 40g mol B A 40 克 B 4 克 C 0 4 克 D 0 04 克 四 多选题 每题四 多选题 每题 1 1 分 共计分 共计 2020 分 分 1 溶液后记录的 1 10 等符号 系指 AB A 固体溶质 1 0 g 加溶剂使成 10 ml 的溶液 B 液体溶质 1 0 ml 加溶剂使成 10 ml 的溶液 C 固体溶质 1 0 g 加溶剂 10 ml 的溶液 第 7 页 共 10 页 D 液体溶质 1 0 ml 加溶剂 10 ml 的溶液 2 胶囊剂应整洁 不得有粘结 变形或破裂现象 并应无异臭 除药典品种项下规定的检验项目外 还 应检查 ABC A 装量差异 B 崩解时限或释放度 C 微生物限度 D 无菌 3 颗粒剂应干燥 颗粒均匀 色泽一致 无吸潮 软化 结块 潮解等现象 除药典品种项下规定的检 验项目外 还应检查 ABC A 粒度 B 干燥失重 C 装量差异或装量 D 细菌内毒素 4 分光光度法所用仪器有 ABCD A 紫外分光光度计 B 红外分光光度计 C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D 可见分光光度计 5 准确地移取一定量的液体的玻璃仪器有 AB A 移液管 B 刻度吸管 C 量筒 D 刻度试管 6 在药物纯度检查中常应用重量法进行 ABCD 的测定等 A 干燥失重 B 炽灼残渣 C 灰分 D 不挥发物 7 下列关于滴定管使用说法正确的有 ABD A 在装滴定液前 须将滴定管洗净 使水自然沥干 内壁应不挂水珠 先用少量滴定液荡洗三次 每 次约 5 10ml 除去残留在管壁和下端管尖内的水 以防装入滴定液被水稀释 B 滴定液装入滴定管应超过标线刻度零以上 滴定管尖端会有气泡 必须排除 否则将造成体积误差 如为酸式滴定管可转动活塞 使溶液的急流逐去气泡 如为碱式滴定管 则可将橡皮管弯曲向上 然后 捏开玻珠 气泡即可被溶液排除 C 调整溶液的液面至刻度零处 即可进行滴定 D 一般需避光的滴定液 如硝酸银滴定液 碘滴定液 高锰酸钾滴定液 亚硝酸钠滴定液 溴滴定液等 需用棕色滴定管 8 在量取液体时 须待溶液停止流出后 一般等待 15 秒钟拿出的玻璃仪器有 BD A 标有 吹 字的刻度吸管 B 移液管 C 标有 快 字的刻度吸管 D 滴定管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CD A 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药品的鉴别 纯度检查及含量测定 B 比色法测定含量 C 高效液相色谱法主要用于药品的含量测定 有关物质检查 杂质限度检查和鉴别等 D 气相色谱法主要用于原料药中残留溶剂 挥发性杂质的检查 制剂中含有乙醇量的测定以及具有一定 挥发性原料药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 10 薄层色谱常用的吸附剂有 ABCD 第 8 页 共 10 页 A 硅胶 B 氧化铝 C 聚酰胺 D 硅胶 GF254 11 薄层色谱常用的显色方法有 ABCD A 荧光显色 B 蒸气显色 C 喷雾显色 D 浸渍显色 12 对照品 对照药材 标准品系指用于 ABC 的标准物质 A 鉴别 B 检查 C 含量测定 13 对照品系指 BCD A 自行制备 精制 标定后使用的标准物质 B 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制备 标定和供应 C 均按干燥品 或无水物 进行计算后使用 D 均应附有使用说明书 质量要求 使用期限和装量等 14 标准品系指 ABCD A 用于生物检定的标准物质 B 用于抗生素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 C 用于生化药品的质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 D 用于校正检定仪器性能的标准物质 15 药品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有 BCD A 贮藏 B 含量测定 C 鉴别 检查 D 名称 性状 16 原料药含量测定方法一般首选 BCD A 紫外分光光度法 B 准确度高的方法 C 专属性强的方法 D 容量分析法 17 下面哪些指标为药物分析常用的效能指标 ABC A 准确度 B 回收率 C 精密度 D 检测限 E 选择性 18 药物的安全性检查包括 ABCD A 降压物质检查 B 热源检查 C 细菌内毒素检查 D 无菌检查 19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BCD A 滴定管使用前 必须洗净检查活塞是否灵活及是否漏液 再次滴定时要先调整 零点 B 滴定前用器具外壁将滴定管尘悬着的溶液滴碰下 然后开始滴定 C 滴定速度以每秒 3 4 滴为宜 切不可成液柱状流下 D 注入溶液或放出溶液后 需等待 30 秒后才能读数 E 碱式滴定管既可以装碱液可以装酸液 酸式滴定管只能装酸液 20 使用滴定管操作时 必须掌握练就的基本操作有 ABCD A 逐滴放出 B 只放出 1 滴 C 使溶液成悬而未滴状态 D 加半滴 E 流成直线状态 第 9 页 共 10 页 五五 名名词词解解释释 每题 每题 2 2 分 共计分 共计 4 4 分 分 恒重 除另有规定外 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 0 3mg 以下的重量 干燥至恒重的第 二次及以后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 1 小时后进行 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称重应在继续炽灼 30 分钟后进行 2 滴定液的 F 值 F 值 滴定液的实测浓度 滴定液的规定浓度 六 计算题 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家长协议书
- 改套餐协议书期
- 离异男离婚协议书
- 三方协议书有效么
- 夏尔镇协议书区
- 电影产业影视内容创作分析
- 在线支付市场竞争格局及未来展望分析
- 游戏行业发展趋势与盈利模式
- 电表过户协议书
- 夫妻自愿离婚协议书
- 仁爱版九年级英语上册unit2topic1复习课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
- 北京市国内旅游合同书
- 公司品牌建设五年规划
-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知识清单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居室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 GB/T 39766-2021人类生物样本库管理规范
- GB/T 2900.50-2008电工术语发电、输电及配电通用术语
- GB/T 2518-2008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 GB/T 1689-2014硫化橡胶耐磨性能的测定(用阿克隆磨耗试验机)
- 第二讲国外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
- 中外管理思想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