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4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第3讲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课件苏教版必修12020021903113.ppt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学案(打包6套)苏教版必修1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5页/共90页)

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学案(打包6套)苏教版必修1,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4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学案(打包6套)苏教版必修1,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细胞,生命,历程,课件,打包,苏教版,必修
编号:6397387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41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30 上传人:伐***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学案(打包6套)苏教版必修1 2021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单元 细胞 生命 历程 课件 打包 苏教版 必修
资源描述:
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学案(打包6套)苏教版必修1,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4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学案(打包6套)苏教版必修1,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细胞,生命,历程,课件,打包,苏教版,必修
内容简介:
1第第 2 2 讲讲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1.细胞的减数分裂()2.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3.动物的受精过程()4.实验: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1.细胞结构与减数分裂的关系(生命观念)2.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特征;比较与分类:分析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异同(科学思维)3.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科学探究)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1减数分裂的概念(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2)时期:从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3)特点: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4)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中的一半。2精子的形成过程23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哺乳动物)比较项目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3场所睾丸卵巢细胞质分裂均等分裂卵母细胞不均等分裂;第一极体均等分裂是否变形变形不变形不同点结果1 个精原细胞4 个精细胞4 个精子1 个卵原细胞1 个卵细胞和 3 个极体相同点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相同4.受精作用(1)定义: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它开始于精子与卵细胞的相互识别,结束于两者细胞核的融合。(2)结果: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该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3)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5有性生殖(1)概念: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或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2)意义:在有性生殖中,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因此,由合子发育成的后代就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这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1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细胞质均等分裂的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提示减数分裂中发生均等分裂的细胞有可能是极体。2高等动物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过程中,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之间发生的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提示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也会产生基因重组。3玉米体细胞中有 10 对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后,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5 对。()提示卵细胞中染色体不成对。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提示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5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彼此分离的染色体大小、形态一样,但不是同源染色体。()6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识别的基础是精子和卵细胞膜上的糖蛋白。()7受精卵中的染色体和遗传物质均有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提示受精卵中的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41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比较项目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间期是否复制复制不复制分裂过程中细胞名称精(卵)原细胞初级精(卵)母细胞次级精(卵)母细胞(或极体)次级精(卵)母细胞(或极体)精细胞(卵细胞和极体或极体)着丝点变化不分裂分裂染色体数目变化2nn(减半)n2nndna 数目变化2n4n2n2nn(减半)染色体主要行为有联会现象;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染色单体无(0)有(4n)有(2n)有(2n)无(0)同源染色体有无无2.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中 dna 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1)染色体加倍:只在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时加倍,即着丝点分裂时。(间期时染色体复制但染色体数目不加倍)(2)dna 加倍:只在间期 dna 复制后加倍。(3)染色体和 dna 减半: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均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 dna 减半,而染色体数目与开始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时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4)减数分裂过程中 dna 与染色体数目的比例关系dna数 染色体数2 1的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期)dna数 染色体数1 1的时期: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末期)51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提示(1)同源染色体联会是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基础;(2)联会时可导致交叉互换及非同源染色体随机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实现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从而增加了配子的多样性。