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历史与英雄2水浒传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202001190435.pptx

2020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历史与英雄课件+练习(打包4套)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5页/共24页)

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2020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历史与英雄课件+练习(打包4套)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中国小说欣赏,2020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历史与英雄课件+练习(打包4套)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2020,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历史,英雄,课件,练习,打包,新人,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编号:6397221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93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30 上传人:伐***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中国小说欣赏 2020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历史与英雄课件+练习(打包4套)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2020 高中语文 第一 单元 历史 英雄 课件 练习 打包 新人 选修 中国 小说 欣赏
资源描述:
2020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历史与英雄课件+练习(打包4套)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中国小说欣赏,2020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历史与英雄课件+练习(打包4套)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2020,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历史,英雄,课件,练习,打包,新人,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内容简介:
11.1.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曹操献刀课时演练课时演练促提升一、基础巩固1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屏除(bn)骁将(yo)惶遽(j)风驰电掣(zh)b.酒樽(zn)羸弱(yn)隐讳(hu)面面相觑(q)c.思忖(cn)剑鞘(qio)沽酒()飞扬跋扈(h)d.鞍辔(pi)逃窜(chun)成皋(o)鸿鹄之志(h)解析 a 项,“骁”应读“xio”,“掣”应读“ch”;b 项,“羸”应读“li”;d 项,“窜”应读“cun”。答案 c2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姿意妄为粉身碎骨张皇失措封万户侯b.挑肥捡瘦真知卓见撺掇不止与日俱增c.迄今为止矫枉过正盛情款待年成欠收d.朝野震怒携手共进声名鹊起为丛驱雀解析 a 项,“姿”应写作“恣”;b 项,“捡”应写作“拣”,“卓”应写作“灼”;c 项,“欠”应写作“歉”。答案 d(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35 题。2戏曲既需传承也需创新,这是业内的基本共识。然而,近年来由于一些创新尝试未收到理想效果,有人就将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认为戏曲不必创新,尤其是昆曲等戏曲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创新在某些人那里几乎成了贬义词。(),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如果一直固守原有形态,只强调复制和模仿,戏曲恐怕早在数百年前就了。突破前人、大胆创新,这是各个时代取得伟大成就的艺术家的共性。诚如某戏剧评论家所言,没有一位的京剧名伶是靠模仿或重复而成就自己的。京剧大师梅兰芳,以坚定的信念和博大的胸怀为京剧改革作出巨大贡献。他眼界开阔,除唱腔、表演技巧之外,还从化妆、灯光、服装、舞蹈、剧目创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可谓“剧剧有创新,剧剧有新腔”。