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冀教版备考冀教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年中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 专题 2727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 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共共 1010 题 共题 共 7373 分分 1 7 分 2017 七下 惠安月考 阅读陶渊明 饮酒 一诗 完成小题 饮酒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 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 悠然自得的心境 B 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情 景 理自然融合 意境深邃 C 心远地自偏 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 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 D 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 例如菊花 具有超凡脱俗 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 而诗 人 采菊 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 2 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中的 见 字用得非常精妙 换成 望 字就没有这种 效果 请你说说为什么 2 5 分 2018 九上 义乌期中 阅读诗歌 回答问题 望庐山瀑布 第 2 页 共 9 页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咏瀑布 清 冯云山 穿天透地不辞劳 到底方知出处高 溪涧焉能留得住 终须大海作波涛 1 冯云山 咏瀑布 用 这个词语写出了瀑布气势雄伟的动态美 2 这两首诗都写瀑布 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否相同 请作具体分析 3 10 分 阅读课文中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诗 完成小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 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1 诗人怎样描写雪后军营的苦寒生活 这样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第 3 页 共 9 页 2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这两句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3 请描述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 4 10 分 阅读冰心的 成功的花 回答相关问题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1 这首诗选自冰心的 2 读了这首诗 你能从中体会出诗人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么 5 7 分 2017 七下 西华期末 阅读下面的古诗 完成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 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写出了作者所望之景 破 和 深 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破败荒凉的画面 B 颔联一反常态 平时给人美好感受的花朵和婉转的鸟鸣 在作者心中没有激起愉悦的情感 而是引出了 无限的哀愁 第 4 页 共 9 页 C 颈联运用比喻修辞 表现了作者对家乡亲人无限思念的情感 D 全诗语气沉痛 字字血泪凝成 国破家亡之深忧巨痛 读来撼人心魄 2 人们评价此诗时 说它 一字传神 尽显神韵 请赏析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中的 破 和 深 字 6 10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 回答问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 堤上繁花如锦蟑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 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 那么软 现在只有蓬蒿 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淬 尽那边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第 5 页 共 9 页 手指沾了血和灰 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 明朗 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 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 像恋人的柔发 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 贴在上面 寄予爱和一切希望 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 是春 将驱逐阴暗 带来苏生 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 蝼蚁一样死 那里 永恒的中国 1 这首诗用了哪几种艺术手法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中 广大的土地 指的是地图上的 广大的土地 而不是大自然 的 广大的土地 这种理解对不对 3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中 这一角 那一角 分别指哪个地方 4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7 7 分 阅读下列古诗 回答小题 秋词 其一 第 6 页 共 9 页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1 古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 谈谈诗歌第三句中 排 字的表达效果 2 下面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诗歌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 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 诗歌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 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C 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写 体现了萧瑟空虚 冷落荒凉的感伤情调 D 全诗虚实结合 由虚入实 用鲜明的形象来表现感情 8 2 分 2013 盐城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完成各题 峡口 进友人 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 天涯去住 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 今日翻成送故人 注 峡口 两山夹水的地方 这里指长江出蜀的险隘 去住 指走的人和留的人 1 峡口花飞欲尽春 交代了送别的 和 花飞欲尽春 这一景象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2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 之情 天涯去住泪沾巾 和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中 无为在 歧路 儿女共沾巾 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9 5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 完成后面问题 关雎 第 7 页 共 9 页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窹寐求之 求之不得 窹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 1 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两句运用比喻手法 说明淑女 君子在河滩幽会 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两句反复使用 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 十分生动形象 D 寤寐逑之 中的 寤 和 寐 分别指醒来和睡着 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2 本诗所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10 10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 回答相关问题 山 居 秋 暝 王 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 女 莲动下 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注释 浣 hu n 洗 下 归也 作 回来 义 留 居 1 对下面一首诗的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首联把地点 时间 季节 环境全点出来了 第 8 页 共 9 页 B 颔联一静一动 一光一声 先视觉 后听觉 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 C 颈联以静写动 以有声衬无声 先听觉后视觉 突出表现了山村的和谐静谧之美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核电设备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胶印机行业投资趋势与盈利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3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宁波市北仑区教育局招聘事业编制教师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浙江嘉兴博思睿人力招聘1人(派遣至海宁市综合行政执法队)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台州大陈镇人民政府招聘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内蒙古聚英人力资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定向招聘劳务派遣人员23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紧缺人才)1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烟台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批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汉中市勉县妇幼保健院招聘(4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DB32/T 4322-2022家政职业经理人培训规范
- 脊髓电刺激护理
- 国家职业技术技能标准 6-21-07-01 工艺品雕刻工 劳社厅发20031号
- 培训班合伙人合同协议
- 外包合同补充协议
- 全景回顾2024年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碳排放管理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及答案
- 必修二英语单词表人教版
- Mission-Planner地面站操作手册
- 高效学习单词:音节记忆法课件解析
- 中医基础理论课件体质学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