2卵细胞产生过程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其意义是什么?提示保证卵细胞有较多的营养物质,以满足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物质的需要。3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两方面,简要说明遗传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原因。提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以及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产生了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的配子。受精作用过程中,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使后代的染色体组成更为多样,因此,生物具有遗传的多样性。减数分裂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生殖细胞,受精作用使后代细胞的染色体又恢复了原来的数目,因此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前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使生物具有遗传的稳定性。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交叉互换(1)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互换的染色体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妺染色单体之间。(2)染色体交叉互换的意义:进一步丰富了配子的类型,增强了有性生殖生物的变异性。(3)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的只是少部分的初级精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考查减数分裂的过程1(2019天津和平区质量调查)如图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为 2n)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个细胞 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6a乙丙和戊丁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均为着丝点分裂b丙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甲只能代表精子或卵细胞c基因重组可发生在戊时期,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丙戊过程中d处于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b乙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戊丁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它们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均为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a 正确;丙可以代表体细胞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甲可以代表精子或卵细胞或极体,b 错误;戊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前、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戊时期;基因突变发生在丙戊过程中,即细胞分裂间期,c 正确;丁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戊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前、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所以处于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d 正确。2(2019衡水中学二调)下列关于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的时期,细胞中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b染色单体和 dna 数目相等的时期,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c染色体和 dna 数目相等的时期,每条染色体上没有姐妹染色单体d染色体组数加倍的时期,可发生着丝点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d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的时期,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其中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是没有同源染色体的,a 正确;染色单体和 dna 数目相等,说明姐妹染色单体还没有分离,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因此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b 正确;染色体和 dna 数目相等,说明 dna 还没有复制或姐妹染色单体已经分离,因此此时每条染色体上没有姐妹染色单体,c 正确;染色体组数加倍的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但是细胞中是没有同源染色体的,d 错误。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1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先联会,后分离。2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3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数目前后不变。4细胞中有几对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就会形成几个四分体。考查减数分裂的异常情况3.观察到的某生物(2n6)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如图所示。下列解释合理的是()7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体没有相互分离b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有一对染色单体没有相互分离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d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有一条染色体多复制一次a分析题图,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且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各有 4 条。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该生物是体细胞含有 6 条染色体的二倍体,故判断该细胞移向两极的染色体比正常分裂时多一条,原因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得到的两个次级性(精)母细胞中一个含有 4 条染色体,另一个含有 2 条染色体。其中含有 4 条染色体的次级性(精)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如题图所示。4(2019长沙第一中学高三模拟)下列配子的产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异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是()a基因型为 aaxbxb的雌性个体产生 axb、axb、axb、axb四种配子b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 2 条 x 染色体c基因型为 aaxby 的雄性个体产生 aaxb和 y 的异常精子d基因型为 aaxbxb的某卵原细胞产生 axb、a、axbxb的三个极体c该个体为雌性个体,如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能产生 axb、axb、axb、axb四种配子,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异常行为无关,a 错误。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均含有 x 染色体,当进行到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将含有 2 条 x 染色体,属于正常情况,b 错误。