尚小云、荀慧生、于连泉等人,也是因为具有超越前人的理想和切实的努力,不满足于停留在雷池之内,才能够在强大的保守情绪的笼罩下突破藩篱,从而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当然,戏曲的创新必须以传承为基础,是传承中的创新,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 3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当代戏曲的发展,被创新精神的缺失所制约b.当代戏曲的发展,因创新精神的缺失而被制约c.创新精神的缺失,制约了当代戏曲的发展d.创新精神的缺失,对当代戏曲发展起了制约作用解析 a、b、c、d 四项语意基本相同,语法全都正确,所不同的就是每个选项的句式有差别。要答对该题,首先要对文段的内容有正确的理解,然后结合上下文,找出最恰当的句式。题面中 a、b 两项都是以“当代戏曲的发展”为主语的,c、d 两项则是以“创新精神的缺失”为主语的。一般来说,句子都有承上启下功能。主语通常“承上”,宾语“启下”。从文段内容来看,括号前面的部分说了一种把创新和继承对立起来,从而反对创新的现象。也就是说,“创新精神的缺失”在文中是已知的旧信息,而“当代戏曲的发展”是第一次出现的新信息。因此,第一次选择可以去掉 a、b 两项。c、d 两项中,c 项用的是一般的主谓宾句式,d 项用的是介词短语作状语的句式,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句式。特殊句式的选择都是有特殊原因或者要求的,对“对”字句来说,“对”的对象也要求是前3文已经出现过的内容,“当代戏曲的发展”第一次出现,用在“对”后面作宾语也不合适。所以正确选项是 c 项。答案 c4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寿终正寝名噪一时兼容并蓄照猫画虎b.无疾而终名垂青史兼容并蓄按图索骥c.寿终正寝名垂青史博采众长照猫画虎d.无疾而终名噪一时博采众长按图索骥解析要答对该题,首先要掌握上述八个成语的含义,其次要对文段的内容有正确的理解,然后把二者结合起来,找出使用最恰当的一项。第一个含有成语的句子前面说的是戏曲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这句话反过来说,如果一直不变,戏曲会怎么样,结合上下文和成语本身的含义用法来看,这两个选择都是正确的。第二处,给“京剧名伶”找一个合适的成语作定语。“名噪一时”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很大,广为人知。“名垂青史”指的是好的名声和事迹载入史册永远流传。根据上下文,此处所说的京剧名伶显然不是一段时间内有名的,而是做出了突出贡献并载入史册的人,因此恰当的选择是“名垂青史”。第三处,“博采众长”是广泛地采用各家的长处,“兼容并蓄”是把内容不同、性质相反的东西都吸收进来。结合上下文,此处说的应该是梅兰芳采纳各家长处进行创新变革,所以,“博采众长”更恰当。第四处,前面说梅兰芳博采众长而创新所以名垂青史,这一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尚小云等人不满足于模仿前人,突破藩篱,成为新流派的创始人。“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按图索骥”指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结合上下文,显然“照猫画虎”更恰当。综合起来看,正确选项是 c 项。答案 c5 5.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b.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4c.而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d.而不是眼花缭乱甚至任性妄为的创新,这样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解析要判断文中画线部分的语病,需要结合上文,以完整的句子为辨析对象。文段中的句子存在两个不同类型的错误,一个错误是“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主语残缺,如果主语是承前省略的话,从句法上判断,省略的应该是前面的“戏曲的创新”,从语意上来看,这显然是不恰当的。从上下文来看,主语应该是动作“探索”的发出者“我们”。补出主语“我们”之后,从句法上看句子没有问题了,但是,“我们才能探索出一条能够被大多数观众接受的创新之路来”和上文的衔接不够紧密,从篇章的角度考量,这里需要增加一个衔接词“这样”。而增加了衔接词之后,动作“探索”和上文的主语“戏曲的创新”从语意到篇章都被隔开,这时主语“我们”可以省略,当然,不省略也是可以的。那么,这一处错误就有两种修改方式,一种是增加“这样我们”,另一种是只增加“这样”。也就是说,a、b、d 三项的修改是正确的。文章的第二个错误是“眼花缭乱”作定语修饰“创新”搭配不当,因为能够眼花缭乱的只能是人,而不能是事物,此处应改成“令人眼花缭乱”。那么,b、c 两项的修改是正确的。综合起来看,两处修改都正确的,只有 b 项。答案 b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68 题。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唬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5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玄德曰:“舍此之外,备实不知。”