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20《虽有佳肴》同步练习D卷_第1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20《虽有佳肴》同步练习D卷_第2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20《虽有佳肴》同步练习D卷_第3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20《虽有佳肴》同步练习D卷_第4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20《虽有佳肴》同步练习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20 20 虽有佳肴虽有佳肴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双基积累双基积累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1 5 分 用 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其一犬坐于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 2 分 朗读下面的文言短句 选出语气停顿正确的一项 传一乡秀才观之答 A 传 一乡秀才 观之 B 传一 乡秀才 观之 C 传一 乡秀 才观之 D 传 一乡秀 才观之 3 5 分 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嘉肴 自强 兑命 学学半 二 二 课内阅读课内阅读 共共 1111 题 共题 共 5454 分分 4 5 分 根据课本 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 时时而间进 谤讥于市朝 甚矣 汝之不惠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蹴尔而与之 5 2 分 下面句中划线词与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中 之 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何陋之有 第 2 页 共 9 页 B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 驴不胜怒 蹄之 D 水陆草木之花 6 2 分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 卒中往往语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B 布衣之怒 亦免冠徒跣 长跪而谢之 C 比至陈 车六七百乘 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 D 而君逆寡人者 秦王不悦 7 9 分 解释下列词语 词类活用 大楚兴 陈胜王 王 天下苦秦久矣 苦 尉果笞广 笞 皆指目陈胜 目 夜篝火 夜 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 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 锐 忿恚尉 忿恚 8 1 分 翻译古汉语 忽然抚尺一下 群响毕绝 9 10 分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10 5 分 读课文 虽有佳肴 开头 虽有嘉肴 一句有什么作用 11 5 分 本文 虽有佳肴 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作者是怎么论述的 论证思 第 3 页 共 9 页 路 12 5 分 从学习的角度 教学相长 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试结合学习经验 谈谈你的看法 13 5 分 读课文 虽有佳肴 教学相长 与 学学半 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14 5 分 这篇课文 虽有佳肴 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三 三 美文品析美文品析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919 分分 15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回答下列小题 八哥与蝉对话 鸲鹆 之鸟 出于南方 南人罗 而调 其舌 久之 能效人言 但能效数声而止 终日所言 唯数句而已 蝉鸣于树 鸟闻而笑之 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 曷若 我自鸣其意哉 鸟俯首而惭 终 身不复效人言 注 本文据 叔苴子 改编 鸲鹆 q y 即八哥 罗 张网捕捉 调 调教 曷若 怎么 像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久之能效人言 效 但能效数声而止 但 唯数句而已 唯 鸟俯首而惭 俯 2 用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四处 蝉 谓 之 曰 子 能 人 言 甚 善 然 子 之 所 言 犹 若 未 言 也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蝉鸣于树 鸟闻而笑之 曷若我自鸣其意哉 第 4 页 共 9 页 4 八哥为什么 俯首而惭 你由此得到了什么启发 四 四 拓展提升拓展提升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16 6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后面小题 虽有佳肴 弗食 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 弗学 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 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兑命 曰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1 对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的解释 正确的一项是 A 不知其旨也 旨 滋味 B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强 勉强 C 虽有至道至道 最好的道理 D 学学半学 学习 2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 虽有佳肴 虽有至道 B 不知其善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 C 其此之谓乎 回也不改其乐 D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3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节选自 礼记 中的 学记 礼记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B 本文由日常饮食开篇讲到如何治学 富有生活气息 方便读者理解 C 本文的中心句是 教学相长 D 引用 兑命 中的 学学半 是为了告诉读者不认真读书老师教的知识你只能获得一半 17 14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 完成小题 豫让传 第 5 页 共 9 页 豫让者 晋人也 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 而无所知名 去而事智伯 智伯甚尊宠之 及智伯伐赵襄子 赵 襄子与韩 魏合谋灭智伯 灭智伯之後而三分其地 赵襄子最怨智伯 漆其头以为饮器 豫让遁逃山中 曰 嗟乎 士为知己者死 女为说己者容 今智伯知我 我必为报雠 而死 以报智伯 则吾魂魄不愧矣 乃变名 姓为刑人 入宫涂厕 中挟匕首 欲以刺襄子 襄子如厕 心动 执问涂厕之刑人 则豫让 内持刀兵 曰 欲为智伯报仇 左右欲诛之 襄子曰 彼义人也 吾谨避之耳 且智伯亡无後 而其臣欲为报仇 此天下 之贤人也 卒释去之 居顷之 豫让又漆身为厉 吞炭为哑 使形状不可知 行乞於市 其妻不识也 行见其友 其友识之 曰 汝非豫让邪 曰 我是也 其友为泣曰 以子之才 委质而臣事襄子 襄子必近幸子 近幸子 乃为所 欲 顾不易邪 何乃残身苦形 欲以求报襄子 不亦难乎 豫让曰 既已委质臣事人 而求杀之 是怀二心 以事其君也 且吾所为者极难耳 然所以为此者 将以愧天下後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 顷之 襄子当出 豫让伏於所当过之桥下 襄子至桥 马惊 襄子曰 此必是豫让也 使人问之 果豫让也 於是襄子乃数豫让曰 子不尝事范 中行氏乎 智伯尽灭之 而子不为报雠 而反委质臣於智伯 智伯亦已死矣 而子独何以为之报雠之深也 豫让曰 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於 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 嗟乎豫子 子之为智伯 名既成矣 而寡人赦子 亦已足 矣 子其自为计 寡人不复释子 使兵围之 豫让曰 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 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前君已宽 赦臣 天下莫不称君之贤 今日之事 臣固伏诛 然原请君之衣而击之 焉以致报雠之意 则虽死不恨 非所敢 望也 敢布腹心 於是襄子大义之 乃使使持衣与豫让 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 曰 吾可以下报智伯矣 遂伏剑自杀 死之日 赵国志士闻之 皆为涕泣 选自 史记 刺客列传 注 范氏 中行氏 春秋时晋国大夫 与智伯 赵 韩 魏合称 晋国六卿 报雠 亦作 报仇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去而事智伯 侍奉 B 豫让遁逃山中 逃避 C 何乃残身苦形 残疾 D 襄子喟然叹息而泣 形容叹气的样子 2 下列句子中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第 6 页 共 9 页 A 臣事范 中行氏 范 中行氏皆众人遇我 我故众人报之 至於智伯 国士遇我 我故国士报之 B 臣事范中行氏 范中行氏皆众人 遇我 我故众人 报之 至於智伯国士 遇我 我故国士 报之 C 臣事范 中行氏 范 中行氏皆众人 遇我 我故众人 报之至於智伯 国士遇我 我故国士报之 D 臣事范中行氏 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 我故众人 报之至於智伯 国士遇我 我故国士 报之 3 用现代汉语写出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既已委质臣事人 而求杀之 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 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 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4 结合文中材料 用自己的话对豫让作简要评价 第 7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双基积累双基积累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1 1 2 1 3 1 二 二 课内阅读课内阅读 共共 1111 题 共题 共 5454 分分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第 8 页 共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