基因型为 aaxby 的雄性个体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a 与 a 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导致形成 aaxb和 y 的次级精母细胞,然后进行正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将形成 aaxb和 y 的异常精子,符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异常行为,c 正确。基因型为 aaxbxb的某卵原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 axb的第一极体和 axb的次级卵母细胞,而 axb的第一极体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xb所在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形成 a、axbxb的两个第二极体,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正常,形成 axb的卵细胞和 axb的第二极体,因此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异常行为,d 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产生异常配子的原因(以基因型为 aabb 的精原细胞为例)8考查受精作用和遗传的多样性和稳定性5(2019高考前仿真)如图为果蝇体细胞染色体模式图,若果蝇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abc,则该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三个第二极体的基因组成为()aabc、abc、abcbabc、abc、abccabc、abc、abcdabc、abc、abca据图可知,该果蝇基因组成为 aabbcc,其中 a、a 和 b、b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abc,则可知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根据互换结果可以判断,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极体为 abc,另外两个极体为 abc、abc,a 正确。6从配子形成和受精作用的角度分析,下列关于遗传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的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是形成配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也是形成配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c受精时,雌雄配子间的随机结合导致的基因重组是形成合子多样性的重要原因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维持了遗传的稳定性c受精过程中不发生基因重组,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9程中。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比较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不同点分裂方式比较项目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分裂的起始细胞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精(卵)原细胞细胞分裂次数一次二次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同源染色体,但不联会,不分离,无交叉互换现象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行为不出现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减半子细胞的名称和数目2 个体细胞4 个精子或 1 个卵细胞和 3个极体子细胞间的遗传物质相同不一定相同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同点(1)染色体(质)都只复制一次。(2)分裂过程中都出现纺锤体,都有核仁、核膜的消失与重建过程。(3)都有着丝点分裂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现象。1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 dna 分子数目不同。()提示dna 分子数目相同。2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 dna 分子数目相同。()提示两者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3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数目和行为不同,dna 分子数相同。()4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染色体的数目和行为相同,dna 分子数不同。()10提示两者染色体的数目不同,dna 分子数相同。5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提示二倍体生物细胞着丝点分裂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时存在同源染色体。6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 dna、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像分析(1)曲线中存在斜线的为核 dna 变化曲线,不存在斜线的为染色体变化曲线。(2)根据“染色体峰值”判断:染色体数目最大为 4n的是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最大为 2n的是减数分裂。(3)根据“dna 复制和分裂次数”判断:斜线代表 dna 复制,竖直下降代表细胞分裂完成。因此斜线出现 1 次,而竖直下降 2 次的为减数分裂;斜线出现 1 次,而竖直下降 1 次的为有丝分裂。(4)根据“结果”判断: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或核 dna 的数目与分裂前相等则为有丝分裂;若减半则为减数分裂。2如何判断某后期细胞分裂图是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还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提示先看是否有姐妹染色单体。如果有,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如果没有,再看是否有同源染色体。如果有,为有丝分裂后期,如果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考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综合考查1(2019日照期中)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有细胞周期但细胞周期的长短不同b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都有 rna 聚合酶的合成c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不相同d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1b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减数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不再继续分裂,因此减数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a 项错误;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是细胞分裂的准备时期,都要合成蛋白质,都有 rna 聚合酶的合成,b 项正确;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细胞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的细胞及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c 项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有丝分裂过程中只能发生基因突变,不能发生基因重组,d 项错误。2(2018江苏高考改编)如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朱红眼基因 cn、暗栗色眼基因 cl 为一对等位基因b在有丝分裂中期,x 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 cn、cl、v、w 会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 cn、cl、v、w 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a由题图可知,朱红眼基因 cn、暗栗色眼基因 cl 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而等位基因应该位于同源染色体上,a 错误;在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b 正确;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两极都含有与亲本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两极都含有基因 cn、cl、v、w,c 正确;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x 染色体与常染色体可以同时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因此基因cn、cl、v、w 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 正确。