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筯,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大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筯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筯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天雨方住,见两个人撞入后园,手提宝剑,突至亭前,左右拦挡不住。操视之,乃关、张二人也。原来二人从城外射箭方回,听得玄德被许褚、张辽请将去了,慌忙来相府打听;闻说在后园,只恐有失,故冲突而入。却见玄德与操对坐饮酒。二人按剑而立。操问二人何来。云长曰:“听知丞相和兄饮酒,特来舞剑,以助一笑。”操笑曰:“此非鸿门会,安用项庄、项伯乎?”玄德亦笑。操命:“取酒与二樊哙压惊。”关、张拜谢。须臾席散,玄德辞操而归。云长曰:“险些惊杀我两个!6”玄德以落筯事说与关、张。关、张问是何意。玄德曰:“吾之学圃,正欲使操知我无大志;不意操竟指我为英雄,我故失惊落筯。又恐操生疑,故借惧雷以掩饰之耳。”关、张曰:“兄真高见!”(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6 6.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操一句“在家做得好大事”,敲山震虎;刘备心中有鬼,以为自己的韬略被发现了,惊得面如土色。b.曹操问刘备当世英雄,是为了试探刘备,刘备顾左右而言他,只说其他英雄来敷衍搪塞。c.“惊落匙筯”是由于雷声大作,刘备因迅雷风烈产生畏惧心理,这正反映出英雄刘备也有弱点。d.刘备“后园学圃”是韬光养晦之计,让曹操以为他胸无大志,免于受谋害。解析 c 项理解错误,文中刘备说:“不意操竟指我为英雄,我故失惊落筯。又恐操生疑,故借惧雷以掩饰之耳。”答案 c7 7.文中正写曹操与刘备喝酒,忽然转到写“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这有何作用?解析可结合具体内容,从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五方面分析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参考答案“龙挂”正好可引出“英雄”的话题,而且“阴云漠漠,骤雨将至”既能烘托气氛,也为下文惊雷忽至作铺垫。8 8.关羽、张飞携剑入相府,曹操见了笑曰:“此非鸿门会,安用项庄、项伯乎?”又命:“取酒与二樊哙压惊。”这两句话对刻画曹操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解析曹操的话揭示了桃园三兄弟的情谊,也表现出曹操看问题的深刻与透彻。参考答案曹操对刘氏弟兄的情义看得很透彻,预示着刘备的韬晦之计只可能瞒过一时,如不早逃脱,终将会被彻底识破,从侧面写出了曹操识人之准及机智善变。三、语言表达79 9.(2019全国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65 个字。2019 年 4 月 2128 日,国际乒联第 55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的许昕/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夺得首金,马龙/王楚钦夺得男双冠军,刘诗雯夺得女单冠军,马龙夺得男单冠军,王曼昱/孙颖莎夺得女双冠军。中国队包揽了本届世乒赛的全部 5 枚金牌,取得全面胜利。其中的男单决赛,马龙以 4 比 1 的比分战胜瑞典球员法尔克,实现了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伟业,成为继庄则栋之后 50 多年来首位在世乒赛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为新闻类压缩,首先要筛选出基本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果”,还要注意表示意义、目的的重要词语;其次要注意字数要求;最后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参考答案关键信息:2019 年 4 月 2128 日;第 55 届世乒赛单项赛在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包揽 5 枚金牌;马龙成为 50 多年来首位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1010.阅读下面的材料,如果你是易中天的支持者,请你仿照画线处的句式批驳对方的观点。易中天,他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一品“三国”,便“品”出粉丝无数,也让品三国的版权在拍卖声中拍得 140 万元的高价。随之掌声纷至沓来,口水接踵而至;网络论坛更是热热闹闹,众说纷纭。然而几组关键词逐渐浮出水面:崇高、庸俗,学术性、大众化,严肃性、娱乐化发人深省。有人认为:易中天混嚼“三国”,把“三国”变成了肥皂剧,既不能显示文化,更不能显示学术的严肃性。解析内容上针对“混嚼”“肥皂剧”从其反义的角度加以表述,句式上要用以“既更”表示递进关系的复句。