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十五课《诫子书》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 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十五课《诫子书》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 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十五课《诫子书》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 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十五课《诫子书》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 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十五课第十五课 诫子书诫子书 资料汇编资料汇编 文学常识文学常识 1 本文大概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 234 年 是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 一封家书 诸葛亮在 后出师表 中说 臣鞠躬尽力 死而后已 他的确做到了 为 国而负家的诸葛亮在自知时日无多时意识到以前没能尽责教导儿子 以后也难有机会了 遂写下这封简短而深刻的家书留给时年八岁的儿子诸葛瞻 淳淳教诲 殷殷期望 浓缩其 间 2 诸葛亮 181 234 字孔明 号卧龙 三国时期蜀汉的杰出政治家 军事家 散文家 书法家 发明家 他为匡扶蜀汉政权 呕心沥血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其散文代表作有 出师表 诫子书 等 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 成为后世忠臣楷模 智慧化身 三国演义 中更是将其塑造成 智绝 人物评价 人物评价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内容主题内容主题 诫子书 的内容以说理为主 主旨在于劝勉儿子要长成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告诫儿子勤 学立志要趋早 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 忌淫慢险躁 写作技巧写作技巧 1 对偶 不到百字的短文中 卧龙先生不仅讲了求学 立志 静心乃至勤俭的立身修身之 道 道清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还满溢着家书的情真意切 语重心长之感 文句如此言简义 丰得益于对偶修辞的运用 文中多组骈偶的对句将丰富深刻的人生智慧以精致工稳的句式 表达出来 语言便显得凝练而雅致 道理便显得平易近人 可以说 有了这些对偶句与散 句配合 此信才有了舒缓而气势自足 沉稳而不失明快的节奏 南怀瑾先生就曾称赞 诫子书 和他的作者 他以这种文字说理 文学的境界非常高 组织非常美妙 都是对仗工整的句子 作诗的时候 春花对秋月 大陆对长空 很容易对 最怕是学术性 思想性的东西 对起来是很难的 结果 诸葛亮把这种思想文学化 文章 短小精悍 言简意赅 文字清新雅致 不事雕琢 说理平易近人 这些都是这篇文章的特 出之处 2 正反对比论证 这是一篇说理的短文 可以视同议论文来看 文章概括了修身成材的方 法 以 静 发端点明惟有淡泊宁静才能明志致远 进而层层递进地剖析静心 明志 求 学 成才之间的关系 然后从反面着笔 指出淫慢险躁的危害 静 与 躁 的结果对 比鲜明 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 在议论文中 正反对比论证是很常用的论证手法 因为 运用正反对比论证比单从正面说理更加有力 能让观点表现得更鲜明更深刻 在之前的课 文 纪念白求恩 中 也有这种论证方法 2 关键字词关键字词 诫 告诫 劝诫 子书 信 夫 f 发语词 不译 君子之行 品行 操守 静 静心专注 以 连词 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修 修 养 身 自身 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 拿来 用来 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 达到 远 远大的目标 夫学须静也 语气助词 表判断 肯定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 增长 增进 使动用法 才 非志无以 成学 淫慢则 就 不能励 振作 振奋 精 险躁 轻薄浮躁 则不能治 修养 培养 性 年 年纪 年龄 与时驰 意与日去 逝去 遂 最终 成枯落 多不接世 对社会有贡献 被社会接纳 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来得及 赶得上 综合练习综合练习 阅读课文 完成以下练习 0 文言是古代的书面语体 年代久远 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有技巧的朗读能够有效提 高文言文的学习效率 朗读请注意 一 把握停顿 读准节奏 切忌太快 二 揣摩虚词 读出韵味 