考查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细胞图的辨别“三步法”判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1)鉴别技巧:一数二看三判断。(2)鉴别过程:一数(染色体数目)奇数减数第二次分裂偶数不能确定(二看))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无减数第二次分裂有不能确定(三判断))error!3(2019常德高三检测)如图是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处于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2a甲细胞不可能代表胰岛 b 细胞b乙细胞含有的两条 x 染色体不属于同源染色体c丙细胞的子细胞为卵细胞、极体或者精细胞d丁细胞不会发生 a 和 a、b 和 b 这两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胰岛 b 细胞不分裂,因此甲细胞不可能代表胰岛 b 细胞,a 项正确;乙细胞含有两条 x 染色体,但这两条 x 染色体是同一条染色体分开后形成的,不属于同源染色体,b项正确;乙图中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判断此细胞为雌性动物,丙细胞的子细胞为卵细胞、极体,不会是精细胞,c 项错误;丁细胞为有丝分裂,不会发生 a 和 a、b 和 b 这两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 项正确。4(2017江苏高考)假如图是某生物体(2n4)正常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若染色体有基因 a,则有基因 a 或 ac若图中的表示 x 染色体,则表示 y 染色体d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有 2 对同源染色体a考查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某种生物体正常细胞含有 4 条染色体。a 错:该细胞含有 8 条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 对:染色体与由同一着丝点分裂形成的另一条染色体所含基因相同,这条染色体与为一对同源染色体,有 a 基因,则可存在 a 或 a 基因;c 对:染色体为一对同源染色体,若是 x 染色体,则是y 染色体;d 对: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与母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含有 2 对同源染色体。考查细胞分裂与遗传变异的综合5遗传学家将白眼雌果蝇(xbxb)和红眼雄果蝇(xby)杂交,所产生的两千多只子代中有一只白眼雌果蝇和一只红眼雄果蝇,进一步研究表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母本产生配子时两条 x 染色体未分离。已知果蝇的性别决定于 x 染色体的数目,含一条 x 染色体为雄性,含两条 x 染色体为雌性,含三条 x 染色体和无 x 染色体的果蝇胚胎致死,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子代红眼雄果蝇的精原细胞中不存在 y 染色体b子代白眼雌果蝇的体细胞中最多含 4 条 x 染色体c母本两条 x 染色体未分离可能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13d与异常卵细胞同时产生的 3 个极体染色体数目都不正常d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异常的卵细胞与正常精子结合形成的,则子代中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是 xbo;子代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xbxby,所以其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最多含 4 条 x 染色体;母本两条 x 染色体未分离可能发生在初级卵母细胞中,也可能发生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如果母本两条 x 染色体未分离发生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则与异常卵细胞同时产生的 3 个极体中只有 1 个极体染色体数目不正常。6某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 aabbee,如图是该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子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基因 b、b 与基因 e、e 之间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abe、abe、abec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该细胞中含一个染色体组d图示细胞中,a 基因应该来源于基因突变c由于基因 b、b 与基因 e、e 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 正确;一个精原细胞正常情况下只能产生 2 种、4 个精细胞,但由于细胞在间期发生了基因突变,所以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abe、abe、abe,b 正确;题图所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细胞中由于着丝点已分裂,染色体加倍,所以含有两个染色体组,c 错误;由于该哺乳动物的基因型为 aabbee,所以图示细胞中,a 基因应该来源于基因突变,d 正确。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实验)1实验原理(1)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2实验材料选择最好选择雄性个体的精子形成过程,原因有两个:14(1)雄性个体产生精子数量多于雌性个体产生卵细胞数。(2)卵巢中的减数分裂不完整:大多数动物卵巢内的减数分裂过程不完整,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只有和精子相遇后,在精子的刺激下,才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3实验步骤低倍镜观察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高倍镜观察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绘图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1不只观察到一种分裂方式:动物的精巢、卵巢以及植物的花药中的细胞既进行有丝分裂又进行减数分裂,故观察到的图像应存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两类,其染色体数目有三种情况:n、2n、4n(假设亲代为二倍体)。原始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的增殖是通过有丝分裂进行的。2不能观察到一个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如同观察有丝分裂一样,由于细胞在解离过程中被杀死,无法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过程欲看到全部过程,需通过移动装片,从不同的视野中找到。1(2019威海模拟)下列关于观察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观察减数分裂过程b用桃花的雄蕊比用桃花的雌蕊制成的装片容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用洋葱根尖制成装片,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d蝗虫的精母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可用来作为观察减数分裂的材料;观察减数分裂时选择植物雄蕊较雌蕊易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联会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此能观察到减数分裂现象的装片中,可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洋葱根尖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2(2019北京市房山区期末)某种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几个特定时期的显微照片如下,其中甲、乙为减数分裂(一个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一个为减数第二次分裂), 丙为有丝分裂。