参考答案易中天品说“三国”,把“三国”变成了大众盛宴,既做到了老少咸宜、妙趣横生,更做到了将学术作品大众化。111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徐晃解陈宫至。(曹)操曰:“公台别来无恙!”宫曰:“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陈宫被俘前辅佐的是谁?陈宫所说的“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指的是什么事?请简述相关情节。8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名著重要情节的识记及复述能力。该选段学生相对比较熟悉,解题时应注意题干提示。参考答案(第一问)吕布。(第二问)要点:陈宫与曹操一起逃亡,投宿在吕伯奢家时误杀多人;外逃时路遇吕伯奢;曹操为绝后患,杀了吕伯奢;陈宫见曹操如此不义,就弃他而去。1212.(2018全国卷)下面是某校一则启事初稿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我校学生宿舍下水道时常堵住。后勤处认真调查了原因,发现管子陈旧,需要换掉。学校打算7 月 15 日开始施工。施工期间正遇上暑假,为安全起见,请全体学生暑假期间不要在校住宿。望大家配合。解析题干明确说“五处不合书面语体”,根据这一提示,检索这个文段,可以发现“堵住”“管子”“换掉”“打算”“正遇上”这五个词语具有浓郁的口语色彩,用意思相同的书面语进行针对性修改即可。答案示例“堵住”改为“堵塞”;“管子”改为“管道”;“换掉”改为“更换”;“打算”改为“计划”;“正遇上”改为“正值”。1313.(2018全国卷)某同学拟了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框架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个字。解析答题时,分析清楚所给构思框架的意思是关键。题干中明确指出这是一个被拒绝后常见的“反应及应对方式”的构思框架,也就是说这个构思包括两方面:反应、应对方式。其中四种反应都加了引号,说明这是说出来的话,所以思考的着力点就变成了对四种反应及应对方式的阐释,即要进行扩展性表述。9参考答案面对拒绝,有人会说“算了”,然后结束这件事,另作打算;有人会说“好吧”,心中闷闷不乐,感觉被挫败;有人会问“凭什么”,随后不断怀疑、批判;有人会问“为什么”,接着分析原因,再作尝试。一、曹操人物事略1 1.疑杀华佗晚年的曹操患了头脑痛风症,僚臣华歆向他推荐了神医华佗。遗憾的是,当华佗指出其症因风而起,病根入脑,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需利斧开脑取风涎方可根除时,曹操竟疑心华佗是想乘机害他性命,就将华佗杀了,一代神医命绝于世。2 2.废除寒食节“寒食节”相传起于春秋时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之事。因介之推抱木焚死,人们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一百余天。曹操有一年视察并了解当地百姓的生活民情时,发现民间百姓每年度过“寒食节”的方式已经非常严重地影响和危害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于是下令废除。3 3.提倡薄葬218 年,曹操颁布了一道终令,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为圹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树。一年后,他为自己准备了送终的四季衣服,并留下遗嘱说:我如果死了,请按当时季节所穿衣服入殓,金玉珠宝铜器等物,一概不要随葬。4 4.望梅止渴曹操征张绣时,路上缺水,将士皆渴。他以鞭虚指着前面说有梅林,军士听说后均感到口中生津,不那么渴了,最终他率军走出了困境。5 5.裸足迎才许攸来投曹操,曹操正在睡觉,一听旧友许攸来投,连忙从床上跳下来,鞋袜都没来得及穿,跑出去恭迎。遥见许攸,拊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许攸一见,感慨万千。6 6.东临碣石10公元 207 年,统一北方的大局已定。仲秋八月,秋高气爽,曹操亲率威武之师,满怀胜利豪情,长驱东进。渤海西南岸有一山突兀,灵秀独钟,曹操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沧海,歌以咏志,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观沧海。7 7.曹操焚稿三国演义第六十回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张松出许都求见曹操,曹操见张松矮小,相貌又丑,便有意冷落他,接见时因张松言语冲撞,拂袖而起,转入后堂。后来曹操掌库主簿杨修拿出曹操新著兵书孟德新书给张松看,意欲展示曹操的大才。张松看了一遍就记了下来,故意笑曰:“此书吾蜀中三尺小童,亦能暗诵,何为新书?此是战国时无名氏所作,曹丞相盗窃以为己能,止好瞒足下耳!”杨修不信,张松说:“公如不信,吾试诵之。”遂将孟德新书从头至尾背诵一遍,并无一字差错。杨修大惊,就去告知曹操,曹操奇怪地说:“莫非古人与我暗合否?”认为自己的书没有新意,就让人把那本书烧了。8 8.生性多疑曹操死后采取了“疑冢”的措施。布置疑冢,一方面为了防止盗墓,另一方面,也和他生性多疑有关。