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25578-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滑石粉》这一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滑石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该标准适用于以天然滑石矿为原料,经过选矿、粉碎、干燥、筛分等工艺制得的,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滑石粉产品。

标准具体内容包括:

  1. 定义与分类:明确了滑石粉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并根据其用途和规格进行了分类。

  2. 技术要求:规定了滑石粉的质量指标,如外观应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特定项目如铅、砷、汞等有害元素的含量需符合限量标准,确保食品安全性。同时,对滑石粉的细度、水分、酸碱度等物理化学指标也做了具体要求。

  3. 试验方法: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化学分析、物理检测等方法来测定滑石粉的各项指标,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 检验规则:规定了滑石粉产品出厂前及进入市场前的检验程序、取样方法和合格判定依据,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5. 标志、标签、包装:要求产品外包装上必须清晰标注产品名称、成分、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商信息、执行标准编号等内容,便于追踪和识别。

  6. 运输和贮存:提供了滑石粉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条件和注意事项,以防产品受潮、污染或变质,保证其在到达最终用户前保持良好的状态。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 1886.246-2016
  • 2010-12-21 颁布
  • 2011-02-21 实施
©正版授权
GB 25578-2010 食品添加剂 滑石粉_第1页
GB 25578-2010 食品添加剂 滑石粉_第2页
GB 25578-2010 食品添加剂 滑石粉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25578-2010 食品添加剂 滑石粉-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5578 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滑石粉 2010布  2011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 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5578 2010 言 本标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  5578 2010 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滑石粉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滑石为原料经物理粉碎法制得的食品添加剂滑石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 技术要求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 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检验方法 色泽 白色 取适量试样置于 50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组织状态。  组织状态 粉末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 2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检验方法  二氧化硅, w/%                               录 A 中 化镁, w/%                                 录 A 中 度                                         录 A 中 溶物(以 , w/%                     录 A 中 烧减量, w/%                               录 A 中 燥减量, w/%                             录 A 中 溶物, w/%                                 录 A 中 溶性铁  通过试验  附录 A 中 碱性  通过试验  附录 A 中 度( 45m 试验筛通过率) , w / %                     录 A 中 5578 2010 2表 2(续)  项          目  指  标  检验方法  砷( (mg/                             3 附录 A 中 ( (mg/                               5 附录 A 中 金属(以 ) /(mg/                       10 附录 A 中 石类石棉 不得检出  附录 A 中 5578 2010 3附录 A (规范性附录) 检验方法 示 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腐蚀性,操作者须小心谨慎!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立即就医。使用易燃品时,严禁使用明火加热。 般规定    本标准的检验方法中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  6682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需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    规定制备。  别试验  射线衍射仪法 试样经 X 射线衍射仪检验,在面间距为  有衍射峰。  外光谱仪法 试样经红外吸收光谱仪检验, 在 101550  学法 试剂和材料  无水碳酸钠。  无水碳酸钾。  盐酸。  氨水溶液: 2+3。 氯化铵溶液: 100g/L。  碳酸铵溶液: 100g/L。  磷酸氢二钠( 12液: 160 g/L。  氯化铵溶液: 100g/L。  分析步骤  称取约 样,置于铂坩埚中,加入 水碳酸钠和 水碳酸钾,混匀。在电炉上加热至完全熔融,冷却,用约 5水将熔融物转移至烧杯中,滴加盐酸至不冒泡。再加 10酸,置于水浴上蒸发至干。冷却后加入 20,加热至沸,过滤。滤渣为凝胶状物质,滤液中加入氯化铵溶液和碳酸铵溶液不产生沉淀,再加入磷酸氢二钠溶液时,应产生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加氨水溶液,沉淀应不溶解。  氧化硅的测定 按  15343 1994中  化镁的测定 5578 2010 4采用分离   15343 1994中 度的测定 器和设备 白度仪。   工作白板:应符合  5950 2008 中第 6 章的规定。  析步骤 取一定量的试样放入压样器中,压制成表面平整、无纹理、无疵点、无污点的试样板。每批产品需压制 3 件试样板。  按仪器的使用说明预热稳定仪器,调零,用工作白板调校仪器。将试样板置于仪器上测定试样的蓝光白度。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溶物的测定 按  15343 1994 中 行测定。  烧减量的测定 按  15343 1994 中 行测定。  燥减量的测定 按  15344 1994 中  A 法进行测定。  溶物的测定 析步骤 称取约 10g 试样,精确至 于 150形瓶,加入 50,搅拌,加热煮沸 30断搅拌,随时补充蒸发的水,使溶液体积保持在 30右。冷却至室温,转移至 50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以下按  15343 1994 的 “用致密滤纸干过滤于已干燥过的 100”开始操作(致密滤纸为慢速定性滤纸)。  同时保留滤液用于酸碱性的测定。  果计算 同   15343 1994 中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溶性铁的测定 按  15343 1994 中 行测定,试验溶液不立即呈现蓝色即为通过试验。  碱性的测定 剂和材料 红色石蕊试纸。  5578 2010 蓝色石蕊试纸。  析步骤 留的滤液遇红色石蕊试纸和蓝色石蕊试纸均不变色即为通过试验。  度的测定 按  15344 1994 中 定的湿筛法( A 法)进行测定。  的测定 称取 样,置于 150杯中,加入 50酸溶液( 1 22) ,摇动使试样充分分散,盖上表面皿,置于沸水浴上加热 30时补充水,防止烧干) 。取下稍冷,用中速滤纸过滤于100量瓶中,用 30水分三次冲洗烧杯并将不溶物转移,再用 15水洗涤滤纸和不溶物。滤液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为试验溶液 A ,用于砷含量、铅含量和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用移液管移取 10述溶液,置于测砷装置的锥形瓶中,加入 5酸,作为试验溶液。  限量标准溶液的配制: 移取 标准溶液 1 液含 g 砷 ( , 以下按  2003 中砷斑法进行测定。   的测定 剂和材料 铅标准溶液: 1液含有铅(  用移液管移取   制的铅标准溶液, 置于 100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器和设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配有铅空心阴极灯。  析步骤  工作曲线的绘制     分别移取 标准溶液,置于四个 100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于 ,使用空气乙炔火焰测量吸光度。从每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中减去空白溶液的吸光度,以铅的质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测定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于 ,使用空气乙炔火焰测量试验溶液 A 的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试验溶液中铅的质量。  果计算 铅含量以铅( 质量分数 值以 mg/示,按公式( 算:  31110=(  式中:  从工作曲线上查出试验溶液中铅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毫克( ;  5578 2010 6m 试料质量( 数值,单位为克( g)。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2mg/ 金属的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