相关叙述错误的是()15甲乙丙a图甲中, 细胞的同源染色体之间可发生基因重组b图乙中,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c图丙中箭头所指的染色体行为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d得到上述图像均需要经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等相关步骤b根据细胞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图甲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乙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丙为有丝分裂,箭头指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图乙中,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所以染色体数目没有减半,b 错误。3(2019昆明质量检测)某科研小组对蝗虫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测定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核 dna 数目,结果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细胞 c 和细胞 g 都可能发生了染色单体分离b细胞 d、e、f 中都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细胞 g 和细胞 b 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d细胞 a 可能是精细胞或卵细胞a据图分析可知,细胞 c 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 g 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两个时期都发生了染色单体分离,a 正确。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细胞 d、e 处在间期 dna 复制的时期,b 错误。细胞 b 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c 错误。本题用的是蝗虫的精巢,因此细胞 a不可能是卵细胞,d 错误。1.形态、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不一定是同源染色体。如着丝点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 1.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16变成的染色体尽管大小、形状相同,但不是同源染色体。2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不一定导致基因重组,交换的片段所含基因也可能相同。3精细胞不是精子,精细胞变形后成为精子,精子头部只有细胞核,无细胞质,线粒体聚集在尾部的基部,受精时只有头部进入卵细胞,而尾部留在外面。4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受精卵细胞质中的 dna(即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母方。2减数第二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相似,不同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3精子形成过程中,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的,卵细胞形成过程中,初级(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极体的细胞质均等分裂。4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5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有: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6受精作用可以激活卵细胞,受精卵核内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其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真题体验| 感悟高考淬炼考能1(2019江苏高考)如图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示意图,图中18 表示基因。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与 2、3、4 互为等位基因,与 6、7、8 互为非等位基因b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也应含有基因 18c1 与 3 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1 与 2 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分离d1 分别与 6、7、8 组合都能形成重组型的配子b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1 与 2、3 与4 均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考虑突变,则 1 与 2 是相同基因,3与 4 也是相同基因,1 与 3、4 以及 2 与 3、4 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为等位基因,也可能为相同基因,而 1 与 6、7、8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互为非等位基因,a 错误。同一个体的精原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已复制,所以含有基因 18,b 正确。1 与 3 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1 与 2 是位于同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在减数第二次分裂17后期随着丝点分裂而分离,但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了交叉互换,导致 2 与 3 互换位置,则 1 与 3 的分离还将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1 与 2 的分离也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 错误。由图可知,5 与 6 位于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的相同位置,为相同基因,而 1 与 5 位于同一条染色单体上,则 1 与 6 组合不会形成重组型配子,d 错误。2(2018全国卷)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一次有丝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b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 正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b 错误;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染色体仅复制一次,c 正确;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d 正确。3(2017全国卷)已知某种细胞有 4 条染色体,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d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 4 个精细胞应该两两相同,每个精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含等位基因),d 错误。4(2019天津高考)作物 m 的 f1基因杂合,具有优良性状。f1自交形成自交胚的过程见途径 1(以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改造 f1相关基因,获得具有与 f1优良性状一致的 n 植株,该植株在形成配子时,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其卵细胞不能受精,直接发育成克隆胚,过程见途径2。据图回答:18途径 1途径 2(1)与途径 1 相比,途径 2 中 n 植株形成配子时由于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不会发生由_和_导致的基因重组,也不会发生染色体数目_。(2)基因杂合是保持 f1优良性状的必要条件。以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为例,理论上,自交胚与 f1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_,克隆胚与 n 植株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_。(3)通过途径_获得的后代可保持 f1的优良性状。