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所有的城门全部打开,七十二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城门抬出。从此,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谜随之悬设。二、熟语集锦1 1.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举隅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望梅止渴原义是梅子很酸,人想到可以吃梅子就会生出口水,因而解渴。后便比喻用空想或假象安慰自己。(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泛指乐而忘返。(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112 2.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举隅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关羽战李逵大刀阔斧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12.2.水浒传水浒传李逵负荆课时演练课时演练促提升一、基础巩固1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裴氏(pi)撅撒(ju)脊梁(j)绿林好汉(l)b.绰取(cho)朴刀(p)剑疮(chung)沁人心脾(qn)c.蟊贼(mo)绾结(wn)筵席(yn)瓮中捉鳖(wng)d.蹙缩(c)弓弩(n)正月(zhng)云鬓花颜(bn)解析 b 项,“朴”应读“p”;c 项,“筵”应读“yn”;d 项,“弩”应读“n”。答案 a2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无功而返烦恼蹊跷黄梁美梦b.粗鲁直率消耗径奔垂诞三尺c.头绪繁杂惶恐掳掠依草附木d.有条不紊弩马发髻红日衔山解析 a 项,“梁”应写作“粱”;b 项,“诞”应写作“涎”;d 项,“弩”应写作“驽”。答案 c(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35 题。除了人会为了理想奔波迁徙以外,很多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迁徙盛举。冬季来临,天气寒冷,食物短缺,很多动物选择集体逃离,待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再一起回来。动物迁徙是有确定2路线的。它们对驻地有着自己的坚守和执着,而不是。对于动物究竟如何确定自己的迁徙路线,科学家一直都充满好奇。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都有独特的“助航设施”,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获得方向。也有科学家认为,迁徙动物身体中存在磁受体,可以感应地球磁场,它们有自己的生物指南针。更有趣的是,又有科学家发现即使是室内饲养的、从未接触过其他同伴的年轻乌鸦,也会沿着祖辈飞过的路线进行迁徙,也就是说,(),它们天生就知道去哪里寻找温暖的地方过冬。到目前为止,关于动物迁徙路线确定的问题,科学家仍在地进行探究,我们期待着更加的故事出现。 3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波澜壮阔随波逐流宵衣旰食引人入胜b.波澜壮阔随遇而安全力以赴引人入胜c.声势浩大随遇而安宵衣旰食娓娓动听d.声势浩大随波逐流全力以赴娓娓动听解析第一处需要给动物的迁徙盛举找出一个合适的形容词。结合上下文和成语本身的含义用法来看,这两个选择都可以。第二处,从“而不是”看,此处显然需要一个和上文的“坚守和执着”意义不同的成语。“随波逐流”指的是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飘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跟着潮流走;“随遇而安”指的是能适应各种环境,在各种环境中都能够得到满足。此处把动物拟人化了,说的是动物对驻地的执着,显然和环境相关的“随遇而安”更恰当。第三处,“全力以赴”比喻把全部力量投入进去,用来形容科学家努力工作比较恰当。“宵衣旰食”的意思是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此处形容科学家显然不恰当。第四个含有成语的句子是“我们期待着更加的故事出现”,题面给出的“引人入胜”和“娓娓动听”这两个成语用来形容“故事”都可以,但是前者是从内容上来说的,后者是从讲述的方式来说的,结合上下文,显然前者更恰当。综合起来看,正确选项是 b 项。 答案 b4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明方向。b.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别方向。3c.它们以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析方向。d.它们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利用特殊的嗅觉和听觉等辨识方向。解析句子中存在两个不同类型的错误,一个错误是“通过海岸线等作为参照”,“通过”后面的动词通常应该是动作性比较强的,而此处“作为”显然不恰当,把“通过”改成“以”,可以消除错误。