注意模仿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 1 下列各组句中加括号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夫学须静 也 贤哉 回 也 b 学而时习 之 君子 之 行 c 静 以 修身 可 以 为师矣 d 思而不学 则 殆 险躁 则 不能治性 2 选出下列括号中词语用法与 温故而知新 的 新 用法相同的一项 a 非淡泊无以 明 志 b 好之者不如 乐 之者 c 非学无以 广 才 d 非宁静无以致 远 3 下面句中 以 字用法与 静以修身 的 以 相同的一项是 a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b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c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d 非宁静无以致远 4 对这篇短文的分析 错误的一项是 a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从否定的形式肯定了 淡泊 宁静 是实现人 生价值的必要条件 强调只要能做到 淡泊 宁静 就可以 明志致远 b 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指出放纵懈怠 轻薄浮躁带来的恶果将使人追悔莫及 警示儿 子不要浪费光阴 c 淫慢则不能励精 险躁则不能治性 从反面说明了 淡泊 宁静 的重要性 d 非宁静无以致远 学须静也 的 静 不是单纯的安静 沉静 而有淡泊名利 不 为外物所动摇的意味 3 5 阅读 颜氏家训 勉学篇 选段 完成文后练习 人生在世 会当有业 农民则计量耕稼 商贾别讨论货贿 工巧则致精器用 伎艺则 沉思法术 武夫则惯习弓马 文士则讲议经书 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 羞务工伎 射则不 能穿札 笔则才记姓名 饱食醉酒 忽忽无事 以此销日 以此终年 或因家世馀绪 得 一阶半级 便自为足 全忘修学 及有吉凶大事 议论得失 蒙然张口 如坐云雾 公私 宴集 谈古赋诗 塞默低头 欠伸而已 有识旁观 代其入地 何惜数年勤学 长受一生 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时 贵游子弟 多无学术 至於谚曰 上车不落则著作 体中何如则 秘书 无不熏衣剃面 傅粉施朱 驾长檐车 跟高齿履 坐棋子方褥 凭斑丝隐囊 列 器玩于左右 从容出入 望若神仙 明经求第 则顾人答策 三九公宴 则假手赋诗 当 尔之时 亦快士也 及离乱之后 朝市迁革 铨衡选举非复曩 从前 过去 者之亲 当路秉 权不见昔时之党 求诸身而无所得 施之世而无所用 被褐而丧珠 失皮而露质 兀若枯 木 泊 泊然 这里形容张嘴结舌 说不出话来的样子 若穷流 鹿独 疲困不振的样子 戎马之间 转死沟壑 之际 当尔之时 诚驽材也 有学艺者 触地而安 自荒乱以来 诸见俘虏 虽百世小人 知读 论语 孝经 者 尚为人师 虽千载冠冕 不晓书记者 莫不耕田养马 以此 现之 安可不自勉耶 1 下面句中 而 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有学艺者 触地而安 b 公私宴集 谈古赋诗 塞默低头 欠伸而已 c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d 求诸身而无所得 施之世而无所用 2 何惜数年勤学 长受一生愧辱哉 感慨不学无术的贵游公子们为什么不能 勤学数年 却偏偏选择浪费光阴 终只能受一生愧辱 此句表达的意思与 诫子书 中的 哪句类似 3 选文中主要观点是什么 4 本文主要运用正反对比论证 但与 诫子书 中又有所不同 请结合两文内容 分析其差异 6 拓展训练 梁简文帝诫当阳公书曰 汝年时尚幼 所阙者学 可久可大 其唯学欤 所以孔丘言 吾 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无益 不如学也 若使墙面而立 沐猴而冠 吾所不取 立 身之道 与文章异 立身先须谨重 文章且须放荡 梁简文帝 梁简文帝萧纲 南朝梁的第二任皇帝 当阳公 萧大心 萧纲第二子 以皇孙被封为当阳县公 后封寻阳王 阙 通 缺 欠缺 沐猴而冠 沐猴即猕猴 猕猴戴帽子 比喻像个人样却虚有其表 1 请在括号中解释括号前词语的意思 梁简文帝诫当阳公书 曰 汝年时尚幼 所阙者学 可久可大 其 唯学欤 吾尝 终日不食 终 夜不寝 以思无益 不如学也 若 使墙面而立 沐猴而冠 吾所不取 2 这封帝王家书和 诫子书 同样有强调学习的内容 但最后却由学习引申出立身与写 文章的道理 请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 立身先须谨重 文章且须放荡 的理解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4 1 d 2 d 3 b 4 a 5 1 b 2 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 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3 勤学要趁早 要做一个有才学的人 才能安身立命 意对即可 4 诫子书 中先从正面论述 静 对立志 学习 成才的重要作用 再从反面论述 躁 的危害 先正面后反面 通过对比突出 静以修身 选文先列举贵游公子们不学 无术而致一无是处 在遇到困难时便一筹莫展 在离乱中更 转死沟壑之际 的反面事例 之后再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