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途径 1 表示作物 m 的 f1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发育成自交胚。途径 2 表示改造 f1相关基因,获得具有与 f1优良性状一致的 n 植株,该植株在形成配子时,以有丝分裂代替减数分裂,其精子和卵细胞的基因型与 n 植株相同,其卵细胞未受精可以直接发育成克隆胚。由于途径 2 中 n 植株在形成配子时不进行减数分裂,因此,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导致的基因重组,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 n 植株相同,也不会发生染色体数目的减半。(2)基因杂合是保持 f1优良性状的必要条件。作物 m 的 f1基因杂合,若以n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为例,自交胚与 f1基因型一致的概率是 1/2n。克隆胚是由 n植株有丝分裂替代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未受精获得的,其基因型与 n 植株相同。(3)由于途径 2 获得的克隆胚的基因型与 n 植株相同,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通过途径 2 获得的后代可保持 f1的优良性状。答案(1)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半(2)1/2n100%(3)21第第 3 3 讲讲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1.细胞的分化()2细胞的全能性()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1.细胞的结构变化与细胞分化、衰老和癌变的关系(生命观念)2.比较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特征的本质(科学思维)3.关爱生命,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社会责任) 细胞分化和细胞的全能性1细胞分化(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过程图解(3)实质: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如图),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特点普遍性: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持久性:细胞分化贯穿于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2稳定性和不可逆性: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5)结果分子水平的变化:mrna 种类不同蛋白质种类不同。细胞水平的变化: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变化,逐渐失去分裂能力。组织器官水平的变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构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6)意义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使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2细胞的全能性(1)概念: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2)基础:每个细胞中都含有发育成生物体所需要的全套遗传信息。(3)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全能性的差异虽然已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但分化的动物细胞全能性受到了限制,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培养只能形成细胞群。植物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经过培养可以形成植物体。(4)干细胞概念:动物和人体内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类型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成体干细胞:具分化成特定功能细胞的能力)(5)把实例和相应的原理或过程连线。实例依据原理或过程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a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克隆羊多利的培养 b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植物导管组织的形成 c细胞的有丝分裂受精卵发育成个体 d细胞的分化提示badc、d1人体肌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mrna、蛋白质均不同。()提示基因相同,mrna 和蛋白质不完全相同。2胰岛 b 细胞有胰岛素基因而无抗体基因,故可以产生胰岛素而不能产生抗体。()提示人体的每个细胞的基因相同,表达有差异。3atp 合成酶基因在不同细胞中选择性表达。()提示atp 合成酶基因在不同细胞中都表达。4同一个体茎尖分生组织细胞的分化能力比叶肉细胞的强。()35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提示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6用动物胚胎干细胞培育出组织和器官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提示体现全能性是指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个体。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的比较细胞分化细胞的全能性原因基因选择性表达含有本物种全套遗传物质特点普遍性;持久性;稳定性和不可逆性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全能性受限制,但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结果形成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群形成新的个体大小比较细胞分化程度有高低之分,如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细胞全能性表达的难易程度不同,如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区分标志特定的细胞中基因进行了选择表达由已分化的细胞形成了新个体联系两者的遗传物质都不发生改变;已分化的细胞仍然保持全能性;一般情况下,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相对越低1如图是人体三种细胞内的部分基因及它们的活动状态。(1)在所有细胞中均表达的基因称为管家基因,在特定的细胞中表达的基因称为奢侈基因。a、b、c、d 属于管家基因的是哪一个?属于奢侈基因的是哪些基因?(2)若用胰岛素基因作探针检测 a、b、c 三类细胞的 dna 分子,则其杂交带状况如何?4若将探针改作检测胰岛素基因的 mrna,其杂交带状况如何?提示(1)ab、c、d(2)a、b、c 三类细胞中均含胰岛素基因,但该基因只有在 a 细胞中才能转录产生mrna,故用胰岛素基因作探针,三类细胞均可形成杂交带,但改为检测胰岛素基因的mrna,则只有 a 细胞能产生杂交带。2从分子水平分析,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变和改变的生物大分子是什么?提示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变的是 dna、trna、rrna 等。改变的是 mrna 和蛋白质的种类。3与体细胞相比生殖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减少了一半,是否还具有全能性?为什么?提示生殖细胞仍然具有全能性。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的,基因也是成对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基因也减少了一半,但基因的种类没有少,仍然含有控制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因此仍然具有全能性。考查细胞分化1(2019广州一模)下列关于人体内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化是基因在不同时间或空间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专门化,提高了各项生理功能的效率c细胞内合成了血红蛋白是造血干细胞分化为红细胞的标志d胚胎干细胞、成肌细胞及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程度依次降低d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a 正确;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项生理功能的效率,b 正确;红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红细胞分化的标志是合成了其特有的血红蛋白,c 正确;胚胎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成肌细胞是专能干细胞,可见,成肌细胞、造血干细胞及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度依次降低,d 错误。