b、c 两项的修改恰当。第二个错误是“获得方向”动宾搭配不当,题面中给出了四种不同的修改方式,“辨明方向”“辨别方向”“辨析方向”“辨识方向”,除了“辨析方向”,另外三种修改方式都可以,也就是说,a、b、d 三项的修改都可以。综合起来看,两处修改都正确的,只有 b 项。答案 b5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迁徙的方向感已经被上一代遗传给它们b.它们已经从上一代遗传了迁徙的方向感c.迁徙的方向感已经由上一代遗传给它们d.上一代已经遗传给了它们迁徙的方向感解析题面中 a、c 两项都是以“迁徙的方向感”为主语的,b 项以“它们”为主语,d 项以“上一代”为主语。从文段内容来看,括号前面的句子是“也就是说”,所选择的内容应该是对前文的总结性说法。前文讨论的话题是动物迁徙如何确定方向的问题,所以,以“迁徙的方向感”为主语比较合适。这样,b、d 两项就可以排除了。剩下 a、c 两项,二者的区别是介词。a 项中是“被上一代”,c项中是“由上一代”。选择“被”字句的话,会有上一代主动遗传的意思,不太恰当。选择“由”字句则只有方向是从上一代到下一代的含义,比较合适。所以正确选项是 c 项。答案 c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69 题。时遇六月天气,炎暑正热。林冲初吃棒时,倒也无事,次后三两日间,天道盛热,棒疮却发,又是个新吃棒的人,路上一步挨一步,走不动。董超道:“你好不晓事!此去沧州二千里有余的路,你这样般走,几时得到。”林冲道:“小人在太尉府里折了些便宜,前日方才吃棒,棒疮举发,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4待一步。”薛霸道:“你自慢慢的走,休听咭咶。”董超一路上喃喃咄咄的,口里埋冤叫苦,说道:“却是老爷们晦气,撞着你这个魔头。”当晚三个人投村中客店里来。到得房内,两个公人放了棍棒,解下包裹。林冲也把包来解了,不等公人开口,去包里取些碎银两,央店小二买些酒肉,籴些米来,安排盘馔,请两个防送公人坐了吃。董超、薛霸又添酒来,把林冲灌的醉了,和枷倒在一边。薛霸去烧一锅百沸滚汤,提将来倾在脚盆内,叫道:“林教头,你也洗了脚好睡。”林冲挣的起来,被枷碍了,曲身不得。薛霸便道:“我替你洗。”林冲忙道:“使不得!”薛霸道:“出路人那里计较的许多。”林冲不知是计,只顾伸下脚来,被薛霸只一按,按在滚汤里。林冲叫一声:“哎也!”急缩得起时,泡得脚面红肿了。林冲道:“不消生受。”薛霸道:“只见罪人伏侍公人,那曾有公人伏侍罪人。好意叫他洗脚,颠倒嫌冷嫌热,却不是好心不得好报。”口里喃喃的骂了半夜,林冲那里敢回话,自去倒在一边。他两个泼了这水,自换些水去外边洗了脚收拾。睡到四更,同店人都未起,薛霸起来烧了面汤,安排打火做饭吃。林冲起来,晕了,吃不得,又走不动。薛霸拿了水火棍,催促动身。董超去腰里解下一双新草鞋,耳朵并索儿却是麻编的,叫林冲穿。林冲看时,脚上满面都是潦浆泡,只得寻觅旧草鞋穿,那里去讨,没奈何,只得把新鞋穿上。叫店小二算过酒钱,两个公人带了林冲出店,却是五更天气。林冲走不到三二里,脚上泡被新草鞋打破了,鲜血淋漓,正走不动,声唤不止。薛霸骂道:“走便快走,不走便大棍搠将起来。”林冲道:“上下方便,小人岂敢怠慢,俄延程途,其实是脚疼走不动。”董超道:“我扶着你走便了。”搀着林冲,又行不动,只得又挨了四五里路。看看正走动了,早望见前面烟笼雾锁,一座猛恶林子。这座猛恶林子,有名唤做“野猪林”,此是东京去沧州路上第一个险峻去处。宋时,这座林子内,但有些冤仇的,使用些钱与公人,带到这里,不知结果了多少好汉在此处。今日这两个公人带林冲奔入这林子里来。董超道:“走了一五更,走不得十里路程,似此沧州怎的得到。”薛霸道:“我也走不得了,且就林子里歇一歇。”三个人奔到里面,解下行李包裹,都搬在树根头。林冲叫声:“呵也!”靠着一株大树便倒了。只见董超说道:“行一步,等一步,倒走得我困倦起来,且睡一睡却行。”放下水火棍,便倒在树边,略略闭得眼,从地下叫将起来。林冲道:“上下做甚么?”董超、薛霸道:“俺两个正要睡一睡,这里又无关锁,只怕你走了。我们放心不下,以此睡不稳。”林冲答道:“小人是个好汉,官司既已吃了,5一世也不走。”董超道:“那里信得你说。要我们心稳,须得缚一缚。”林冲道:“上下要缚便缚,小人敢道怎地。”薛霸腰里解下索子来,把林冲连手带脚和枷紧紧的绑在树上。两个跳将起来,转过身来,拿起水火棍,看着林冲,说道:“不是俺要结果你,自是前日来时,有那陆虞候传着高太尉钧旨,教我两个到这里结果你,立等金印回去回话。便多走的几日,也是死数。只今日就这里,倒作成我两个回去快些。休得要怨我弟兄两个,只是上司差遣,不由自己。你须精细着,明年今日是你周年。我等已限定日期,亦要早回话。”林冲见说,泪如雨下,便道:“上下!我与你二位,往日无仇,近日无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董超道:“说甚么闲话!救你不得。”薛霸便提起水火棍来,望着林冲脑袋上劈将来。(节选自水浒传第八回,有删改)6 6.文章开端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解析要注意景物描写的作用,如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参考答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埋下了伏笔。7 7.请简要分析“薛霸便道:我替你洗。”一句的含意。解析要注意人物语言表层和深层的内涵,并联系下文烫伤林冲的脚的故事情节分析。参考答案被人指使的薛霸貌似尊敬的语气里包藏着害人的祸心,他表面上说是“替”林冲洗脚,其实是借洗脚之名从肉体上折磨林冲。