2(2019博雅闻道四月大联考)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组织中的细胞在形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下列关于这些细胞说法,错误的是()a通常情况下,这些不同形态的细胞中的核遗传物质是相同的b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导致了细胞形态的不同c每种细胞具有的特定形态与其执行特定功能相适应d不同细胞间形态的差异是在细胞分裂完成时产生的d除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一些特殊细胞外,同一生物体内不同形态的细胞中,5核遗传物质是相同的,a 项正确;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使得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b 项正确;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c 项正确;细胞分裂只是使细胞数目增加。不同细胞间形态的差异是在细胞分裂后经细胞分化形成的,d 项错误。考查细胞的全能性3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体只有体细胞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b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只有处于离体状态时才有可能表现出全能性c植物体内某些体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其原因是所含基因发生了改变d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成植株,这反映植物种子具有全能性b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基因,而配子也具有这样的全套基因,因此同样具有全能性,a 项错误;细胞表达全能性的前提是处于离体状态,b 项正确;植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是细胞内基因在特定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 项错误;种子是器官,种子发育成植株是个体正常发育的过程,不能反映全能性,d 项错误。4(2019青州质检)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成熟的体细胞比动物的成熟体细胞更容易实现全能性b卵细胞与受精卵一样,细胞未分化,全能性最高c克隆羊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愈伤组织的形成说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a植物成熟的体细胞比动物的成熟体细胞更容易实现全能性,a 正确;卵细胞已经分化了,b 错误;克隆羊的诞生说明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 错误;细胞全能性以细胞形成个体为标志,故愈伤组织的形成不能说明离体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 错误。判定细胞全能性是否表达的两大标准(1)起点是否为“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2)终点是否为“完整个体” 。 细胞的衰老、凋亡和癌变1细胞衰老6(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2)细胞衰老的特征代谢变化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核膜向内折叠。(3)细胞衰老的假说自由基学说:细胞代谢中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生物膜、dna 和蛋白质等,致使细胞衰老。端粒学说:染色体两端的端粒会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缩短,导致正常的 dna序列损伤,使细胞逐渐衰老。2细胞的凋亡(1)概念: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2)原因:多基因严格控制。(3)类型个体发育中细胞的自动死亡成熟个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4)意义保证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3细胞的癌变(1)癌细胞的概念:正常机体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2)癌细胞的特征(3)癌变机理致癌因子的类型(连线)类型实例.物理致癌因子a肝炎病毒等.化学致癌因子 bx 射线、紫外线等7.病毒致癌因子 c亚硝胺、黄曲霉毒素等提示bc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a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b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癌症的发生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 56 个基因突变,才能导致细胞癌变,细胞癌变具有累积效应。1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提示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生命活动。2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3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 dna 复制和转录。()4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提示细胞凋亡是基因控制的。5细胞凋亡受基因调控,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提示细胞凋亡对个体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6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发生多次变异累积可导致癌症,因此癌症可遗传。()提示体细胞中发生的癌变不能遗传给后代。7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提示原癌基因的功能是调控正常的细胞周期。8只有癌细胞中才有原癌基因。()提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普遍存在于所有体细胞中,并非只存在于癌细胞中,只不过在癌细胞中两种基因已发生突变。9癌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容易扩散和转移。()提示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的原因是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1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坏死与癌变的比较实质遗传物质的变化结果对机体的影响细胞分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形成不同组织、器官有利细胞衰老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物质可能发生改变细胞走向死亡有利8细胞凋亡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细胞走向死亡有利细胞坏死电、热、冷、机械等不利因素引起的,不受基因控制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细胞走向死亡,同时伤害周围细胞,引发炎症等有害细胞癌变物理、化学和病毒致癌因子影响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形成无限增殖的癌细胞引发恶性肿瘤有害2.细胞各生命历程间的内在关系1如何区别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提示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细胞编程性死亡,对生物体是有利的。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不受基因控制,对生物体是有害的。2人体内有细胞发生癌变,就一定会患癌症吗?为什么?为什么老年人癌症的发病率会提高?提示人体内有细胞发生癌变,不一定会患癌症。因为正常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会监控并清除体内产生的癌细胞。老年人免疫能力弱,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弱,因此癌症的发病率会提高。3实验室中有癌细胞、细胞培养液,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某种抗癌药物 x 的抗癌作用,请写出实验思路。9提示将癌细胞分成两组用培养液进行培养。