8 8.画线句子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解析要分析其在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的作用,即内容上讲了什么和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的作用。参考答案在内容上说明野猪林是一个“刑场”,好多英雄好汉都被押解的公差杀害在这里;在结构上起到了引起下文的作用,暗含着两个公人也想在这里杀害林冲。9 9.作者在塑造林冲这一人物形象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解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包括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描写,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即可。参考答案语言描写。如林冲说:“小人在太尉府里折了些便宜,前日方才吃棒,棒疮举发,这般炎热,上下只得担待一步。”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他逆来顺受的性格特点。动作描写。如林冲“不等公人开口,去包里取些碎银两,央店小二买些酒肉,籴些米来,安排盘馔,请两个防送公人坐了吃”,6这充分体现了他忍辱偷生的性格特点。神态描写。如林冲在被告知有人暗害他时“泪如雨下”,这个细节充分展示了他含冤受辱,在危急关头仍存有幻想的性格特点。(答出两点即可)三、语言表达1010.观察右面的漫画,分析其中包含的寓意。解析仔细分析画面上的所有内容,找出关键的部分,如语言、主要人物的动作、表情等,从而找到最能体现作者主旨的方面。参考答案讽刺了某些领导干部表面上自称是人民的公仆,实际上处处为自己(或小集团)谋取最大的私利。1111.请仿照示例,将下面作品中人物的话补写完整,表达人物对“英雄”的理解。要求:符合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思想性格。句式相近,补写的每句话不超过 50 字。翻开三国演义,诸葛亮说:“英雄要有信念。虽然我事必躬亲,但当我守着先帝遗命,六出祁山,五伐中原,喋血五丈原时,我就是英雄。”翻开水浒传,林冲说:“ ” 解析仿写时要注意句式相近,即“英雄要有虽然我但当我时,我就是英雄”。还要注意内容一致,即表达“英雄”的内涵。答案示例英雄要有血性。虽然我曾苟全忍让,但当我将匕首插进贼人的心窝,冒着风雪迈向梁山时,我就是英雄。一、施耐庵的传说7施耐庵一生很穷,没有家财,曾把一部书稿送给女儿,并对她说:“孩子,做爸爸的穷,你出嫁也办不起嫁妆,只有这部稿子送给你。你将来要是生活遇到了困难,就把它拿到书坊(古时用木刻版印书发售的店铺)去卖钱吧。”后来,他女儿果然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难,便把书稿拿到书坊去卖。几天后,书坊老板却对她说:“大嫂,你这部稿子我全部看过了,没啥稀奇,别人早写过了。这一部我们不打算再要。”当下把稿子退给了她。日子过不下去,书稿又卖不掉,女儿气冲冲地对施耐庵说:“你骗我!”施耐庵就问怎么一回事。女儿便把卖稿的情形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施耐庵一听,知道女儿被书坊老板骗了,心里也很生气,却哈哈笑道:“孩子,你上了书坊老板的当了。这部书稿是我在江阴做的,名叫水浒,书坊老板见它是一部好书,偷着把它抄去了,却把稿子退给你。”女儿知道自己受了骗又错怪了父亲,内心悔恨,哭得很伤心。施耐庵连忙安慰她说:“孩子,别难过,我自有法子对付他。我那部稿子只写了三十六位英雄,只有六十回,还算不得一部完整的书,现在既然被他骗了去,我就索性再写六十回,再写出七十二位好汉,凑满一百单八将,做成一部完整的书,叫他骗去的稿子仍然没有用。”施耐庵后来真的又写了六十回,凑成了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二、人物评价一头失控的江湖怪兽李逵在水浒传中,李逵是作者着墨较多、性格较为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之一。对这位梁山革命队伍中的要将,人们历来评价较高,或认为他最具反抗意识,或认为他天真可爱,但笔者阅读水浒传数遍,对这位好汉实在喜欢不起来,一头失控的江湖怪兽,这是笔者对他的整体印象。首先是其流氓习气。他出身农民,但没有农民的厚道,一点都不天真,反而显出一副无赖相,赌博、抢劫,与一般的地痞无赖没有什么区别。如果抢别人的东西也算率真的话,李逵不过是不加掩饰地表现了人性中丑恶的一面。其次是其嗜血性。李逵作战不能说不勇敢,在冲锋陷阵时表现得十分勇猛,为梁山事业的发展壮大也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也要看到,李逵的作战方式与他人不同,他经常是敌我不分,不分青红皂白地用板斧一路砍过去,此举固然对敌人的杀伤力不小,但在毫无目标的板斧之下也增加了许多无辜的冤魂。8再次是其奴才意识。从表面上看,李逵在梁山好汉中最具反抗精神,这有他的屡次反对招安为证。但是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历史与英雄课件+练习(打包4套)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397221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