实验组培养液中加入抗癌药物 x,对照组不加,一段时间后记录并比较两组癌细胞的增殖代数(分裂次数)。实验组比对照组增殖代数少,则证明药物 x 具有抗癌作用。4根据你学习的知识,可以对身边的人进行怎样的防癌宣传?提示(1)不吃发霉、烤焦食品,少吃熏制和高脂肪的食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2)不吸烟,少饮酒;(3)保持乐观的心理。考查细胞的衰老和凋亡1(2019潍坊检测)下列关于人体衰老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衰老的细胞染色质收缩,会影响 dna 的复制和转录b衰老的红细胞细胞核体积变大,物质运输功能降低c衰老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降低,使老年人头发变白d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使细胞萎缩,体积变小b衰老的细胞染色质收缩,dna 的复制和转录受影响,a 项正确;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b 项错误;衰老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不能合成,人的头发变白,c 项正确;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d 项正确。2如图表示细胞凋亡过程,其中酶为核酸内切酶,能够切割 dna 形成 dna 片段;酶为一类蛋白水解酶,能选择性地促进某些蛋白质的水解,从而造成细胞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凋亡诱导因子与膜受体结合,可反映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b死亡信号发挥作用后,细胞内将有新型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c细胞凋亡由细胞自身基因控制,与外部因素无关d酶能切割 dna 分子而酶不能,表明酶具有专一性的特点c从图中可知,细胞膜上的受体与凋亡诱导因子结合,产生了死亡信号,该过程可反映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a 正确;死亡信号使得凋亡相关基因激活,合成了新的蛋白质,使酶和酶激活,结合题干,酶为一类蛋白水解酶,能选择性地促进某些蛋白质的水解,从而造成细胞凋亡,b 正确;从题干信息和图解来看,细胞凋亡与细胞内部基因有关,与外界因素凋亡诱导因子也有关系,c 错误;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类或者一种化学反应,体现了酶的专一性,d 正确。10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区别(1)从方式看主动结束生命活动细胞凋亡被动结束生命活动细胞坏死)(2)从结果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细胞凋亡对生物体是有害的细胞坏死)考查细胞癌变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3(2019聊城一中模拟)2018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生物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下列有关癌症和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内抑癌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是细胞癌变的主要原因b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使得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c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消灭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d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癌细胞过程受到干扰,会导致癌细胞“逃逸”而不被攻击d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a 错误;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但这不是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的原因,癌细胞无限增殖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导致的,b 错误;免疫系统的功能之一是监控并清除人体内异常的细胞,癌变细胞属于异常细胞,所以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消灭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的功能,c 错误;人体免疫系统识别癌细胞过程受到干扰,会导致癌细胞“逃逸”而不被攻击,d 正确。故选 d。4(2019衡水中学二调)科研人员在研究外源性 plcei 基因的作用时,将导入 plcei基因并高度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注入裸小鼠(无毛且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体内,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裸小鼠形成的肿瘤较小,癌细胞被大量阻滞在分裂间期,部分癌细胞死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对照组的裸小鼠应不做任何处理b实验表明 plcei 基因具有原癌基因的功能c对癌症患者治疗选择的抗肿瘤药物,其发挥作用的时间最好是细胞分裂间期d实验组的裸小鼠体内大量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变短c实验的对照组应为将没有导入 plcei 基因的结肠癌细胞注入裸小鼠体内,a 项错误;实验表明 plcei 基因具有抑癌基因的功能,b 项错误;实验组癌细胞被大量阻滞在分裂间期,部分癌细胞死亡,因此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会变长,控制癌细胞增殖的药物发挥作用的时间最好是细胞分裂间期,c 项正确,d 项错误。细胞生命历程的综合考查5(2019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间期既有基因表达又有 dna 复制b细胞分化要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来实现11c细胞凋亡由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所启动d细胞癌变由与癌有关基因的显性突变引起d细胞分裂间期会发生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基因表达),a 正确;细胞分化需要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来实现,b 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其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即细胞凋亡由程序性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所启动,c 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并不单纯指发生显性突变,d 错误。6如图为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示意图,图中为不同时期的细胞,ad 表示生理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 a 体现了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人的正常体细胞进行 b 过程的次数是无限的c过程 c 中,基因种类不变,但全能性更强d过程 d 中,细胞内水分减少,溶酶体分解活动减少ab 过程为细胞分裂,人的正常体细胞进行 b 过程的次数是有限的;过程 c 为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中基因种类不变,但全能性减弱;过程 d 中,细胞内水分减少,溶酶体分解活动增强。1.分化程度高的细胞其全能性不一定低。一般来说,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难以表达,但卵细胞的分化程度较高,其全能性也较高。2体现全能性的判断依据:起点是“已分化的细胞” ,终点是发育成“完整个体”才是全能性的体现。3细胞衰老和凋亡对机体的正常发育都是有利的,细胞坏死对机体是有害的。4细胞凋亡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但不属于细胞分化过程。5不是只有癌细胞内才有原癌基因与抑癌 1.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此过程中遗传物质并未改变。2雌蜂未受精的卵细胞发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1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课件+学案(打包6套)苏教版必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397387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